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十五
  承示《嘯巖詩》一冊,已讀一遍,知其湛深於詩學久矣。真按:翁方綱對甘運源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忝在梓里,得斯卷,真按:原稿作覩! 深幸深幸!顧有心之精微已不能者,真按:甘運源之里籍 真按:甘運源之家世 真按:俟考! 真按:疑有誤!-疑為尽(盡)之訛.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方法論 此事之難,全在用筆,自起自止,自為伸縮,自為收真按:國:裹  部首 衣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ㄍㄨㄛˇ    1. 纏繞﹑包紮。如:「裹傷口」。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八回:「一手把著新郎的手,用一根紅紙裹的新秤桿兒,把那塊蓋頭往下一挑。」   2.包羅﹑囊括。呂氏春秋˙孟春紀˙本生:「其於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          3.包封的物品。如:「今天郵差送來一件包裹。」                詞:裹1 〔u ㄍㄨㄛˇ〕〔《廣韻》古火切,上果,見。〕〔《廣韻》古臥切,去過,見。〕亦作“ 褁1 ”。   1.包扎;纏繞。《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于橐于囊。”《左傳‧莊公十二年》:“ 陳 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异》:“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絳紗裹之,繫于頸。”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 玄宗 與 玉真 ,恒于皎月之下,以錦帕裹目,在方丈之間互相捉戲。” 姚雪垠 《長夜》三八:“他把綠色的長袍子攬起來裹在腰裏,緊走走,慢跑跑,不打算再追趕他們。”2.引申為包。 葉辛 《蹉跎歲月》二四:“ 阮廷奎 重新裹了一張花煙,點燃火,吧嗒吧嗒抽。”3.攜帶。《禮記‧雜記下》:“君子既食,則裹其餘乎?” 元 虞集 《寫廬山圖上》詩:“石橋二客如有待,裹茶試泉春巖幽。”《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三年》:“ 彬 不能制,乃裹五十日糧,再往攻 涿州 。”4.停止。 清 吳趼人 《俏皮話‧腳權》:“又他日,耳欲聽,目欲視,然所以供視聽者,又皆在室外,腳亦裹而不前,耳、目亦無如之何也。”參見“ 裹足 ”。5.包羅;籠罩。《淮南子‧兵略訓》:“昔者 楚 人地,南卷 沅 湘 ,北繞 潁 泗 ,西包 巴 蜀 ,東裹 郯 邳 。”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二:“稠花亂蕊裹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水滸傳》第三回:“分開人眾看時,中間裹一個人。” 巴金 《寒夜》一:“他的思想被一張理不清的網裹住了。”6.穿上;。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聖朝。” 宋 王安石 《送張拱微出都》詩:“一來裹青衫,觸事自悔尤。”徐興業《金甌缺》第三章三:“別瞧她們現在滿身裹綾羅,誰知道她們在賦稅和債務的重重鞭撻下,被逼賣到這裏來,當主人和賓客的面強顏歡笑,背地裏卻是熱淚暗注的苦況?”7.果腹。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8.袋;包。 唐 王維 《酬黎居士淅川作》詩:“松龕藏藥裹,石唇安茶臼。” 魯迅 《集外集‧〈痴華蔓〉題記》:“今則已無阿伽佗藥,更何得有藥裹。”9.用作包裹之物的計量詞。《穆天子傳》卷二:“朱三百裹, 兀 乃膜拜而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曰:‘ 宗郎 是我表兄。聞病沉篤,將便省視,適有故不得去。靈藥一裹,勞寄致之。’”10.形狀。《淮南子‧俶真訓》:“塊阜之山,無丈之材,所以然者何也?皆其營宇狹小,而不能容巨大也;又況乎以無裹之者邪?” 高誘 注:“無裹,無形。”11.花草的子房或果實。《文選‧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朱莖白蔕。” 李善 注:“裹,猶房也。”《文選‧郭璞〈江賦〉》:“翹莖瀵蕊,濯穎散裹。” 李善 注:“裹,謂草實也。”12.方言。吸。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 冠先生 ﹞用嘴唇裹了一點點酒,他砸滋味說:‘酒燙得還好!’”如:裹奶。                . 真按:原稿作褁. 順逆相乘,方圓并用。微之則在一笑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的愛用典故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微之則拈花一笑". 放之則震遽萬里,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霆字!-微之則拈花一笑,放之則震霆百里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百字!-放之則震霆百里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未易輕輒許可,便似徇私欺世。陳思王云:“吾亦不者,真按:俟考!-然曹植書確是敢字. 真按:原稿作歎. 畏後世之余也。真按:俟考!-原稿並不似嗤也.唯曹植原文如此!又一本無世字! 今先請教此卷,真按:不輕下斷言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責任感-負言責 真按: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未易輕輒許可,便似徇私欺世.陳思王云:“吾亦不敢妄嘆者,畏後世之嗤余也.真按:摘要 真按:曹植的名言 若欲以真詩相待,則須抽選十分之一二,以示必存,相期以不朽之業,其餘便可徐商矣。若欲以眾譽之辭相待,鄙意不敢也,惟有過日敬而已。真按:俟考! 真按:翁方綱拒絕的技巧 真按:翁方綱對應酬文字的處置 拙詩一小卷并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政字.郢政也.○又此字前有挪抬.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整理學-詩文集存棄標準 真按:翁方綱與人論詩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75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八)\_001756.jpg
  十六
  昨值世老大人榮覲北來,真按:詞無.國無. 得接晤言,愧行期在即真按:敓文-愧因行期在即,敓一因字.在右未插入! 未獲稍申杯酒之敬,真按:翁方綱的行程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乃叨荷惠誼真按:敓文-乃復叨荷惠誼.敓復字. 以感以慚。邇惟大人動定綏和,真按:國無.詞:【動定】1.謂起居作息。 明 李贄 《與焦漪園太史書》:“弟以賤眷尚在,欲得早晚知吾動定,故直往 西湖 下居。”《醒世姻緣傳》第八七回:“三人見完了禮,問了動定,依次上了肩輿,抬到山上。”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久疏問候,想動定一切佳勝。”2.猶動靜,情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遇母》:“我央他看 淮揚 動定,去把爹娘探,因此上獨眠深院。” 政聲暢。真按:沈津識字功 東坡所云“迴思十年事,無愧篋中筆”。不特同館、同譜之光已也,真按:不解之處!真按-原稿的是譜字,則此人待考! 真按:詞無.國:同譜    注音一式 ㄊㄨㄥˊ ㄆㄨˇ 同一個家族。紅樓夢˙第三回:「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猶係同譜,乃榮公之孫。』」 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惟日日與令弟贊誦,且交相勖勳於無既耳。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勖勉! 因便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茲!-惟日日與令弟贊誦,且交相勖勉於無既耳。茲因便鴻,肅此鳴謝。臨穎馳切。 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國:鴻  部首 鳥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7 注音一式 ㄏㄨㄥˊ        1. 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型較雁大,背頸灰色,翅黑色,腹白色。      2.借指書信。如:「來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自別顏範,鴻稀鱗絕,悲愴不勝。」          3.大、盛。通「洪」、「宏」、「弘」。如:「鴻願」、「鴻志」、「鴻恩」、「鴻圖大展」。               詞:鴻1 hn ㄏㄨㄥˊ〕〔《廣韻》戶公切,平東,匣。〕       1.大雁。《易‧漸》:“鴻漸于干。”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鴻,大雁也。” 三國 阮籍 《詠懷》之一:“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 唐 杜牧 《偶題》詩之二:“信已憑鴻去,歸唯與燕期。”2.鵠。即天鵝。《詩‧豳風‧九罭》:“鴻飛遵渚。” 陸璣 疏:“鴻鵠,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今人直謂鴻也。” 唐 孟郊 《暮秋感思》詩之二:“優哉遵渚鴻,自得養身旨。”3.《漢書‧蘇武傳》載有大雁傳書之事,大雁即鴻雁,故用以指信使或書信。 晉 傅咸 《紙賦》:“鱗鴻附便,援筆飛書。” 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千里片鴻,經年尺鯉。” 清 蒲松齡 《與楊松年書寄舞陽》:“便鴻致謝,可任佇切。”4.洪水;大水。《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鴻,辟除民害逐 共工 。”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 夏后氏 戚之,乃堙鴻決流疏河,漉沈贍菑,束歸之於海,而天下永寧。”5.大。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十陣》:“是故末必銳,刃必薄,本必鴻。” 漢 王充 《論衡‧自紀》:“蓋賢聖之材鴻,故其文語與俗不通。” 唐 蘇頲 《太清觀鐘銘》:“碧落朱宮兮鬱其崇,金振玉叩兮殷而鴻。”6.指大名。 唐 楊炎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宜乎正訓百代,垂鴻千古。”7.謂張大。 唐 韓愈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生莫與榮,歿莫與令,刻文此碑,以鴻厥慶。”8.強;盛。《呂氏春秋‧執一》:“ 彭祖 以壽, 三代 以昌,五帝以昭, 神農 以鴻。”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陰日損而隨陽,陽日益而鴻,故為煖熱。”9.通“紅(葒)”。水草名。即水葒。也稱馬蓼。10.通 “ 蠪 ”。蝦蟆。《詩‧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通義‧新臺》:“鴻必非鴻鵠之鴻,以工聲字與龍聲字古每不分推之,鴻當為蠪之假,蠪即苦蠪。《廣雅‧釋魚》曰:苦蠪,蝦蟆也。《名醫別 錄》曰:蝦蟆,一名蟾蜍,一名苦蠪。《詩》鴻讀為蠪,蠪即蝦蟆,故得誤絓於魚網之中,又得與魚對舉以分喻美醜……《易林‧漸之睽》曰:‘設罟捕魚,反得詹 諸。’《詩》曰:‘鴻則離之。’,《易林》曰:‘反得詹諸。’,詹諸、蝦蟆,同物異名。”11.通 “ 傭 ”。均等。《周禮‧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 鄭玄 注:“鴻,傭也。” 孫詒讓 正義:“云‘鴻,傭也’者,《爾雅‧釋言》云:‘傭,均也。’ 郝懿行 云:‘傭與鴻聲近, 鄭 蓋以龍蛇之屬,其身摶圜,前後均等,故訓鴻為傭,義本《爾雅》。’案: 郝 說是也。”12.姓。 春秋 有 鴻騮魋 ,見《左傳‧昭公二十年》。參閱《通志‧氏族四》。    2 hn ㄏㄨㄥˊ〕〔《廣韻》胡孔切,上董,匣。〕見“ 鴻2蒙 ”。   3 hn ㄏㄨㄥˋ〕〔《集韻》胡貢切,去送,匣。〕見“ 鴻3絧 ”。       . 此鳴謝。真按:沈津識字功 馳切。真按:沈津識字功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80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八)\_001808.jpg
十七真按:此則天頭上有「蘭泉/述庵」.蓋致王昶之信也.
  久未奉書於記室真按:原稿有挪抬. 遙稔大人嘉祉日新,曷勝頌祝。茲因通家筮仕關中之便,真按:俟考! 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翁方綱之姻親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肅此上候祺。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台! 昨於友人處見老大人所刊家塾碑目,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國無.詞:【老大人】1.舊時官場用語。尊稱年老位尊的人。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一摺:“老大人最是箇聰明尚斯文的人。”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老大人,你莫怪卑職講,若要另行搜括呵,只怕青苗未舉禍先芽。”2.舊時官場用語。尊稱對方的父親。《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各位司、道大人聽到這裏,因為署院說的是他老大人,一齊肅然起敬。”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老大人升天還不到三年。” 極為精贍,真按:王昶的出版事業-金石學著作 真按:王昶的金石學著作 真按:翁方綱對王昶金石學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王昶 乞便中惠寄數本,以資考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据!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底本之慎擇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資料的蒐集採訪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備材料 真按:翁方綱向王昶要新刊金石學著作 敬以刻《蘇詩補注》奉呈誨削。真按:原稿有偏右謙小. 真按:國:拙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ㄓㄨㄛˊ        1. 愚笨﹑不靈活。如:「笨拙」﹑「手拙」﹑「弄巧成拙」。         2.謙稱自己的。如:「拙見」﹑「拙作」﹑「拙計」。      3.古樸的﹑未加修飾的。如:「古拙」、「樸拙」。           詞:拙1 zhu ㄓㄨㄛ〕    〔《廣韻》職悅切,入薛,章。〕       1.笨拙;遲鈍。《老子》:“大道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納。”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每動作而受嗤,言發口而違理者,拙人也。” 唐 韓愈 《為裴相公讓官表》:“知事君以道,無憚殺身;慕當官而行,不求利己。人以為拙,臣行不疑。” 清 納蘭性德 《與韓元少書》:“寧迂而不徑,寧拙而不巧。” 巴金 《鬼》:“自己的口才拙,是不必諱言的。”2.自謙之辭。《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安東平》:“微物雖輕,拙手所作。”《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拙女,止有三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局詐》:“區區拙技,負此良琴。”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拙號 余敬唐 ,就是本村人。”3.粗劣。《管子‧法法》:“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圜也。”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 唐 陸龜蒙 《酒尊》詩:“黃金即為侈,白石又太拙。” 宋 蘇軾 《出都來陳》詩之八:“我詩雖云拙,心平聲韻和。”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拙文附上,真是‘拙’極。”4.困窮;倒霉。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十陣》:“若從天下,若從地出,徒來而不屈,終日不拙。”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 桃源 內,益歎身世拙。” 元 馬臻 《旅夜》詩:“自慚身世拙,客裏更關情。” 清 孫枝蔚 《同鄧孝威飲錢山銘文齋中》詩:“客況逢余拙,交情到汝真。”《儒林外史》第三回:“中了一個甚麼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5.猶言不善於。《莊子‧逍遙游》:“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故善附者異旨如肝膽,拙會者同音如 胡 越 。”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 子貢 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吾拙於貿易,致丟主人資。” 成仿吾 《牧夫》:“他的拙於交際與四周的仇人也決肯容他成功,終要把他的事情破壞的。”6.質樸自然。 唐 竇臮 《述書賦下》:“拙,不依緻巧曰拙。”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作詩必以巧進,以拙成……至於拙,則渾然天全,工巧不足言矣!”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 柏梁 為七言歌行創體,要以拙勝,日月星辰一句,和者不及。”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作五言古,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寧生毋熟。”7.捲曲。《墨子‧備城門》:“敝裕、新布長六尺,中拙,柄長丈,十步一,必以大繩為箭。”8.屈辱;屈抑。《韓非子‧說難》:“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拙,《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引作“屈”。《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聞 楚 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卒勇,倡優拙則思慮遠。” 宋 王安石 《上巳聞苑中樂聲》詩:“更覺至尊思慮遠,不應全為拙倡優。”9.通“ 趉 ”。外出,逃走。《商君書‧畫策》:“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無所處,罷無所生。是以三軍之眾,從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高亨 注:“拙,當借為‘趉’。《說文》:‘趉,走也。’即逃走之意。”                 . 臨穎瞻馳不既。真按:翁方綱與王昶交換書籍 真按:蘇詩補注之成書 真按:蘇詩補注之成書時間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808頁。
十八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原此篇天頭有「清軍同知歐」.(信中稱年兄,翁進士同年有歐相箴,疑即此人也。另有歐陽上,應乃複姓也。)    又篇末天頭則有「劉丕堂同/長沙府/益陽縣」疑乃同寄此信-一信兩寄也!
  京華別,真按:此握字原稿有邊有削截,疑有紙箋. 又縈涼■之懷,真按:原稿作凉. 真按:日奧-日奥.原稿實即燠字,左邊有塗改,可以涼燠一詞定也。詞:【涼燠】涼熱。指冷暖;寒暑。 南朝 謝朓 《雩祭歌‧黃帝歌》:“涼燠資成化,群方載厚德。” 唐 駱賓王 《冒雨尋菊序》:“問涼燠則鴻雁在天,敘交遊則芝蘭滿室。” 邇惟年兄動定綏和,真按:翁方綱的同年之誼 政聲同舉,不可不為真按:沈津識字誤-乃識字誤又擅改原文者!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 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國:馨  部首 香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20    注音一式  ㄒ|ㄣ     1. 散播到遠方的香氣。楚辭˙屈原˙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析芳馨兮遺所思。」唐˙劉兼˙蓮塘霽望詩:「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2.流傳後世的功德名聲。如:「德馨遠播」。晉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化盛隆周,垂馨千祀。」              3.常置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讚美的語氣。同「般」、「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    (又音)ㄒ|ㄥ sing(07232     馨  部首 香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20 注音一式  (又音)ㄒ|ㄥ 之又音。        ㄒ|ㄣ sin(07166               詞:馨1 xn ㄒ〡ㄣ〕    〔《廣韻》呼刑切,平青,曉。〕       1.香氣遠聞;芳香。《詩‧大雅‧鳧鷖》:“爾酒既清,爾殽既馨。” 毛 傳:“馨,香之遠聞也。” 唐 劉兼 《蓮塘霽望》詩:“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董必武 《椰林》詩:“年年抵住颱風襲,幹偉花繁子實馨。”2.散播很遠的香氣。《詩‧周頌‧載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高亨 注:“馨,散播很遠的香氣。”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八:“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西游記》第九一回:“芳草階前萌動,老梅枝上生馨。”3.比喻可流傳廣遠的德行、聲譽。《晉書‧苻堅載記上》:“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化盛隆 周 ,垂馨千祀。” 唐 韓愈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孰播其馨,孰發其明。”4.美;和美。《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三:“聯步朝天笑語馨,佩聲耳畔尚泠泠。” 劉逸生 注:“馨,形容笑語融洽。”5.語助詞。猶今“般”、“樣”。 南朝 劉義慶 《世說新語‧忿狷》:“冷如鬼手馨,彊來捉人臂。”                 . 真按:國無.詞無.詞: 【馨香禱祝】語本《書‧酒誥》:“弗惟德馨香,祀登聞於天。”後以“馨香禱祝”表示真誠期望。 章炳麟 《復蔣智由書》:“於此知君果非有異志,則僕所馨香禱祝以求之者也。” 李大釗 《聯治主義與世界組織》:“這就是我們人類全體所馨香禱祝的世界大同!” 毛澤東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現在的任務,是在全國範圍內恢復 孫中山 先生的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據以定出一定的政綱和政策,並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實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實行起來,這在中國共產黨方面真是日夜馨香禱祝 之的。”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無中生有偷天換日-愚擬稿云:    乃更有因識字誤讀不通而擅改原文者:京華握別,又縈涼燠之懷,邇惟年兄動定綏和,政聲同舉,不可不為馨祝。        蓋其「日茂」二字誤識作「同舉」,「可為」之「可」,又誤識作「不」,讀來不通,故竟自行添上「不可」二字,無中生有,偷天換日,莫此為甚矣。實原稿乃作:    京華握別,又縈涼燠之懷,邇惟年兄動定綏和,政聲日茂,可為馨祝。唯馨字沈先生識出,甚佳,私淑生受教矣! 愚年來蒙聖恩,真按:沈津識字功 擢列三品,自學業不加進,真按:原稿作慙. 而家計貧窘,食指日繁,不特不能備肩輿之資而已也。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官品 真按:翁方綱的晚景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雖年兄清宦之況,真按:國無.詞:【清宦】顯貴的官職。《魏書‧拓跋子思傳》:“謹案尚書郎中臣 裴獻伯 、 王元旭 等,望班士流,早參清宦,輕弄短札,斐然若斯,敬執異端,忽焉至此。”                 ○按:此指居官清廉也. 彼此心知,而愛我之懷,千里有同一室,賴子之前,真按:沈津識字誤-前鮑猶以先生教我,且此不僅一見,乃翁愛用典故.乃至此識不出耶? 我寸心耿耿,竊不能無企予望之矣。肅候陞祺。臨穎馳切不備。真按:沈津擅改原文-無中生有偷天換日-當作"馳溯"!疑非識誤,乃偷換字也!-詞:【馳溯】書信用語。表示對對方的向往思慕。 宋 文天祥 《與袁守雷侍郎宜中書》:“相望一方,馳溯切切。” 宋 文天祥 《與隆興黎節判立式書》:“西雨南雲,臨筆馳溯。” 清 蒲松齡 《四月十五日答王子野書》:“不盡感切,尚容面佈。封覆馳溯不一。” 真按:沈津識字誤-亦擅改原文也!當作溯字!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808頁。
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八)\_001808.jpg        今重讀如下:    京 華握別,又縈涼燠之懷。邇惟年兄動定綏和,政聲日茂,可為馨祝。愚年來疊蒙聖恩,擢列三品,自慙學業不加進,而家計貧窘,食指日繁,不特不能備肩輿之資而 已也。雖年兄清宦之況,彼此心知,而愛我之懷,千里有同一室,賴鮑子之知我,寸心耿耿,竊不能無企予望之矣。肅候陞祺。臨穎馳溯,不備。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