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ne 14, 2008

1278

     第二節 短篇小說

   清代長篇小說方面的成就遠勝於短篇,前已言之。在短篇小說方面,則文言的志怪、筆記式作品,在質與 量方面,比之幾乎要繳白卷的白話小說,都超過許多。不過,無論是文言或白話的短篇小說,都很少有什麼創新的地方,它們的成績,也許只能在結合了前人的經驗 之後,作一個集成的表現方面,才值得一提。但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文言短篇中的《聊齋志異》和白話小說裡的《十二樓》,由於作者的才情,使它們各自在我國 小說史上,應該佔有一席之地。玆分述如下:

    一、文言短篇小說代表作——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的作者是蒲松齡,他字留仙,號柳泉。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一六四○—— 一七一五)。雖然他的才學古文都很好,卻一輩子不得志於有司,若非數奇,就是八股文較少研究了。他的著作不少,而且方面很廣,有文集四卷、詩集六卷,以及 很多小說、戲曲、雜著。至今流傳且享盛譽的是醒世姻緣和聊齋志異。(蒲氏生平及與醒世姻緣關係,參見前節。)

  五四初期,因提倡白話文,對這部以古文撰著的神怪短篇小說,抨擊不遺餘力,錢玄同就說它「全篇不通」,胡適稍緩和一點,說「以文法論文,尚不得謂之全篇不通」。在提倡白話文時講這些話是可以理解的,但這顯然不是公平的論斷。

1279

  《聊齋志異》的作者在清初是沒沒無聞的一介布衣,可是終清之世,它「流播海內,幾於家有其書」(《冷廬雜識》),受歡迎的程度,比清代名流袁枚的子不語、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這些同類型小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是無因的。《三借廬筆談》說:

   「相傳先生居鄉里,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携 一大磁甖,中貯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於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 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餘寒暑,此書方告蕆,故筆法超絕。」

  蒲氏聊齋自誌說:

  「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蕋,蕭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可見他收集資料的苦心以及刻意經營許為寄託之作的誠懇態度。《聊齋志異》與其他無數筆記雜錄不同的地方,主要就在嚴肅的創作態度,蒲松齡不是以談狐說鬼來消夏或打發病癒的時間,他是希望能寫出一部傳世的作品。我們現在還能見到他的手稿,那是字斟句酌,刪改再三的文字。

  《聊齋志異》共有短篇狐鬼故事四百三十一則,有的本子分作八卷,有的分作十六卷。又有拾遺一卷,二十七則,不是作者所刪棄的,就是後人擬作的,因為文字內容都較差。

  論者均以為《聊齋志異》的成功在以下兩點:第一,它把志怪小說與唐宋傳奇相結合,以傳奇小說的手法,去處理那些神怪鬼狐故事

1280

, 使其委婉曲折。第二,蒲松齡筆下的狐鬼,不但通人性,有時甚至與人難分,讀者在讀過某些故事時,也許 會覺得人不如狐鬼。我們認為,在《聊齋志異》的天地中,人間陽世與狐鬼陰世,仍然是截然兩個世界,只是作者認為人世中的種種不公不平,不仁不義,不忠不 孝,不情不愛,是值得批判斥責的,因此他筆下的陰世,就時常成了一個諷刺的對照。我們不但能看到許多情愛不渝,言出必信的狐鬼,我們更能看到公正嚴明又能 推仁孝之心的一批陰世主宰。所以,《聊齋志異》多少反映出作者對人世的失望,他創造了他心目的理想國,使世人或可得一些安慰——那神秘的陰世並不如此黑暗 污濁。

   書中第一則故事「考城隍」,就是寫一個老童生,死後被陰府召往考試,同試二人,但主考者有玉皇大 帝、關帝等十餘官,可見陰府考試之慎重。考題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老童生文中有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神傳贊不已。於 是讓他去補河南城隍之缺。老童生以老母年已七旬,想乞陽壽以奉母天年。諸神查其母壽籍,尚有九年,因推仁孝之心,故給假九年,及期再復相召。於是老童生又 活過來,九年後母親死了,老童生才「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可見陰府之中,既講法,又講情,真可算是一個極樂世界了。

  《聊齋志異》傳到日本後,在彼邦也深受重視,有各種譯本與改寫本。名作家森鷗外、國木田獨步、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及川端康成等,均受到它的影響。國木田獨步說:

  「其思想之奇拔處是破天荒的,到底是我們日本人所不能及之處,《聊齋志異》一書,其文字豐富新鮮,遠較他書更為卓越。怪異談是民族幻想力發揮到極點以後的產物,又是民族滑稽心之極度發揮的產物,大凡善語鬼神怪異的民族

1281

,其現實生活雖然勞苦役役,但卻總是有些餘情閒意的民族。」(引自籐田賢祐著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王孝廉譯。)

    二、白話短篇小說代表作——十二樓

   十二樓的作者李漁,生平大要已見本編第三章第一節。李氏是清代有數的大戲曲家,以餘力偶寫小說,短 篇集子先有無聲戲,後有十二樓。又有名的色情長篇肉蒲團(一名覺後禪),不少人認為也出自李氏手筆,惟未為定論。一般認為在李氏的兩部短篇小說集中,晚出 的十二樓遠較無聲戲為佳,原因是十二樓不但代表了他的思想,同時表現了他獨有的風格。

   十二樓,是十二篇以樓為名的小說集,其題目及各篇回數是:一、合影樓三回,二、奪錦樓一回,三、三 興樓三回,四、夏宜樓三回,五、歸正樓四回,六、萃雅樓三回,七、拂雲樓六回,八、十巹樓二回,九、鶴歸樓四回,十、奉先樓二回,十一、生我樓四回,十 二、聞過樓三回。每回都有整齊的回目標題。

   如果說《聊齋志異》是結合了志怪小說與傳奇小說的產品,那麼《十二樓》可說是結合了傳奇小說與平話 短篇的產品。它從傳奇小說中保留其曲折的故事性和才子佳人的題材,從平話小說中取其形式——以詩詞起興,用一段說教的言詞做入話,採取白話的敘述——不 過,到李漁的時代,章回小說已經發展完成,李漁雖作短篇,仍為這些小說套上一襲章回的外衣,實在大可不必,尤其像〈奪錦樓〉,本來只有一回,也安上第一回 字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李漁是個喜愛賣弄才華的人,小說裡有不少詩、詞、古文、駢文、成語、俗語不說,單只以這十二篇小說,他安排它們都與「樓」有關,就是一種特意的賣弄,以表現他的巧思和結撰故事的能力。不過在十二篇中,並不是每篇都和「樓」發生密切的關係

1282

。像「合影樓」,由於「樓台倒影入池塘」,樓成為故事的關鍵,而在「奪錦樓」中,那樓就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了。

  李漁是一夫多妻制的擁護者,他本身就妻妾眾多。反映在他小說中的,也是視一夫多妻為當然,尤以有貌的才子,李漁必配給他不止一個的佳人,如合影樓、奪錦樓,都是才子娶得「雙美」的故事,這雖是當時社會制度下允許的事,但今日看來,不免有庸俗的感覺。

  《十二樓》的優點與缺點,曹麗蓉在李漁小說《十二樓》的藝術技巧一文中有如下的評述:

   「十二樓的形式完整,結構嚴謹,文字淺白通俗。而小說的戲劇化結構,以及不落窠臼的佈局與手法,更 形成了它的獨特風格。所以,李漁的文字技巧及形式結構成功的表達出作品的內容題材,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成功的文學形式,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所服務的文學內 容也一樣的功成。」

   「李漁雖有說故事的天才,但卻不能從人物心理方面落筆,搜索人的行為動機,因此他的角色都是定了型 的,有如舞台上的生、旦、淨、丑,涇渭分明,他並不曾對人類的內心活動給予透視,他描寫人與人的關係,十分的粗糙與簡單,那種人類心理變化的複雜過程,那 種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緊張狀態上衝突關係,在他的小說裡都付諸厥如。……十二樓可說是一部世俗化的小說,李漁的優點是通俗,但好些時候,過猶不及,成了媚 俗。……雖然新鮮,格調卻不高。」

  不錯的,李漁以戲劇的結構來處理小說,情節完整,又有很好的文筆,可惜內容貧乏,格調庸俗,無怪其不能受到後世的重視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