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April 8, 2008

211

   Shang Shu Tsuan Jie, which was written by Lin Zhiqi in the Song Dynasty, is a very significant document for the study of Shang Shu and considered as modal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 But a part of it named Duo Fang got lost long ago. Fortunately Yongle dadian, which was compile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hen the ancient copy of Duo Fang still could be found, collected the copy in it . Then Si Ku Tsuan Shu also collected it. The copy enjoys high academic value, so it was copied many times by different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Si Ku Tsuan Shu,Ding Jie collated Duo Fang twice. He corrected mistakes made by former copies and author himself, which provided us information to correct Yongle dadian and Si Ku Tsuan Shu. And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Du ZhuoZhai Shu Tsuan Ji Jie which was rich in content provided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for the study of Shang Shu Tsuan Jie.

212

讀《永樂大典》校本《泉志》札記

中國金融時報編輯 艾俊川

內容提要:

南宋洪遵於紹興十九年(1149)所撰《泉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有完整傳本的錢幣學著作,對後來的錢幣學和貨幣史研究影響甚巨。目前所見《泉志》版本,最早的是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胡震亨、沈士龍刻本,即所謂《秘冊彙函》本,以後的刻本也全是以這個本子為祖本的。《永樂大典》中收錄了《泉志》一書的內容,雖然該冊現已佚失,但清代錢幣學家翁樹培在嘉慶十四年(1809) 用《永樂大典》與明萬曆三十一年刻崇禎間汲古閣重修本《泉志》對校,並將《永樂大典》本中的異文記錄在刻本上,基本保存了《永樂大典》本《泉志》的內容。 這個校本的殘本和一個完整的過錄本現保存在國家圖書館。本文整理了《永樂大典》本的校文,並嘗試對它作出評價,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泉志》的《永樂大典》校本

 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收藏有《泉志》十五卷,目錄作“題宋洪遵撰

213

,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津逮秘書》本,翁樹培校。四冊”。

  護葉有乙丑(民國十四年,1925) 黃侃題記:“翁宜泉手校《泉志》,武昌徐氏彊誃藏。”目錄大部分抄補。書內各卷鈐“翁樹培印”、“申之”、“石峰所藏歷代古泉”、“石峰草堂”、“石峰珍 玩”、“宜泉吉利”等印,為翁樹培藏印。另有陳九韶和徐恕的藏印數枚。還有“桐風廎”印,不知所屬。按陳九韶一般傳記書中不載,未及細考,但他的藏印鈐在 翁樹培各印的上方,因此其人晚於翁氏。徐恕(1890—1959)是湖北藏書家,去世後將藏書近十萬冊捐獻給了湖北省圖書館①。而這本書歸國家圖書館收藏,不知是什麼時候散出的。這部《泉志》的流傳過程,大致是翁樹培——陳九韶——徐恕——國家圖書館。

   這部書通篇用朱、墨兩色筆批校。經仔細分辨,字蹟並非出於同一人、同一時。目錄後有鈐蓋著陳九韶印 章的一張箋條,談《玉芝堂談薈》與《泉志》品目的異同。因此書中用《玉芝堂談薈》校勘的校語應該出於陳氏。書中還有朱筆所寫用“辛本”校勘的校記,我們後 來知道那是翁樹培的筆蹟。卷一首葉有眉批說:“以此本與《永樂大典》參校時,極匆匆,止得墨筆旁注於本文,或竟以行草寫之。今凡以大典校者,概以紅筆圈出 為記。”因此我們知道書中墨筆加紅圈的校文為《永樂大典》本的異文。全書沒有翁樹培的校勘題記。

  令人遣憾的是這部《泉志》是一部殘書,只是有人煞費苦心地挖補拼湊,才把它變得看起來是一本完整的書。舉卷一為例:第一葉B面缺損,用第二葉的B面充當,版心葉數“二”字挖改成“一”;用第三葉的B面充當第二葉的B面,葉數“三”挖改成“二”;把第八葉移到第三葉,葉數“八”挖改成“三”;把第九葉的葉數挖改成“八”;把第十葉的葉數用墨筆添改成“九”。總計第一卷缺了第一葉的B面和第三葉的A面。卷六、

214

卷 九也是這樣,只是拼湊得更離奇。卷十五只有一葉半。加上洪遵的序和徐象梅的跋,這部書總計缺少十四葉 半,剩下的又被剪得支離破碎,已經無法直接閱讀。書前目錄用墨筆重抄,就是為了能與正文的品目相“對應”。幹這種活兒的恐怕是書商,因為這個人沒見過第二 本《泉志》,他把卷六的標題“不知年代品上”改成“偽品上”,把卷九的標題“刀布”改成“下品”,本為掩人耳目,結果卻欲蓋彌彰。他做這件事的年代不會很 早,因為後來拼補的書葉上沒有任何收藏印記。

   本文作者在國家圖書館分館閱覽時,無意中借到另一部汲古閣印本《泉志》,護葉有題記說:“嘉慶己巳 冬,文穎館輯唐文,以《永樂大典》參校,因以此冊與《永樂大典》所引字句並圖略為校添,或注於旁,或摹於另紙,較勝於毛氏刻本矣。凡用小黑字雜寫於旁邊者 皆是。翁樹培記。”末鈐“翁樹培印”、“宜泉”朱印。此外還有數條題記,包括“乾隆癸丑二月用辛金堂藏本校此本一遍”,下面的署名或是“翁樹培”,或是 “宜泉”。這本書里面通篇批校,內容和我們在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看到的那一本基本相同,最令人興奮的是,它是一個全本,善本部藏本缺失的文字內容這裏面 全有,包括上述翁樹培的校勘題記。

   這本書中的翁樹培題記記錄了他用《永樂大典》校勘《泉志》的過程和情形。問題是,兩個本子都鈐有翁 氏的印章,都想證明自己是稿本,到底哪一個才是呢?抑或兩個都是?經過比較,我們認為善本部所藏殘本是翁氏手稿本,分館所藏的全本是過錄本,那上面的翁氏 印章乃書賈為射利偽造。理由呢,一是翁氏題記說“因以此冊與《永樂大典》所引字句並圖略為校添,或注於旁,或摹於另紙”,但分館本並沒有校圖,而善本部藏 殘本卻是連文字帶錢圖一起校的,部分錢圖也正是“摹於另紙”貼在書上,符合題記所言;二是善本部藏本目錄後的箋批鈐有陳九韶的兩枚印章,顯然那段話是陳九 韶寫的。而分館本用同一筆蹟照抄

215

,把它當成了翁氏的批語。於此可見這個本子傳抄的時間是在書歸陳氏以後、殘損以前;三是書中“用辛本校”的校文是朱筆,據題記所說校於“乾隆癸丑二月”,與嘉慶己巳冬相距16年,校者前時為青年,後時為中年,善本部藏本筆蹟變化很大,而分館本的筆蹟相同;四是對照校文,分館本偶有錯誤,善本部藏本不誤。雖然分館本是個傳抄本,而且未抄錢圖,但在稿本殘缺的情況下,它的價值不言而喻。兩個本子碰到一起,用得上“劍合豐城倍有神”那句老話了。

  從過錄本保存的題記中,我們知道翁樹培用《永樂大典》校《泉志》是在嘉慶十四年己巳冬天的事情,但另一個問題又跟了出來:彭信威的《中國貨幣史》和1999年 新版《辭海》都說翁氏卒於嘉慶十四年,而且我們還知道翁氏在去世前一年多就患眼疾,無法寫字,那他又如何能在那一年冬天校書呢?經過考證,我們發現翁樹培 去世的時間不是嘉慶十四年,而是嘉慶十六年,校書的時間正是在患眼疾之前,因此校本是可靠的。排除了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沒有疑問也沒有遺憾地整理《永樂大 典》本校文了。以下校文根據翁樹培手校本整理,殘缺之處據過錄本補足。“《永樂大典》本”簡稱“大典本”。

二、《永樂大典》本《泉志》校文

  泉志序

  翁樹培題記:嘉慶己巳冬以《永樂大典》所引序校此。

  “太古杳邈”,大典本“太”作“泰”;“纂錄蜂出”,大典本“纂”作“姤”;“下逮稗官所紀”,大典本“紀”作“記”;“分彙推移”,大典本“分”作“與”。

 泉志卷之一

 虞錢 “賈逵曰……金幣三等,黃為上幣”,大典本“黃”下有“金”字。

216

 夏錢 “管子曰……禹以曆山之金鑄幣贖之”,大典本“幣”下有“以”字。“鄭暐南北史隽曰……鑄錢救人之用”,大典本“用”作“困”。

  商錢 “管子曰……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贖之”,大典本“幣”下有“以”字。

  莢錢 “顧烜曰……文曰漢興小篆文”,“小篆文”大典本作“以小篆書之”。校錢圖。

  八銖錢 “舊譜曰重八銖文曰半兩”下,大典本有“篆書即秦半兩錢也漢初患其重更鑄榆莢又患太輕故復行此六年行五分錢即莢錢也”一段。

  三銖錢 “封氏曰……而穿下有三竪文”,大典本“而”字上有“又有別種”四字。“余按……蓋蔽封氏之說也”下,大典本有“又半兩錢今有折二有小錢凡六樣按此錢史氏以為銷半兩更鑄三銖重如其文則三銖明矣”一段。

   半兩錢 “前漢〔書〕武帝紀曰建元五年罷三銖錢行半兩錢”,大典本“行”字上有“鑄”字。“顏師古 曰又新鑄作也”,大典本“顏師古”上有“其文篆書單好重肉”八字。又“半兩”錢圖下翁樹培批:“此品不至如許之大,今觀《永樂大典》所繪,則半兩、五銖各 品俱較大於原錢。”

  五銖錢 “李孝美曰今世所見五銖……自有品目”下,大典本有“凡五十五等按汗(本文作者按:疑為‘漢’之誤)本紀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今以食貨志考之乃罷三銖非罷半兩通鑑考異亦云紀誤”一段。

  鍾官赤側錢 “史記‧平準書曰……唯真工大奸乃盜為之”下,大典本有“宣元成哀平五世無所改”一句。(本文作者按:此句非《史記》語,應是洪氏所加注文。)

 《泉志》卷之二

 直百錢 “零陵先賢傳曰劉備初攻劉璋與士眾約”,大典本“曰”下有“先主”二字

217

,“約” 下有“曰”字;“軍不足”,大典本“軍”下有“用”字。“舊譜云徑七分重四銖”下,大典本有 “文曰直百篆書”六字。“余按……有徑七分重三銖八參者”,大典本“參”作“黍”;“又有鐵錢重五銖四參者輪郭重厚字文湮晦”,大典本“參”作“黍”, “湮晦”下有“然而四種皆篆書只有為字真書”一句。

  傳形五銖錢 “顧烜曰……徑七分重四銖”,大典本“銖”下有“其文篆書”四字。

  大泉五百 “余按此錢徑寸一分重四銖六參”,大典本“參”做“黍”。

   大泉當千 “舊譜曰徑寸四分(底本誤為“今”,翁氏校本改正)重十六銖”,大典本“銖”下有“篆 書”二字。“余按此錢有二品”,大典本“錢”下有“又”字;“大者……重十二銖六參”,大典本“參”作“黍”,下並有“篆書”二字;“小者徑寸三分重七銖 二參”,大典本“三”作“二”,“參”作“黍”,下並有“亦篆書”三字。

  四銖錢 “張臺曰……重二銖已下”,大典本“已”作“以”。“余按……重二銖四參”,大典本“參”作“黍”。

  當兩大錢 “舊譜曰……文曰五銖”下,墨筆添加“篆書”二字。未加朱圈。(本文作者按:今觀大典本異文多涉錢文字體,此卷即屢見“篆書”二字。或此二字本是據大典校補,翁氏偶而失檢未及圈出。今附於此。)

  景和錢 “顧烜曰”下,大典本有“景和錢有二等其一等景在上和在下其一等景在左和在右(本文著者按:原文如此。出土景和錢均為景在右和在左。翁氏校補錢圖亦景在右和在左)文曰二銖皆篆書鵝眼者薄小之甚綖環錢以綫貫之投之水中不沉”一段。補繪“右景左和”錢圖一枚。

  五銖錢 “隋書食貨志曰……三吳荊郢江湘梁益”,大典本“湘”作“襄”

218

。“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大典本“域”下有“則”字,“貨”下有“天監元年”四字;“肉好周郭”下,大典本有“悉備”二字。

  五銖鐵錢 “顧烜曰……文曰五銖”下,大典本有“篆書”二字。

  大吉錢“顧烜曰……文曰五銖大吉”下,大典本有“篆書”二字。

  大通錢 “顧烜曰……文曰五銖大通”下,大典本有“篆書”二字。

  大富錢 “顧烜曰……大小輕重如五銖大富”,大典本“銖”下有“文曰五銖”四字,“富”下有“篆書”二字。

   四柱錢 “梁書敬帝紀曰太平”下,大典本有“元年詔雜用古今錢”七字;“二年夏四月己卯鑄四銖錢一 準二十”,大典本“錢”下有“文曰五銖篆書以”七字,“準”作“當”。“壬辰改一準十”,大典本“改”下有“以”字,“準”作“當”,“十”下有“上下有 四點”五字;“丙申復閉細錢”下,大典本有“又鑄兩柱錢文亦曰五銖篆書上有兩點但兩柱重而鵝眼輕私家多盜鑄之又有以錫鑄者雜用”一段。

  大貨六銖錢 “隋書食貨志曰……竟至陳亡(“亡”字刻本誤為‘云’字,翁校改正)”下,大典本有“又有一等小者出於民之私造”數字,作兩行。“余按此錢製作精妙肉皆有周郭”,大典本“肉”下有“好”字。補繪錢圖兩枚。

   太和五銖錢 “後魏〔書〕食貨志曰……十九年公鑄初備文曰太和五銖”,大典本“公”作“冶”, “銖”下有“篆書徑八分重五銖但銅質粗惡字文湮漫蓋當時多出於民之自鑄故不精也”一段。“詔京師諸鎮皆通行之”,大典本“師”下有“及”字,“諸”下有 “州”字。“在所遣錢二備爐冶”,大典本“二”作“工”。

  永安五銖錢 “後魏〔書〕食貨志曰……詔改鑄文曰永安五銖”

219

,大典本“詔”下有“更”字,“銖”下有“亦聽人就鑄”五字。“官欲貴錢”,大典本“貴錢”二字作“知貴賤”三字。“於二市賣之”,大典本“二”作“三”。

   永安土字錢 標目下翁樹培云:“魏書。上接‘永安二年秋’云云,‘又鑄永安土字錢。’”是大典本在 此標目下首引《魏書‧食貨志》,即前品永安五銖錢所引者,翁氏以文同故從略。“又鑄永安土字錢”前文所無,故録出。“重二銖四參銅色純赤輪闊皆夷”,大典 本“參”下有“面文篆書背文真書”八字,“闊”作“郭”,“皆”作“背”。

  西魏五銖錢 “北史西魏文帝大統六年二月鑄五銖錢”,大典本“魏”下有“志”字,“錢”下有“其文篆書”四字。“舊譜曰以赤銅鑄”,大典本“曰”下有“多”字,“鑄”作“為之”。

  永安五銖錢 “後魏食貨志曰……懸於市開”,大典本“開”作“門”。“重不五銖”,大典本“重”下有“過”字。“多雜頵鉛”,大典本“鉛”作“蟭”。“輒以小薄雜錢入”,大典本“入”下有“市”字。

  常乎五銖錢 “隋書食貨志曰……改鑄常平五銖重如其文其錢甚貴且製造甚精”,大典本“銖”字下有“篆書徑一寸”五字,“且”作“而”。

  大布錢 “舊譜曰徑寸一分”,大典本“曰”下有“大者”二字。“張臺曰……又有大布字翻在上下者”,大典本“字翻在”作“居於”;“者”下有“二種之文各不一等又有大布字翻在上下者”一行。校錢圖。

  永通萬國錢 “後周書宣帝紀曰……以一當十”,大典本“十”作“千”。“張臺曰……亦有輪郭”,大典本“亦”作“又”。“李孝美曰……製作尤佳”,大典本“製作尤佳”作“制度尤妙”,“妙”下有“又鑄永通泉貨亦以一當千”一行。

220

 泉志卷之三

 開元錢 “新唐書食貨志曰……八九萬才滿半斛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寶”,大典本“萬”下有“緡”字,“年”下有“七月”二字。

  乾封錢 補背文“楊”、“青”錢圖兩枚。

  乾元十當錢 “舊譜曰徑寸”,大典本“曰”下有“真書”二字,“徑”下有“一”字。“李孝美曰……略無小異”,大典本“略無小異”作“大小如一”。

  大曆錢 “余按……重三銖六參”,大典本“參”作“黍”;“史氏不敘鑄作之因”,大典本“氏”下有“多”字,“鑄”作“其製”。

  開元大錢 標目下大典本有“《唐書本紀》建中元年鑄錢文曰開元通寶”一行。“徑寸二分重十二銖六參”,大典本“參”作“黍”,“黍”下復有“真書背文有龍鳳”七字。“余按……一當十以權輕重”,大典本“一”上有“以”字。

  建中錢 “張臺曰”。校本引張臺語之後,有墨筆所書“又江淮間多以銅蕩鉛鑄錢,凡二種,不盈斤兩,各以一當十。亦有輕小者,徑七分重二銖,此為民之私鑄者”一段,未加朱圈。(本文作者按:玩此語語氣,似接續張臺所言而來,或即大典本異文,翁氏失檢未及加圈。今附此。)

  新開元錢 背文“唐書食貨志曰……許諸道皆得置錢坊”,大典本“道”下有“觀察使”三字。

  咸通錢 “舊譜曰……文曰咸通玄寶”,大典本“寶”字下有“又鑄一等小者咸在上通在下其大者咸在上玄在下並真書後”一段。

  天福錢 “鄭向五代開皇紀曰……韶建錢爐於欒川”,大典本“樂”作“灤”。

  漢通錢 “蘇耆開譚録……鼓鑄錢弊”,大典本“弊”作“幣”。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