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若爾時得見董〈記〉,或能查訪《浦城志》,詳此事本末,豈不幸甚。而方氏遺孤復姓事如能核其實据者,竟當詳錄一通,垂之藝林,不更愈於董〈記〉之含意未申者耶?真按:翁方綱的語意學-戒含混 真按:翁方綱的作文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目的取向論-先生多有目的之考據也.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是以見此墨蹟敬書於後,俾觀者共知之,豈僅題識鑒藏云爾乎!真按:真按:翁方綱的鑑賞學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翁方綱的考證學-目的取向論
744
745
復初齋文集卷第十八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校刊
跋宋槧艸堂詩箋真按:真按:下文作草. 翁方綱與杜甫
此本雖題建安蔡夢弼草堂詩箋,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待考者 而卷前闕其序,且卷前題云「魯訔編次」,而卷內又有「魯訔曰」。至於詩注之語,或稱「杜公」,又或稱「甫」。其每卷之首,或稱「增脩」,又或稱「集諸家」。此蓋南宋末坊賈之所為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考證學 至若〈義鶻行〉謂指回紇,真按:囘 言茅屋為秋風所破歎謂譏明皇、真按:當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續修四庫本作歌也.何故此故改作歎耶? 肅宗,諸如此類荒謬可笑者甚多。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又多譌造東坡之說,誠有如陳直齋書錄解題之所訶者。真按:陳振孫 然其間如第二十卷內暫如新津縣四首、真按:不解之處!真按-何故用暫字?寒泉全唐詩亦無. 第廿一卷暫如青城縣五首之類,則是杜公原本如此
746
,今已久為注本所刪,而此尚幸存。又如第一卷內過宋員外舊莊二首,「右二篇歲月莫可攷」,此猶見舊本闕慎之義,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而諸家注本皆刪去之。真按:杜甫詩編年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是則雖南宋書坊妄輯之本,而尚足為考見古本之一助爾。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746
又跋杜工部草堂詩箋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注杜詩者以魯訔、黃鶴並稱。真按:杜甫詩注 魯在黃前,而宋槧本絕少。此本卷前題云「嘉興魯訔編次,建安蔡夢弼會箋」,目錄前闕其原序。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待考者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攷黃鶴補注頗採魯訔本之說,此蔡夢弼會箋者,即訔編次之本,蓋成於嘉泰甲子,在黃鶴注本之前十有二年也。卷內標舉杜公某年某地所作,頗具節次。如第二十一卷內暫如蜀州青城縣五首寄陶、王二少尹、寄高蜀州、適野望、過常少仙丈人山、真按:常山? 寄杜位。
747
、暫如蜀州新津題三首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真按:李皂? 觀作橋成,李司馬橋了。此五首又三首之另起總題,是原本所有,而後來諸本皆刪去之矣。又如第一卷內過宋員外之問舊莊、真按:宋之問 真按:杜甫與宋之問 夜宴左氏莊云「右二篇莫可攷,姑因次之。」此二首不系歲月,亦見舊本闕慎之義,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今所行注本亦皆刪去也。足見南宋時尚存杜詩原本之遺而今皆不可問矣。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747
書王文簡五七言詩鈔後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西溟序云「七言詩去三百篇已遠,真按:姜宸英 可以極作者之才思,義不主於一格,故鈔及宋元諸家。」此言非也。真按:姜宸英與王士禛 真按:翁方綱對姜宸英的批評 王文簡此鈔七言及於宋元諸家者,以時代之變才傑之出,非專舉唐人可以盡之
748
;不比五言從來者遠,可以止於唐耳。蓋此鈔七言之意如此也。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的解讀 若果其於七言也,唐則及於張、王、元、白,真按:張籍、王建、元稹、白居易 宋、元則及誠齋、廉夫之徒,真按:楊萬里、楊維楨 斯謂之不主一格矣。今文簡自撰凡例曰「七言大旨以杜為宗。真按:王士禛對杜甫的評價 真按:王士禛與杜甫 真按:杜甫與七言詩 唐、宋以來蓋學杜者則取之,真按:一作『善學杜者則取之』(從《五七言今體詩鈔》看姚鼐的杜詩選評 ),是也.善、蓋形而誤也.續修四庫本同. 非謂古今七言之變遂盡於此。」詳哉其言之矣。西溟既為此書作序,豈未嘗一觀其自撰凡例邪?真按:姜宸英對王士禛的誤解 真按:翁方綱對姜宸英的批評 大約凡為一書,不當使他人為序,又狃於其文之擅名者以為之序,而實於本書無所發明,徒滋障礙而已,不若自撰凡例之明白無疑耳。真按:翁方綱對序跋凡例的重視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與顧炎武-亭林似亦有此說,書不當兩序,他序不如自序.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748
書張燕公詩後真按:張說
「東壁圖書府」,東壁,人所共知也;「西園翰墨林」,西園,則無定說
749
。或引魏文帝芙蓉池詩「逍遙步西園」,則似與「翰墨林」義不相涉者。此當引沈休文詩「西園遊上才」,真按:沈約 而沈句之「西園」則本於魏文帝「逍遙步西園」之句耳。此則詞場祖述或原或委之理。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今之學者鹵莽不思非一日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即此一條足見其概。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真按:翁方綱對學者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詮釋學
749
書杜少陵〈李潮八分小篆歌〉後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秀水朱竹垞詩云「開元君臣雖具體,真按:朱彝尊 邊幅漸整趨肥癡。」此二語即少陵是詩注腳也。蓋惟其時分隸皆趨於肥,真按:國:分隸 注音一式 ㄈㄣ ㄌ|ˋ 1. 八分書與隸書。宋˙韓維˙和永叔小飲懷同州江十學士詩:「紛穰羅卷軸,指擿辨分隸。」宋˙洪适˙隸釋˙卷十˙安平相孫根碑:「今之言漢字者,則謂之隸,言唐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秦漢時,分隸已兼有之。」 2. 分別隸屬。宋史˙卷四八二˙列國世家五˙北漢劉繼元傳:「太宗籍軍中亡投繼元者數百人,選其巨室者以從軍法,餘賜服及錢帛,分隸諸將。」 詞:【分隸】1.指八分書和隸書。《隸釋‧漢安平相孫根碑》 洪適 釋:“今之言 漢 字者則謂之隸,言 唐 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 秦 漢 時,分隸已兼有之。” 元 揭傒斯 《贈吳主一並序》:“國朝分隸誰最長, 趙 虞 姚 蕭 范 與 楊 。” 清 鈕琇 《觚賸‧石經》:“按六朝以前用分隸,今石經皆正書。”2.分別隸屬。《宋史‧呂頤浩傳》:“招降 趙延壽 於 分寧 ,得其精銳五千,分隸諸將。” 秦牧 《社稷壇抒情》:“天上二十八宿的分隸青雀、黃龍、白虎、玄武(烏龜)四方,都是和這種的觀念緊密地聯結起來的。” 是以少陵品書以瘦硬為主也。真按:杜甫之書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然少陵於漢獨舉中郎而於唐兼舉韓、真按:蔡邕 蔡,是三家者於分隸肥乎瘦乎?韓、蔡諸碑今尚有存者,亦開寶時格耳,真按:國無.詞亦無.謂開元、天寶年間也. 未可以云瘦硬。至於中郎
750
,洪文惠嘗駮諸家之傅會矣。真按:洪适 予以西岳劉熊、夏承諸碑攷之,其目為中郎者皆非無據。惟范巨卿碑在中郎歿後四十三年,而李嗣真《書品》所云「蔡公諸體惟范巨卿碑冠絕古今者」,蓋指學蔡體者耳,非目為蔡書也。真按:翁方綱的詮釋學-怪哉此詮釋也. 是數碑者,筆勢皆相合。蓋末始不以肥為貴也。且予以歐陽率更〈房彥謙碑〉印證范碑筆意,真按:歐陽詢 知唐人於是碑最所俎豆稟承者。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與歐陽詢 蓋唐隸之根本全在於中郎一人無疑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苦縣光和」云者,不知所指何碑,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趙明誠《金石錄》謂即延熹八年老子銘是也。婁彥發云「於時陳相邊韶演而為銘。真按:婁機 真按:謂陳國相姓邊名韶者. 」《金石錄》云:「舊傳蔡邕文并書。」蓋杜甫「苦縣光和」之句啟之。周越《書苑》遂以為韶撰文而邕書,真按: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真按:『《宋史•藝文志》載,周越不僅能書且著有《古今法書苑》十卷。』(宋周越賀祕監賦- 歷代行草書精品展- 書法專題館- 書法縱橫論壇書法 … )真按:邊韶 初無所据也。今以洪、婁二書驗之
751
,洪不著其字體,婁雖著其字而其果為骨立與否未可知也。或者疑為二碑,遂以苦縣指此碑,光和指石經。或又以樊毅西岳碑實之,真按:『在《隸釋》卷二東漢光和二年《樊毅修華岳碑》』(西嶽華山神格化及與道教之關係)又皆非也。愚意所指之碑,必蔡碑中之最瘦硬者也。真按:翁方綱與杜甫詩注 真按:杜甫之書學 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理解 愚嘗研極兩漢金石之文矣,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學習過程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瘦硬莫如〈禮器碑〉,而杜不言者,杜固曰「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絕不聞」,真按:一作中間作者寂不聞. 予初讀此句以為杜亦習沿時人之指,抹摋兩漢諸人而惟中郎之是尊耳——今乃知非也。真按:國:摋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ㄕㄚ 雜揉。淮南子˙俶真:「獨浮游無方之外,不與物相弊摋。」 ㄙㄚˋ s(09989) 摋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ㄙㄚˋ 側手擊打。公羊傳˙莊公十二年:「萬臂摋仇牧碎其首。」何休˙注:「側手曰摋。」 ㄕㄚ sha(08797) 詞:摋1 〔s ㄙㄚˋ〕 〔《廣韻》桑割切,入曷,心。〕 1.側手擊;打擊。《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萬 臂摋 仇牧 ,碎其首。” 何休 注:“側手曰摋。” 陸德明 釋文:“摋,側手擊也。”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張君 禁臣 ,屢以才達,直立嶷嶷,群手交摋。”2.按揉。3.散。 唐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詩:“ 周 鼎列瓶罌, 荊 璧橫拋摋。”參見“ 拔摋 ”。4.消滅。《水滸傳》第一○八回:“賢孫豪傑侔厥翁,咄叱民從賊首摋。” 摋2 〔sh ㄕㄚ〕 〔《集韻》山戛切,入黠,生。〕 1.見“ 弊3摋 ”。2.同“ 殺 ”。參見“ 抹摋 ”。3.同“ 煞 ”。器物名。木楔。《周禮‧考工記‧輪人》“牙得則無槷而固” 漢 鄭玄 注:“ 鄭司農 云:‘槷,摋也。 蜀 人言摋曰槷。’”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此(指摋)即楔也。今人謂以木銜瓶曰煞子,支床幾之跗曰煞腳,即此‘摋’字。” 真按:國無.詞:【抹摋】亦作“抹殺”。亦作“抹煞”。 勾銷;掃滅。 唐 韓愈 《貞曜先生墓志銘》:“唯其大翫於詞而與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獨有餘。” 馬其昶 集注引 何焯 曰:“言其翫詞而抹摋名利,故人所徵逐,處之裕如。” 明 陳與郊 《義犬》第五齣:“抹摋了三朝報國兒,埋沒了萬卷傳家計。”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顧加蘅》:“生審之,慚怒曰:‘吾此聯豈抹煞一郡人,傖奴何得無禮?’” 茅盾 《色盲》二:“然而近來和她更疏遠這事實,也不能抹煞。”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十四章:“風頭主義也罷,愛國主義也罷,可他實實在在幹出成績來,這點不能抹殺。” 杜蓋深惜夫兩漢書家姓名之弗傳,而其烜赫當時傳於後世者唯一蔡中郎耳。故曰「絕不聞」者,真按:杜甫之書學 難之也,非薄之也。兩漢作者有聞於後,惟一中郎;而中郎書體百變,其間近於瘦硬者,唯一苦縣光和碑耳,故曰「尚骨立」,尚者,僅詞,亦難之,非誇之也
752
。若夫韓尚書、蔡騎曹則當時所稱為八分家耳,故曰「開元以來數八分」,數者,在當時不得不數之,於是奄有二子者,在李潮耳。杜公之言蓋極矜慎分寸出之,而豈言大以夸者哉?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理解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宋朱新仲《猗覺寮雜記》引此詩作「骨力」,真按:朱翌 則是「嘉尚」之「尚」矣。真按:是嘉尚之尚則非僅詞之尚矣. 毋論不得杜意,抑且與「貴」字相犯也。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理解 真按:朱翌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朱翌的批評 予因讀是詩而得唐人書學之脈,真按:翁方綱書學學習的過程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又以知杜公之立言不苟焉。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理解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至東坡墨妙亭詩,亦非與杜立異者;予別有說詳之。真按:蘇軾與杜甫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752
書杜少陵〈李潮八分小篆歌〉後二真按: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翁方綱的書學
或謂子以杜意舉中郎及韓、蔡皆難之之辭,則何解於贈顧誡奢之篇耶?曰此二篇用意蓋亦微有不同。真按:翁方綱的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理解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蓋八分小篆歌,探原委而言之,固自立言不苟,非專推李、蔡也,乃敘述此事上下古今之作者也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