Search 2.0

Tuesday, May 20, 2008

199

實錄、聖訓。

 文獻館所存清代實錄自太祖朝始,以漢文本為主,滿文本次之,蒙文本較少。太祖朝實錄,漢文本三十八 冊、滿文本三冊。太宗朝實錄,漢文本二百七十三冊、滿文本七冊。世祖朝實錄,漢文本一百三十九冊,滿文本四十七冊。聖祖朝實錄,漢文本一百九十七冊、滿文 本八十一冊。世宗朝實錄,漢文本一百五十冊、滿文本三十九冊、蒙文本三冊。高宗朝實錄,漢文本一千四百一十六冊、滿文本五百零六冊、蒙文本三十冊。仁宗朝 實錄,漢文本三百五十冊、滿文本一百一十八冊。宣宗朝實錄,漢文本三百六十七冊、滿文本一百三十冊。文宗朝實錄,漢文本二十八冊,滿文本二百五十五冊。穆 宗朝實錄,漢文本一百六十七冊。另有《宣統政紀》漢文稿本共六十七冊。真按:怎麼明清檔案「學」成了紀帳薄了.猶作文者好寫流水帳也.何必以此而充篇幅,洋洋巨著,猶予人錯覺觀.不妨納入附錄表件可爾,或別成一書,專記其明細以為互相參照可矣.

 文獻館所存清朝諸帝的聖訓有:清太祖高皇帝聖訓,卷一至五,共二冊。清太宗文皇帝聖訓,卷一至六,共 四冊。清世祖章皇帝聖訓,卷一至六,共二冊。清太宗文皇帝聖訓,卷一至六,共六冊。清聖祖仁皇帝聖訓,卷四十六至六十,共十五冊。清高宗純皇帝聖訓,卷二 一七至二二八,共十二冊。

  文獻館所存清代會典,有1732年(雍正十年)內府刊《大清會典》二百五十卷。乾隆時內府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一百八十卷。1813年(嘉慶十八年)內府刊《欽定大清會典圖》一百三十二卷、《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九百二十卷。1818年(嘉慶二十二年)內府刊《欽定大清會典》八十卷。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內府石印本《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卷首一卷、《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一千二百二十卷、《欽定大清會典圖》二百七十卷、卷首一卷

200

。另存有《大清會典》兵部稿本,及為修會典而徵集的文書檔案材料。如江南江寧等處承宣布政司造送戶、兵等的戶口、關稅,俸餉、漕運、蠲恤、武選司例案等項清冊。

  4.內閣日行公事檔冊。

  內閣為典掌綸音重地。凡記載綸音分為三種:每日發科本章,滿漢票簽處當值中書摘記事由,詳錄聖旨為 一冊,叫《絲綸簿》;特降諭旨別為一冊,叫《上諭簿》;中外臣工奏摺,奉旨介行,及交部議覆者別為一冊,叫《外紀簿》。文獻館現存《絲綸簿》有乾隆、嘉 慶、道光、同治、光緒各朝檔冊二百一十六本。《外紀簿》自嘉慶至光緒各朝,共五百九十九冊。《上諭簿》有雍正朝一冊、嘉慶朝六冊。其他各朝數量也很少。

  內閣的記事檔冊,還有《題奏檔》、《奏事檔》、《軍機檔》等。《題奏檔》記載題本及奏本事件。《軍機檔》是漢票簽處登錄的軍機處交下來的諭旨、折件。

  5.舊滿洲檔。

  文獻館所藏舊滿洲檔共四十冊。其中太祖朝二十冊、太宗朝二十冊。它是滿洲入關以前用無圈點老滿文及 有圈點新滿文記錄史事的檔冊。清入關後,舊滿洲檔由盛京移至北京。乾隆時命重抄二份。重抄的本子有兩種,一種是依照當時通行的新滿文繕寫並加簽注的重鈔 本,一種是仿照無圈點老滿文的字體鈔錄而刪其重復的重鈔本。真按:當作重複!亦簡轉繁之訛也. 重鈔本一存北京大內,一存盛京。文獻館現存的四十本舊滿洲檔,是在整理內閣大庫檔案時陸續發現的。其中有的用無圈點老滿文書寫,有的用有圈點新滿文書寫。有的用高麗紙,有的用明代舊公文紙。它是研究清入關以前歷史和滿洲文字發展變化極珍貴的原始材料真按:此的字可省略!

201

 (四)史館檔案。

 文獻館所存史館檔案,一是清朝國史館為修國史所形成的檔冊稿本,一是民國初年清史館因修清史所形成的檔稿。國史館與清史館所修史書,都沿用傳統的體例,分紀、志、表、傳等類。

 1.滿、漢文本紀。

 文獻館現藏國史館黃綾本的滿、漢文本紀,包含自清太祖以迄穆宗的各朝本紀。清德宗本紀僅有存稿本。清史館纂修的本紀,存有太祖、太宗、世祖、聖祖、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十一朝的本紀。

 2.志書。

 文獻館所存各類志書,有:

 ①天文志,如清史稿天文志、清史館編的天文志稿本、清史天文志等。

 灾异志,真按:擺明了簡化字之餘孽!下同. 如清史稿灾异志,灾异志第二次底稿等。

 ③時憲志,如清史稿時憲志,時憲志稿、五星凌犯時憲書、五星相距時憲書、七政經緯躔度時憲歷。

 ④地理志,有清史稿地理志、皇朝地理志稿本、清史館編地理志初稿、清史館修地理志原稿、鈔本,纂修地 理志長編資料以及雲南、貴州、新疆、福建、河南、山西、山東、四川、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甘肅、陝西、盛京、奉天、吉林、黑 龍江、內蒙古等地理志。⑤禮志,有清史稿禮志、古禮事真按:以下跡均作迹,蓋簡字系之正體爾,不一一還原出校了. 嘉禮事跡、軍禮事跡、賓禮事跡、凶禮事跡鈔件、凶禮事跡、世宗憲皇帝喪儀。

202

  ⑥樂志,有清史稿樂志、樂志、樂章、樂舞、樂典等。

  ⑦輿服志,有清史稿輿服志、輿服志真按:何故輿服志出現二次?豈此與清史稿內輿服志不同歟! 鹵簿、輿服志事跡、皇朝輿服志,帝后冠。

  ⑧儀衛志,有儀衛志、儀衛制事跡。

  ⑨選舉志,有選舉志、清史稿選舉志、選舉志事跡、選舉志門類及事跡。

  ⑩職官志,有職官志、職官志事跡、修正職官志、清史稿職官志、皇朝官志、皇朝職官志等。

  ⑪食貨志,有食貨志總目、戶口、田制、屯墾、屯墾類纂、屯墾事跡、屯墾簽本、積貯、積貯事跡、倉 儲、清史食貨志倉庫、鹽法、鹽法簽檔、鹽法事跡、茶馬、茶馬事跡、清史食貨志茶法、錢法、錢法志稿、錢法事跡、銀元、圜法、圜法京局鼓鑄、礦產、役法、賦 役、賦役事跡、賦役簽檔、賦役稿本、漕運、漕運事跡、征榷征榷會計真按:或當作徵榷!、關稅、關稅事跡、海關、厘稅真按:或當作釐稅! 祿秩,真按:本書祿似均作禄,不復一一校改注記了. 纂祿秩志事跡、祿志、公主宗室外藩俸、世爵、職俸、賞俸、京餉、各省兵餉、京官養廉、外官養廉,署官養廉、京官俸銀、外官俸銀、京官公費、外官公費、出使經費、征餉、兵餉事跡、纂修食貨志定本凡例、纂修食貨志各類簽檔。

  ⑩河渠志,有清史稿河渠志、皇朝河渠志、黃河、黃河案牘、河水、淮河、各省運河事跡,南運河、北運 河、江蘇運河、山東運河、運河、黃淮運河、江蘇下河、漳河、漳河事跡,子牙河、滹沱河、直省水利、各省江防、湖廣江防,江蘇江西江防、水利、海塘、江蘇海 塘、浙江海塘、河渠志事跡、河渠志略稿,河渠簽本。

  ⑩兵志,有清史稿兵志、兵志、皇朝兵志、建置事跡冊、馬政、

203

兵志馬政簽本、馬政簽本、兵志馬政事跡、兵志訓練、兵志訓練簽本、兵志訓練事跡、朝皇兵志軍器真按:依前,當作皇朝兵志軍器! 兵志軍器事跡、皇朝兵志選補、兵志選補事跡等。

 ⑩刑法志,有清史稿刑法志、刑法志、皇朝刑法志、刑法志事跡、刑法條目、刑志事跡等。

 ⑩藝文志,有清史稿藝文志,清史館稿本藝文志、長編、清史藝文志等。

 ⑩邦交志,有美利堅、美國邦交志、美國邦交志長編、英吉利、日斯巴尼亞、法蘭西、義大裏、義大利國邦交志長編、真按:不知義大裏與義大利國有何不同? 比利時、北利時國邦交志長編、真按:不知比利時、北利時國有何不同? 荷蘭國、荷蘭國邦交志長編、瑞典、挪或真按:不知是否當作挪威?威、或形訛. 俄羅斯、墨西哥、墨西哥志長編、秘魯國、秘魯邦交志長編、巴西國、巴西國邦交志長編、日本、水陸通商口岸、外債表、萬國禁煙會、萬國保和會等。

 ⑩交通志,有船政、電政、郵政、路政、鐵路、電報、清史稿交通志。

 ⑩國語志,有滿文對照字書或譯文九十九冊。

 3.年表

 文獻館所存國史館及清史館的表稿,有文職大臣年表、武職大臣年表、皇子世表、外戚表、公主表、諸臣封 爵世表、恩封宗室王公表、宗室王公功績表、外藩蒙古回部表、藩部世表、交聘年表、建州表、總理各國通商事務大臣表、滿忠義表、漢忠義表、疆臣年表。在文職 大臣年表中,又分內閣大臣年表、各部院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年表、直省總督年表、直省巡撫年表、大學士年表。武職大臣年表,分領侍衛內大臣年 表、侍衛處、

204

鑾儀衛大臣表、前鋒步軍統領表、直省總兵表、直省提督表、八旗護軍都統表、直省駐防將軍都統表、八旗滿洲都統副都統表、八旗漢軍都統副都統表、八旗蒙古都統副都統表、滿洲管旗大臣年表。

 4.列傳稿與傳包

 文獻館所藏清代國史館纂修的列傳可分兩大類:一類為乾隆以來陸續進呈的朱絲欄本;一類為傳包內所存的各種稿本。朱絲欄寫本的列傳有親王列傳、宗室列傳、大清國史宗室列傳、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欽定外藩回部王公表傳、欽定續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傳、欽定續纂外藩蒙占王公傳真按:疑當作欽定續纂外藩蒙古王公傳. 國史忠義傳、國史忠義傳正編、國史忠義傳次編、國史忠義傳續編、清史滿懞漢忠義傳真按:疑當作清史滿蒙漢忠義傳. 欽 定國史忠義列傳、大清國史功臣列傳、大清國史大臣列傳、清史滿漢大臣傳,清史大臣列傳、清史大臣列傳續編、國史大臣列傳正編、國史大臣列傳次編、國史大臣 列傳續編,欽定國史大臣列傳正編、欽定國史大臣列傳次編、欽定國史大臣列傳續編、清史儒林傳、清史文苑傳、清史循吏傳、清史貳臣傳甲編,清史貳臣傳乙編、 欽定國史貳臣表傳、清史逆臣傳、欽定國史逆臣傳、昭忠祠列傳續編等,合計一千六百餘冊,約六千餘人。真按:清人傳記資料

  清代國史館的傳包分兩大部分:一是國史館纂修的各種列傳原稿,有初輯本、重繕本、校訂本、增輯本及 定稿等;一是國史館為纂修列傳所咨取的各種傳記資料。國史館所立列傳,有宗室傳、大臣傳、儒林傳、孝友傳、學行傳、文苑傳、循吏傳、名宦傳、隱逸傳、忠義 傳等。傳包中,除傳稿外,還保存了當時為纂修列傳而徵集來、或摘鈔的各種傳記材料,如事跡冊、事實清冊、訃聞、哀啟、行狀、行述、咨文、履歷片、出身清 單、奏摺、片文、祭文、年譜、文集、政績折等

205

  史館檔中,還有長編檔冊。長編檔冊是國史館為纂輯列傳而匯抄的檔簿,包括長編總檔與長編總冊二類。 總檔是國史館長編處咨取內閣、軍機處的上諭、外紀、絲綸、廷寄、月折等檔案,分別摘敘事由匯鈔成編。長編總冊是總檔的目錄,即人名索引。文獻館現存的長編 檔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朝檔冊,約有三千多冊。

  文獻館所存清史稿列傳,包括后妃、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義、遺逸、藝術、疇人、烈女、土司、藩部、屬國、宰輔、疆臣、儒學、孝友、隱逸、卓行、醫術、貨殖、叛臣、叛逆、四王等稿本。

  文獻館所存的清代檔案,三十多年來,經過文獻館的同行們艱苦努力的工作,現已基本整理就緒,編有目 錄卡片及各種索引,以供學者檢索。同時還先後編輯出版了《袁世凱奏摺》、《年羹堯奏摺專輯》三冊、《宮中檔光緒朝奏摺》二十六冊、《宮中檔康熙朝奏摺》九 冊、《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等史料。

   二、壹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藏的明清檔案

(一)史語所所藏明清檔案之由來  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現存的明清檔案約三十一萬多件。這部分檔案原藏內閣大庫。1909年 (宣統元年)大庫屋壞,將所藏檔案移存於文華殿兩廡。那時大學士管學部事務張之洞奏請以大庫所藏書籍,設學部圖書館藏之,即今日之北京圖書館。其餘檔案概 以“舊檔無用”,奏請焚燬。當時學部參事羅振玉被派赴內閣接收書籍,見到奏准被焚之物,都是寶貴的史料,於是請張之洞奏罷焚燬之舉

206

,將所有檔卷運歸學部,藏於國子監南學和學部大堂後樓兩處。民國初年,這部分檔案由教育部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管理,並移於端門門洞中存放。1921年, 歷史博物館因經費困難,除揀出一部分較整齊的外,將其餘檔案裝八千麻袋計十五萬斤,以四千元的價錢賣給同懋增紙店。同懋增紙店準備作造紙原料,正運往定 興、唐山兩地時,被羅振玉訪知。羅氏以三倍價錢將原物買回,並招聘十餘人進行了檢理,終因財力的限制而不得不中止。後來羅振玉又以一萬六千元的價錢,將這 部分檔案賣給收藏家李盛鐸。1928曆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後,真按:當作歷史語言研究所,顯係由簡字轉來而漏校者! 以一萬八千元的價錢,將這部分檔案從李氏手中購回。當時檔案重量只有十二萬斤,這中間損失了三萬斤。真按:羅振玉保存文獻的功勞.嗟乎!今日而復為此私祕之事,有得已哉!不及早公諸世以廣流傳者,又何為哉!當初羅先生之苦處于吾則萬千億倍矣,乃今人承緒者,據而為己有,祕而不示人,甚且以版權私權之說以沮之,則文獻之劫難者,又何難哉!是可嘆也矣. 史語所購回這批檔案後,即組織二十多人進行了整理。1932年將全部檔案整理上架。同時,成立一個明清史料編輯委員會,曾編印《史料叢書》一種和《明清史料》四本。1935年由於日寇侵華平津危急,史語所將這部分檔案擇要裝一百箱,運往長沙。以後又遷存於昆明、李莊和南京。1949年運往臺灣。史語所在南港定居後,由李光濤繼續進行《明清史料》的編輯刊印工作。1981年史語所又決定通盤整理所存檔案,逐步影印出版。現在在張偉仁先生的主持下,已影印出版了《明清檔案》數十冊。

  (二)史語所所藏明清檔案的內容

  史語所購存的明清檔案,內容十分豐富。有關明清兩代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按檔案的種類,可分如下幾大類:

  1.內閣收存的各項檔案。

207

 (1)制、詔、誥、敕等。

  詔書有各帝登極詔、大赦詔、加上徽號尊謚詔,同治、光緒帝親政韶以及遺詔、哀詔等。誥有昭聖太皇太后遺誥、仁壽皇太后遺誥等。委任官員的敕諭較多。還有一些殿試金榜。

  (2)題、奏、表、箋及啟本、副本、揭帖、史書、錄書、塘報等。

  題本數量較多,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以乾隆朝最多,嘉道次之。奏摺較少,僅存有乾隆朝硃 批福康安奏摺數件。啟本有兩種,一是清初王大臣巡撫進呈攝政王的文件,但不久即行停止,現存有百餘件;二是康熙平定三藩時,所在用兵各省文武官員進呈領兵 貝勒的啟本,亦有百餘件。此外,還有各衙門來往的咨文及揭帖。史書、錄書、塘報也不少。表箋為慶賀文書,除朝鮮賀表外,計有賀本三千多件、賀表及副表七十 多捆。

  (3)黃冊及其他隨本進呈並繳存之件。

  各部院衙門、督撫等隨本進呈的黃冊,有各處錢糧報銷冊,如在京各部院衙門支領戶部銀物冊、各省奏銷 錢糧冊、錢糧文盤冊、漕運交兌冊、各倉收放米豆冊、坐糧廳歲報抵通漕白冊、鹽課奏銷冊、各戶關一年匯報冊,這些奏銷冊,都由戶科察核。官兵餉俸冊、朋樁奏 銷冊、驛站奏銷冊,由兵科察核。臟贖銀冊,真按:當作穀字!--簡化字之遺孽也. 由刑科察核。工程奏銷冊,工關一年匯報冊,由工科察核。

  報銷冊之外,還有事冊、文冊,如吏部有三年考察的京察冊、大計冊;兵部有郵符,火牌奏銷冊,及五年考察的軍政冊;禮部有壇廟祀冊;刑部有各省招冊,匯奏命盜案冊、題駁咨駁事件冊;給事中有條奏事件冊;各部院衙門及各省有已未完結、已未逾限冊.真按:標點符號誤! 等等。以上黃冊計有兩千餘本。

208

  隨本進呈的,還有河工工程圖,鄉會試題名錄、試錄、闈墨、欽天監時憲書式,以及各種官員名單、缺單、履歷單、祭祀單等。

  (4)朝貢諸國表章。

  史語所有朝鮮、琉球、越南,南掌、暹羅、蘇祿、緬甸七國的表章。

  此外,史語所還存有乾隆時廓爾喀入貢移會數件。順治年間譯進荷蘭國表文,及致平南、靖南兩王文書各一件。乾隆時禮部為西洋波爾都噶爾亞(葡萄牙)國王遣使獻表奏本一件。

  2.內閣本身的各項檔案。

  內閣設典籍廳、滿本房、漢本房、蒙古房、滿票簽處、漢票簽處、誥敕房、稽察房、收發紅本處、飯銀 庫、副本庫、批本處等機構,以分別辦理內閣各項庶務。史語所現存有典籍北廳檔冊,如冊封慶貴妃等事宜檔、門片領付檔、日記檔、行移檔等。典籍南廳的檔案, 有收文檔、日記檔、移會檔、用印檔、行移檔及各處咨文、咨呈、移會、移付等。稽察房的檔案較多,如各部院的移會。檔冊有收文檔、發鈔檔、發鈔清冊、流水 檔、各部院投文檔、不入事件檔、應入事件檔、已完事件檔、未完事件檔、註銷清冊等。滿,蒙、漢三房、滿、漢票簽處及批本處等機構的檔案較少。

 3.修書各館的檔案。

 修書各館的檔案可分兩種:一是修書各館本身的檔案,如實錄館、會典館、國史館、明史館等,為修書而形成的檔冊文稿等;一是為修書而徵集來的檔案。史語所保存的四千餘件明檔,就是清初為修明史而徵集來的。

  4.試題、試卷及其相關之檔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