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24, 2008

61

,抄寫之精緻,觀者歎為觀止〔附圖)。

  抄書的工作,除了私人進行外,官府也常進行抄書的工作。尤其是官府在編纂大部頭「叢書」或「類書」 時,由於這些書部帙龐大,通常不準備刊印,只準備抄寫一、二部或少數幾部,因此都用抄寫,而不用刊刻或活字排印,以省經費。明代永樂年間,編了一部類書 《永樂大典》,篇帙達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裝訂成一萬一千九十五冊。嘉靖三十六年(西元一五五七年)宮中大火,差一點被燒燬,於是再抄一部副本。當時參 加抄寫的「楷書生」多達一○九人。根據筆者核算,《大典》每頁約一千七百個字,當時規定每人每天只要抄寫三頁,即五千字左右。「楷書生」除了有固定的薪俸 外,還提供酒飯和食米,至於硯瓦水罐、筆墨桌凳及火盆等,當然也都由公家供應無缺,可見抄書的待遇相當不錯。

  抄書,通常用墨筆或朱筆,但是有部份佛經,卻是由「泥金」抄寫的。所謂「泥金」,就是把黃金的粉屑拌在膠水裡,用以書寫或畫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佛說消災吉祥陀羅尼經》等佛經,都是明代時用泥金寫的

62

,金光耀眼,十分珍貴。

  唐代咸通年間,西川有個法號叫「法進」的和尚,在教化寺弘揚佛法時,當眾剌血抄寫佛經,轟動一時。有人向官府報告,官府判他驅逐離境,理由是:「斷臂既是凶人,刺血並非善事。貝多葉上,不許塵埃,俗子身中,豈堪腥膩。」這可以說是歷代抄書工作中,最為不幸的事件。

  近人陳國慶先生,根據各圖書館所藏的抄本,把明清兩朝著名的抄書者列成一表,現在把它迻錄於左:

姓名 別號 地名 齋室名用紙 版櫚及附記

吳寬 匏庵 長洲 叢書堂 用紅格紙,版心有「叢書堂」三字。

葉盛 興中 崑山 賜書樓 用綠墨二色格紙,版心有「賜書樓」三字。

文徵明 衡山 長洲 玉蘭堂 格欄外有「玉蘭堂錄」四字。

王肯堂 宇泰 金壇 鬱岡齋 版心有「鬱岡齋藏書」五字

沈與文 辨之 吳縣 野竹齋 欄外有「吳縣野竹齋沈辨之制」九字。

63

楊儀夢羽常熟七檜山房版心有「嘉靖乙未七檜山房」八字,或「萬卷樓雜錄」五字。

姚咨 舜咨 無錫 茶夢齋 版心有「茶夢齋鈔」四字。

秦四麟 酉巖 常熟 致爽閣 版心有「致爽閣」三字,或「玄覽中區」四字。

祁承 爾光 山陰 淡生堂 版心有「淡生堂鈔本」五字。

毛晉子晉常熟汲古閣版心有「汲古閣」三字,格欄外有「毛氏正本汲古閣藏」八字。

謝在杭 肇涮 常樂 小草齋 版心有「小草齋鈔本」五字。

馮班 定遠 常熟空居閣 格欄外有「馮氏藏本」四字。

馮舒 已蒼 常熟空居閣 格欄外有「馮氏藏本」四字。

馮知十 彥淵 常熟空居閣 格欄外有「馮氏藏本」四字。

錢謙益 牧齋 常熟 絳雲樓 版心有「絳雲樓」三字。

錢曾遵王常熟 述古堂 格欄外有「虞山錢遵王述古堂藏書」十字,或「錢遵王述古堂藏書」八字。

錢謙貞 履之 常熟 竹深堂 版心有「竹深堂」三字。

曹溶 潔躬 秀水 倦圃 版心有「檇李曹氏倦圃藏書」八字。

葉樹廉 石君 常熟 樸學齋 版框外有「樸學齋」三字。

64

徐乾學 健庵 崑山 博是樓 版心有「傳是樓」三字。

朱彝尊 竹垞 秀水 潛采堂 用毛泰紙,無格攔。

惠棟 定宇 吳縣 紅豆齋 格櫚外有「紅豆齋藏書抄本」七字。

趙昱 功千 仁和 小山堂 格欄外有「小山堂鈔本」五字。

吳焯 尺鳧 錢塘 繡谷亭 版心有「繡谷亭」三字。

吳騫 槎客 海昌 拜經樓 用毛泰紙,無格欄。

吳壽暘 虞臣 海昌 拜經樓 用毛泰紙,無格櫚。

鮑廷博 以文 歙縣 知不足齋 用毛泰紙,無格欄。

汪遠孫 小米 錢塘 振綺堂 用毛泰紙,無格欄。

何元錫 夢華 錢塘 夢華館

金檀 星軺 桐鄉 文瑞樓

王宗炎 以除 蕭山 十萬卷樓

丁丙 松生 錢塘 八千卷樓

  真按:疑為顧苓之訛.中研院線上目有顧苓無顧芩也. 芸美 長洲 雲陽草亭 有「塔影園客」朱色印。

錢熙祚 雪枝 金山 守山閣 用十二行綠格,格外有「守山閣抄本」五字。

姚覲元 彥侍 歸安 咫進齋 用十三行綠格,版心有「咫進齋」三字。

厲鶚 太鴻 錢塘 樊榭山房 用八行墨格。

鈕樹玉 匪石 吳縣 用十行綠格。

65

  以上只是抄本的紙張上標著書齋的抄書者,還有更多的抄本,由於沒有抄書者的書齋名,所以無法斷定抄寫者及其年代。

  這些不屬於刊刻的抄本,由於抄寫方式、所用紙張、抄寫處所及抄寫時代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現在列舉常見的幾種,簡單說明如下:

一、抄本:凡是下屬刊刻或活字排印,而是用人工繕錄的,統稱為抄本。

二、寫本:抄本中字體工整的,稱為寫本。如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四庫全書》,都可以稱為「寫本」。

三、舊抄本:凡是年代已久,但不能確定其正確抄寫年代的,稱為「舊抄本」或「舊寫本」。

四、精抄本:凡是抄本中,書法工整而精緻的,稱為「精抄本」。

五、影抄本:依照舊版的行款、字體,依原樣抄寫的,稱為「影抄本」或「影寫本」。「影」字也可作「景」。如果依宋刊本影抄的,稱「影宋抄本」。

六、稿本:凡已寫完而未付梓的書稿,統稱為「稿本」。如果是作者親手寫的,

66

稱為「手稿本」。凡是請人謄清又經作者審定過的,稱為「清稿本」。

七、烏(朱)絲欄抄本:抄本所用的紙張,其界格是黑色的,稱「烏絲欄抄本」,紅色的稱「朱絲欄抄本」,藍色的稱「藍格抄本」,綠色的稱「綠格抄本」。

八、內府寫本:由宮中所抄寫的,稱「內府寫本」。一般來說,由宮廷所編纂的書,除了刊本外,通常都由宮中官吏用楷字書寫。

67

(說明文字) 清代初年錢曾「也是園」影抄宋刊本《丁卯集》。

【見原文】

68

69

刻鏤在石版上的書——談真石經和假石經

  在還沒有發明印刷術之前,為了方便讀書人有個正確標準的讀本,於是便有把經書刻在石版上,豎立在公眾場所,讓大家閱讀抄寫的方法。這種上面刻有經書的石版,稱之為「石經」。它也可說是早期的一種書本。

  為什麼要刻石經呢?一方面是早期沒有印刷術,書本流傳不易,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書,何況是那些寒門子 弟,更不容易得到書本,於是由國家出錢把經書刻在石版上,立在太學門外,大家都可以去抄寫;另一方面,早期的圖書都靠傳抄,彼此不同,錯誤也多,國家為了 讓大家有一個正確的標準本,就刻了石經,以求書本內容的一致。在古代,經書是最重要的讀本,所以刻在石版上的書,都是以經書為主。

70

  把經典刻在石碑上,是一件很鉅大的工程。先要請書法家把字用紅丹寫在石碑上,再請名匠雕鏤,最後還 要經過校勘,不僅費時,所需人力物力也很可觀。以唐代《開成石經》來說,單單石碑就用了兩百十七塊。石碑的大小,歷代不一,漢熹平年間刻的石經,每塊石碑 高一百七十公分,寬九十公分。試想,把那麼大、那麼多的石經樹立在京城,讀書人如果想讀「標準本」的儒家經典,只好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京城去抄書。根據 《後漢書‧蔡邕傳》的說法,「碑始立,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阡陌。」可見當時讀書人求知慾的強烈及讀書人之辛苦!

  我國歷代的石經,以東漢的《熹平石經》、三國時代的《正始石經》和唐代的《開成石經》,最為著名。宋代以後雖然也有很多石經,但是宋代以後印刷漸漸普遍,石經的功用不顯著,石經也就不那麼受人重視了。

  《熹平石經》是在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西元一七五年)刻的,所刻的經書共有七種,分別是《周易》、《尚書》、《詩經》、《儀禮》、《春秋經》、《公羊傳》和《論語》。由蔡邕等人用隸體書寫,靈帝光和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完成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