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April 26, 2008

437

,加派不已至於捐助,以訖於亡……。」101

  對於錢鈔及用銀等明代通行的貨幣,顧炎武反對使用,認為這些通貨由於便於攜帶而易於導致官員貪污,真按:防止貪污 造成農民的負擔。102最好的方法是以農民的生產來交稅,退而求其次,交銅錢也比繳銀好。103由此我們再度見到顧氏所關切的還是風俗敗壞、負擔平均的問題,對於如何以通貨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並不措意,為民生財與治化之隆、興孝興弟是相提並論的。104

  顧氏關心州縣的經濟自主性,他始終慨嘆地方政府自宋以來權力日減,此包括地方理財的權力在內。唐時 一縣之長,猶有財力修治水利,105至明時州縣則以中央令交的錢糧為重,倫紀為輕。106唐楊國忠把地方庫藏盡輸中央,而明「當日諸臣之議有類於此,踵事 而行,不免太過,相沿日久,內實外虛,至崇禎十三年郡國大祲,倉無見粟,民思從亂,遂以亡國。」107「管子曰:真按:顧炎武與管子 『與 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嗚呼!崇禎末年之事可為永鑒也矣。後之有天下者其念之哉!」108顧氏以為「天下稅糧當一切盡徵本色,除 漕運京倉之外,其餘則儲之於通都大邑,使司計之臣,略倣劉晏之遺意,量其歲之豐凶,稽其價之高下,糶銀解京,以資國用,一年計之不足,十年計之有餘。小民 免稱貸之苦,官府省敲扑之煩,郡國有凶荒之備。一舉而三善隨之矣。」109

  這樣的地方經濟觀使顧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有特別的角度。北宋的陳遘在方臘之亂時,為補充軍費,建議 徵收特別捐,號號稱「經制錢」,此捐一直維持到南宋,顧氏認為成為「州縣大患」,促使宋亡。所以陳遘一家十七口在金人入侵時壯烈殉國,而被寫入宋史「忠義 傳」內,顧氏卻不以為然:真按:翻案 「然則宋之所以亡,自經總制錢。而此錢之興,始於亨伯(陳遘字)真按:陳遘 ……其初特一時權宜之計,而遺禍及於無窮。是上得罪於藝祖、真按:宋太祖 太宗真按:宋太宗 真按:太原作大 下得罪於生民,而斷脰決腹,一瞑於中山,不過匹夫匹婦之為諒而已,焉得齒於忠義哉?真按:天下vs國家 真按:夷夏之防 真按:管仲之功 」110

  南宋亡於蒙古因素有很多,顧氏常提到的原因是宋朝的中央集權所造成地方政府的衰弱真按:真按:統計分析-史學,顧炎武的 史學,顧炎武的

---------

101 《日知錄》,一二:七b~八。

102 《日知錄》,一一:四一~三。

103 「錢糧論」、「錢法論」,《詩文集》,頁一八~二一;一三三~四。

104 《日知錄》,六:二○。

105 《日知錄》,一二:二四。

106 《日知錄》,一五:三○。

107 《日知錄》,一一:一八。

108 《日知錄》,一二:二b

109 《日知錄》,一一:二一~b

110 「讀宋史陳遘」,《詩文集》,頁一一八。

438

,而在此處又將地方政府的無防禦力量與經濟因素相連,由此可知顧氏關懷之所在。而在經濟思想上,又以經濟與風俗的關係以及對地方力量的削弱為焦點。真按:經濟與風俗的關係 真按:經濟思想,顧炎武-經濟與風俗的關係

(三)、社會改革思想

  在社會改革方面,顧氏的重點在於風俗道德。我們首先看看他重視那些德性,反對那些風氣,接著再討論這些主張背後的原因,且其推動良俗、遏阻惡習的方法。

  顧氏主張服裝不可標新立異,更不可受外國影響而戎裝夷俗;真按:服飾 士大夫命名不可仿伶人戲子取怪名;真按:姓名學 真批:其實顧氏此論之猥細,由日知錄看來,其根據但一言以蔽之,曰:探始與顛覆 文章不可太華麗真按:原此,號側倒了 不寫阿諛文字;反對民眾住於城市,主張民聚於鄉;反對魏晉輕浮風流,清談講學;主張以清議為社會制裁之力量;反對貪污、競爭,主張廉潔、孝弟;重親親、上下有序、真按:親親 男女有別,反對階級泯減。

  這些主張的背後都有其原因的,顧氏的風俗觀可見於他所引用的蘇東坡之言:真按:蘇軾-蘇軾的風俗論 「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不在乎富與貧。真按:蘇軾的風俗論 真按:風俗論-蘇軾的風俗論

  論服飾之變:「余所見五六十年服飾之變亦已多矣,卒至於裂冠毀冕而戎致之。……萬曆間遼東興,冶服五彩炫爛,不三十年而遭屠戮,玆花袍幾二十年矣!服之不衷身之災也,兵荒之咎,其能免與?」112

  論外國宗教禮俗:「荼毗之教始於沙門,塞外之風被於華夏,辛有之適伊川,其亦預見之矣!為國以禮, 後王其念之哉……」113「自古承平日久,風氣之來,必有其漸。而變中夏為夷狄,未必非一二好異之徒啟之也。春秋傳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 伊川,見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河間府志陳士彥曰:「今河間男子或有左袵者,而婦人尤多。至於孺子環狐狗之尾以為冠,而 被身毛革以為服,謂之達粧。夫被髮野祭,辛有卜其為戎。晉太康中俗以氈為絈頭及絡帶袴口。彼此互相嘲戲,以為胡兒。未幾,劉石之變逐起。」此書作於萬曆四 十三年,不二朞而遼東之難作矣!至於今日胡服縵纓咸為戎俗,高冠重履,非復華風。有識之士得不悼其橫流,追其亂本哉!」114真按:真按:探本-亂之初萌,亂階 真按:亂之初萌,亂階 真按:知本之論的根源-亂之初萌,亂階 真按:防微杜漸-亂之初萌,亂階 探始-亂之初萌,亂階

  士大夫取名;古人連姓為義者絕少,五代時才有伶人將名姓通取一義,開玩笑之用

-------------

111《日知錄》,一三:七b

112《日知錄》,二八:八~b;並參見《原抄本日知錄》,(民四七,臺版),頁九八二。

113《日知錄》,一五:二二b

114《原抄本日知錄》,頁九八四~五。

439

。顧氏慨嘆:「嗟呼!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真按:原抄本作伶官 則自嘉靖以來然矣!」115

  士大夫寫文章也關係國運,因文體會影響風俗。東漢末年節義漸衰而文章浮華,顧氏以為蔡邕應負責,因其濫作碑頌,辭受之際毫無分寸,以負一世之名而轉移天下之風氣。真按:辭受之際 真按:蔡邕 真按:一人繫天下之風俗 116 真正能轉移世道之人才必是重厚之人而非文采風流之士:「世道下衰,人材不振,王伾之吳語,鄭綮之歇後,薛昭緯之浣溪沙,李邦彥之俚語辭曲,莫不登諸巖廊, 用為輔弼,至使在下之人,慕其風流,以為通脫,而棟折榱崩,天下將無所蔽矣。及乎板蕩之後,而念老成,播遷之餘,而思耆俊,庸有及乎真按:真按:悔 後悔莫及 真按:後悔莫及 真按:悔 有國者,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輕浮之土,此移風易俗之大要也。真按:移風易俗方法論 」117

  對於百姓移居城市,顧氏憂心忡忡,認為這種現象腐化民心,造成競爭、功利的風氣。真按:應變的心態 「予少時,見山野之氓,有白首不見官,長安於畎畝,不至城中者。洎於末造,役繁訟多,終歲之功,半在官府……錐刀之未,將盡爭之。五十年來風俗遂至於此。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後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人聚於鄉而治,真按:原誤作平,徑正 聚於城而亂。聚於鄉,則土地闢,田野治,欲民之無恒心不可得也;聚於城則徭役繁訟多,真按:有恆產者有恆心 真按:人口流動-人口分佈 真按:人口分布與治亂-治安關係 真按:人口分佈-人口流動 真按:人口問題 真按:顧炎武的經世方法論-人口問題 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118

  魏晉之際清談之風盛行真按:原誤衍一, 一時名士風流,盛於雒下,「乃棄經典而尚老莊,真按:原脫此字 蔑禮法而崇放達,視其主之顛危若路人然,即此諸賢為之倡也,自此以後競相祖述……以至國亡於上,教淪於下,羌戎互僭,君臣屢易,非林下諸賢之咎而誰咎哉真按:真按:竹林七賢 真按: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 ?」119

  在顧氏眼中,宋朝、明朝風俗敗壞是由於王安石、真按:始作俑者-關鍵字 王陽明之故:真按:王守仁 真按:始作俑者 真按:王安石之過 真按:探始-始作俑者 真按:王守仁之過 「神宗朝,荊公秉政,真按:王安石 驟獎趨媚之徒,深鉏異己之輩……諸奸一時擢用,真按:王安石之過 而士大夫有十鑽之目,干進之流乘機抵隙,馴至紹聖崇寧而黨禍大起,真按:黨爭 真按:新舊黨爭 國事日非,後之人但言其農田水利青苗保甲諸法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變士習為朝廷之害,其害於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於朝廷者,歷數十百年滔滔之勢,一往而不可反矣!」120真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真按:防微杜漸 真按:王安石之過 真按:移風易俗方法論 真按:漸的方法論顧氏以陸學入禪, 十分痛恨,而王陽明發揚陸說卻以朱子之言附會陸氏以攻朱子,真按:陸九淵 敗壞明末風俗,終致造成李贄這種「自古以來小人之無忌憚而敢於叛聖人者」的極端典型,而成一代之大變。121「自宏治正德之際,真按:弘治 真按:始作俑者 漸的方法論 典範的形成 天下之士厭常喜新,真按:漸的方法論 風氣之變已有所自來真按:真按:漸的方法論 移風易俗方法論

----------

115《日知錄》,二三:三四。

116《日知錄》,一三:四。

117《日知錄》,一三:一八b;一八:一八。

118《日知錄》,一二:二○b~二一。

119《日知錄》一三:四b~五。

120《日知錄》,一三:二。

121《日知錄》,一八:二九~三○。

440

,而文成(王陽明)以絕世之資,倡其新說,鼓動海內;王門高弟為泰州、龍溪二人,泰州之學一傳而為顏山農,再傳而為羅近溪、趙大洲;龍溪之學一傳而為何心隱,再傳而為李卓吾、陶石簣。昔范武子論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於桀紂,以為一世之患輕、歷代之害重,真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必世而後仁 真按:必世而後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真按:移風易俗方法論-必世而後仁 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122

  顧氏把晉、宋、明三代風俗轉變之關鍵都歸每代的一人,而此三人剛好都姓「王」;真按:哈!好笑!-我早有同感,我之今生,亦於王姓而多奇崛矣!王家玲,王讚源,王崇憲,王雅涵......唯皆不及一姓陳者殺傷力大也 「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風至於百有餘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談、王介甫之新說具在,於今則王伯安之良知是也。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撥亂世反之正,豈不在於後賢乎?』」123

  邊防之無法維持,顧氏認為與將領之貪污有關;124賭博風氣之盛,也期期以為不可,真按:賭博 影響吏治,造成亡國。125而上下階級之倒錯也是明亡之一因:「自萬曆季年縉紳之士不知以禮飭躬,而聲氣及於宵人,詩字頒於輿皁,至於公卿上壽,宰執稱兒,而神州陸沈,真按:陸九淵 中原塗炭,夫有以致之矣」。126

  至於如何推動理想的風俗呢?真按:移風易俗方法論 真按:對顧炎武經世方法論的批判 真按:對顧炎武經世之學的批判 真按:顧炎武的經世方法論 在原則上,顧指出度量衡、正朔服色號、真按:原誤作徵 器械可以變,但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卻永不可變;真按:移風易俗方法論-變與不變之間 真按:變與不變之間 也就是說從三王至秦,變化雖多,但辨上下、別親疏、決嫌疑、定是非,一直是不變的。127在此原則上,顧氏認為朝廷及皇帝的角色具有主導的作用;這一點似乎與他的反中央集權的看法矛盾。真按:經世的困境 真按:中央集權vs地方分權 真按:一人繫天下之風俗 真按:對顧炎武經世方法論的批判 真按:對顧炎武經世之學的批判 真按:顧炎武的經世方法論 事實上,儒家學者一般而言,總希望皇帝在政治、經濟上儘量把權力分散,但在道德、思想上不但應做表率,而且應有充分的權力以移風易俗;真按:經世的困境 真按:道德的約束:無效 真按:內聖外王 以達到「道德一、風俗同」的境界。真按:對顧炎武經世方法論的批判 真按:道德主義的危機 真按:一人繫天下之風俗 所以顧氏主張朝廷應獎廉,賜田給廉潔的官吏,真按:有恆產者有恆心 128重懲貪人敗類,而且認為「其子心無廉清,應與姦臣子孫一樣,同加禁錮。」129「今欲興至治、真按:用重典 致太平,宜除贖罪之法,相守選舉不以實及有臟者,輒行其誅。真按:用重典 」130「誅不仁所以子其民也。真按:保障好人vs保護壞人 真按:經世思想,顧炎武 真按:經世原理-執法原理 真按:執法原理 真按:執法方法論 真按:保障好人vs保護壞人 真按:用重典 」131真按:用重典

  三代之時以義為利,顧氏認為無法恢復此純王之風,不過,倘能使人如漢代以「名」為利

------------

122《日知錄》,一八:二七~b

123《日知錄》,一八:二八。

124《日知錄》,一三:一七。

125《日知錄》,二八:一八~九b

126《日知錄》,一三:一八~b

127《日知錄》,七:一~b

128《日知錄》,一三:一五b

129《日知錄》,一三:二四b及一三:二七。

130《日知錄》,一三:二六b

131《日知錄》,一二:二一b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