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August 5, 2008

191

花史(4/291

  謹按:《花史》二十七卷,明王路輯。路字仲遵,嘉興人。其稱“太原”者,眉注:太原是岸生真按:此三字原稿右有三點,疑乃點去之意也.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4747_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四)\_000291.00.jpg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舉郡望也。是書自“花品”以至“花器”,分類分種,無不詳載,亦農書之支流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浙江通志》云:“王路《花史》二十四卷,有天啟元年李日華序。”此本二十七卷,無李序,而前有陳繼儒序,則云其書二十四卷,是固非有二書矣。自序云書成於丁巳,而序作於明年戊午,則或經重訂者耳。應據此本卷數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譜錄類存目”著錄《花史左編》二十七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烏衣香牒(9/701

 謹按:《烏衣香牒》四卷,國朝海寧陳邦彥著。匏廬道人,邦彥自號也,此書摭燕事,凡八門。前有乾隆三年邦彥自序,而云分為三卷,蓋刻板誤“四”為“三”耳。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譜錄類存目”著錄。

春駒小譜(8/615

  謹按:《春駒小譜》上、真按:詞:【春駒】蛺蝶的別名。見 無名氏《采蘭雜志》。○按此正可補漢語大詞典之不足也. 下二卷,國朝陳邦彥著。摭蝶事凡五門,與《烏衣香牒》共一函,亦足資詞苑之料真按:怪辭-資料二字拆開用而如此者,首見也. 應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譜錄類存目”著錄。

雜家類

樂庵語錄(4/268

 謹按:《樂庵語錄》五卷,宋李衡著,其門人龔昱所編也。衡字彥平,江都人

192

。官監察御史、司封郎中,出知溫、婺、台三州,除秘閣修撰致仕。退居崑山之南,架屋種竹,號樂庵。《宋史》有傳,雖不載入《道學》、《儒林》二傳中,而其學本之程氏,得之《論語》。此卷末所載南宋諸人題跋,所以推其造詣者甚至。應存其目,入之儒家。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一”著錄《樂庵遺書》四卷。真按:擬存目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識遺(3/162

  謹按:《識遺》十卷,宋羅璧子蒼著。真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一書重寫提要者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 後有明隆慶三年吳岫跋,謂其考據精而論斷審。今觀其引經述史,頗有訂證,在說部家為稍有實際者,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應鈔錄存之。此鈔本內訛脫極多,真按:翁方綱的校勘學 前後序跋皆不著璧為宋何時人,《宋史》亦無其傳。卷內論及宋末事,蓋係宋人入元者,其書當成於宋亡之後。岫跋語謂“宋元著述家多引之”,第弗深考爾。

   謹按:《識遺》十卷,宋羅璧子蒼著。後有明隆慶三年姑蘇吳岫跋,謂其“考據確而 精,論斷審而正”。蓋此書雜論經史古事,亦時自出議論辯證。其第二卷辨子夏、子思二子事,歲月始末甚詳;第四卷內辨孔子生年一條,亦有考據。然其中如辨改 朔不改月一條,究非定論。而在說部中則為稍有實際者,應鈔錄存之。此鈔本內訛脫極多,前後序跋皆不著璧為宋何時人,《宋史》亦無之。卷內論及宋末之事,蓋 係宋人入元者,其書當成於宋亡之後。岫跋語謂“宋元著述家多引之”,亦未深考耳。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二”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卮林(10/865

  謹按:《卮林》十卷,明莆田周嬰著。嬰字方叔,官上猶知縣。

193

此書著於崇禎十六年,說部中之專於辯證者。每條別標其目,著所引原撰書人之姓以係之。如駁王僧虔之紀次仲、論杜詩之西川杜鵑,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此等處亦未免執滯。然其中實亦多所刊正,於考古有裨。應鈔錄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三”著錄《巵林》十一卷。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日知錄(6/467真按:翁方綱與顧炎武

 謹按:《日知錄》三十二卷,明崑山顧炎武著。炎武論事,不無偏執臆見之處,未可見之施行。真按:翁方綱與顧炎武 至於採經摭傅,論古今事同異,則有足採證者。可否鈔錄以備□□□□焉。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三”著錄。

管城碩記(3/114

   謹按:《管城碩記》三十卷,國朝徐文靖著。文靖號位山,當塗人。雍正癸卯舉人, 乾隆元年薦舉博學宏詞,十七年薦舉經學,特授翰林檢討。此其筆記也,自經史以至詩文,辨析考證,每條以所引原書為綱,而以己按爲目,蓋欲小變說部之體,其 大致與箋疏相近。若其讀《易》,據梁武以解《文言》,而王應麟之輯鄭注尚未之見。至於讀史,引證乃及於致堂胡氏、陽節潘氏,且併及劉氏之《十科策略》、蔡 氏之《治平策略》、廖氏之《正字通》、陰氏之《韻府羣玉》,斯皆未免齗齗於俗學者。要其力主《左氏春秋傳》及推原《詩》、《禮》諸經之論,可謂博而勤矣。 較諸胡應麟之《筆叢》、方以智之《通雅》,有過之無不及。應鈔存以見近今學者研精古學之驗。真按:清代學術概論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三”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194

灌畦暇語(2/33

  〔謹按〕:《灌畦暇語》一卷,前題云“唐,撰人闕”。雜舉古今事二十餘條,殊無編類。每條綴以論斷,自稱“老圃”,亦無甚可採者。《說郛》載此書,云宋無名氏撰。今觀其書,稱唐太宗為“皇祖”,稱吳道子為“近人”,則是唐人所作。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而朱子《韓文考異》亦引此書為證,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蓋其書行世久矣。第據此後跋,則尚非完書耳。至其中載韓詩二首為贈子齊之作,考唐趙璘《因話錄》“子齊者,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姓程,字昔範,廣平人。未舉進士時,著《程子中謩》三卷,韓文公一見稱嘆,言於主司,及下第,大振屈聲”云云,而無贈詩之語。此二詩,其前一首則《韓集‧岐山下》之第二篇也,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其後《駑驥》一首則《韓集》唐本作《示歐陽詹》。詹,字行周,《四門集》中亦有《答韓十八駑驥吟》,中有“大君方建元”之句,蓋憲宗元和元年韓自江陵召還為國子博士時作。今編《韓集》者,以《駑驥》詩為貞元十五年自徐州朝正於京時作,誤也。真按:韓愈詩集編年之誤 元和元年丙戌,其前一年爲貞元二十一年乙酉,愈連歲自陽山移江陵,至是始自江陵還朝,何從而與遊鳳翔之岐山下,詩合為一事,且又烏睹所謂貢舉時言於主司之事乎。以唐人記唐時事而舛誤若此,蓋出於□真按:橰-不復一一出校. 芸圃之下,記憶傳聞,宜其不能徵信也。或鈔備唐人說部一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四”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楊公筆錄(4/207

   謹按:《楊公筆錄》一卷,宋朝奉郎致仕楊彥齡著。說部之有考訂者,頗留意於《說 文》之學。鈔本,凡二十四頁,中多脫誤。翫其語,則熙寧中嘗隨侍在成都,元豐中為山陰尉、滏陽令,又嘗宰上元,移宰武進。又云,元祐三年夏待試興國。岳珂 《九經三傳沿革例》云,《館閣書目》二卷,元豐中楊彥齡撰,蓋即其人也。應鈔錄之。

195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四”著錄。

藏一話腴甲集、乙集(6/402

  謹按:《藏一話腴》甲、乙集,各上、下二卷,宋陳郁著。郁字仲文,臨川人,“藏一”其號也。景定間,充東宮講堂掌書兼撰述,度宗嘗贊其像云“文窺西漢,真按:宋度宗 詩到盛唐”。其所為詩見於《隨隱漫錄》。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是書多述詩文事,故以“話腴”名。《千頃堂書目》作一卷,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或非足本耳。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五”著錄《藏一話腴》四卷。真按:擬存目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古夫于亭雜錄(7/535

 謹按:《古夫于亭雜錄》六卷,國朝新城王士禎著。真按:王士禛 前有自序。所居魚子山上有古夫于亭,故以名其筆記。士禎居魚子山,在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罷官里居時,其詩亦名《古夫于亭藳》。士禎所著說部,今新城人所稱“三十六種”者,獨無是書。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是書有二刻本,其一本前有海鹽俞兆晟序者,係五卷,與此本大同小異,而無士禎自序。自序載《蠶尾續文》中,原作六卷,當以此本為正。應鈔錄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六”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宋氏竹與山房雜部(18/1597

  謹按:《宋氏竹與山房雜部》四種,皆明華亭宋氏所記居家養身之事。其“養生部”六卷、“燕閒部”上下二卷、“樹畜部”四卷皆宋詡著,其“尊生部”十卷宋公望著。詡宏治甲子自序,謂其父曾官藩臬,自宦遊以至鄉俗,審其酌量調劑之宜,自茶湯醬食品之屬,真按:簡化字之餘孽-簡化字麴作曲也,而此字形乃拼合者. 以暨文房居室樹畜之制,真按:詞:【樹畜】栽種畜牧。《孟子‧盡心上》:“所謂 西伯 善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 嚴復 《救亡決論》:“製船炮開礦產之謂耶?講通商務樹畜之謂耶?” 無不該悉。應存其目。

196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七”著錄《竹嶼山房雜部》三十二卷,凡“養生部”六卷、“燕閒部”二卷、“樹畜部”四卷,題宋詡撰;“種植部”十卷、“尊生部”十卷,題宋公望撰。

長物志(13/1106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真按:擬存目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謹按:《長物志》十二卷,明長洲文震亨著。震亨爲大學士震孟之弟,真按:文震孟 待詔徵明曾孫也,真按:文徵明 家世以書畫著名,故是書精於鑒賞,兼及居處位置、玩好服食之屬,而總以“長物”目之。中亦間有與張丑《清祕藏》等書相複者。真按:本書有秘亦有祕! 真按:似一作清閟藏!張應文撰. 惟以《孟法師碑》為虞世南書,書《聖教序》為臨王羲之書真按:褚遂良 真按:可見前文有「臨王書」者,正謂「臨王羲之書」也. 又以薛紹彭、薛道祖為二人,則偶失考耳。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七”著錄。真按:擬存目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心傳錄、日新錄(12/997

   謹按:《心傳錄》上中下三卷、《日新錄》一卷,宋張九成著。九成字子韶,其先開 封人,居錢塘,從楊時學。知溫州,丐祠歸。寶慶初,贈太師,封崇國公,謚文忠。是錄其甥于恕編,前有淳熙元年恕序。序云:“無垢張先生乃予之母兄,頃為春 官宗伯,以議忤時相,一斥嶺下十四年,寓橫浦僧舍。嗜書不厭,晚年目昏,立短簷下展卷就明,向暮不已。石間雙趺隱然,南安守張公見而歎息,標記於柱,今猶 在也。”考《宋史》本傳,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謫守邵州。又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徑山僧宗杲謗訕朝政,真按:秦檜-前無提及(唯云時相),此獨出檜字,實為不宜! 謫居南安軍,在南安十四年。考之《橫浦集》,其到南安在癸亥二月,乃紹興十三年也。觀恕此序,始知橫浦僧舍題柱字是南安張守所記,而《南安府志》載“界寺題柱識語”為九成自題,真按:寳-不復一一出校.本書有寶又有寳! 又失張守之名,當以此序為是。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陳振孫《書錄解題》曰:“張九成《無垢語錄》十四卷,言行編遺文共一卷,九成之甥于恕所編《心傳錄》,及其門人郎昱所記《日新錄》,近時徐鹿卿德夫教授南安,復裒其言行,繫以歲月,及遺文三十篇附於末。

197

。”今此本止三卷。恕序曰:“恕與弟徒步三千餘里抵嶺下,真按:于憲 得 侍講論,難疑答問,莫不備錄,名之曰《心傳》。後恕以思親歸,弟憲獨往,各以所得合為一集,又學生郎昱粗得數語,纂為錄。故人刁仲聲來丞邑黃巖,因授之板 行。”後亦有刁駿序。而後卷《日新錄》亦題“甥于恕編”,蓋非陳振孫所謂徐鹿卿裒輯之本矣。中間亦有序記等文,凡八篇,亦與所謂“三十篇”者不合。是以仍 其舊名曰“心傳”,曰“日新”而不名“語錄”,是未經合訂者也。應鈔錄入儒家。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一”著錄。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分類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真按:擬著錄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空同子瞽說(18/1591

 謹按:《空同子瞽說》一卷,不著撰人之名。後有明洪武八年金華胡翰跋,乃知其人姓蘇。考明初有蘇伯衡字平仲,其先十世為眉山蘇轍,轍長子知婺州,真按:蘇遲 遂為金華人。真按:蘇轍之家世 伯衡仕明為國子學正,擢翰林院編修,固辭歸。此與胡翰跋中官爵、姓氏、里居一一相應,其為蘇伯衡所著無疑。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辦理四庫全書的成績 當元季明初,操觚之士挾策干時,若劉基之《郁離子》亦以子名。此書則仿周末諸子之文體。其“瞽說”二字之目不見於本卷,而見於胡翰之跋。明說部別有李夢陽《空同子》,刻於《續說郛》,與此不同。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一”著錄。

警時新錄(6/445

 謹按:《警時新錄》上、下二卷,明臨川胡澄著。澄字景高,號臥雲,永樂間人。其書凡五十篇,皆辨斥異端、懲誡薄俗之語真按:摘要 而其文多近俚俗

198

。或存其目,附之小說家可耳。《浙省書目》入儒家,非也。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今查四庫採進書目確實入儒家類,「警時新錄二卷(二老閣寫本)明臨川胡澄撰」(附錄二(浙江採集遺書總錄簡目) )。另有「警時新錄二卷.明胡澄著一本」(浙江省第五次鄭大節呈送書目共計八十二種)可見翁公有看到浙江採集遺書總錄(簡目)也。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一”著錄《警時新錄》一卷。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東水質疑(12/1038

  謹按:《東水質疑》六卷,明胡衮著。衮字補之,鄱陽人,自號味菜山人。官台州教授。東水者,其所居也。前四卷皆史論,起周訖宋;後二卷皆讀書自記,自《左傳》、《國語》以暨諸子、諸集,起周訖明。前有小引,自謂於諸生講論之暇,筆之以備考訂。書成於嘉靖時。應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西行草(17/1554

  謹按:《西行草》一卷,明曾偉芳著。偉芳字君彥,號滄巖,惠安人。萬歷己丑進士,歷兵部武選員外郎,謫判賓州。天啟中,贈布政使司參議。此皆其雜著之文,即謫賓州時所作,意在平反王守仁“良知”之說。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迂錄、迂議、迂億(14/1244

   謹按:《迂錄》、《迂議》、《迂億》三種,不分卷數,明賀應保著。應保字宏任, 號正予,永新人。其書作於萬歷初年。序稱其“嗜古篤行”。其《迂錄》題曰“傳家迂錄”,蓋裒集前人言行以示子孫者,其《迂億》自序又曰“迂言”,則與《迂 議》皆雜議今古之詞,或講學、或論事,亦皆貽其家塾者。或酌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傳家迂言》一卷、《迂議》一卷、《迂億》四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199

感述錄、續錄(7/536

 謹按:《感述錄》六卷,《續錄》四卷,明趙維新著。維新字素衷,茌平人。前錄六卷,皆述其師張後覺解四子書之語。後覺字宏山,平人,真按:前作茌,按:據漢語大詞典二字相通. 以孝聞,一時學人多師宗之。維新蓋感其師說而述之,故以“感述”名錄也。真按:解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續錄》四卷則皆維新自撰諸條,間亦述其師語,並附以維新雜著之文。萬歷四十四年東昌知府長水岳和聲為之編輯。應存目入儒家。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分類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竇子紀聞類編(18/1582

  謹按:《竇子紀聞類編》四卷,明竇文照著。文照字子明,秀水人。每卷六類,亦格言、劄記之流。朱國祚跋謂其人有孝行,故所紀雖常談而應存其目。真按:四庫全書的選書標準 真按:以人舉言 真按:清代禁燬書的真諦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紀聞類編》四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寰有詮(14/1260

 謹按:《寰有詮》六卷,明天啟中傅汎際譯。崇禎元年靈竺元樓刻本。真按:一作靈竺玄棲,均見中研院線上目.(元作玄,乃清諱.)「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元年(1628)靈竺玄樓刻本影印」「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元年靈竺玄棲刻本,附{212235}四庫全書總目‧寰有詮六卷{212236}提要」吳格氏此處辨識無誤,原稿是作楼也. 《明史‧藝文志》入之道家。今毋庸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真按:不擬存目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分類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分類學 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分類與明史藝文志不同處

爨下語(18/1586

 謹按:《爨下語》上、下二卷,不著撰人之名。序稱“新安張子遠著”。陳繼儒序在天啟壬戌,則張為明人。其書每一對句為一條,似格言、似禪偈,然近俚矣

200

。或酌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尚絅小語(15/1325

  謹按:《尚絅小語》上、中、下三卷,明姚張斌著。張斌號尚絅,亦號絅生,金谿人。天啟乙丑進士。眉注:戊午解元。此其雜著筆記也。其書語似論學,而自敍上援孔子,殊為狂誕,文亦未為成順。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或姑酌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真如子醒言(7/550

  謹按:《真如子醒言》九卷,明王化隆撰。化隆,廣漢人,自號真如子。嘗以貢選主簿。其書分《天道》等九篇,篇各分章。其詞皆設為問答,多用奇句怪字,每篇又為之音釋,蓋好異者所為也。或附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枕流日劄(5/333

  謹按:《枕流日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觀其中引明蔡清、吳與弼事,則或是明中葉以後人,或國朝人所撰也。其中諸條亦皆格言之類,間有關於講學者。惟說“志”字,以為從士、從心,不知“志”字上從之耳。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應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著錄。

潛書(18/1592

  謹按:《潛書》四卷,國朝唐甄著。甄字鑄萬,四川夔州人,僑居於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