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May 27, 2008

17

秋水         莊子

  秋水時至①,真按:愚意以為不必按注所釋,時至亦「至時」之意也。古文倒置例爾。百川灌河。涇流②之大:兩渚崖③之間,真按:以讀似,矣讀俟,同也.不辯④牛馬。真按:辨之與辯,部首不同爾,同讀辡也.此有邊讀邊讀兩邊也。於是焉⑤,河伯⑥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真按:為,乃也,是也。「以..為...」,「以為﹞分述爾。○欣然,前位修飾,飾自喜之貌也。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而視,真按:面作動詞,而乃連詞。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⑦,真按:旋轉→轉變。以「轉」為樞也。望洋向若⑧而歎曰:「野語⑨有之曰,『聞道⑩,以為莫己若』者,真按:百為虛數,猶三思之三。實即「多」之替換詞爾。多與博、廣、眾、繁...同義也,均可置換者。我之謂也⑪!真按:「謂我」之倒裝,故云我「之」謂也。謂我,(這是)說我啊。謂,說、指(謂)。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⑫』者,真按:少、輕均為形容品轉動品之轉品。品,類也。類,詞類也。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⑬!」真按:如何殆矣,故以破折號註明之。殆與怠讀同,一唸右邊,一唸上邊爾。類似者尚有胎、苔、....;自與笞、怡等發聲、讀法不同。然笞之為舌上音(ㄔ),則古歸於定母(ㄉㄊ),自是同如殆、感也。

  北海若曰:「井不可以語於海者,真按:蛙,有邊讀邊讀右邊;圭,不過讀上邊爾。卦則讀左邊也。拘於虛也⑭;真按:虛之與墟,有沒有邊(部首)爾。莫之於暮、梁之於樑、焦之於蕉,同然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⑮於時也;真按:【夏蟲】 【夏蟲不可語冰】 【夏蟲朝菌】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⑯。真按:束與前文拘相應也。白話複詞曰拘束,古文單詞曰拘、束爾。故較靈活而輕巧;便於文也,故曰文言;便於語也,故曰口語。今爾出於崖涘⑰,真按:爾尔同也。你乃讀右邊之尔也。故尔(爾)即你也。○【涘】 【涯涘】 【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⑱:真按:乃知者,於是而後知也。不如是,則不知也。有前之必要條件,方能夠成後之結果。雖非充分,但必須也。故云必要而非充要(充分必要)條件也。故不可不慎,無先決條件,此一必要條件,則萬不能有後之博視宏觀矣。爾將可與語大理矣!真按:語可唸去聲,亦可唸上聲。去聲者,單方面告訴也,如教也。上聲者,相與討論也。所謂論學適道也。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

18

而不盈;真按:盈,滿也。盈虧相對成文。尾閭⑲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真按:此虛與前虛不同。前虛為墟,此虛為本義--虛實之虛。虛,空也。虛,竭也,涸也。春秋不變,水旱不知!真按:知者,經驗論也。無此經驗,云何為知。不變不知,實指一也,換字作文爾。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真按:為,被也。為人陷害者,被人陷害也。為量數者,被量數也。以量來數也。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真按:自誇、自多,構詞同也。自以形於天地,真按:以,以為之以,或因為之因。○比之與庇,與前文虛之於墟,梁之於樑,莫之於暮同。○比有比附、跟隨之意。有天地陰陽而海隨之而生,無則無矣。故云比形。隨形而生也。對文來看。「比形」對「受氣」,實則換詞作文爾。而受氣於陰陽⑳。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真按:見少,見怪、見外、見諒、見責之見。被動式,謂被看輕、看扁、看小了。又可為「現」(見之於現,猶比之於庇,虛之於。○「相形見拙」之句式及句意。○存→存在,存乎→在乎。○方,才也。比較後「才」知道。以自多?真按:奚應是匣母字。奚,何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21﹞乎?真按:礨讀與壘同。礨从石,空从穴,此均作本義也。與石、穴有關,圴地質、地貌也。○礨,有邊讀邊讀上邊「」。為靁之省文,靁,有邊讀邊讀下邊畾。畾與田讀音不同,猶之與心,亦猶犇之與牛、鱻之與魚....也。○計,算也。計...,即白話,算來...。計中國之在海內〔也〕,不似稊米之在倉乎﹝22﹞?真按:大,讀太或讀大小之大均可。意雖略異,旨則仍同。物之數,謂之萬,真按:此句乃「萬物」一詞之析語。物以萬為號也。故云萬物。--答案在下文「萬物」。○數,猶單位也,數值也。處一焉;23﹞九州,真按:卒之於萃,猶前文虛之於墟、比之於庇爾。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處一焉﹝24﹞;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末﹝25﹞之在於馬體乎?真按:秋毫之末。五帝之所26﹞,真按:連有連貫傳承之意。謂五帝所傳續統領之域也,盡此矣。○連為連繫之連,連者繫也。心繫在此,事羈於是。三王之所真按:注釋云連為禪之誤。連禪疑有疊韻關係。字形右下亦近;辵走部之偏旁於篆文亦與「示」相近。而之所以以為禪之訛者,疑其以「禪」「爭」對讀也。--按王叔岷校詮碻然如此。仁人之所任士之所真按:「憂勞」又拆作二字來遣詞造句矣。矣﹝27﹞!真 按:代名詞代何物,此乃其要也。猶托福愛考之代名詞代前文何物。凡能知者,即高分矣--語文能力強矣。○任士之構詞與能人異士同。有異(才、稟)之士為異 士,有能力之人為能人;則有擔任、任重、堪任者,即為任士。任→擔任、任重、堪任...單字(古文)想複詞(白話)也。又擔任、想到擔當,亦是字詞聯想 也。有擔當之人,更適於口譯任士之意矣。(以「擔」為線索之追查也。)○王叔岷以任士為俠士,蓋任俠一詞可徵也。愚按又壬人有之壬有能之意,「任」从亻壬,則「任士」則能士也(不論能言,或能才)。亻之有壬者為任。伯夷辭以為名,仲尼語以為博:真按:前文「此」,此又作「之」,均代名詞也。代什麼?為解讀之關鍵。○辭之,辭天下(江山);語之,談天下(國家)。○語,不宜讀去聲。讀去聲為告訴,告訴須有對象--交談、對話的對象(受詞),於此不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之自多於水乎?」真按:向來一向之向,方才、剛才也。向與「曏」同意,曩也。曩从襄聲,亦與向音同也。今讀ㄋㄤˇ,聲母變,韻母尚存也。

  河伯曰:「然則天地而豪末,可乎?」真按:然則:然,如此。然則→如此則。即那麼的意思。那麼,「像那樣的話」也。○大小亦形容品轉動品之轉品。此類轉品有一譯法可通,即「以...為(轉品之字)」。大天地,以天地為大也,小毫末,以毫末為小也。豪毫亦部首之不同爾。猶前蛙之與鼃。(蛙从虫部,鼃从黽部爾。)○而,而且之而,且也。

  北海若曰:「否!真按:「否」上為「不」。乃讀上邊之字夫物:真按:夫、凡雙聲。夫物,凡物,亦通。無窮,無止,無常,終始28﹞。真按:故步自封之故。亦固也。固从囗,故从攵,亦部首之不同爾。是故,大知:真按:知與於智,亦猶前虛之於墟、比之於庇等也。觀於遠近,小而不寡,真按:此故作前後文關係之連詞,故知與前「故」不同也。大而不多,知無窮;證29﹞,真按:故之與古,有沒有部首之別也。猶前虛之於墟、比之於庇也。○,非吾前所引之曏也,以故以有曏義,一義不復用,故不通也。響為音之大者,嚮為向之明者,則曏為日之光亮也。不唯明,較明猶甚,故為曏也。故遙而不30﹞,而不31﹞,真按:悶則不通,則不順。跂有緩行而滯之意,見國語辭典,音ㄑ|ˊ。掇,近也;與「遙」對。郭象注以掇為短,蓋雙聲也。○此二句亦云未得不望,得而不求。故下文云知時無止,而應得即得,不患得,亦不患失也。○亦有企之意。○遙而不悶,悶亦可與忮對,不忮不求也。則跂,叚為忮也。無止;盈虛真按:盈虛什麼?盈虛的規則或原則、原理也。古文多如此精省。所謂「盈虛(之道)」也。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之無常也真按:有緣沒分的分也。亦分不到一杯羹之分也。

19

乎坦塗﹝32﹞,故生而不說33﹞,真按:明察秋毫的「明察」又拆字作文矣。○說之與悅,換部首爾字形結構之聯想也死而不禍真按:不說者,不以為說也。不禍者,不以為禍也。則「以為」二字省去矣--內含在句義間矣,故可精省也。終始之不可也。真按:由上下文可知此終始乃人生(人生命)之終始也。○故、固,換部首爾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真按:第二個「其」省略了。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34﹞——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真按:自得,愜意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至細之35﹞?真按:端倪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至大之域?」真按:窮即定,換字也。窮至而定為解答。不窮,則答案尚在未定之天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36﹞乎?」真按:情,實情之情,情報、情資、情況、內情之情(單字想複詞),非感情之情。○可信者為真,信情者,實情也,真相也。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自大視細者,不真按:句中的動詞為誰?「視」也。○盡、明亦換字爾。盡,窮盡之盡,即前文「窮」也。換字爾。不盡則真相不明。故異便,真按:便有所異,故曰異便;鄉有所異,故曰異鄉。構詞同也。異端、異類...亦然。之有也﹝37﹞。真按:勢→情勢,情→情況、情形。為何不是勢力之勢,由上下文決定也。故局勢,亦通。夫精,小之微也;,大之殷也﹝38﹞。真按:垺與浮,讀音同,換部首爾。夫精粗者,於有形者也;真按:期,基也。期與基,部首不同爾。猶前換部首爾。此為假借(叚借)用法也。○王叔岷先生以定解之,且以後人劉子語印證,未達。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精粗焉。」真按:王叔岷氏之說,於此期則然也。而於此回應前文,亦方然也。然與白話今語思維,則不易通曉矣。定者,決定也。謂無形者無法決定其精粗焉。於白話則意,無法期望什麼結果也。〔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真按:此以下數句均是因果句。前因後果,省連接詞「故」也。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讓;真按:亂為辭之訛。別本不誤。事焉不人,真按:借→憑借→憑→憑靠。不借人,不靠人。借→借助。不借助於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汙;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真按:行自殊於俗,不以獨行為多。為在從眾,不賤佞諂;真按:佞諂之鄙,儒生所云。徇俗從眾,自與道生。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真按:故道家價值觀與儒者多異矣。而注莊者每徇乎儒俗,而曲為之解也。--愚見王叔岷氏詮有感。為在從眾,故不避佞諂之譏,列子所謂辱不辱也。以其譏由外爍,諷自外來,初非真心,又何顧哉?貨財不爭,以得之有時,失之有命,而儒俗固冠以善名,非道者所謂也。...

20

。聞曰:真按:嘗聞曰。或「故曰」之誤。聞,涉下文而誤也。「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39真按:約則束,束則守。此約分即本文題解之「守真」也。

  河伯曰:「物之外,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真按:若諾同音,可讀為那麼的連音。或作或。然作或解時,尋繹不易。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真按:無所謂貴賤。貴賤由俗而生,因物以成。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真按:此所以阿珠見坤樹而自卑也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真按:因憑。——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差覩矣。真 按:級數的數。程度也。分數的數,亦程度也。命數、氣數、運數亦近之。○天地可為稊米,毫末可為丘山,則因其所小而小之,故天地猶稊米之小也,毫末猶丘山 之大也。今人往往以偏概全者,謂愛一個人,他什麼都好;恨一個人,他什麼都壞,關於他的一切都不喜歡,關於他的一切都喜歡,固因因其所愛惡而愛憎之也。又 有以喬登為迷者,今又有以王建民為迷者,則為迷者,他日又可以另一傑出者為迷矣。然則以其優長處觀之,則均可迷矣。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定矣。真按:前用數,此換用分字爾。○由上下文可見功為功用、功能之功矣。功→功用or功能。只看到可用的部分,則凡物均可用,天生我才必有用者是矣。只看到無用的部分,則凡物皆可無用武之地矣。孰能十全十美乎哉。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真按:可謂興趣的趣。——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40﹞覩矣。真按:註所云二義似均可,然如此則與前文不對矣。差數、功分、趣操之構詞結構應同。操有操守之義,有操持之意。守、持,均約分之意也。猶前文數、分,亦換字爾。昔者堯舜讓而帝,子噲讓而絕﹝41﹞;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42﹞。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真按:常固也。梁麗43﹞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44﹞,言殊技也。鴟鵂45﹞夜撮蚤;察豪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46﹞師是,真按:蓋之讀盍,乃有邊讀邊讀裡邊也。此部首之有無爾。而無非

21

;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真按:未明可謂?明者何解?豈不是單字想複詞,古文思索法?而今白話用之,言天之未明、真相未明者,是真不知古文白話有何異同者故也。萬物之者也。真按:情,又是單字想複詞。可是感情之情,或情況之情?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真按:不可行,行什麼?豈不單字想複詞?而今白話用之,殊不知其源何自,其本何故矣。是白話之害人語文程度者深矣,久矣,而忘歸矣。然且語而不真按:捨與舍即有無部首之異爾。字形結構之變化,字根字首之置換爾。非愚則誣也!帝王﹝47﹞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之〕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真按:此即解前所云白公爭而滅,子噲讓而絕也。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小大之!」真按:可見門與家同義互文爾。門之代家,亦借代格爾。如門可羅雀、門庭若市者,豈只謂門前可羅雀,門上若市集然?固謂全家也。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真按:趣舍二字亦取捨之有無部首爾。吾終奈何?」真按:終,終究之終。○奈、如雙聲。奈何豈不如何耶?日母古歸泥外,復有而、耐,汝、爾、你之音係也。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48﹞,真按:反衍、謝施,猶前文尾閭,不必細究其字義也。蓋莊子自創或當時流行語。均與聲音有關也。如虛與委蛇之之委蛇無拘志,真按:而音與耐同,耐聲與你同。而音與爾同,則而與爾同以音而叚借為你也。你讀尔音,尔即爾也。○其實讀而為連接辭亦可串解。與道大蹇;真按:拘志故與道大蹇。二句中省一轉折連接詞也。何少何多,是謂謝施49﹞,真按:委蛇之蛇,一作虵。施亦讀也之音,猶迆亦有作迤者。然則均音聲之故爾。彼用虵,此用施,一用虫,一用,部首不同爾,初與字本義無關也。,讀僕射之音,或曳之音。非辭謝之音義也。均係聲音關係。如聯緜詞理也。無一行,與道參差真按:參差亦即音聲字。如謝施、反衍、尾閭、委蛇等等。嚴〔嚴〕乎﹝50﹞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51﹞若祭之有社,真按:國語辭典之解釋與本課註釋不同。其無私福;泛泛乎﹝52﹞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真按:嚴嚴、繇繇、泛泛,其義均一也。謂不必拘泥固執,毋有定一者兼懷萬物,其孰承翼,真按:其孰承孰翼。。○此數「其」均有「將」意。是謂無方。萬物一齊,真按:萬物齊一。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成。真按:其,代物也。一虛一滿﹝53﹞,不位乎形。真按:「其」均代「物」也。謂物不可恃。任道之所行。年不可真按:文選作年不可攀,較佳。攀與舉,形訛。時不可止﹝54﹞;真按:亦可見「舉止」拆作二字單行。消息盈虛真按:此消息即讀古文之法,得字字細讀,不可詞詞驟讀也。此非白話文之所能練習者。終則有始真按:有讀又亦通。——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真按:方法(方式),道理(原理)。方即理也,互文換字爾。物之也,真按:生者,性也。此有無部首之字形變化爾。馳,真按:此若即或字義。○如騏驥驊騮之與狸狌也。○按:疑為之 借字,蓋換部首爾。前文云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明其二若所承乃相對者也,此若驟若馳,宜然。弛則緩矣。驟則急矣。或急或緩,物之生(性)也。生之與性,亦 部首之有無爾。此亦字形結構之變化然。古時生、性常通用,殊無怪。然馳之借為弛,猶待徵驗也。(漢語大字典第七卷4542頁所收馳字無通弛例。)陳鼓應今 註今譯,王叔岷校詮均略去此句無說。王氏唯引亭林云馳古音駝。然並未舉義。陳氏有譯云亦若驟若馳以同義合併觀之矣。然則既云若驟,何必又云若馳,唯強調用 法可自圓爾。○物之性也或驟或弛,不論驟弛,均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也。如夜半有力者負山,山性弛也,然若無動變者,實亦無不變移也。無動而不變,真按:動輒得咎之動。此謂動輒得變也。○動,舉動之動,變動之動。單字想複詞也。無時而不移。真按:變、移,亦作文換字面爾。○動、時亦互文換字爾。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化﹝55﹞。」真按:地方自治之自。○化,可為變化之化,或教化之化。亦可即為自治也。化外之邦即治外之邦也。○自化則不需外力干預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