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予生既晚,弗獲見望溪先生,而蔗經先生則獲侍側者最久。真按:翁方綱與方苞 真按:翁方綱與鍾晼 瞻像而觀手跡,得無感於心乎?蔗經之省親宿遷也,望溪贈以文,在雍正庚戌之秋。時有謝浣雲者,贈蔗經詩,真按:謝尊與鍾晼 有“松林密處開三徑,雲水光中注六經”之句。計其時尚在修《禮》之前,而蔗經之勤於治《禮》,固已久矣。真按:鍾晼的禮學 真按:鍾晼的經學 望溪與鄂少保書云:真按:方苞與鄂爾泰 “僕 與鍾君,反復討論,以求其貫通,所費日力,幾與特著一書等。《周官訂義刪翼》諸本,僕皆嘗默定之矣。”是書內有小紙云:方先生送來四冊。然綠筆止半冊,是 望溪手勘訂義,又別有全本,而此則其與蔗經往復商榷者歟?望溪既以王之大事一節系象胥,而又謂宜入小行人職,雖此書後卷未全,然竊恐修《三禮》時,望溪亦 未敢執自記之說以為質也。予始識蔗經先生時,為乾隆丁卯夏,先生訪先大夫於日南坊寓齋,論析亹亹,笑貌如昨。真按:翁方綱與鍾晼初識 真按:翁大德與鍾晼 至乙未冬,始見先生《注經圖》,題其後,今復為小疋題此像,而經義蕪陋,有忝於先生曩昔期許之意,展卷慨然,不禁愧汗之交集矣。真按:翁方綱自評其經學 真按:鍾晼對翁方綱的期許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四卷第10頁。
451
跋石鼓研
石鼓研一,高三寸,圍尺七寸,逕五寸三分。圍刻甲至己,面庚辛,背壬癸,面池前“內府之寶”九疊文印,背中陷處分書“石鼓”二字,下摹商鐘“子子孫孫用之協相”八文以銘之。真按:疑此並不謂其字體也,乃外框以商鐘形也. 下小楷“東海顧從義摹勒上石”九字。按《松江府志》,顧從義,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選善書者入直,授中書舍人,直文華殿。真按:顧從義傳記資料 其摹勒諸帖,有《淳化閣帖釋文》、《十七帖》、張旭《煙條帖》、右軍《蘭馨帖》、玉泓館《蘭亭》諸種。此碑有內府印,知是從義直文華殿以後所摹也。十鼓之文,皆與今本無大異,惟辛鼓首工字,諸本所無。今日拓辛鼓者,以其無字,率用紙粗拓四邊不具,真按:斷句不當!-率用紙粗拓,四邊不具○謂其四邊不詳拓也. 無從而知其首尾矣。昨予司業成均,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國子司業-詩集有「去秋重讌鹿鳴晉秩國子司業。」手剔諸鼓,以水洗之數日,而後命工精拓其辛鼓之首,果隱隱有工字,今不數日間,得見顧氏此刻,竟與相符,是亦文字之緣,為從來著錄家所未見,且足見顧氏是的據舊拓本摹入研者。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此鼓就此研所有者,已有八行,而“吾子”行直云五行,真按:吾丘衍-沈津錯得離譜! 真按:沈津錯得離譜 真按:標點之荒唐者-已有八行,而吾子行直云五行○吾子行者,吾邱衍也. 真按:沈津的國學程度有問題-乃不知吾子行為誰耶? 朱竹垞、許實夫皆沿其誤,真按:朱彝尊踵謬沿訛 真按:吾丘衍之誤 真按:許容踵謬沿訛 亦可以此正之,真按:標點不當-當作。號! 千年之疑,一旦豁然,快何如也。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真按:翁方綱的墨緣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無心而得,至誠則靈 為裝硯文於冊,并記以詩而歸之。真按:文海本文集止于此句. 丁酉秋,海鹽張芑堂來京師,真按:張燕昌的行程 真按:張燕昌在北京 真按:翁方綱與張燕昌與石鼓文 芑堂精鑒古刻,善以談墨拓舊碑,真按:疑有誤! 因竭十日之力,謀諸司成,手拓十鼓以歸。贈予十紙,尚在篋也,實亦辛鼓,無一字耳,真按:疑有誤!-據前-惟辛鼓首工字,諸本所無-「一」當係「工」字. 真按:張燕昌之失 真按:張燕昌與石鼓文 信乎!顧氏之摹本,真按:斷句可議者-當予連讀! 與予今日精拓之本相應,為從來拓手所未見也。因此一字,而知顧氏所摹諸鼓之皆可信,尤妙尤妙。真按:翁方綱對顧從義拓本石鼓文的評價 真按:不輕信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卷第2頁。
451
跋長生無極漢瓦雙研
曉嵐銘研,真按:紀昀的金石學 茝鄰著錄。真按:梁章鉅的金石學 漢瓦名齋。覃溪題櫝(匣蓋)。真按:翁方綱與梁章鉅與紀昀
紀文達所銘研,真按:紀昀的硯 余既題之屢矣。今為題此研櫝,又書其銘冊,又為顏其齋扁,蓋所以深期於我茝鄰者。經術詞源,切磋考訂,有非一緒所能罄耳。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經術根柢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嘉慶丁丑正月廿日。八十五叟方綱。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對梁章鉅的期許
注:見楊寶鏞輯《復初齋文集補遺》(《龍淵爐齋金石叢書》),又見梁章鉅《退盦題跋》。
451
跋南唐研
右南唐官研,有“永叔”二字手押,并“輕車都尉”印。按皇祐三年辛卯,文忠由潁州改知應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其前一年八月,復為龍圖閣直學士。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職官履歷 真按:歐陽修之仕履 是年十月,以明堂覃恩,加輕車都尉也。此記見於公《雜著‧試筆》,真按:沈津濫加書名號 卷首有元祐四年坡公跋,真按:標點不當-此記見於公雜著《試筆》, 卷首有元祐四年坡公跋○(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集本官研上多“南唐”二字,當以研背此刻為正也
452
。嘗見文忠《與通理十二郎家書》云:“歐陽氏自江南累世蒙祿列官,故於南唐舊物,每致感嘆。”是年,真按:標點有誤!-“歐陽氏自江南累世蒙祿列官”,故於南唐舊物,每致感嘆。○ 『歐 陽文忠公與其姪通禮書云:「自南方多事以來,日夕憂汝。得昨日遞中書,頓解憂想。歐陽氏自江南歸朝,累世蒙朝廷官祿,吾今又被榮顯,致汝等並列官品,當思 報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盡心向前,不得避事,至於臨難死節,亦是汝榮事。但存心盡公,神明自。汝謹不可思避事也。昨書中言欲買硃砂來,吾不闕此物。汝 於官下宜守廉,何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外,不曾買一物可觀,此為戒也。」』(開放文學:<<言行龜鑒 >> 第四卷 家道門 ) 今再錄迪志版四庫原文如下: 與十二姪(通理。皇祐四年任象州司理)自 南方多事以來,日夕憂汝,得昨日遞中書,知與新婦諸孫等各安守官無事,頓解逺想。吾此哀苦如常。歐陽氏自江南歸明,累世蒙朝廷官祿,吾今又蒙榮顯,致汝等 並列官裳,當思報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盡心向前,不得避事。至於臨難死節,亦是汝榮事,但存心盡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書中言欲買朱砂 來,吾不闕此物,汝於官下宜守亷,何得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汝可安此為戒也。已寒,好將息,不具。吾書送通理十二郎。(集部,別 集類,北宋建隆至靖康,文忠集,卷一百五十三) 蓋此皆不還原原書故也! 真按:歐陽修與南唐 文忠與梅聖俞相約,買田潁上,時年四十五矣。真按:歐陽修與梅堯臣置田產 真按:歐陽修與梅堯臣 此研今歸冶亭宗伯,真按:鐵保的收藏 真按:文末交代藏家 真按:鐵保與歐陽修的硯 癸丑臘月之望,集同人於石經堂,展對半日,因為拓其文,題其匣,而附跋於後。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五卷第2頁。
452
跋文信國像研真按:沈津歸併失序-此與前446頁〈跋文信國遺像拓本〉文幾全同.而錯置兩處,失諸考矣. 以「此硯之像」句審之,則此篇題類歸屬是也.
昔於吳門訪得長洲文氏所繪《信國像大軸》,乾隆丁未秋按試吉郡事訖,過青原山寺,以像送寺供焉。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文天祥畫像 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作「昔年得長洲文氏所繪《信國像軸》,乾隆丁未秋送於吉郡青原山寺供焉。」真按:翁方綱與文天祥畫像 真按:文徵明畫文天祥像 考 信國及第,年二十。則咸淳十年甲戌,年三十八。且即其後卒於至元壬午,亦止年四十七。則所見長洲文氏摹本,正其壯歲之像也。此研之像或後人所作歟?研側咸 淳十年自署名,其畫痕已不可辨,然必出信國手跡。而研背之像,偶出後人所摹,亦為無礙,但究不似昔所見壯歲之像為得其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不全何害 雖此研古澤,必是真物,而像之真否,則不得不詳著之。楊文忠,真按:楊廷和 明朝人,不講考證,無足惑者。然世所傳文信國玉帶生研最為著稱,張思廉詩則稱“一尺方研”;真按:張憲與文天祥的硯 朱竹垞詩乃云“短小之研”。真按:前446頁文作「張思廉詩稱一尺方,朱竹垞詩乃云短小」 又其銘一有“心”字,一無“心”字。竹垞精於考核,尚未能辨,況明賢乎?真按:翁方綱對明朝學術的批判-不講考證 真按:翁方綱對朱彝尊考證學的批判 此研借楊介夫以傳之,真按:楊廷和 真按:楊廷和與文天祥的硯 較諸後人所傳玉帶生有二研者,則固宜勝之耳。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85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85.jpg
452
跋趙子固研
此研予在粵東見之,嘗為賦七言詩,其後此研轉入京師,真按:翁方綱在廣東的金石採訪 真按:翁方綱與趙孟堅的硯 吾友錢籜石亦為作詩。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似"介",又似"人"字多一筆者.若讀為人,亦未甚通.且中間一筆更難解也。豈誤筆改故?-吾友人蘀石亦為作詩 真按:錢載-籜當作蘀!本書似皆訛作籜!原稿作蘀.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869.jpg 然王良常所題識語,既子固止一小印,真按:王澍與趙孟堅硯櫝 卻不知此語於何得之?真按:翁方綱對二手資料的態度-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真按:王澍未註明出處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真按:不輕信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今審定恐是仿龍眠所作金山坡像耳,真按:李公麟畫蘇軾像 非海南訪黎事也。真按:蘇軾在海南島的交友資料 真按:蘇軾與黎子雲 予裝此三像為冊,真按:翁方綱與蘇軾畫像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裝潢學 又有南海朱完所寫先生像,雖是粵中石本,而亦非海南訪黎事爾。真按:朱完畫蘇軾像
此在研之蓋上,是良常得此研而誤援訪黎事,良常案頭未必有宋漫堂刻《施注》可驗耳。真按:王澍與蘇軾畫像 真按:王澍之誤 漫堂刻此像於《施注》,在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真按:宋犖與蘇軾畫像 良常得此研在四十六年丁亥。書此贊時在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在漫堂刻《施注》後十五年。真按:宋犖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給諫非詩家,想爾時未及見漫堂刻本此像耳。真按:王澍與宋犖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86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869.jpg
452
跋貨布研(朱淵亭藏周伯琦摹本)
朱淵亭編修藏周伯琦所摹貨布研,真按:朱攸的收藏 真按:周伯琦的硯 其側有“至大三年八月製”。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制.此義應通製用也.-其側有“至大三年八月制” 按周左丞於張氏亡後乃歸鄱陽,真按:周伯琦與張士誠 真按:周伯琦之仕履 真按:周伯琦 歸後乃卒。其以南士選居省臺,遷授經郎在至正初年,而此云至大三年,又在其前三十年,恐其時太早,不相及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職官履歷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五冊第1277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六)\_001277.jpg
452
跋謝文節橋亭卜卦研
研背大書宋謝侍郎研,或有以史無侍郎之稱為疑。真按:謝枋得之仕履 真按:謝枋得的硯 按明景泰中右僉都御史韓雍《請諡宋臣謝枋得疏》云:真按:韓雍與謝枋得 “竊見宋禮部侍郎謝枋得登科對策,力詆權奸,恥仕二姓,誓死不食,於是諡曰文節。”據此,則侍郎必當時追贈,賴韓疏以存其官。今得此研背題字,正與相合,尤足以徵信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旁敲側擊-周邊人事時地物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的關係-釐正仕履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公登寶祐四年進士二甲第一人,世所傳登科錄止載《文信國對策》,而《謝公對策》世無傳者,真按:沈津濫加書名號 亦賴韓疏略存其概耳,是以并附識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