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481

。前已呈小兒硃卷,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到字!-前已呈到小兒硃卷 昨日摺差來又帶一本,真按:翁樹培的功名 真按:翁樹培的考卷 其中增刻新生小兒名者,謹以附真按:沈津識字功 方綱於廬山瞻寺考王右軍墨池作記一篇,真按:沈津擅訂原文 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雲. 真按:沈津識字功 今以石本奉鑒。中賤眷皆真按:原稿京與鑒間有一空位作三角符也! 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善字.-京中賤眷皆叨平善.○詞:【平善】1.平 安,安康。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云惠生使西域》:“ 宋雲 遠在絕域,因矚此芳景,歸懷之思,獨軫中腸,遂發舊疹,纏綿經月,得婆羅門咒,然後平善。”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近得運使 李同年 書,知彼平善。”《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身子平善,不必掛念。”2.平和善良。《元典章‧刑部四‧故殺》:“近據來申 潘壬 一打死 劉仁可 事,看詳椆木夾槌,即係堪以害人器仗,非平善之家所有物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阿纖》:“此處人情大不平善,孤孀難以過度。” 惟是二小兒續姻之事,真按:翁樹培的婚姻 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至今尚未定局,心中頗念者此耳。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挂. 知承念,真按:國:辱  部首 辰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又音)ㄖㄨˇ 之又音。 ㄖㄨˋ r(09302 辱  部首 辰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ㄖㄨˋ     1. 羞恥。說文解字:「辱,恥也。」如:「恥辱」。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2.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3.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4.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又音)ㄖㄨˇ r(09297           詞:辱1r ㄖㄨˇ〕 〔《廣韻》而蜀切,入燭,日。〕      1.恥辱。《易‧繫辭上》:“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荀子‧仲尼》:“任重則必廢,擅寵則必辱。” 元 武漢臣 《生金閣》楔子:“不如只守農莊世業,倒也無榮無辱。”2.污濁;混濁。《老子》:“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儀禮‧士昏禮》:“今吾子辱,請吾子之就宮,某將走見。” 鄭玄 注:“以白造緇曰辱。”《文選‧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蔬釋蹻而享膏粱。”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辱,污也。”3.委屈。《左傳‧襄公三十年》:“以 晉國 之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4.勞 駕;降臨。《左傳‧昭公二年》:“ 晉 少姜 卒。公如 晉 ,及 河 。 晉侯 使 士文伯 來辭曰:‘非伉儷也。請君無辱。’”《史記‧汲鄭列傳》:“ 越 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漢 劉向 《說苑‧正諫》:“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元 揭傒斯 《送劉真叟赴廣東憲幕詩》序:“然余觀 劉君 以粹德實學、長才修名,政恐區區一掾,不足以辱 劉君 。”5.玷辱;辜負。 《論語‧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史記‧蒙恬列傳》:“自知必死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唐 錢起 《縣內水亭晨興聽訟》詩:“磨鉛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清 谷應泰 《明史紀事本末‧甲申殉難》:“﹝ 周鳳翔 ﹞歸寓,遺書訣父,有曰:‘男今日幸不虧辱此身,貽兩大人羞。’”6.侮辱。 《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文德后 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 魏徵 ,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宋 司馬光 《與王介甫書》:“或詬罵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7.受恥辱。《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 楚 ,寡人恥之。”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僕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君以再不得意於守令,恨曰:‘義不可更辱,又奚為於京師間!’”8.違逆。參見“ 辱舉 ”。9.過失。《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辭於二子曰:‘……大夫無辱,其復職位。’”《左傳‧定公三年》:“ 唐侯 曰:‘寡人之過也,二三子無辱。’皆賞之。”10.謙詞。猶承蒙。《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 唐 王度 《古鏡記》:“ 鸚 鵡 曰:‘辱公厚賜,豈敢忘德。’”11.通“ 溽 ”。濕潤。《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唐 陸德明 釋文:“辱暑,如字。本或作溽,音同,濕也。” 真按:疑乃厚字.-知承厚念,並以奉聞。-又不甚似. 並以奉聞。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91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919.jpg          今重讀如下:    握 別以來,又逾半月有餘,日日寤思,如在左右,遙稔大人新祺增勝為慰。方綱於八月二日考試南康事竣,初四日可抵九江矣。前已呈到小兒硃卷,昨日摺差來又帶一 本,其中增刻新生小兒名者,謹以附呈。并方綱於廬山瞻雲寺考證王右軍墨池作記一篇,今以石本奉鑒。京中賤眷皆叨平善,惟是二小兒續姻之事,至今尚未定局, 心中頗掛念者此耳。知承辱念,並以奉聞。
二十真按:本篇首下有「九月十二日饒州其教官大計事於十八日寫」.
  捧誦手翰,知大人敬事精忱,真按:原有平抬.此篇平抬猶有多層也! 貫澈周悉,並承錄示奉到御批,欣知閩臺好音在即,真按:翁方綱與林爽文-應即林爽文事也! 真按:翁方綱與臺灣 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如有確信,即詳示,真按:沈津識字功 以慰祝望,忭切忭切!敬惟聖天子籌畫萬里之至意,復得大人勤劬備至,因地因時,費諏度。真按:曲盡之曲. 弟於行役按試之頃,無日不馳切棨轅也。真按:詞無.國無.新漢籍無. 考試饒州生童經古學,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考試 日以黍苗膏雨賦為題,以四國有王伯勞之為韻。真按:句卩.-疑乃郇之訛!下同. 昔邭之于役也,說者或以為朝王之禮,或以為尊王之真按:原稿實無耳,作戠.--實應係""unicode字元)!○國無.詞:戠1zh ㄓ〕〔《廣韻》之翼切,入職,章。〕聚會。《易‧豫》“勿疑朋盍簪” 唐 陸德明 釋文:“簪, 虞 作戠。戠,叢合也。”2zh ㄓˊ〕      〔《集韻》昌志切,去志,昌。〕      同“ 埴1 ”    細膩的黃黏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唐 陸德明 釋文:“埴, 鄭 作戠。” 孔穎達 疏:“戠,埴音義同……是埴謂黏土,故土黏曰埴。” 其實四國勤於王事,而邭伯勞之,不必專指王禮而言,是以弟出此題,自以為深切今日江西情事。真按:翁方綱出考題 惜乎諸生文筆弱,尚不能闡發此義為可愧耳。真按:識字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惜乎諸生文筆弱劣,不能闡發此義為可愧耳。 偶欲作書,惟佳紙難覓,真按:翁方綱學習書法的過程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練習書法 適得高麗繭紙貳幅,寫奉大人清鑒。又寫一紙,以贈單先生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疑即下有「單左亭」者也. 致謝悃,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併. 亦祈大人代達也。弟於月之廿日自饒州起程往廣信。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考試 容再奉候緘,先此肅候近祉。臨穎馳切。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92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928.jpg          再讀如下:      捧 誦手翰,知大人敬事精忱,貫澈周悉,並承錄示奉到御批,欣知閩臺好音在即,如有確信,懇即詳示,以慰祝望,忭切忭切!敬惟聖天子籌畫萬里之至意,復得大人 勤劬備至,因地因時,曲費諏度。弟於行役按試之頃,無日不馳切棨轅也。考試饒州生童經古學,日以黍苗膏雨賦為題,以「四國有王,郇伯勞之」為韻。昔郇之于 役也,說者或以為朝王之禮,或以為尊王之聀。其實四國勤於王事,而郇伯勞之,不必專指王禮而言,是以弟出此題,自以為深切今日江西情事。惜乎諸生文筆弱 劣,不能闡發此義為可愧耳。偶欲作書,惟佳紙難覓,適得高麗繭紙貳幅,寫奉大人清鑒。又寫一紙,以贈單先生,並致謝悃,亦祈大人代達也。弟於月之廿日自饒 州起程往廣信。容再奉候緘,先此肅候近祉。臨穎馳切。
二一
  睽違雅教幾及卅年矣,今日東南耆宿,惟年大人與辛楣詹事、抱經學士,真落落如晨星也。真按:翁方綱對當時學風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論當時東南的學風 真按:翁方綱對錢大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盧文弨的評價 寤寐渴,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飢. 不得日親蘭話為歉耳。真按:詞無.國無. 吳生承大君子指示,真按:翁方綱的門生 真按:翁方綱的教育事業 真按:翁方綱的教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教學 得以究心《說文》,良深幸。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足字!-吳生承大君子指示,得以究心《說文》,良足深幸 所作《說文偏旁》則尚未入門,真按:原稿作攷.-所作《說文偏旁攷》則尚未入門 尚乞兄進而誨之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教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弟來江右,於學者應讀之書,一切未能整理,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文獻整理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惟是現今有板之書,如顧氏……惠氏《詩說》、真按:顧炎武-應即此人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此原稿乃-----,表省略語也(省略五字,前曾見翁用此號,如佩文韻府者也.)。非刪節號朼. 真按:惠棟-應即此人 《禮說》、《左傳補注》等書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原稿此上仍有四-.----.然此應係刪節矣. 尚不難購致,而江右學者未之見,真按:國:俱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又音)ㄐㄩ 之又音。 ㄐㄩˋ jy(06046) 俱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ㄐㄩˋ 1. 偕、同、一起。莊子˙天運:「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傳:「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           2.皆、都、全。如:「一應俱全」、「萬事俱備」。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見「具」條。(06045) (又音)ㄐㄩ jyu(05990 詞:俱1j ㄐㄩˋ〕 〔《廣韻》舉朱切,平虞,見。〕      1.偕同;在一起。《孟子‧告子上》:“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宋 趙汝茪 《漢宮春》詞:“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 秦牧 《一九七七年的晨鐘》:“江河挾泥沙以俱下,顏色混沌,但是到了一定地段,流水又顯得澄清了。”2.一 樣;等同。《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謂後者,應不俱也。” 王冰 注:“俱,猶同也,一也。” 唐 韓愈 《示兒》詩:“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清 顧炎武 《松江別張處士愨王處士煒暨諸友人》詩:“薄俗 吳 趨最,危巇 蜀 道俱。”3.全部;都。《論語‧憲問》:“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詩:“宗廟尚為灰,君臣俱下淚。”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營上領取一點銀子,一份米糧。”4.具有;具備。 漢 王充 《論衡‧物勢》:“五藏在內,五行氣俱。” 唐 杜甫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2j ㄐㄩ〕〔《廣韻》舉朱切,平虞,見。〕姓。 晉 有 俱石公 , 唐 有 俱文珍 。見《晉書‧石勒載記》、《舊唐書‧宦官傳》。         . 真按:沈津識字功 伏冀大人指示吳生,俾得流通江右,以廣取資,實為祝。真按:國:顒  部首 頁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8 注音一式 ㄩㄥˊ     1.大的樣子。詩經˙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毛亨˙傳:「顒,大貌。」   2.嚴正的樣子。易經˙觀卦:「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3. 盼望。文選˙劉琨˙勸進表:「蒼生顒然,莫不欣戴。」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詞:顒1yn ㄩㄥˊ〕   〔《廣韻》魚容切,平鍾,疑。〕1.大頭。引申為大貌。《詩‧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毛 傳:“顒,大貌。” 陳奐 傳疏:“《說文》:‘顒,大頭也。’是顒有大義。‘其大有顒’,猶云‘有顒其大’。”2.肅敬貌。《易‧觀》:“有孚顒若。” 李鼎祚 集解引 馬融 曰:“顒,敬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唐禪社首樂章》:“穆穆天子,告成 岱宗 ,大裘如濡,執珽有顒。” 明 唐順之 《丁近齋參政像贊》:“先生重厚長者,贍于文辭,蓋自少傳經已顒然而為人師。”3.仰慕。《文選‧劉琨〈勸進表〉》:“蒼生顒然,莫不欣戴。” 李善 注:“《淮南子》曰:聖人呼吸陰陽之氣,而群生莫不喁喁然,仰其德以和順。” 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啟》:“某顒若望風,惠然入國。”4.凝視,不轉頭。參見“ 顒顒 ”。5.期待,盼望。參見“ 顒顒 ”。2y ㄩˊ〕      〔《字彙補》五閭切〕傳說中的怪鳥。       . 真按:俟考! 真按:翁方綱論當時江西圖書風氣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965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965.jpg
二二
  敬請老前輩大人福安。試事未竣,真按:原有偏右謙小,蓋自稱也.猶僕也.僕侍在側故云. 本不應通問於老前輩席前。惟是昔年舊聞鄴架所儲有抄本書二種,一係崔靈恩《三禮義宗》三十卷;一係王介甫《周禮新義》二十二卷,二種皆世所未見之本。真按:翁方綱對四庫全書採訪遺書的批評-若四庫""書,何必如此?若四庫精校,何苦如此?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書的方法 真按:四庫全書採訪遺書未備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真按:四庫全書採訪遺書之虛應草率-何故未見,可見有遺!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方法論-藉為官/仕宦之便-代表作 曩在京師,知道遠不能借抄,今來貴邑,幸有旬日停留,頗攜善抄之人晝夜寫,真按:國:趕  部首 走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ㄍㄢˇ     1.加速行動。如:「趕路」﹑「趕夜工」。       2.在後面驅策。如:「趕牛」﹑「趕鴨子」。恨海˙第五回:「車夫趕著牲口,逕投南道上去了。」   3.從後面追。如:「追趕」﹑「迎頭趕上」。   4.趁著。金瓶梅˙第二十二回:「今日趕娘不在家,要和你會會兒。」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趕熱好吃。」   5.恰好遇到、碰上。如:「整修房屋偏趕上颳颱風,真是天公不作美。」       6.急促。如:「這次行程安排的太趕了。」   7.等到。如:「現在時間太晚了,趕明兒個我再去替你辦這件事。」紅樓夢˙第七十七回:「已遣人去,趕晚就有回信的。」     詞:趕1〔n ㄍㄢˇ〕〔《字彙》古旱切〕      亦作“ 赶2 ”。 1.追 趕;追逐。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莊 曰:‘昔有人相 莊 ,位至三品,有刀箭厄。 莊 走出被趕,斫射未死,走得脫來,願王哀之。’”《朱子語類》卷一:“如天行亦有差,月星行又遲,趕它不上。”《水滸傳》第八十回:“這裏官軍,恐有伏兵, 不敢去趕。” 孫犁 《風雲初記》二一:“ 老常 叫住了她,說:‘沒怨說這會的姑娘們好,走起路來像風胡轆,叫我好趕!’”2.跟隨;相隨。《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笑曰:‘趕我復回!倘破賊臣,建立大功,何官不做?’”《平妖傳》第九回:“他家也有妻兒、女兒、親兒、春兒,聞得此信,即趕上一大隊過這 冷家莊 來,守棺木哭哭啼啼。”3.引申為趨奉。《紅樓夢》第七五回:“傻大舅輸家,沒心腸,喝了兩碗,便有些醉意,嗔陪酒的小么兒只趕贏家不理輸家了。”4.赴,到。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今街市有樂人三五為隊,專趕春場,看潮,賞芙蓉,及酒座祗應,與錢亦不多,謂之荒鼓板。” 司馬文森 《風雨桐江》第二章:“ 下下木 原沒圩,買東西賣東西都要到 上下木 去趕 許天雄 的 青龍圩 。”5.趕往搭乘。 艾青 《早晨三點鐘》:“她為什麼這樣早就起來,把自己打扮得這樣可愛——也許她要動身去趕火車?”6.指搭乘。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四:“一直到了晚上,我們所期待的 朱代杰 所帶領的一批人還未見到來,反是在 長沙 留守的一大部隊人和黨紅會的一些女同志趕火車先到了。”參見“ 趕船 ”。7.驅 逐;驅散。《宣和遺事》前集:“須臾捧出大金盤,趕散殘星與明月。”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一摺:“我這門戶人家,巴不得接子弟,就是錢龍入門,百般奉承他,常怕一箇留他不住;怎麼剛剛三日,便要趕他出門?決無此理!”《兒女英雄 傳》第十一回:“自從 赤面虎 這個兇僧佔了這地面,把兩個游僧趕出廟去。” 耿簡 《爬在旗杆上的人》:“在家裏預備下點鮮薑、紅糖,燒上一鍋開水,等從地裏回去以後,全家都喝一碗滾熱的紅糖薑水,好趕趕寒氣,省得肚子疼,涼感冒。”8.驅策;駕御。《恨海》第五回:“車夫趕牲口,徑投南道上去了。” 蕭軍 《吳越春秋史話》第二集第五章:“你今天這車是怎麼趕的啊?”9.謂 加快或加緊從事某項工作。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摺:“小衙內云休要量滿了,把斛放趄,打些雞窩兒與他。大斗子云小人知道了,手裏趕哩。”《平妖傳》第六回:“道士轉身出 去,就教 乜道 村中去喚兩個裁縫,明日侵早要趕件衣服。”《官場維新記》第二回:“又叫 袁伯珍 趕將履歷寫好。” 冰心 《離家的一年》:“好容易趕完這雙襪子了,放在這邊角裏,你可記。”10.趁, 利用。 明 無名氏 《南牢記》第二摺:“今日趕箇空,便瞞 周 家去走一遭。”《金瓶梅詞話》第二二回:“今日趕娘不在家,要和你會會兒。你心下如何?”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也曾經略略的趕了一下熱鬧,在許多唇槍舌劍中,以為那時我發表的所說,倒也不算怎麼分析錯了的。”11.搶;爭取。《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那夜 安公子 早已完卷,那班合他有些世誼的……也都已寫作妥當,準備第二日趕頭排出場。” 劉波泳 《秦川兒女》第一部第十一章:“無論如何得趕在事情發生之前。”12.逼迫;迫使。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八:“說是他當過偽村長吧,也是時候趕的,不能怨他。”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二:“老弟,是時候趕的,推也推不掉,你還不明白?”13.按照;據。《歧路燈》第一○七回:“況 薛 家姑太太,趕舊親是姊妹,論新親則賢弟與甥女有翁媳之分。” 郭沫若 《今天創作的道路》:“究竟應該寫些什麼呢?應該趕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東西寫。”14.遇到;碰上。 梁斌 《紅旗譜》二十:“這些好事情,集在一塊。趕在別的孩子,一定會高興得合不攏嘴,說不完的吉慶話。”15.掙;賺。 趙樹理 《賣煙葉》:“ 賈鴻年 他娘昨天晚上買了我三斤自用煙葉,說是給他一個親戚買的,也許是想捎到城裏賣一賣趕個零花錢!”16.指船身兩側的走道。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第十章:“突然,女兒大聲喊起來:‘爹,嚇死我啦!’‘怎麼了?’父親不明究竟地問,從船趕上轉過身來。”17.扞。用棍棒來回碾,使東西延展變平,變薄或變得細碎。《醒世姻緣傳》第四回:“ 蕭北川 又道:‘鄰家請你趕餅,你就與他去趕趕不差。’” 趙樹理 《福貴》:“幸虧有個東屋嬸,幫 銀花 縫縫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鍋,趕趕麵,才算把一場喪事忙亂過去。”18.猶敢。莫非;怕是。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十二章:“你問他個事兒,他懶得回答你——趕是他心裏有事兒嘛!”參見“ 趕情 ”。19.朝;向。《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一席話把個 安太太 疼的不由得趕他叫了聲:‘我的兒!你千萬不要如此!’”20.等;等到。《說唐》第十一回:“今奉 唐節度 差遣齎送禮物,趕正月十五日,到 長安 楊越公 府中賀壽。”《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下欠的奴才也催過他們,趕明年麥秋准交。” 楊朔 《蓬萊仙境》:“趕幾時,我們才能消滅戰爭,我可以回到祖國,回到故鄉?”21.比。《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此公正該坐頭一席。你每枉自一船的貨,也還趕他不來。” 西戎 《糾紛》:“婦女們見有意見沒人管,於是下地的人數一天趕一天少了。”                . 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赶! 計日可畢。侍之為人不欺然諾,老前輩所深知,真按:翁方綱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且亦斷不使他人知之。真按:翁方綱不為人知的祕密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懇將此二書點明冊數,交洪廣文見借,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於月半後臨起程之前一日封固完好謹繳,必無汙損,一抒多年汲古之願,真按:翁方綱對書的渴望 真按:翁方綱的情執 而又於尊藏毫無所礙,故敢露呈陳悃真按:又似覆字!-一抒多年汲古之願,而又於尊藏毫無所礙,故敢覆呈陳悃,惟老前輩鑒悉不宣。○此作露較是也,謂坦白、開誠也。       露呈、覆呈,詞皆無. 真按:翁譜誤作昱. 真按:詞無.國無.疑為翁"誠悃"之筆誤也。○又或露呈(ad.+v.)而陳悃(v.+n.惟老前輩鑒悉不宣。四月二日侍方綱手上。名另正肅真按:蓋託洪廣文代借,故須另正肅具名也。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96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966.jpg
二三
  愚弟在吉安接奉二兄大人京師寄札,備知天眷偉隆,龍光照錫,兼聞即日回江,約於三月底、四月初棨旌可到章門矣。邇惟二兄大人新禧增懋,尊體增祜,勝祝頌。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可字!-可勝祝頌? 愚弟於二月初八日自省往吉安,今吉郡試事將竣,於四月初二日自吉起程,由水路往南安,大約月半方能抵南安,五月初四至贛州也。今歲江西各郡雨澤應時,年歲自必更見豐稔,此皆二兄大人勤宣上德,福被湖山,處處官吏欣聞,真按:沈津識字功 節元真按:俟考!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旋字! 無不歡騰頌洽,不特愚弟之私言也。真按:識字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處官吏欣聞旌節元旋,無不歡騰頌洽,不特愚弟之私言也○處官吏欣聞撫節元旋,無不歡騰頌洽,不特愚弟之私言也 大姪荷蒙天恩,自必即聞超擢喜音,更喜趨庭詩禮,即在轅之日,真按:疑有誤!-疑為撫字!-更喜趨庭詩禮,即在撫轅之日 真按:翁方綱與何裕城-疑即此人.前幾札亦然也! 祥和歡聚,尤為同慶。而五姪南捷音,真按:此應非識誤,乃刊誤也.當作宮字!-而五姪南宮捷音,亦即在指顧間矣,佇日俟之○謂應禮部試也. 亦即在指顧間矣,日俟之真按: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竚! 何裕城之子-應即此人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