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跋郎官廳壁記(張長史書)真按:郎官石柱記
張長史書《郎官廳壁記》,石久亡,世無拓本,今所傳惟《戲鴻堂帖》,是陳仲醇所摹,并其形亦失之,且有訛字。真按:翁方綱對董其昌戲鴻堂法帖的批判 真按:董其昌與郎官石柱記 真按:董其昌治學的毛病 董跋云:“學草必由真入。”而董刻筆法盡失,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草書與楷書 真按:董其昌論草書的學法 真按:董其昌的書學-草書與楷書 真按:摘要 不知所云草由真出者遵何法也?然王敬美言天下止有一本,而都元敬自跋所藏本亦不能辨吳中本、京兆本之原委。敬美又謂“宮”字、真按:國:宮 部首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ㄍㄨㄥ 1. 房屋、住宅。說文解字:「宮,室也。」易經˙困卦˙象曰:「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韓非子˙難二:「子宮小,近市,請徙子家豫章之圃。」 2. 帝王的住所。如:「皇宮」。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十九˙爾雅音義中:「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稱宮焉。」唐˙李白˙古風詩五十九首之二:「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3.祭祀神明或祖先的地方。如:「天后宮」、「朝天宮」。詩經˙大雅˙雲漢:「不殄禋祀,自郊徂宮。」鄭玄˙箋:「宮,宗廟也。」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4.五音之一,與商、角、徵、羽合稱為「五音」。以宮聲為主的調式亦稱為「宮」。如元代北曲用樂分六宮十一調。 5.古代一種閹割男性的生殖器官或將女性幽閉起來的刑罰。書經˙呂刑:「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孔安國˙傳:「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 6.姓。如春秋時虞國有宮之奇。 詞:宮1 〔n ㄍㄨㄥ〕 1.古代對房屋、居室的通稱。《易‧困》:“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令無入 僖負羈 之宮而免其族,報施也。” 唐 韓愈 《太原府參軍苗君墓志銘》:“遺資無十金,無宮以為歸,無族親朋友以為依也。” 宋 費袞 《梁谿漫志‧古者居室皆稱宮》:“古者居室貴賤皆通稱宮,初未嘗分別也。”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僕馬臨門》:“主人性愛 秋鴻 ,身居奴僕同宮。”2.居住;栖息。 宋 葉適 《瑞安縣重修縣學記》:“若但豎數十屋而宮,群數十士而飯,而曰教養盡是矣,何其易也!” 清 汪懋麟 《贈徐贊善》詩之二:“水渾魚所宮,弦激鳥避弋。”3. 秦 漢 以來,特指帝王之宮。《呂氏春秋‧知度》:“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 阿房宮 。”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三:“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餘。” 唐 李商隱 《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城禁將開晚,宮深欲曙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小生接得此扇,跋涉來訪,不想 香君 又入宮去了。”4.古代貴族婦女的臥室。《周禮‧天宮‧內宰》:“以陰禮教六宮。” 鄭玄 注:“六宮,謂后也。婦人稱寢曰宮。宮,隱蔽之,言后象王,立六宮而居之。亦正寢一,燕寢五。”《禮記‧曲禮上》“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 漢 鄭玄 注:“女子有宮者,亦謂由命士以上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管氏三歸義》:“《白虎通》云:卿大夫一妻二妾,一妻則一宮。”5.指營建宮室房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 重門城 ,昔 齊王 芳 為 司馬師 廢之,宮於此,即《魏志》所謂送 齊王 於 河內 重門 者也。” 唐 杜牧 《與人論諫書》:“ 玄宗皇帝 宮 驪山 ,而 祿山 亂;先皇帝幸 驪山 ,而享年不長。” 宋 王安石 《揚州龍興寺十方講院記》:“嘗出而過焉,庳屋數十椽,上破而旁穿,側出而視後,則榛棘出人,不見垣端。﹝ 慧禮 ﹞指以語予曰:‘吾將除此而宮之。’”6.借指帝王、后妃。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宮泣西郊,九廟起穨壓。”二宮指 玄宗 、 肅宗 。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二十餘日中外不通,兩宮安否,朝臣咸憂懼,莫知所為。”兩宮指 德宗 、 順宗 。 宋 吳琚 《水龍吟》詞:“聖主憂民深意,轉鴻鈞、滿天和氣。太平有象,三宮二聖,萬年千歲。”7.宗廟。《詩‧召南‧采蘩》:“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毛 傳:“宮,廟也。”《公羊傳‧文公十三年》:“ 周公 稱大廟, 魯公 稱世室,群公稱宮。”8.泛稱神殿、佛寺、道觀等廟宇。《楚辭‧九歌‧雲中君》:“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王逸 注:“壽宮,供神之處也。祠祀皆欲得壽,故名為壽宮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須彌寶殿,兜率凈宮,莫尚於斯也。”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州經亂,無 孔子 廟,公至,則命築宮,造祭器,率博士生講讀以時。”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四:“ 宣和 元年,佛寺改為宮,僧寺為觀,諸陵佛寺改為陵,名明真宮。”9.棺材。《後漢書‧明帝紀》:“太尉 熹 告謚南郊,司徒 訢 奉安梓宮,司空 魴 將校復土。” 李賢 注:“梓宮,以梓木為棺。《風俗通》曰:‘宮者,存時所居,緣生事死,因以為名。’”10.古稱學校。《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鄭玄 注:“宮,謂辟廱宮也。” 漢 班固 《白虎通‧辟雍》:“小學,經藝之宮;大學者,辟雍鄉射之宮。”《太平御覽》卷五三五引《五經通義》:“三王教化之宮,摠名為學。”如:“泮宮”,“學宮”。11.人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或娛樂用的房屋、場所的名稱。如:少年宮、民族宮、勞動人民文化宮。12.圍墻,院墻。《儀禮‧覲禮》:“諸侯覲于天子,為宮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 鄭玄 注:“宮謂壝土為埒,以象牆壁也。”《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 鄭玄 注:“宮謂牆垣也。” 漢 賈誼 《過秦論上》:“以六合為家, 崤 函 為宮。” 唐 姚合 《病中辱諫議惠甘菊藥苗因以詩贈》:“蕭蕭一畝宮,種菊十餘叢。”13.圍繞。《禮記‧喪大記》:“君為廬宮之,大夫襢之。” 鄭玄 注:“宮,謂圍障之也。”《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 郭璞 注:“宮,謂圍繞之。” 邢昺 疏:“謂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霍。” 清 姚鼐 《望潛山》詩:“道邊隻堠復雙堠,天半大山宮小山。” 清 魏源 《關中覽古‧南山龍湫》詩:“大山宮小山,上帝開天囿。”一說,大山之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巖上有宮殿故址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極於山峰。山下又有神廟,號曰 宮亭廟 。故 彭湖 亦有 宮亭 稱焉。按《爾雅》云:大山曰宮。宮之為名,蓋起於此,不必一由三宮也。” 宋 晁補之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詩:“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14.古代五刑之一。宮刑;施宮刑。《列子‧說符》:“ 孟氏 之一子之 秦 ,以術干 秦王 。 秦王 曰:‘當今諸侯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遂宮而放之。”《太平御覽》卷六四八引《尚書大傳》:“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宮。”《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冬十月癸酉,詔死罪繫囚皆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 宋 無名氏 《李師師外傳》:“內押班 張迪 者,帝所親幸之寺人也。未宮時,為 長安 狎客,往來諸坊曲,故與 李姥 善。”《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臣遠方廢民,得蒙上貢,進入深宮,久承恩澤,又常自宮,以近陛下。”15.古代曆法以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即三十度為一宮。古代劃分星空的區域亦稱為宮。《清史稿‧時憲志四》:“周天三百六十度。平分之為半周,四分之為象限,十二分之為宮。”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自序》:“向所謂出沒隱顯于若存若亡也者,朗朗乎日月之運大圜也,四宮二十八宿之攝四序也。”參閱《史記‧天官書》、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16.古代五聲音階的第一音級。《莊子‧徐無鬼》:“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禮記‧樂記》:“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宋書‧律曆志上》:“ 楊子雲 曰:‘宮、商、角、徵、羽,謂之五聲。’”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駢四驪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雲笈七籤》卷一:“若溫也,則不能涼矣;宮也,則不能商矣。” 清 毛奇齡 《竟山樂錄‧五聲不並列》:“人聲層次雖多,然只五聲而止。如宮是第一聲,商是第二聲,從下而上,從濁而清,從低而高,從重而輕,宮是最下之一聲。”17.古代音樂術語。指以宮聲為主的調式。 宋 周邦彥 《意難忘》詞:“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 周郎 。” 清 毛奇齡 《竟山樂錄‧宮調圖記歌》:“要識宮曲一清三濁,卑不踰尺,高不越腹。”18.中醫學術語。指五臟之神所在的部位。《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王冰 注:“所謂陰者,五神藏也;宮者,五神之舍也。” 張隱庵 集注:“五宮,五藏神之所舍也。”參見“ 五藏神 ”。19.婦女子宮的省稱。如:刮宮、宮頸炎。20.通“ 躬 ”。猶言身。《國語‧楚語上》:“余左執鬼中,右執殤宮,凡百箴諫,吾盡聞之矣,寧聞他言?” 王引之 《經義述聞‧國語上》引 王念孫 曰:“宮讀為躬,中、躬皆身也。執殤宮,猶言執鬼中,作‘宮’者,假借字耳。”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回求僕馬》:“花星有喜不為孤,身宮所恨慳奴僕。”21.姓。 春秋 虞 有 宮之奇 。見《左傳‧僖公二年》。 異. 真按:沈津識字誤-即難辨此字,然不見前屢此即文皆作"容"乎?何故如是不周顧上下文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3_復初齋文稿(十七)\_003732.jpg “極”字取法永興《廟堂碑》,又云“無轍跡可尋”。則此本似尚非其真本,特較鴻堂本則具有虞之韻、歐之結體、褚之用筆,上朔六朝,下開顏、柳,處處皆筆蹤也,後人名亦具有法,故模拓一通以俟考。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撫搨.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三冊第3732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3_復初齋文稿(十七)\_003732.jpg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