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ugust 17, 2009

292

,不思文內已言“越十月”,則原石之立不在是年八月明矣。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鑑定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勤驗上下文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鑑定 章所刻乃重集米書為之,而章氏刻入《墨池帖》,乃跋云:王彭澤所得米公墨跡,蓋不欲以集書自居,真按:不安分 而托之墨跡。真按:標點可議者-乃跋云:王彭澤所得米公墨跡。蓋不欲以集書自居,而托之墨跡。or 乃跋云:“王彭澤所得米公墨跡”,蓋不欲以集書自居,而托之墨跡。 明朝人之不知考訂,而好妄作如此。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對章藻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明朝學術的批判-不講考證 真按:章藻之為人 予門人清江楊君懋恬真按:翁方綱與楊懋恬 官蕪湖道,真按:楊懋恬之仕履 因書此辨正,附刻於碑側,使觀者有考焉。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309頁。

292

跋文德皇后哀冊真按:本書凡例-此題乃與原題同,罕見也.

  此拓本不見於著錄,蓋相傳為虞永興書,真按:沈津識字功-二字原稿已模糊,能識作相傳,亦似也.然愚不敢擅斷,亦存空圍以另行爾。 而其實是米老書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與辨偽學 真按:米芾與虞世南 虞書雖以秀朗勝,而實能密理,是以淳厚不佻。真按:翁方綱肌理說之淵源 真按:翁方綱論虞世南書法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虞世南書 此拓秀朗有之,沈實則未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術語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畫痕厚實有神-筆意筆畫字體結構 樸邨乃謂褚不能到,真按:沈津取捨失當-○按原文此段後實有樸邨之解答也,乃未之錄!是雲章非榕端矣.即便不便著錄,也應酌予校注。惜哉。惜哉。或可眩婁離目,然于愚等渴望文獻者,每見肘之窘也爾.            有此切膚之痛,故今錄于後,免下一向學為己之守真又得重來了.噫,所掃者不也的為斯人?而斯人寂莫矣! 真按:張雲章 真按:張榕端-豈此人哉?前有「滏陽張樸園前輩」(通行本皆訛作漢陽張樸園前輩,愚前已按箋),樸園、樸邨(樸村),疑同一人.○按原文此段後實有樸邨之解答也,乃未之錄!是雲章非榕端矣. 豈其然乎?然因此又悟《汝南志》確是米書矣。真按:翁方綱書法學習之路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理解的過程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鑑定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需要時間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六冊第1508頁。真按:本書凡例-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6_復初齋文稿(七)\_001508.jpg       今錄愚所讀于後:(亦可見第二段乃翁筆記也.介夫固庵應係注前一篇,不暇諦審矣。唯此呼介夫甚疎,疑在前提及固翁事後也。固翁者,喬崇修介夫.          跋文德皇后哀冊   此搨本不見於著錄,蓋□□為虞永興書,而其實是米老書也。虞書雖以秀朗勝,而實能密理,是以淳厚不佻。此搨秀朗有之,沈實則未也。張樸邨乃謂褚不能到,豈其然乎?然因此又悟汝南志確是米書矣。   寶應喬介夫字固庵,見湯西厓懷清堂集。張樸邨名雲章,字漢瞻,嘉定人,阮亭門人,工古文,為四先生嫡派。興化李子木都諫柟嘗延請漢瞻為讐校其尊人映碧廷尉丞《南唐書》見《分甘餘話》。          ○按映碧者,即李清也.書入禁燬.四庫纂修考之作者屢談及此人此事,傳略見〈附錄 四庫抽燬書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總目集部(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初版),卷201,頁349

292

跋袁州學記

  李泰伯《袁州學記》原石,河南柳淇書,京兆章友直篆額,今不存久矣。學廨有近日重刻一石,“盱江”字,前從“日”,後從“目”。考之志乘及泰伯《盱江集》,皆從“日”。然《漢書地理志》,真按:翁方綱的一絲不苟 真按:翁方綱對「盱」字的考證 真按:翁方綱的精細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探本 真按:翁方綱的還原/探本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豫章郡南城縣下注云:“盯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師古曰:“盱,音香於反”。此與臨淮郡之盱眙并皆從“目”,無可疑者。若“盱”字無地名、水名之訓也。嘗見舊鈔《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何義門手跋云:“洪玉父《南城鄧氏亭詩》云,‘盱母江頭渡人,真按:國:喚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ㄏㄨㄢˋ 1.喊﹑叫。如:「喚醒」﹑「呼喚」﹑「召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招之使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慮諸公不奉詔,於是先喚周侯﹑丞相入。」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冷冷非世情。」   3.鳴。唐˙杜甫˙白沙渡詩:「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宋˙陸游˙細雨詩:「美睡常嫌鶯喚起,清愁卻要酒闌回。」     詞:喚1hun ㄏㄨㄢˋ〕1.呼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 每聞清歌,輒喚‘奈何’。” 茅盾 《一個女性》:“母親抱住了 瓊華 ,噙眼淚,低聲喚。”2.召 請;招之使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武帝 喚時賢共言伎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 王 都無所關,意色殊惡。”《魏書‧皇后傳‧孝文幽皇后馮氏》:“ 高祖 乃喚 彭城 北海 二王,令入坐。” 明 馬中錫 《晚渡咸陽》詩:“僧歸紅葉林間寺,人喚斜陽渡口船。”3.啼鳴。《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一‧雞鳴歌》:“東方欲明星爛爛, 汝南 晨雞登壇喚。”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4.叫做。《紅樓夢》第四回:“這個被打死的是一個小鄉宦之子,名喚 馮淵 。”                . 真按:簡化字之餘孽-遙指麻源第三谷’。”“盱”字從“目”,正與此相證。然則“盱江”,定當作“盱”,從目也。真按:翁方綱對「盱」字的考證 真按:摘要 觀此重刻,其後一字尚從“目”,則柳淇書舊本皆從“目”可知矣。因并附題記於碑後,使學者有考焉。真按:示後人 真按:翁方綱所以重視考證的原因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五卷第9頁。真按:翁方綱:〈書袁州學記重刻本後〉,《復初齋文集(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811月,初版),卷25,頁1047

292

跋御筆臨黃庭堅石本真按:清高宗臨黃庭堅書法

  《御筆臨宋臣黃庭堅帖》,真按:標點可議者-御筆臨宋臣黃庭堅帖并卷首御書錄□寄興大字. 并卷首御書錄□寄興大字真按:愚讀作『「綠?陰寄興」四大字』,綠未敢定也.既沈氏讀作錄,故愚敢作綠,較有文義。餘詳末附愚所讀者。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興與大字間尚有一字,以識不出竟刪去未出校? 賜工部侍郎臣秀先。秀先刻石於家,以拓本贈翰林修撰臣棨,棨敬裝成卷,以示臣方綱敬瞻真按:翁方綱與清高宗書法 真按:翁方綱與清高宗 時維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秋七月廿有五日,真按:插入塗改位置誤判,以致遺失原文-時維上仍有插入文字在天頭,乃沈津失之!○詳末附愚所讀者。 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直閣事,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臣翁方綱敬識。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七冊第1834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834.jpg          今錄愚所讀者如下:    恭跋御筆臨黃庭堅石本   御筆臨黃庭堅帖石刻拓本,臣翁方綱敬書籤。      御筆臨宋臣黃庭堅帖并卷首御書「綠?陰寄興」四大字,賜工部侍郎臣秀先,秀先刻石於家,以拓本贈翰林修撰臣棨,棨敬裝成卷以示臣方綱敬瞻。奎畫高深,奄有晉唐以來諸家之致,何止豫章書派所得名其美富耶?特借以發抒聖藻之●●,如日月之光,寓?物皆肖●臣秀先得荷君師之錫,臣棨復得分石墨之華,而臣方綱復得與于榮覲之末,稽首忭●,多幸多幸!時維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秋七月廿有五日,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直閣事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臣翁方綱敬識。[1834](翁方綱:〈恭跋御筆臨黃庭堅石本〉,《復初齋文稿(九)》(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頁1834。字後加?者,未敢斷定也。●者,不識也。)

292

跋吳雲壑書殘石本真按:吳琚的書法石刻

  此石刻不見於碑目,乍看直似米書,然讀其文云,真按:翁方綱考訂作者 “年得踰於知命”,則是張功甫未五十時所勒石。此石當刻於慶元年間,時去米海岳卒已百年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生卒年歲 真按:米芾之生卒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鑑定方法 此是吳雲壑手跡,惜其後尾不全耳。

  吳琚,字尼父,號雲壑,汴人,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南宋吳太后之姪,太寧郡王益之子,時人稱吳七郡王者也。嗜臨古帖,筆法極似米老。真按:米芾書法的流傳 真按:米芾書法的影響 真按:吳琚與米芾 慶元間以鎮安節度使留守建康,遷少保卒,有《雲壑集》。真按:吳琚傳記資料

  張鎡,字功甫,號約齋,西秦人,居臨安,張循王諸孫也。真按:張鎡與張俊 官奉議郎,直秘閣,有《南湖集》。

  此石刻有云“秀踞南湖之上”,即所居地也。功甫卜築南湖,名其軒曰桂隱真按:張鎡 園池亭榭之麗,甲於天下,與楊誠齋、陸放翁唱和多佳句,誠齋詩所謂“新拜南湖為上將”者也。真按:張鎡傳記資料 二君并在慶元之際,勳貴詞翰,擅勝湖山。而此跡杭湖古跡尚未及採輯。晴雷中翰得此吉光片羽,真按:疑有誤!-二字可疑!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132.jpg 當秘藏之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 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與輯佚學

293

  北固江厓有雲壑書“天下第一江山”六大字,極似米筆。真按:吳琚與米芾的書法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鑑定 當南宋之末,雲壑以米書雄峙江湖間,真批:前方曰與陸游、楊萬里並,何乃在南宋末耶? 正是黃華老人以米書著名北地之日。真按:王庭筠書法學米芾 董文敏嘗謂雲壑之學米書,雖虎兒不能似也。真按:米友仁與米芾 真按:董其昌對吳琚書法的評價 今黃華書石刻具在,然亦尚未能及雲壑之神力耳。真按:翁方綱對吳琚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王庭筠與吳琚書法的評比 真按:翁方綱對王庭筠書法的批評 相臺《寶真書贊》所以重致嘆於米書系書家之脈者,真按:寶真齋法書贊 豈虛語乎?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史-關捩 真按:米芾書法的影響 真按:岳珂對米芾書法的評價 然由雲壑書以印證米法,乃益得晉、唐書家關鍵,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書學淵源一大關捩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書法史-關捩 固非可貌襲矣。真按:翁方綱的形意論/形神論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形神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放精微非貌襲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書法宗晉帖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由雲壑書以印證米法,乃益得晉唐書家關鍵 米書亦至南宋《英光》、《群玉》之刻,而益發神彩,真按:米芾書法的流傳 真按:翁方綱論米芾書法的分期 真按:翁方綱論米芾書法的淵源 亦猶之論詩到放翁、遺山耳。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米芾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元好問詩與陸游詩的評比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4132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132.jpg

293

跋金華智者寺放翁八札拓本

  右陸放翁與禪友八札。其四云:“與智者玘公禪師。”其二云:“與南山禪師。”皆刻於寺碑之陰。前云:“太中大夫寶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陸游謹封真按:陸游之仕履 真按:疑有誤! 真按:詞無.國無. ”名上蓋“陸游”二字印。考《渭南文集》“智者寺興造記”云:“玘有道行,為其徒所宗,予又與有夙昔,且嘗記其嚴州南山興造之盛真按:斷句可議者-愚初讀文海本作『予又與有夙。昔且嘗記其嚴州南山興造之盛』 故玘今又從予求作智者興造記。”據此,則玘公即南山也。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其二札蓋在嚴州時也。真按:謂其第二札.(即前云『其二云:“與南山禪師。”』之其二.是記作於嘉泰三年十月二十九日,故此第一札云:“院記謹已具稿拜呈也。真按:文海本文集作藁. ”第一札在十一月八日,第二札在正月四日,第四札在閏月六日。放翁以嘉泰三年正月,除寶謨閣待制。此第四札云,“游去春已請老,一生遂得結局真按:國:結局 注音一式 ㄐ|ㄝˊ ㄐㄩˊ 相似詞 了局、結果、終局、收場 相反詞 開始、起局、肇端 結果、收場。老殘遊記˙第十四回:「託齊河縣替他當堂公斷一下,仍以私了結局。」     詞:【結局】1.猶 結束;收場。 宋 葉適 《送程傳叟》詩:“去年無禾雖種菽,乞命只指今年熟。家人未可便喜懽,少待上司催結局。” 元 趙善慶 《朝天子‧送春》曲:“藥欄春事已結局,無計留春住。”《老殘游記》第十四回:“如懷疑刁狡呢,就託 齊河縣 替他當堂公斷一下,仍以私了結局。”2.指文學作品中情節的最後部分。 老舍 《我怎樣寫<二馬>》:“先有了結局,自然是對故事的全盤設計已有了個大概,不能再信口開河。” 正月初,被命寓直內閣”云云。則此閏月之札,是嘉泰三年,放翁年七十九。真按:陸游之仕履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職官履歷 其正月之札,則嘉泰四年,年八十也。真按:陸游作品編年 放翁以修《實錄》告成,轉太中大夫,又勅除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皆三年事也。至其明年,遂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封山陰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則在此札之後耳。真按:翁方綱對陸游作品的考訂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六卷第4頁。真按:翁方綱:〈跋金華智者寺放翁八札拓本〉,《復初齋文集(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811月,初版),卷26,頁1061

293

跋姑孰帖洪跋真按:篇題不當-按此注出處與此內容多寡大異!且其原稿題云〈書洪文敏瑞麻贊石本後〉.蓋即下一篇之內容也.而下一篇則注曰出自石印本。○蓋此乃原稿左側下一首〈又題姑孰帖洪跋〉也。二首應並觀。今錄愚所讀如末。

  洪文敏知太平州,真按:洪邁之仕履 州民以瑞麻合穎為獻,文敏圖而贊之,勒諸石,其楷書與此跋筆意正同。嘉慶己巳六月對看記。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71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1.jpg                 今錄愚所讀如下:書洪文敏瑞麻贊石本後   此碑在太平州學       洪 文敏知太平州,州民以瑞麻合穎為獻。文敏圖而贊之,其序云「假守於此十閱月」,不著歲時,惟曰「太歲在酉」,是淳熙十六年己酉也。予篋有洪文敏所勒蘇書自 跋,在淳熙十六年守當塗時所作,與此贊筆意正同,而錢竹汀潛研齋金石跋亦据宋中興學士院題名云「邁以淳熙十五年四月由翰林學士差知鎮江府,此贊作於己酉八 月,是移知太平即在十五年之冬也。其明年改元紹熙,乃以煥章閣學士知紹興府,而《宋史》於翰林學士後即書進煥章閣學士為疎漏矣。又誤以紹興為淳熙也。」竹 汀所考與予所見正同,但《宋史》本傳此下即接書「明年上章告老,尋致仕卒,年八十」,竟似文敏卒於淳熙改元之明年者,其誤尤甚!《容齋三筆》有慶元二年自 序、《四筆》有慶元三年自序,豈有卒於淳熙、紹熙間之理乎?文敏生於宣和五年癸卯,以其年八十考之,當卒於嘉泰二年壬戌也。《宋史》之疎舛如此,并書於此 以附諸洪氏家乘云。嘉慶己巳秋七月朔北平翁○○。 三百卅餘字。[4271]翁方綱:〈書洪文敏瑞麻贊石本後〉,《復初齋文稿(二十)》(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卷,頁4271              又題姑孰帖洪跋   洪文敏知太平州,州民以瑞麻合穎為獻,文敏圖而贊之,勒諸石。其楷書與此跋筆意正同,嘉慶己巳六月對看記。[4271]翁方綱:〈又題姑孰帖洪跋〉,《復初齋文稿(二十)》(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卷,頁4271

293

跋洪文敏瑞麻贊石本

  洪文敏知太平州,州民以瑞麻合穎為獻,文敏圖而贊之。其序云:“假守於此十閱月,不著歲時,惟曰太歲在酉,是淳熙十六年己酉也”。予篋有洪文敏所勒蘇書,自跋在淳熙十六年守當塗時所作,與此贊筆意正同。真按:斷句不當!-予篋有洪文敏所勒蘇書自跋,在淳熙十六年守當塗時所作,與此贊筆意正同。○「與此贊筆意正同」之「此」所代者,自是「…自跋」。自跋於此句豈可作動詞?此沈氏不諳于文法昧于文義之證也。或因草草急就,有此致之。庶幾。 而錢竹汀《潛研齋金石跋》亦據宋中興學士院題名云:“邁以淳熙十五年四月,由翰林學士差知鎮江府。”此贊作於己酉八月,真按:標點可議者-此自當下引號在「又誤以紹熙為淳熙也。」句下,翁公然之,作結語也。且此既引錢氏金石跋,則跋何物也?自乃洪氏此贊石也。乃僅作洪氏生平考耶?沈津氏于標點多不經意者(亦有講究而的當者),不經三反覆之,多類此也! 是移知太平即在十五年之冬也。其明年,改元紹興,乃以煥章閣學士知紹興府,而《宋史》於翰林學士後即書進煥章閣學士為漏矣,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文海本文集作疎.原稿亦然!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1.jpg○下即作「疎」矣,可見此不及反正者也! 又誤以紹熙為淳熙也。竹汀所考,與予所見正同。但《宋史》本傳此下,即接書明年上章告老,尋致仕,卒年八十,竟似文敏卒於淳熙改元之明年者,其誤尤甚。《容齋三筆》有慶元二年自序真按:標點之荒唐者-豈可作句號! 《四筆》有慶元三年自序,豈有卒於淳熙、紹熙間之理乎?文敏生於宣和五年癸卯,以其年八十考之,當卒於嘉泰二年壬戌也。《宋史》之疎舛如此,并書於此,以附諸《洪氏家乘》云真按:標點可議者-此竟若不知洪占銓事者?以沈氏綜理翁公文獻之煩,豈皆過眼乎爾? 真按:洪占銓與洪邁 真按:翁方綱與洪占銓-應即此事也.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六卷第3頁。

294

跋七觀帖(趙文敏書)

  趙文敏書《七觀》在延祐四年丁巳三月,時年六十四矣。至泰定二年九月,袁清容記勒石之歲,在文敏卒後三年,真按:袁桷與趙孟頫 蓋勒石時仿前趙書也。今重刻本有嘉靖壬戌豐道生記,真按:豐坊 則泰定初刻又為難得。然以趙氏子昂及大雅印例之,則重刻之失真已可概見。而此小楷,尚具有師法《黃庭》之意,真按:翁方綱與黃庭經-翁方綱與王羲之 真按:趙孟頫與黃庭經-翁方綱與王羲之 信為趙楷第一石墨矣。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評騭 真按:翁方綱書法宗晉帖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約而論之,全仿《黃庭》,得其秀逸,而不能追其遒古,又何怪乎趙臨《樂毅》僅逐重摹之甜滑,而不知原本之淳古耶?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方法論-質厚為本-惟淳古質厚,乃能生其變化耳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批評-姿媚 至“勦襲”之“勦”從“力”,“館舍”之“館”從“舍”,“苶然”之“苶”從“尔”,則竟徇俗而失其本字,豈書家所宜出此?此則不得不糾正者矣。真按:翁方綱對書法家的要求 真按:翁方綱論正體字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正體字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真按:翁方綱創作的原則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六卷第6頁。

294

跋壽春堂記(趙文敏書)

  此記書於延祐三年丙辰四月,趙文敏時年六十三,實晚歲妙跡也。真按:趙孟頫作品編年 真按:趙孟頫書法的分期 世所傳文敏大楷石本,如《元教宗傳之碑》,至正甲寅立石者,特後人傳摹耳。蓋石本非一時一手所摹勒,如褚書《聖教序記》同州摹者,即與雁塔本不同,真按:翁方綱論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的版本 在唐已然,況元代耶?桂堂寄此刻來,真按:陳廷慶-疑指此人.俟詳考! 真按:疑有誤!-堂似是棠.然翁友有門人陳廷慶者,即號桂堂也. 是日備檢篋藏趙書大楷石本書家傳習者,凡十餘種,以此視彼,皆土苴矣。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收藏趙孟頫書法的版本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賞鑑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417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179.jpg

294

跋福字(趙文敏書)

  此趙文敏仿李北海書也,真按:趙孟頫與李邕 北海書“景福”二字,大倍於此,在肇慶七星巖石洞內,予嘗手拓之,真按:翁方綱搨李邕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然拓工多以硃填,失其真矣。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拓工 此書實得其神,儼然大巖洞口凍雨凝立時也,非外間學趙書趨姿媚者所及知耳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當時書學時尚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批評-姿媚 北平翁方綱游七星巖後之三十年,始於濟南得此拓本,彌獲知新之益,感荷感荷。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成績 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需要時間 癸丑六月十二日。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冊第2783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0_復初齋文稿(十三)\_002783.jpg

294

跋天冠山詩(重勒石本)

  康熙壬戌冬,建武鄧霖以所藏趙書《天冠山詩》刻於陝西,有文衡山癸丑秋跋“天冠山在丹陽郡”云云。 丹陽郡固實無此山,愚疑之非一日矣。今得此四賢手跡,則文敏詩較多四首,皆集所有,而陝刻失之。丹陽則道士之號,而傅會郡名者又失之,且其詩是題天冠山圖 而作,故目云題詠。而陝刻趙跋云:“昨游天冠山,見佳境興發,偶詠鄙句。”是何語也?延祐二年乙卯,文敏年六十二,為集賢學士,正清容、真按:袁桷之仕履 道園、真按:虞集之仕履 繼學、真按:王士熙之仕履 同官京邸唱酬之時真按:標點有誤!-為集賢學士,正清容、道園、繼學同官京邸唱酬之時. 真按:趙孟頫之仕履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職官履歷 安得有游天冠山之事乎?天冠山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南三里,邑志具載趙詩。道士祝元衍真按:祝玄衍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前多元徑改作玄者,豈此不知改作祝玄衍耶?故文獻整理好擅改者,多自好事,不自量爾。 丹陽真按:祝玄衍 貴溪人,亦善書。真按:祝玄衍傳記資料 袁清容集題云,信州招真觀二十八真按:咏 尤與志合也。而偽趙帖乃妄以丹陽為郡名,不知此真跡尚在人間,遇余而發之。真按:摘要-愚也非等閒也.而世間正自多非等間者也. 真按:趙孟頫與天冠山 真按:翁方綱論作偽心理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成績 真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需要時間 且趙書深厚精腴,純乎《蘭亭》、《聖教》神髓,自今可懸此為審定趙書之玉尺。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懸為玉尺 而其近於側削者,雖工弗信矣。真按:翁方綱論趙孟頫書法的淵源-王羲之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鑑定方法-懸為玉尺 袁、虞、王三先生墨跡精絕,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熙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虞集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袁桷書法的評價 虞詩又可補《學古錄》諸稿所無,真按:翁方綱對虞集作品的輯佚 真按:翁方綱對虞集作品的整理 而楷書尤入晉人之室,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輯佚學 真按:翁方綱對虞集書法的評價 江山勝跡,文字精靈,五百年得一考定,良非偶然,亟勒石以傳之。真按:知音難求 真按:知音在萬年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卷第3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