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71

復初齋文集卷第一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侯官李彥章校刊

  周易李氏集解校本序

予於治易頗不勸人專言漢學,而獨以李氏集解為足寶。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李氏所集三十餘家,自孟喜以下大抵多漢學也。予篋中細字校本,有謀重鋟梓者,乞一言序之。校本者,東吳惠棟所校也。真按:翁方綱與漢書 真按:翁方綱與惠棟 惠氏又自為書題曰易漢學,又自為書曰易述。易述之書,其藳未竟,今之嗜學者或欲為惠氏補完之。予曰:盍慎諸!慎其補惠書乎?慎其演漢學耳!漢諸家具有師授,真按:翁方綱與漢書-代表作 奚為而必慎之?慎其支演也。由漢學以補惠氏書,其必多出於支演者,勢也;然則曷為獨寶李氏集解?李氏集解之於漢學也存什一於千百,以資後學之詳擇焉,則經學之寶也

72

若以供後人之演說,則經學之蠹而已矣。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態度 是在善學者能擇之。故李氏之書,其為益匪細也。然則校本其有裨歟?曰:亦在善學者擇焉耳矣。庀材者,竹頭木屑皆實用也。治羞者,芝栭蔆椇皆膏腴也,真按:國無!待查!詞:蔆1 ln ㄌ〡ㄥˊ〕同“ 1 ”。菱1 ln ㄌ〡ㄥˊ〕〔《廣韻》力膺切,平蒸,來。〕亦作“ 1 ”。1.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上葉棱形,葉柄上有浮囊,花白色。果實有硬殼,一般有角,俗稱菱角。《楚辭‧招魂》:“《涉江》《采菱》,發《揚荷》些。”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 梅堯臣 《邵郎中姑蘇園亭》詩:“折腰大蔆不直錢,鵁鶄鸂鶒沙際眠。”2.指菱花鏡。 薩都剌 《梳頭曲》:“紅絹捲袖搖鈿聲,摩挲睡眼窺秋菱。”參見“ 菱花鏡 ”。 真按:國:栭  部首 木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ㄦˊ 柱上承托大梁的方木。文選˙張衡˙西京賦:「雕楹玉,繡栭雲楣。」晉書˙卷九十七˙四夷傳˙西戎傳:「屋宇皆以珊瑚為梲栭,琉璃為牆壁,水精為柱礎。」詞:栭1 〔r ㄦˊ〕〔《廣韻》如之切,平之,日。〕1.枯木上所生的菌類植物。即木耳。《禮記‧內則》:“芝栭蔆椇,棗栗榛柿。” 孔穎達 疏引 王肅 曰:“無華而實者名栭,皆芝屬也。” 方以智 《物理小識‧飲食類‧菌栭》:“凡木耳曰栭。”2.柱上支承大梁的方木。3.木名。栗之一種。即茅栗。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栗》:“栗之大者為板栗……小如指頂者為茅栗,即《爾雅》所謂栭栗也。” 程際盛《續方言補正》:“ 之間呼小栗為栭。”【栭栗】木名,栗之一種。即茅栗。 程大昌《演繁露‧栭栗》:“吾鄉有小栗叢生,其外蓬中實,皆與栗同,但具體而微耳,故名栭栗。”【栭楶】柱上的方木。即斗栱。 錢謙益 《鱉虱》詩:“近或匿枕衾,遠或走栭楶。” 真按:國:椇  部首 木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ㄐㄩˇ1. 枳椇:植物名。鼠李科枳椇屬,落葉喬木。樹皮灰色,葉互生,闊卵形,有鋸齒。核果球形,具短梗。果肉紅棕色,味甘美,供食用,亦可釀酒,俗稱為「拐棗」。果實含蘋果酸鉀及葡萄糖,為清涼利尿劑。椇木材質頗佳,可供建築及精緻家具等用途。 2.殷商時代放置祭品的禮器。禮記˙明堂位:「殷以椇,周以房俎。」詞:椇1 j ㄐㄩˇ〕〔《廣韻》俱雨切,上麌,見。〕1.木名。即枳椇,又名拐棗。亦指其果實。《禮記‧內則》:“芝、栭、蔆、椇。” 鄭玄 注:“椇,枳椇也。”《禮記‧曲禮下》:“婦人之摯,椇、榛、脯、脩、棗、栗。” 鄭玄 注:“椇,枳也,有實。” 孔穎達 疏:“椇即今之白石李也,形如珊瑚,味甜美。”2.古代放祭品的禮器,形似俎。《禮記‧明堂位》:“俎, 有虞氏 以梡, 夏后氏 以嶡, 以椇, 以房俎。” 陳澔 集說:“椇者,俎之足間橫木,為曲橈之形,如椇枳之樹枝也。”【椇枳】即枳椇。《禮記‧明堂位》“俎, 以椇” 孔穎達 疏:“椇枳之樹,其枝多曲橈。” 陳澔 集說:“椇者,俎之足間橫木,為曲橈之形,如椇枳之樹枝也。”參見“ ”。 漢學之具有師授者哉真按:况-不復一一出校. ?然而惠氏有踵增之華,李氏則有質素而無絢飾也;惠氏啟嗜異之漸,李氏則有並存而無偏阿也。豈惟讀者有不能善擇之防,即校者已先有不能闕疑之懼矣。真按:翁方綱對惠棟的批評 吾正以徒寶而秘藏,與弗慎而輕輟言者等其戒焉;真按:疑為綴言之訛! 乃不闕不慎之為弊,又在徒寶而不開篋者下矣。慎之哉!

73

  讀易偶存真按: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說經之家莫詳於易,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所最宜慎擇者,在漢儒則取象之說、卦氣之說也,在宋儒則先天之圖、卦變之圖也。承朱門遺緒者,真按:翁方綱與朱子 平庵翫辭真按:項安世 真按:周易玩辭 雲峰通釋極意釐正矣,真按:胡炳文 真按:周易本義通釋 而於此數大端尚未能釋然也。近日白田王氏顧譏項氏繳繞於文辭,真按:王懋竑 真按:王懋竑 真按:項安世 而不及此數端,何哉?吾里厚庵先生著讀易偶存十四卷,真按:邵大業-著有崑山新陽合志,臺灣大學圖書館有藏1900年清刻本. 真按:「邵厚庵,大興人,乾隆初,以揀選出任黃陂知縣,後官蘇州知府,其家於北京開設銀號, 都中呼為“邵行”。 嗣君楚帆給諫持以示余,真按:邵自昌-著有「·《大興邵氏宗譜: 二卷,首一卷》 (清)邵自昌纂修 清乾隆60年(1795)」…讀之帀月而楚帆屬為一言。方綱於平庵、雲峰二家蓋兼取其理前人之緒而每以節齋訓解之約言為得體也。真按:蔡淵 真按:周易經傳訓解 然節齋於古今諸家之說尚多所未審定者,則說經之體段,與其持擇之精微,固不可同語矣。真按:翁方綱的易學-代表作 先生是書有節齋之簡該,兼有平庵、雲峰之剖釋,而其謙言偶存之意,猶自欿然其未足焉真按:真按:國:欿  部首 欠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ㄎㄢˇ1. 不滿﹑不自足。集韻˙上聲˙感韻:「欿,欿然,不自滿足意。」孟子˙盡心上:「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朱熹˙注:「欿然,不自滿之意。」 2.憂愁﹑愁苦。楚辭˙嚴忌˙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王逸˙注:「欿,愁貌也。」 3.坑穴,地面凹陷之處。廣雅疏證˙卷九下˙釋水:「欿,坑也。」楚辭˙宋玉˙九辯:「收恢臺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詞:欿1 kn ㄎㄢˇ〕〔《廣韻》胡感切,上感,匣。〕〔《集韻》苦感切,上感,溪。〕1.不自滿。《孟子‧盡心上》:“附之以 韓魏 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朱熹 集注:“欿然,不自滿之意。” 曾鞏 《策問一》:“惟先聖之烈雖自視欿然,察其用心如朕者,亦可以無憾矣。” 李東陽 《送喬生宇歸樂平》詩:“文場才弱冠,已破萬人敵;而猶不自滿,欿若字未識。”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蓋往之文明流弊,浸灌性靈,眾庶率纖弱穨靡,日益以甚,漸乃反觀諸己,為之欿然。”2.憂愁貌。《楚辭‧嚴忌〈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王逸 注:“欿,愁貌也。”3.通“ ”。坑。《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至則欿用牲,加書徵之。” 王觀國 《學林》卷五:“此欿字讀音‘坎’,其義則穴地也。”4.通“ ”。象聲詞。參見“ 欿欿 ”。 國無!待查!詞亦無!

74

。然其大者則在於不信卦氣,不信卦變,是則尤後學之所宜深昧者。真按:翁方綱之易學-代表作! 方綱於先生有世學淵源之舊,昔嘗舉邵庵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欲問先天之作,賦詩記之。今復得誦先生手系諸條而於嗣君昆季之校讐記兢兢乎篤承庭訓,真按:籖-不復一一出校! 彌可感也。故書此以復之。

74

  重刻三山林氏尚書解序

林氏尚書全解,朱子所稱而宋槧本不可得。今西川龍君志在補刻舊籍,問序於予,蓋欲補通志堂舊刻也。通志堂本惟闕其第三十四卷多方一篇;今於永樂大典鈔出補之為完書矣。真按:翁方綱與永樂大典 予又告之曰:「此書洛誥以後舊本亡失

75

,通志本是据其孫畊叟淳祐庚戍所補刻,真按:林畊叟 真按:當作庚戌! 尚有未審正者,應將立政篇第三十五卷之八葉第三行末『此篇之言三宅』句,至九葉第六行『又一說』三字凡三十五行皆刪去之。」予因而進告曰:林氏此書當與柯山夏氏詳解並讀之,真按:夏僎 真按:夏僎 真按:尚書詳解-浙江採進目作夏柯山尚書解. 欲重刻此書,則夏氏詳解可同刊也。真按:翁方綱的書經學 抑又推此以例諸經,亦有非必其相輔而足以相備相資者,真按:翁方綱的讀經方法論 如易則項氏翫辭、胡氏通釋可同也;真按:刋-不復一一出校了! 詩則呂氏讀詩記、嚴氏詩緝可同刊也;真按:嚴粲 春秋則程氏分記、吳氏纂言可同刊也。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的春秋學 抑又若易之李氏集解、李氏義海撮要、春秋之杜氏會議、禮記衛氏集說皆當以類相從而同刊之。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出版學 推此以例其餘,凡義例相資者皆得使學者並讀之,豈不愈於刻及春秋類對賦者乎真按:真按:翁方綱對通志堂經解批評 翁方綱與通志堂經解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