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二月十九日西苑直廬用壁閒崔南有中丞韻二首以下己卯
紗窻賡莫雨,乙亥四月八日奉詔和詩事也。真按:原文有挪抬. 御札屬詞臣。三載重來此,當春倍感人。枝紅迎宿羽,沼綠唼遊鱗。真按:國:唼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ㄑ|ㄝˋ 見「唼佞」條。 ㄗㄚ za(09435) ㄕㄚˋ sh(08803)唼佞 注音一式 ㄑ|ㄝˋ ㄋ|ㄥˋ 誹謗的言論。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上:「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唼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ㄕㄚˋ 1.蟲咬東西。如:「這棵死樹根螞蟻唼了。」 2.魚、鳥在水中覓食。見「唼喋」條。 3.除掉沒有用的東西。如:「用篩子唼細土。」、「吃飲時將沙唼出。」 4.小孔洩氣。見「唼氣」條。 ㄗㄚ za(09435) ㄑ|ㄝˋ ci(06334) 唼氣 注音一式 ㄕㄚˋ ㄑ|ˋ 器物因有小孔而洩氣。多指汽車、摩托車等的輪胎而言。 唼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ㄗㄚ 食。楚辭˙宋玉˙九辯:「鳧鴈皆唼夫梁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ㄕㄚˋ sh(08803) ㄑ|ㄝˋ ci(06334) 詞:唼1〔sh ㄕㄚˋ〕〔《集韻》色甲切,入狎,生。〕1.水鳥或魚吃食。《楚辭‧九辯》:“鳧雁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宋 陸游 《過建陽縣各賦一詩》:“閑泛晴波唼綠萍,卻沖微雨傍煙汀。” 清 唐孫華 《閣學興化李公出明憲廟御繪魚藻圖命賦》詩:“唼荇穿蒲動有神,咫尺江湖淼千里。”2.泛指咬、吃。參見“ 唼食 ”。3.通“ 歃 ”。見“ 唼血 ”。4.見“ 唼唼 ”。 唼2〔qi ㄑ〡ㄝˋ〕〔《集韻》七接切,入葉,清。〕1.見“ 唼2佞 ”。2.見“ 唼2唼 ”。 唼3〔z ㄗㄚ〕〔《集韻》作荅切,入合,精。〕1.吮吸。 沙汀 《困獸記》十四:“她躺下去,緊緊的摟他(嬰兒),讓他緩緩的唼自己的乳頭。”2.咂嘴。用舌尖抵住上顎發出吸氣聲。 丁玲 《松子》:“ 松子 沒有留意到它們,只注視從谷底升上來的,已經溶進昏暮裏去了的一陣陣的炊煙。而唼嘴唇,快樂的又把步子加快了。” 苑內輕風到,先除戶榻塵。
前輩箴規句,他時獻納臣。真按:國無.詞:【獻納】1.指獻忠言供采納。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 司馬相如 ……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舊唐書‧玄宗紀論》:“昌言嘉謨,日聞於獻納。”《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三年》:“賞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獻納!”2.指獻納忠言之官,獻納臣。 宋 曾鞏 《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其文章學問有過人者,宜在天子左右與訪問、任獻納。”3.祀奉。《漢書‧夏侯勝傳》:“有司遂請尊 孝武帝廟 為 世宗廟 ,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獻納,以明盛德。”4.奉 獻;進貢。《宋史‧富弼傳》:“自古唯 唐高祖 借兵於 突厥 ,當時贈遺,或稱獻納。”《水滸傳》第五十回:“﹝ 李逵 ﹞叫小嘍囉牽了有的馬匹,把莊裏一應有的財賦,捎搭有四五十馱……卻回來獻納。”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大國對小國,不是攻伐,便是迫令獻納和賄賂。” 真按:國無.詞:【獻納臣】進獻忠言之臣。 唐 王維 《送邱為落第歸江東》詩:“知 禰 ( 禰衡 )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讌談皆典故,笑語憶同人甲戌、乙亥同直西苑,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如吳雲巖、真按:google有! 真按:吳鴻-應即此人 敬蓮峰、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950 / 966)李崋(李華)、夏載華、楊鴻逵、蔣繼搏、顧文煒. (737 / 966):王縈緒、申大成、伍環、朱協廉、江蓉、周人驥、周易、周暹、施松山、夏汝弼、高希賢、張毓華、梁文濂、曾繼英、超源、費志雲、閔華、項朝棻. 無姓敬者. 邵蔚田、真按:邵嗣宗 梁山舟、真按:梁同書 紀心齋、真按:google有! 真按:紀復亨 謝金圃、真按:謝墉 王元亭、真按:『不 久,王尔烈即将常理斋的遗稿一一精心校录并镌刻完毕,汇集为《爱吟草》一卷。其中包括《爱吟草》、爱吟草附録一:恩恤道崇庆(重庆)牧常君殉节录(武功张 洲撰)、爱吟前草,爱吟草附録二:慈惺圃庚寅草,癸巳草,集録爱吟草题跋。王尔烈为《爱吟草》题序,序中言道:“余曩者所歉然于怀,无可表彰,庶藉此,以 少为之偿矣。乃亟为之校录付镌并叙其始末以冠篇端。其余尚有诗一册,皆未定稿,残缺紊乱,估俟徐为编辑,以成全璧,云,张君洲与余素不相识。观其所叙,录 及寄示元亭谏应山令二书,惟恐其烈绩湮没,义形笔墨。其于友谊亦笃矣哉,王元亭名猷,义州人,仕终少廷尉。高惟钦,名德峻,庚辰孝廉。慈惺圃名国璋,戊戎 进士官农曹,此皆与理斋相契合者。每共话理斋之事,思有所表扬,今乃先后物故。独余以六十有余之年与其荫嗣往来,手把遗篇,俛仰今昔,可唧也夫亦幸也 夫。”这是王尔烈为《爱吟草》所题“校刻常理斋爱吟草序”中的一段话。此外还题有“续刻常理斋爱吟前草序”、“附刻慈惺圃寄常理斋诗序”、“集録爱吟草题 跋序”王尔烈对常理斋的一卷《爱吟草》就题了四篇序文,由此可见其修书司文之尽心竭力,一丝不苟之情形了。』(翰林王尔烈 作者:@子曰@ 写作进程:连载中)http://www.readnovel.com/novel/27406/41.html 真按:王猷 馬繡壤諸君子,今皆不同直矣。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同事 藝圃容幽鳥,詞源起涸鱗。真按:國無.詞:【涸鱗】同“涸轍之鮒”。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便翔空。” 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拋漁艇,何門化涸鱗。” 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涸 轍之鮒】《莊子‧外物》:“ 莊周 家貧,故往貸粟於 監河侯 。 監河侯 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諾。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後因以“涸轍 之鮒”比喻處於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 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 魯迅 《墳‧娜拉走後怎樣》:“但人不能餓靜候理想世界的到來,至少也得留一點殘喘,正如涸轍之鮒,急謀升斗之水一樣,就要這較為切近的經濟權,一面再想別的 法。”亦省作“ 涸鮒 ”、“ 涸轍鮒 ”。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 唐 李白 《擬古》詩之五:“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鮒。” 明 張景 《飛丸記‧巹合飛丸》:“仰望斗山高,一戰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踴躍。” 陳三立 《過樵舍為明寧藩婁妃殉節處》詩:“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輕鷗自往還。”【涸轍鮒】見“ 涸轍之鮒 ”。【涸鮒】見“ 涸轍之鮒 ”。【鎩羽涸鱗】見“ 鎩羽暴鱗 ”。 【鎩羽暴鱗】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乾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亦作“ 鎩羽涸鱗 ”。 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 涸鱗濡沫 注音一式 ㄏㄜˊ ㄌ|ㄣˊ ㄖㄨˊ ㄇㄛˋ 泉水乾涸,魚相互吐沫溼潤對方。語本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比喻所給予的濟助並不足以解決危難。唐˙駱賓王˙上郭贊府啟:「雖涸鱗濡沫,尚觖望於鯨波?」 頻年心力弱,撫分敢追塵。真按:國無.詞無. 時先太孺人喪初除也。真按:翁方綱之母之喪 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368
玉蔭嘉穀歌真按:國無.詞無.
帝握璣鏡開珠囊,宵衣旰食周萬方。精誠貫徹格上下,方社陟降依壇場。真按:國無.詞: 【方社】指四方之神和土地神。《詩‧大雅‧雲漢》:“祈年孔夙,方社不莫。” 鄭玄 箋:“我祈豐年甚早,祭四方與社又不晚。” 唐 劉禹錫 《奏記丞相府論學事》:“至二十年, 許敬宗 等奏,乃遣天下諸州縣置三獻官,其他如方社。” 明 張居正 《賀靈雨表》之三:“聖主對時,因切民天之恤;帝宮肇祀,用昭方社之祈。”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四》:“其次者,猶祀于瞽宗、方社、四嶽,各如其德業之大小為秩之尊卑,地祇與天神相升降焉。” 真按:塲 雕禾翠羽飾罍斝,朱絃絳鼓諧宮商。
369
鬱鬯浮金制自昔,靈宮饌玉古未詳。帝曰傳稱蔭嘉穀,真按:原文有平抬. 義通蒼璧與赤璋。真按:國無.詞無. 詔下禮官肇用薦,正值盛樂調竾簧。真按:unicode字元.異:http://140.111.1.40/suoa/u118031.htmhttp://140.111.1.40/yitib/frb/frb03248.htm 篪之異體. 字號 B03248 正字 【篪】竹-10-16音讀 ㄔˊ 釋義 樂器名。一種形狀像笛的竹管樂器,橫吹,有八孔。 是日天步出左个,真按:原文有平抬. 當壇祝幣陳中央。金水橋邊肅一氣,沐浴百寶凝百祥。浮筠朗朗照籩豆,陛墄奕奕騰輝光。千官靜就陪跪位,微風不動蔥珩璜。真按:本書有蔥亦有葱. 竊惟太陰韞于石,潤澤百艸陰含陽。盛德之精降為穀,上應玉衡臨戴筐。深山往往見紫氣,能辟水旱占豐穰。此皆聖人默感召,真按:原文有平抬. 醇和布濩流滂洋。真按:國:濩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7 注音一式 ㄏㄨㄛˋ 1.雨水從屋簷向下流的樣子。說文解字:「濩,雨流霤下貌。」 2. 煮。通「鑊」。詩經˙周南˙葛覃:「維葉莫莫,是刈是鑊。」毛亨˙傳:「濩,煮之也。」 詞:濩1〔hu ㄏㄨㄛˋ〕 〔《廣韻》胡郭切,入鐸,匣。〕1.檐水下流貌。2.形容水勢洶涌。《詩‧周南‧葛覃》:“維葉莫莫,是刈是濩。”3.煮。《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引《异物志》:“芭蕉,葉大如筵席。其莖如芋,取,濩而煮之,則如絲,可紡績,女工以為絺綌,則今‘交阯葛’也。”4.浸漚。5.通“ 蠖 ”。參見“ 濩略 ”。6.用同“ 鑊 ”。參見“ 濩鐸 ”。濩2〔h ㄏㄨˋ〕 〔《廣韻》胡誤切,去暮,匣。〕 亦作“ 擭3 ”。 1.布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非唯濡之,氾尃濩之。” 司馬貞 索隱引 胡廣 曰:“言兩澤非偏於我,普遍布散,無所不濩之也。”《遼史‧世表》:“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無窮。”2.通 “ 頀 ”。 商湯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 注:“《大濩》, 湯 樂也。”《文選‧同馬相如〈上林賦〉》:“ 荊 楚 鄭 衛 之聲,《韶》《濩》《武》《象》之樂。” 李善 注引 文穎 曰:“《韶》, 舜 樂也;《濩》, 湯 樂也。” 溫潤縝密本全德,真按:原文有平抬. 仁智忠信胥中藏。穀用時成物時若,神之降祜帝降康。臣聞昌城出玉蘂,真按:國無.詞無. 又聞膏出丹水傍。或夜可照或可食,豈比真積千倉箱?黃流瓚發黍稷氣,藍田烟出餅餌香。三脊六穗瑞行致,九州五土田既臧。拜手矢詩玉螭下,四時玉燭調無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