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ugust 18, 2008

91

。 〈兵考〉載晉兵制至悼公四年而止,其後治兵邾南,甲車四千乘,不載。載魯兵制,自昭公蒐紅始,而成公元年作丘甲,襄公十一年作三軍,昭公五年舍中車,俱不 載。〈經籍考〉卷帙雖繁,然但據晁、陳二家之目,參以諸家著錄,遺漏宏多。〈輿地考〉,近本歐陽忞《輿地廣記》,罕所訂補。大抵門類既多,卷繁帙重,未免 取彼失此。

   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論,大抵根據《通考》所徵引書目所失載者言之。其 實,馬氏未及徵引的還有很多,這是由於馬氏撰寫《通考》,大致根據其個人的家藏圖書,自不免有所疏漏。因此,研讀取資《通考》時,除《通考》所引文獻,需 與原典覆核,以免漏載或有所刪節外,宜再參稽下列各項文獻,以補《通考》的不足:真批:此似以文獻通考一文為書之一章也.劉師此書所引似乎過為繁重,對于初學者,乃適宜哉!幸其非猶杜澤遜氏為概要也.雖然,而文獻學的學部分實未顯,乃文獻則多矣.不知我師以為如何?學生謹白.

  《西漢詔令》十二卷 (宋)林虙編。按:此書起高祖,迄平帝,每帝各一卷。

  《東漢詔令》十一卷 (宋)樓昉編。按:此書起光武,迄獻帝,每帝一卷。

  《唐大詔令集》一三○卷 (宋)宋敏求編。按:此書薈萃唐代的詔令冊文,分〈帝王〉、〈妃嬪〉、〈追謚〉、〈冊謚〉、〈哀冊文〉、〈皇太子〉、〈諸王〉、〈公主〉、〈郡縣主〉、〈大臣〉、〈典禮〉、〈政事〉、〈蕃夷〉等十三門。每一門下,復分子目。

  《宋朝大詔令集》二四○卷 (宋)不著編人。按:分〈帝統〉、〈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后〉、〈妃嬪〉、〈太子〉、〈親王〉、〈皇女〉、〈宗室〉、〈宰相〉、〈將帥〉、〈軍職〉、〈武臣〉、〈典禮〉、〈政事〉等目。

92

   《慶元條法事類》八十卷附《開禧重修尚書吏部侍郎右選格》二卷 (宋)謝深甫等撰。按:此書今僅存三十六卷,所存的類目有〈職制門〉十卷、〈選舉門〉二 卷、〈文書門〉二卷、〈榷禁門〉二卷、〈財用門〉三卷、〈庫務門〉二卷、〈賦役門〉二卷、〈農桑門〉一卷、〈道釋門〉二卷、〈公吏門〉一卷、〈刑獄門〉存 三卷、〈當贖門〉一卷、〈服制門〉一卷、〈蠻夷門〉一卷、〈畜產門〉一卷、〈雜門〉一卷。

  按:以上詔令類各書,內容包羅很廣,可補各考之不足。

  《范文正公政府奏議》二卷 (宋)范仲淹撰。

《包孝肅公奏議》十卷 (宋)包拯撰。

《范忠宣公奏議》三卷附《恭獻諸公奏議》一卷 (宋)范純仁撰。

《東坡奏議》十五卷 (宋)蘇軾撰。

《盡言集》十三卷 (宋)劉安世撰。

《宋丞相李忠宣公奏議》六九卷《附錄》九卷 (宋)李綱撰。

《文公先生奏議》十五卷 (宋)朱熹撰。

《左史諫草》一卷 (宋)呂午撰。

《歐陽文忠公奏議》十八卷 (宋)歐陽脩撰。

《讜論集》五卷 (宋)陳次升撰。

《周文忠公奏議》十二卷 (宋)周必大撰。

《中興備覽》三卷 (宋)張浚撰。

93

《宋特進左丞相許國公奏議》四卷 (宋)吳潛撰。

按:《文獻通考》頗引奏議,但疏漏頗多,上列諸書,可參稽取資,補其未備。

《元豐官制》不分卷 (宋)元豐四年(一○八一)敕撰。

《麟臺故事》五卷 (宋)程俱撰。

《翰苑遺事》一卷 (宋)洪遵撰。

《南宋館閣錄》十卷《續錄》十卷 (宋)陳騤撰。《續錄》  (宋)不著撰人。

《州縣提綱》四卷 (宋)陳襄撰。

  《作邑自箴》十卷 (宋)李元弼撰。

  按:以上各書,可補〈選舉考〉、〈職官考〉之不足。

  《救荒活民書》三卷《拾遺》一卷 (宋)董煟撰。按:此書上卷考古以證今,中卷條陳救荒之策,下卷及《拾遺》一卷,記載宋代名臣賢士對救荒政策的議論。此書可補〈職役考〉、〈征榷考〉、〈國用考〉之未備。

  《卻掃編》三卷 (宋)徐度撰。

  《墨莊漫錄》十卷 (宋)張邦基撰。

  《曲洧舊聞》十卷 (宋)朱弁撰。

  《文昌雜錄》七卷 (宋)龐元英撰。

  《春明退朝錄》三卷 (宋)宋敏求撰

94

  《澠水燕談錄》十卷 (宋)王闢之撰。

  《皇朝事實類苑》七八卷 (宋)江少虞撰。

  按:《文獻通考》多引雜家類的著作,如宋代王明清的《揮麈錄》、宋代葉夢得的《石林燕語》、宋代洪邁的《容齋隨筆》等,均多所徵引。上舉七種雜著筆記,多記國家典章及前賢逸事,可補《通考》的不足。

  馬氏於宋人著作,徵引較多,但是宋人著作繁夥,所以馬氏未及徵引或徵引未備的也多,因此上面所列舉的,偏重於宋人所編撰的著作。至於五代以前的文獻,亦大致需多參考其他著作,才可得見文獻的全貌。

三、要擇用善本

  目前《文獻通考》所通行的本子,是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臺北新興書局縮影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十通》本。此本由於是採縮影方式,故字體很小,且有誤字,不得謂之善本。因此,閱讀利用《文獻通考》時,要擇用善本。

  《文獻通考》一書,由於篇幅甚巨,明代以後頗有節本行世。如明胡震亨節錄二十四考之要為《文獻通考纂》(二十四卷)⑰;有明代不著撰人所編《文獻通考摘要》(二十四卷)⑱;清康熙間,嚴虞惇刪錄其要為《文獻通考詳節》(二十四卷

⑰ 此書今臺北國家圖書館有明天啟六年(一六二六)刊本,六冊。

⑱ 此書今臺北國家圖書館有明藍格鈔本,十二冊。

95

)⑲;清乾隆年間又修《文獻通考紀要》(二卷)⑳;又有不著撰人之《文獻通考鈔》(一卷)﹝21﹞;不著撰人之《文獻通考歌括》(不分卷)真按:詞:【歌括】猶歌訣。 周密 《齊東野語‧算曆約法》:“凡推算皆有約法,推閏歌括云:‘欲知來歲閏,先算至之餘;更看大小盡,決定不差殊。’” 林紓 《閩中新樂府》:“我意啟蒙首歌括,眼前道理說明豁。”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今詞又失其聲律,而詩尨奇愈甚,考徵之士,睹一器,說一事,則紀之五言,陳數首尾,比于馬醫歌括。”參見“ 歌訣 ”。 22﹞;此皆節鈔或摘錄之本也。

  《文獻通考》除節錄本外,又有合編本。清乾隆年間,合唐杜佑《通典》、宋鄭樵《通志》、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為《三通》,於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由武英殿刊行﹝23﹞。 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迄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間,陸續修纂《欽定續通典》(一五○卷)、《欽定續通志》(六四○卷)、《欽定續文獻通考》(二五○ 卷)、《皇朝通典》(一○○卷)、《皇朝通志》(一二六卷)、《皇朝文獻通考》(三○○卷)等,清光緒中輯刊為《九通》,浙江書局為之刊行。清光緒三十一 年(一九○五),劉錦藻輯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至光緒三十年(一九○四)間之典章制度為《皇朝續文獻通考》(四○○卷)。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至 二十六年(一九三七)間,上海商務印書館以劉書合《九通》為《十通》印行。此為彙編本刊行之經過也。

  由於節錄本已非完本;彙編本均為清以後所編,近世刊行、影印者甚多。此所舉善本,限於清代以前的單行本。

⑲ 此書今臺北國家圖書館有舊鈔本,十六冊。

⑳ 此書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有乾隆間武英殿刊本,二冊。

21﹞ 此書今臺北國家圖書館有《觀我堂叢書》本,清編者手稿本。

22﹞ 此書今臺北國家圖書館有舊鈔本,四冊。

23﹞ 此《三通》,除武英殿刊本外,又有清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崇仁謝氏刊本及清同治中廣州學海堂刊本等。

96

  關於《通考》之初刻年代,清代以來,眾說紛紜,主要之說法如左:

  ⑴以為初刊於元至大二年(一三○九)。清于敏中等於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奉敕編纂之《天祿琳琅書目》卷八著錄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司禮監刊本,云:

宋馬端臨撰,三百四十八卷。前明世宗〈序〉,次元至治二年(一三二二)〈訪文獻通考文移〉,次元王壽延﹝24﹞ 〈進書表〉,次端臨〈自序〉。明世宗〈序〉作於嘉靖三年(一五二四),以是書為有益於世,持命司禮監重刻此本,橅印極精。所載王壽延〈進書表〉,題延祐六 年(一三一九),自稱宏文輔道粹德真人。考延祐為元仁宗年號,陶宗儀《輟耕錄》載壽延字眉叟,杭州人,出家為道士,受知晉邸,後以宏文輔道粹德真人管領開 元宮。所云晉邸者,考《元史》仁宗嘗出封懷州。懷州即今懷慶,本晉地也。但進書宜在訪言之後,而書中所載訪書文移,反稱至治二年(一三二二)。至治為英宗 年號。按英宗以延祐七年(一三二○)即位,明年(祐按:即一三二一)真批:此注似可不必也. 方改元至治,則書中所刊,必有差誤。或至治係至大之為。訪書在武宗時,未可知也。﹝25

清咸豐間,丁丙(一八三二—一八九九)承襲此說。《善本書室藏書志》卷十三著錄元刊本《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丁氏云:

24﹞ 「延」,一作「衍」。

25﹞ 清于敏中等編《天祿琳琅書目》,民國五十七年三月,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頁六六一。

97

按: 王壽延〈進書表〉題延祐六年(一三一九),延祐為元仁宗年號。《輟耕錄》載壽延字眉叟,杭州人,出家為道士,受知晉邸。後以宏文輔道粹德真人管領開元宮。 所云晉邸者,《元史》仁宗嘗出封懷州,即今懷慶,本晉地也。但進書應在訪書之後,而書中所載訪書文移反稱至治二年(一三二二)。至治為英宗年號。英宗以延 祐七年(一三二○)即位,明年方改元至治,書中所刊或係至大之譌,訪書疑在武宗時耳。……﹝26真批:嗟呼,這些跟文獻學有什麼關係呀?根本就是專論文獻通考嘛.若就作文而論,根本就是離題了嘛.容乃真之愚陋乎!

  ⑵以為初刊於元仁宗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間者,此清周星詒(一八三三—一九○四)主之。《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卷八於《文獻通考》條下引周氏云:

  廷祐刊本,甚密,十三行,二十六字。﹝27

  ⑶以為初刊於元英宗至治二年(一三二二),此清周中孚(一七六八—一八三一)、邵懿辰(一八一○—一八六一)等主之。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二十九)著錄元至治壬戌(二年,一三二二)刊本《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周氏云:

  前載〈自序〉、(小序)及至大元年(一三○八)李謹思〈序〉、延祐六年(一三一九)王壽衍〈進表〉

26﹞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民國五十六年八日,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頁六○九—六一○。

27﹞ 清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注》,民國五十年十月,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本,頁三三六。

98

、至治二年(一三二二)〈鈔白〉。〈鈔白〉末有「速為差委有俸人員禮請馬端臨親齎所著《文獻通考》赴路謄寫校勘刊印施行」云云,則當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始為校刊云。﹝28

邵氏《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卷八《文獻通考》條下云:

元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刊本,即明南監本。﹝29

  按:邵氏雖未明言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刊本為初刊本,然其所著錄諸本,以此本為最早,不云有更早之本,又云即明南監本所自出,可見其以為至治二年刊本係最初之刻本。

  ⑷以為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始刊行者,此說瞿鏞(一七九四—一八七五)、陸心源(一八三四—一八九四)、葉德輝(一八六四—一九二七)、莫伯驥(一八七八—一九五八)等主之。

  按: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西湖書院刊後至元五年(一三三九)余謙重刻本,載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余謙〈敘記〉,云:

鄱人宋相子馬端臨述《文獻通考》于家,泰定元年(一三二四)江浙省彫寘于西湖書院。越十有一年,予由太史氏出統學南邦,因莅杭閱究其文,或譌或逸,版咸有焉。……

28﹞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民國五十四年四月,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本,卷二十九,葉六—八。

29﹞ 同﹝27﹞。

99

主此書初刊於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者,蓋據此而言也。

  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二著錄元刊本《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云:

宋馬端臨撰并〈序〉。前有王壽衍〈進書表〉,又李謹思〈序〉。初刻於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寘板西湖書院。後有闕失,至正五年(一三四五)江浙儒學提舉余謙,訪得原稿於其子志仁真按:馬志仁 重為訂正補刊,印行於世。……﹝30

陸心源《儀顧堂續跋》卷七〈元槧文獻通考跋〉云:

自壽衍進書之後,泰定元年(一三二四)江浙行省始刊版於杭州之西湖書院。﹝31

葉德輝於《郋園讀書志》卷四著錄元至元七又五年西湖書院刊本《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真按:疑有誤!-讀下文則此不誤矣,乃應在七下斷句.謂又有五年本也.或又至元(後至元也).○又下有引余謙序,則題署作「至元又五年」,是「又五年」所本也. 云:

《文 獻通考》元時西湖書院前後凡兩刻:一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刻者。前有延祐六年 (一三一九)四月弘文輔道粹德真人王壽衍〈上書表〉、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六月〈鈔白〉奉聖旨發下浙江行省儒學繕刊指揮一道,其版明時在南京國子監。諸家 書目有以為延祐刻者,有以為至治刻者,實則延祐進書,至治發刻,而刻成則在泰定元年(一三二四)也。一至元又五年(即後至元五年,一三三九)刻者

30﹞ 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民國五十六年八月,臺北廣文書局影清原刊本,頁七○九—七一○。

31﹞ 清陸心源《儀顧堂續跋》,民國五十七年三月,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頁三二三—三二五。

100

,前〈進表〉、〈鈔白〉同,末有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余謙〈敘〉……﹝32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卷八著錄紅蘭主人舊藏元刻本《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莫氏云:

自壽衍進書之後,泰定元年(一三二四)江浙行省始刊版于杭州之西湖書院。﹝33

   以上四說:于敏中等所撰《天祿琳琅書目》及丁丙以為初刊於至大二年(一三○九) 者,純屬臆測,固不足徵。周星詒以為初刊於延祐問者,蓋今元刊本前有延祐六年(一三一九)四月弘文輔道粹德真人臣王壽衍〈進文獻通考表〉之故。周中孚、邵 懿辰以為初刊於至治二年(一三二二)者,又蓋今元本前有至治二年(一三二二)饒州路總管府下樂平州刊印《通考》指揮〈鈔白〉一則之故。真按:詞無!待查! 瞿鏞等所稱初刊於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者最合理,其中又以葉德輝所說,最為詳密。今據以論定《通考》之初刻年代,當在泰定元年(一三二四)。真批:然則只要多讀書即易下斷語矣.若此均為抄撮而成,而己見無一二也.猶日知錄云.

  今將《文獻通考》所知見的傳本著錄於下:

  ⑴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西湖書院刊本

  此本《鄭堂讀書記》著錄。

32﹞ 清葉德輝《郋園讀書志》,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臺北明文書局影印本,頁三六七—三六九。

33﹞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民國五十六年八月,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卷八,頁九四九。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