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23, 2009

216

跋顧氏玉泓館帖(吳荷屋藏本)真按:吳榮光的收藏

  荷屋侍御得顧氏玉泓初拓殘本,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館.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29.jpg 真按:unicode字元. 的異體. 適予借繁昌鮑氏所藏,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 及予藏舊藏真按:原稿此字有描改,故不易猝辨. 真按:原稿如此,疑乃「及予藏舊本」之筆誤也。 凡宋拓三本,合摹此六百十字,不惟近日橫、直二石本字多訛失,遠不能及,即宋翻本“”已訛“柔”,真按:原稿非作栾也! ”訛“沔”矣。真按:unicode字元. 之異體. 古拓墨暗,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作雖-雖古拓墨暗. 真按:國:惟  部首 心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ㄨㄟˊ 1. 思考﹑思量。說文解字:「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2.是﹑為。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3.有。禮記˙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文選˙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4.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5.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6.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7.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8.用於句中,無義。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9.雖然﹑即使。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10.與﹑和。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11.則。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12.以﹑因為。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詞:惟1 wI ㄨㄟˊ〕 〔《廣韻》以追切,平脂,以。〕 1.思考;思念。《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 鄭玄 箋:“惟,思也。” 三國 曹操 《請追贈郭嘉封邑表》:“念功惟績,恩隆後嗣。” 蘇軾 《與王慶源書》之二:“人生悲樂過眼如夢幻,不足追惟,以時自娛為上策也。” 方苞 《書樂書序後》:“佚而不思其終,安而不惟其始。”2.有。《書‧酒誥》:“我聞亦惟曰:在今後嗣王,酣,身厥命。”《禮記‧緇衣》:“自 有終,相亦惟終。”《文選‧張衡〈東京賦〉》:“ 召伯 相宅,卜惟 食。” 薛綜 注:“惟,有也。” 袁宏道 《〈八識略驗〉敘》:“性一而已,相惟百千。”3.為;是。《書‧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陶潛 《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柳宗元 《罵尸蟲文》:“世皆禍之,則惟汝類。” 唐甄 《潛書‧遠諫》:“君惟有道,雖恒才常法,可以為治;君惟不道,雖有大賢良法,亦以成亂。”4.聽從;隨從。《晏子春秋‧諫上五》:“寡人請奉 齊國 之粟米財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5.願,希望。《史記‧刺客列傳》:“此 之上願,而不知所委命,惟 荊卿 留意焉。”《新唐書‧苗晉卿傳》:“惟陛下順變以幸萬國。”《英烈傳》第三九回:“若草庵見毀一節,成功之後,萬惟留心。”6.副詞。相當於“只有”、“只是”。也作“唯”、“維”。《論語‧述而》:“ 顏淵 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逮 左群談,惟玄是務。” 蘇軾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詩:“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老師相是不喜奉承的,晚生惟有心悅誠服而已。” 毛澤東 《中共中央關於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我們惟靠兩條基本政策,爭取群眾,使自己立於不敗。”7.連詞。也作“唯”、“維”。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書‧禹貢》:“齒、革、羽、毛惟木。” 岳飛 《奏申虔州賊首奏》:“山寨賊首 羅誠 等二百餘人,見拘管在寨未審,令臣一面處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聖慈速賜指揮,以憑遵稟施行。”8.連詞。也作“唯”、“維”。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書‧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傳:“增修其德行威,則民畏服;明賢則德明。”9.連詞。也作“唯”、“維”。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易‧屯》:“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 項王 ?’ 漢王 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再拜賀曰:‘惟 亦為大王不如也。’”10.介詞。也作“唯”、“維”。相當於“以”、“由於”。《書‧盤庚中》:“亦惟女故,以丕從厥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惟其才也,釋而用之。” 曾鞏 《相制三》:“不惟其文惟其實,不惟其位惟其人。”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正惟作詩之多,則其中甘苦曲折無不經歷。”11.助詞。也作“唯”、“維”。用於句首。《書‧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于 箕子 。”《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趙岐 注:“惟,辭也。”《文選‧郭璞〈江賦〉》:“惟 岷山 之導 ,初發源乎濫觴。” 李善 注:“惟,發語之辭也。”12.助詞。也作“唯”、“維”。用於句中以調整音節。《書‧召誥》:“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廊廟惟清,俊乂是延。”13.水名。通“ ”。《漢書‧地理志上》:“ 其道。” 顏師古 注:“ 二水名……惟字今作濰。”14.通“ ”。《呂氏春秋‧慎行》:“及饗日,惟門左右而置甲兵焉。” 畢沅 注:“《左傳‧昭二十七年》作‘帷諸門左’。 梁仲子 云:‘惟、帷形聲俱相近,古多通借。’”15.姓。 惟官方 南安 知縣。見《續通志‧氏族六》。 2 wI ㄨㄟˇ〕 見“ 2 ”。 . 有未盡能脫杪處,真按:原稿作閒. 真按:沈津識字誤-此字絕非脫字. 真按:OCR校讀製作資料庫的重要-「脫杪」二字今能發現比對辨正,則得力于此也。蓋愚為解「?杪」一詞有那些,以杪檢索,才發現沈津書前已有此筆,而先生固未能發覺,比對也.有無數據資料庫者,其差別便在此了!吾人今未如先生從小習國學,有根柢,又無先輩麼博覽績學,唯得藉此數字數位資料之便,得彷彿其一二,豈以之取巧者可以想見,又豈以之為小技者,可以概見。當初堅持此道,固在于今日之豐收也。唯此二字,亦已千金。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睨柯!愚擬稿曰: 「惟古拓墨暗」當作「雖古拓墨暗」。 又此可與前「以予藏本及玉泓本并證之。“■非“沔”,以鮑氏本證之。凡此皆非外間翻本所知也,惟是古本紙墨明暗,有未能審析者。偶一、二肥瘦圓方,稍未準處,則鉤填之頃,月光與楮色不能曲盡睨杪之勢,間或有之。」 互證也.而沈津未察.此愚所以熱衷于ocr資料化看書故也.此作「汅」而前此實作「左氵右与少下橫」。 在 對校二處時,意外發現原來在前此段裡沈津亦識錯二字,「月光與楮色不能曲盡睨杪之勢」當作「目光與楮色不能曲盡睨柯之勢」「目」訛「月」,「柯」訛「杪」 也。則此處「脫杪」,亦當作「睨柯」才是。「睨柯」者,用伐柯以則之典故也。《甘水仙源錄‧衛州胙城縣靈虛觀碑》有「伐柯睨柯開蒙顓」。(中研院新漢籍: 子/宗教/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甘水仙源錄/卷之九 息九/衛州胙城縣靈虛觀碑(P.236-2))又翁詩「初不泥睨柯」 「薛家親見中山刻,睨柯詎等杝析薪」 另「則鉤填之頃」之「鉤」字亦可疑也。 而大局則較看無差,真按:疑有誤!-二字可疑! 庶可存以尋范氏書樓壁間遺矩耳。真按:范雍賜書樓與化度寺碑 真按:重出,重複,-此可與前「以予藏本及玉泓本并證之。“■”非“沔”,以鮑氏本證之。凡此皆非外間翻本所知也,惟是古本紙墨明暗,有未能審析者。偶一、二肥瘦圓方,稍未準處,則鉤填之頃,月光與楮色不能曲盡睨杪之勢,間或有之。」(跋化度寺碑(響拓本),114頁)互證也.而沈津未察.此愚所以熱衷于ocr資料化看書故也.此作「汅」而前此實作「左氵右与少下橫」. 嘉慶庚午初夏。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2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29.jp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