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371

「官 常典」、「家範典」、「交誼典」、「氏族典」、「人事典」、「閨媛典」等八典。每一典下,再分若干 部;每部之下,再按資料酌分「彙考」、「總論」、「圖表」、「列傳」、「藝文」、「選句」、「紀事」、「雜錄」及「外編」等子目。如此將資料由大而小標示 主題,類似今之主題目錄,易於檢索。

  由於類書在目錄學上有右述三種特質,因此檢索類書之目錄,甚為學者所重視。今列舉重要之類書目錄如左:

(一)《燕京大學圖書館目錄初稿——類書之部》

   鄧嗣禹編撰,一九三五年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印行。一九七○年,臺北古亭書屋影印,易名為《中國類書 目錄初稿》。此編收錄燕京大學圖書館所藏類書三百一十六種,內有附錄三十七種。分十類著錄:一曰「類事門」,二曰「典故門」,三曰「博物門」,四曰「典制 門」,五曰「姓名類」,曰「稗編門」,七曰「同異門」,八曰「鑑戒門」,九曰「蒙求門」,十曰「常識門」。每門之下,復按書之多寡,內容體例之同異,另分 若干系屬,如「類事門」,分「殘闕類書之屬」,「一般類書之屬」。「典故門」分「文篇」及「文句」兩類,「文篇」又分「詩賦之屬」、「書翰應酬之屬」、 「雜考之屬」;「文句」又分「羣書典故之屬」、「以韻檢者」、「以數檢者」。每一書先著錄書名、卷數、著者姓名、版本、冊數函數、架號,次提要,最後附載 各書門類卷目。書末附〈現代辭書錄略〉、原分門類各書引得)、引得筆畫檢字)、引得拼音檢字)、本編著錄各書筆畫引得。

(二)《類書流別》(增訂本)

   張滌華著,一九八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分「義界」、「緣起」、「體制」、「盛衰」、「利 病」、「存佚」六節。「存佚」一節,根據歷代史志及各家簿錄所載,以時代為次排比,共收類書七○九種。每一書著錄書名、卷數、作者、著錄之書目及存佚情 形。書末附書名音序索引、書名筆畫索引、作者索引。

372

(三)《中國類書總目初稿》

   莊芳榮編。民國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臺灣學生書局出版。此書以鄧嗣禹燕京大學圖書館目錄初稿 ——類書之部》及張滌華類書流別》二編為基礎,再參考近代書目及著作,共收錄類書八二四種,除去同書異名或疑為一書者,得七六六種。以書名筆畫為序排比。 末附書名索引、著者索引。

(四)《敦煌類書》(上下兩冊)

   王三慶著,一九九三年六月,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收錄敦煌寫卷中之類書或體製近似類書之書 抄,計一一二卷,歸納為四十三種。其中珠玉鈔》、事林》、事森》、勤讀書鈔》、應機抄》、文詞教林、新集文詞九絕鈔》、籯金》、古賢集》等九種,史志及諸 家目錄均未著錄。另有不題書名者有二十一種,其中一種經確認為李嶠雜詠》,其餘二十種各予擬定名稱。

六 方志目錄

  「方志」中之藝文經籍志,在目錄學上之價值,於本書第三章第三節〈方志目錄〉中已略論之矣。惟方志由於內容豐富,除藝文經籍志可補其他史志之不足外,其他文獻亦每為文史研究者所取資,因此熟悉方志目錄,充分使用方志中之文獻,為治文史學者所不能不知也。

  方志之文獻價值,可從其類目得其梗概。以民國張仲炘、楊承禧所修《湖北通志》(一七二卷)為例,其目如下:

  ‧卷一~卷二四 輿地志(分總圖、分圖、歷代沿革圖、晷度表、沿革、山川、形勝、藩封、古蹟、風俗、物產等子目)。

373

‧卷二五~卷四二 建置志(分城地、廨置、壇廟、鄉鎮、關隘、津粱、隄防等子目)。

‧卷四三~卷五四 經政志(分戶口、田賦、漕運、屯衛、倉儲、蠲卹、權稅、鹽法、錢法、新政等子目)。

‧卷五五~卷六二 學校(分學宮、學額、貢院、試院、書院、學堂、經費等子目)。

‧卷六三~卷七○ 武備志(分兵制、塘汎、驛遞、兵事、團練等子目)。

‧卷七五~卷七六 祥異志(分祥瑞、災異二目)。

‧卷七七~卷九二 藝文志(分經、史、子、集及外編)。

‧卷九三~卷一○六 金石志(自商代迄元代)。

‧卷一○七~卷一二二 職官志(分職官表、宦績傳二目)。

‧卷一二三~卷一七○ 人物志(分選舉表、列傳、忠義、孝義、文學、方技、隱逸、列女、仙釋、流寓等子目)。

  ‧卷一七一~卷一七二 雜記。

   據此,可知大抵一地之人物、藝文、政經、地理、產物等資料,均可從方志獲得,於治學研究,功用大 矣。顧頡剛先生中國地方志綜錄‧序云:「夫以方志保存史料之繁富,紀地理則有沿革、疆域、面積、分野;紀政治則有建置、職官、兵備、大事記;紀經濟則有戶 口、田賦、物產,關稅;紀社會則有風俗、方言、寺觀、祥異;紀文獻則有人物、藝文、金石、古蹟。而其材料又直接取於檔冊、函札、碑碣之倫,顧亭林先生所謂 採銅於山者,以較正史則正史顯其麤疏,以較報紙則報紙表其散亂,如此縝密系統之記載,顧無人焉能充分應用之,豈非學術界一大憾事耶!」筆者亦撰有中國方志 中的文學資料及其運用一文,載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出版之漢學研究三卷二期,可供參考。

  茲列舉重要之方志目錄,以方便學者檢索。

374

一《中國地方志綜錄》

   朱士嘉編,兩冊,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蒐羅彙聚海內外公私圖書館五十餘處所藏方志 及四十九種叢書所載方志而成,共得方志目五八三二種,以表格形式,按省別詳列書名、卷數、編纂人、編纂時期、版本、藏書者。附統計表十七種:「宋代地方志 統計表」、「元代地方志統計表」、「明代各布政使司地方志分類統計表」、「明代各布政使司地方志分類統計總表」、「明代地方志分省統計表」、「明代地方志 分類統計表」、「清代各省地方志分類統計表」、「清代各省地方志分類統計總表」、「清代地方志分省統計表」、「清代地方志分類統計表」、「民國各省地方志 分類統計表」、「民國地方志分省統計表」、「民國地方志分類統計表」、「歷代各省地方志分類統計表」、「歷代地方志分省統計表」、「歷代地方志分類統計 表」、「館藏地方志種數統計表」。又附統計圖十五種,主要是自明代至近代各省地方志之種數及卷數統計。末載三種附錄:附錄一:〈民國所修方志簡目〉;附錄 二:〈上海東方圖書館所藏孤本方志錄;附錄三:國外圖書館所藏明代孤本方志錄。書末有書名索引。顧頡剛序此書曰:「朱君士嘉學於燕京大學研究院,即以方志 為題;嗣主輔仁大學講席,又以方志設教。竭五年之力,博采旁羅,得國內外現存方志五千餘種,作此綜錄,以示大凡,蓋直接為目錄學家創一新例,間接為史地學 者開一大道,可謂盛事矣!」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出版增訂本,增收三二六種,糾正訛誤一千二百條。

二《國會圖書館藏中國方志目錄》(A Catalog of Chinese Local Histories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朱士嘉編,一冊,一九四二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出版。錄該館所藏中國方志二九三九種。依行政區域編列。每一書著錄書名、卷數、編修人、版本、冊數。如有涉及地名之更易、內容之增損、藏家鈐印及記載斷限等問題,則以按語表之。一書中如有重要及罕見之篇目亦予標注,以便索檢。

375

三《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公藏方志目錄》

   王德毅主編,劉靜貞協編,民國七十四年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編印。按: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 四十六年編印臺灣公藏方志聯合目錄》,後於民國七十年出版畫灣公藏方志聯合目錄(增訂本)》,此書即以前述目錄為基礎編纂而成,共收四千六百多種,較舊目 增加近千種。所收錄之單位有: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行政院內政部圖書館、孫逸仙博士紀念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中央日報社資料室。每一書著錄書名、卷數、撰修人、版本、庋藏單位。

四《中國古方志考》

  張國淦著,臺灣有一九七四年鼎文書局影印本。收錄秦漢以來之方志,不論存佚,均予收錄。先列總志,次依省分。每省之方志,先通志,次府縣志。每一書考述其作者生平、存佚及纂修經過。

五《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主編,一九八五年,北京中華書局印行。著錄中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一百九十 個公共、科研、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文史館、檔案館所藏地方志八千二百餘種。收錄範圍,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廳志、縣志、鄉土志、里鎮志、衛志、所 志、關志、島嶼志等。凡具有方志初稿性質之志料、採訪冊、調查記等,均予收錄。山、水、寺廟、名勝志等則不收錄。每一書著錄書名、卷數、纂修者、版本、藏 書單位、備註等。

376

六《日本見藏稀見中國地方志目錄》

  崔建英編,一九八六年九月,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採自日本尊經閣文庫、日本國會圖書館、內閣文庫、宮內省圖書寮、東洋文庫、日本東方文化學院等單位所藏中國方志,共收一四○種。

七《稀見地方志提要》

   陳光貽編,一九八七年八月,齊魯書社出版。收錄一千一百餘種,其中不乏臺灣方志,如《臺灣府志》、 《臺灣紀略》、《臺灣外紀》、《臺海使槎錄》、《小琉球漫志》、《臺灣小志》、《臺事紀聞》、《東瀛隨筆》、《臺灣鄭氏紀事》、《臺灣縣志》、《噶蘭廳 志》、《澎湖縣志稿》、《臺灣外紀》等。

    第八節 域外漢籍目錄

  所謂「域外漢籍目錄」,即外國公私圖書館所編漢籍目錄。目錄中所著錄漢籍,頗有中土久佚不傳者。

  中國圖書之流傳域外,為時甚早。宋歐陽修曾撰古詩〈日本刀歌〉,詩云: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377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鏽澀短刀何足云。

   徐福,即《史記‧秦始皇本記》中之術士徐巿。史記‧秦始皇本記云:「二十八年,……齊人徐巿等上 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僊人。」徐巿是否攜古書東赴日本,不可確 考,惟唐代以後,日本派遣大批使者、僧人及學者來中國,彼等歸去時,每攜購大批中國古籍,是以今日日本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藏有為數可觀之中國古籍。

   至於韓國,與中國之交流,淵源亦甚早。《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云:「於是武王乃封箕子於朝 鮮。」則中韓兩國在商朝時,即有交往。至於中、韓兩國較具體之圖書文化,則始於韓國之三國時代,相當於中國之南北朝時代。在《增補文獻備考》(卷二四二) 藝文考一「購書賜書」條下,頗多中、韓兩國圖書交流之史料,如:

  ‧新羅真興王二十六年(西元五六五年,陳天嘉六年),陳遣劉思與僧明觀聘新羅,送釋氏《經》、《論》一千七百卷。

  ‧真德王二年(西元六四八年,唐貞觀二十二年),金春秋朝唐,帝賜新撰《晉史》一部。

  ‧神文王六年(西元六八六年,唐垂拱二年),遣使入朝,奏請禮典及詞章,武后令有司寫《吉凶要禮》,並於《文館詞林》採其詞涉規戒者,勒成五十卷賜之。

  ‧景德王二年(西元七四三年,唐天寶二年),唐遣魏曜來聘,賜《御註孝經》一部。

  ‧景文王八年(西元八六八年,唐咸通九年),遣李同等三人隨進奉使金胤如唐入學,仍給買書銀三百兩,使購書。

378

  從以上文獻,可見中國圖書自南北朝起,即不斷傳入韓國。

   歷代傳至海外之圖書,在海外不斷傳抄或翻刻(日、韓多用活字排印中國古籍),傳本日多,而此等古 籍,在中國則有佚而不傳者。例如隨朝著作郎杜臺卿所撰《玉燭寶典》(十三卷)一書,為一部記述四時月令之重要著作。杜氏以《禮記‧月令篇》為基本文獻,博 採古今資料,觸類旁通纂輯而成,可為研究早期民俗及各地風物之資。此書南宋時《直齋書錄解題》猶見著錄,其後則佚而不傳。而在日本,猶有卷子本,十分珍 貴。此外,流傳於域外之古籍,在書名、內容及篇卷上,有與在中國流傳者不同之現象,例如《岳武穆演義》一書,國內所見者為朱希祖所藏明刊本,題「鄒元標 編」,而在日本內閣文庫則藏有多種異本:有明代余應鱉編,萬曆年間所刊八卷本,書名作《大宋中興岳王傳》;有明代熊大木所編十卷本,書名作《宋武穆王演 義》;又有明代嘉靖三十一年(西元一五五二年)所刊十一卷本,書名作武穆演義》,前八卷為熊大木編,後三卷為李春芳編。以上各本歸併省略各有不同,可藉對 勘比較,以瞭解此部小說之改編經過。

  域外既有如此眾多漢籍,且不乏中土已佚或傳本不同者,因此,從事研究時,域外漢籍目錄,亦為重要之資料來源。

  茲列舉重要之域外漢籍目錄如左:

一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A DESCRIPTIVE CATALOG OF RARE CHINESE BOOKS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王重民輯錄,袁同禮重校,一九五七年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編。分經、史、子、集、補遺五部分,收錄善本 一千七百七十七種,包括宋刊本十一種,金刊本一種,元刊本十四種,明刊本一千五百十八種,清刊本七十種,高麗本十一種,日本本十一種,稿本一百四十種。每 一書著錄書名、卷數、冊數、函數、版本、每半葉行數、每行字數及提要。書末附著者及書名索引。

379

二 《普林斯敦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A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RARE BOOKS IN THE GEST COLLECTlON OF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屈萬里先生撰,民國六十四年(西元一九七五話年)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普林斯敦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之中文藏書,主要由Mr. Guion Moore Gest(西元一八六四年—西元一九四八年)所捐贈。先是由吉里斯(C.I.V. Gillis)於一九四一年編成《葛斯德東方藏書庫書目》,惟頗為簡略。一九四六年由王重民編撰善本書志,胡適曾改訂補一部分,稿未刊行。一九六五年,屈師翼鵬(萬里)應聘為普林斯頓高深研究所研究員,就王、胡二稿,刪增補訂,撰為此編。

  每一書著錄書名、卷數、冊數、函數、作者、版本、每半葉行數、每行字數、板匡長度及提要。書中鈐印及題跋,亦具錄之。本書於一書版刻之真偽、優劣與源流,考訂最為精詳。

  書中有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館長狄克斯(William S. Dix)、葛斯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童世綱、該校歷史系教授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三序及屈先生跋、後記。(以上美國)

三 《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正、續編)

  靜嘉堂文庫編,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印行。

   此書收該文庫昭和三年(西元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底所藏漢籍。該文庫漢籍,主要為陸心源「皕宋樓」、 「十萬卷樓」、「守先閣」及日本藏書家之藏書。陸心源(西元一八三四年—西元一八九四年),字剛甫(一作剛父、剛夫),一字潛園,號存齋,晚號潛園老人, 浙江歸安(今吳興)人。咸豐九年(西元一八五九年)己未科舉人,歷官道員,福建鹽運使。重視文化事業,所至興義學,鼓勵讀書,修復「安定」、「愛山」等書 院。陸氏頗有家財,

380

無 他嗜好,獨好藏書。先後購得上海著名藏書家郁松年「宜稼堂」、周星貽之藏書,多達十五萬卷。築「皕宋 樓」,以藏宋版書;「十萬卷樓」以收藏罕見之明代刊本;「守先閣」則收藏較常見之明代以後刊本及抄本。陸心源卒後,其子陸樹藩以十萬圓將所藏書售予日本岩 崎氏,陸氏書自此東渡。今本編予每一書均注明來源,今彙錄於左,以見該文庫藏書所自:

  皕  皕宋樓

  十  十萬卷樓

  守  守先閣

  敬  中村敬宇

  竹  竹添井井

  小  小越幸助

  綠  綠靜堂

  日  日尾荊山

  色  色川三中

  青  青木信寅

  山  山田以文

  楢  楢原陳政

  宮  宮島藤吉

  島  島田篁邨

  木  木內重曰郎

  田  田中賴庸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