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June 29, 2008

471

。芟除字句或至失其本事,《山 堂考索》云:“《舊史》段秀實與大將劉海賓、何明禮、姚令言,判官岐靈岳同謀朱泚,《新史》乃削去‘判官岐靈岳’五字,夫姚令言乃涇原節度使,與朱泚同 反,《舊史》乃謂令言之判官岐靈岳,《新史》削去五字,誤矣。”案《新書》之誤實不止此,近時《日知錄》復舉此條為《新書》之病,而不知宋人已言之。後人 駁正《新書》陳陳相因,胥此類也。真按:邵晉涵與顧炎武-似頗以指摘日知錄之誤為得也. 真按:日知錄之誤 不獨文義之蹇躓也,然自吳縝為《新書糾謬》,學者師其餘論,吹毛索疵,莫不以《新書》為詬厲,甚至引幽怪之書、無稽之說,證《新書》為失實,如引《夷堅志》諸書,以元宗為李輔國擊首而取其腦,真按:此亦當迴改作玄宗! 肅宗遇武乙之厄,穆宗有商臣之惡,郭后與聞陳宏志之謀不克令終,皆不經之邪論,而好奇者轉以《新書》不載為失考。是 豈足以服修、祁之心哉。平情論之,《新書》刪定《舊史》,廢傳六十一篇,如薛伾、李祐等之事宜附見,韋元甫、李若祁等之行事不著,元奘、神秀之事多屬荒 渺,此刪併之善也。新添傳三百一十篇,《后妃傳》增載郭賢妃、王賢妃,創業功臣傳增載史大奈,韓門弟子增載皇甫湜、賈島,《忠義傳》增載雷萬春、南霽雲, 《循吏傳》增載韋丹、何易于,《儒學傳》增載張齊賢、啖助,《文藝傳》增載呂向、張旭,《方技傳》增載邢和璞、羅思遠,《列女》增載高愍女、楊烈婦,此搜 羅遺佚而有裨於《舊史》者也。且《舊史》於咸通以後紀傳疎略,《新書》則於韓偓之納忠、高仁厚之平賊,與夫雷滿、趙匡凝、楊行密、李罕之之僭割,具書於 傳,一代興廢之蹟備焉,豈得謂其無補於《舊史》歟。即其刪存《舊史》諸傳,如姚崇則略載其初見十事,韓愈則補載其出使王庭凑,皆合史裁,非漫然損益也。 《宰相世系表》雖多附會華胄,難盡徵信,要足備唐人之譜學。《藝文志》略存撰人出處,較舊史《經籍志》為稍優。真按:邵晉涵的目錄學 綜其大略,刪煩補闕,亦所謂後起者易為功耳。使修、祁修史時,能溯累代史官相傳之法,討論其是非,決擇其輕重,載事務實而不輕褒貶,立言扶質而不尚撏撦,何至為後世譏議,謂史法之敗壞自《新書》始哉。真按:新唐書之失 今《新》、《舊唐書》並列學官,集長去短,各有取裁,學者亦無庸過分軒輊矣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472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五代史記真按:新五代史之失

   《五代史記》七十五卷,宋歐陽修撰。修以文章名,為此書自謂得《春秋》遺意,當時推重其書,比諸劉向、班固。然朱子已譏其張居翰為失實,陳師道譏其李思 恭、思敬為失考。又如王彥章則過事推崇,元行欽、烏震則過為詆毀,褒貶之不平,復為李心傳諸人所譏議。至年月之參差、紀傳之複舛,吳縝《纂誤》已詳言之 矣。以今考之,則前人所指摘尚有未盡者。夫史家以網羅放失為事,故曰其軼時時見於他說,又曰整齊舊聞,李延壽《南》、《北史》於舊史外時有增益,斯其為可 貴也。修則不然,取舊史任意芟除,不顧其發言次第,而於《舊史》之外所取資者,王禹偁之《闕文》、陶岳之《史補》、路振之《九國志》三書而已。所恨於修 者,取材之不富也。修與尹洙同學古文,法《春秋》之嚴謹。洙撰《五代春秋》,雖行文過隘而大事不遺,修所撰帝紀,較《五代春秋》已為詳悉矣,然於外蕃之朝 貢必書,而於十國之事俱不書於帝紀,豈十國之或奉朝貢、或通使命者,而反不得同域外之觀乎。所恨於修者,書法之不審也。真按:新五代史之失 法度之損益,累代相承,五代雖干戈相繼,而制度典章,上沿唐而下開宋者,要不可沒,修極譏五代文章之陋,祇述《司天》、《職方》二考,而於禮樂、職官、食貨之沿革,削而不書,考古者茫然於五代之成迹,即《職方考》於十國之建置亦多疎漏。所恨於修者,掌故之不備也。真按:新五代史之失 舊史但據實錄排纂事蹟,無波瀾意度之可觀,而修則筆墨排騁,推論興亡之迹,故讀之感慨有餘情,此其所由掩舊史而出其上歟。徐無黨注發明義例,疑親得於修所口授者,真按:邵晉涵的文筆-此句似作「疑親得於修口授者」即可.何必加所字? 然但有解詁而不詳故實與音義,是亦史注之別體也真按:真按:注史之體 中國史學史

473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宋史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等撰。總目題本紀四十七、志一百六十二、表三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然卷四百七十八至卷四百八十三皆世家也,而連綴於列 傳之中,則標目未明矣。向來論《宋史》者,俱譏其繁蕪而尠所舉正,柯維騏僅引《容齋五筆》辨正向敏中、李宗諤數事,未能旁及,其後沈世泊撰《宋史就正 編》,綜覈前後,多所匡糾。約舉數端,如《高宗紀》“紹興十二年八月戊戌,洪皓至自燕”,而《洪皓傳》作“七月見於內殿”。《朱倬傳》“宣和五年登進士 第”,據《徽宗紀》則宣和六年策進士,是為甲辰科,並非五年。此紀、傳之互異也。《宋準傳》云“李昉知貢舉,擢準甲科,會貢士徐士廉擊登聞鼓,訴昉取捨非 當,太宗怒,召準復試,後遂行殿試”,據《選舉志》“開寶六年,御殿給紙筆別賜殿試,遂為常制”,是太祖時事誤作太宗。《蘇舜欽傳》云“康定中,河東地 震。舜欽詣匭通疏”,據《五行志》地震在寶元元年,康定止一年,無地震事。此志、傳之互異也。真按:宋史之誤 《杜 太后傳》云“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長”,而《杜審琦傳》則云“審琦、昭憲,皇太后之兄。太后昆仲五人,審琦居長”,又《太后傳》云“生太祖、太宗、秦 王、廷美”,據《廷美傳》則其母為陳國夫人耿氏。《張浚傳》云“浚擢殿中侍御史,駕幸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所部逼逐,諫臣墜水死,浚奏奪世忠觀察使”,據 《韓世忠傳》,世忠乃左軍統制而非後軍統制。案《本紀》後軍統制為張煥,紀又云“後軍將孫琦等作亂,逼左正言盧臣中墮水死”,不言世忠。又《滕康傳》“韓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贖金。康復論世忠無赫赫功,詔降世忠一官”,是奏奪世忠觀察使者乃滕康而非張浚。此傳文前後之互異也。真按:宋史之誤 譏《宋史》者,謂“諸傳載祖父之名而無事實,似誌銘之體

474

;詳官階之遷除而無所刪節,似申狀之文”,然好之者或以為世系官資轉可藉以有考,及證以他書則《宋史》諸傳多不足憑。如《晁補之傳》云“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慤之曾孫也,父端友”,據黃庭堅為補之父端友撰誌銘云“晁氏世載遠矣,有諱者以太子少保致仕,真按:晁迥 諡文元。君之曾王父諱真按:晁迪 贈刑部侍郎。王父諱宗簡真按:晁宗簡 贈吏部尚書。父諱仲偃真按:晁仲偃 庫部員外郎。刑部視文元母弟也”,是補之實非迥五世孫。又《晁迥傳》云“迥子宗慤”,據曾鞏《南豐集》,宗慤父名真按:晁宗慤 真按:晁遘 是補之實非宗慤曾孫。《謝絳傳》云“祖懿文,父濤”,據范仲淹撰謝濤誌銘“懿文生崇禮,崇禮生濤,濤生絳”,是謝絳實為懿文曾孫。然則《宋史》所述世系豈足盡信哉。真按:宋史之誤 《洪 邁傳》云“乾道二年知吉州,六年知贛州。辛卯歲飢。十一年知婺州,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淳熙改元,進煥章閣學士”,據本紀,淳熙十四年有翰林學士洪邁言,則 “淳熙改元”當作“紹熙改元”,乾道無十三年,傳云“辛卯歲飢”為乾道七年,則十一年上宜加“淳熙”二字。又邁以淳熙十年知太平州,有惠政,今《瑞麻 讚》、《姑孰帖》尚在太平,而傳文闕載。然則《宋史》所敘官資又豈可盡信哉。真按:宋史之誤 至於宋師伐遼,高鳳以易州來歸,見《北盟會編》,而《宋史》誤作郭藥師。紹興中趙鼎以奉國軍節度使出知紹興府,見《宰輔編年錄》,而《宋史》誤作忠武軍。汴京之破,失載王履之奉使盡節;南宋之末,失載王堅之守城不降。是其於忠義之士、立功之臣尚多闕落,尤為疎漏之大者矣。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真按:清高宗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四庫全書編纂的宗旨 世 泊所匡糾者,皆切中《宋史》之弊,然其前後之複沓牴牾,不一而足,世泊亦不能悉舉也。當時修《宋史》,大率以宋人所修國史為稿本,匆遽成編,無暇參考。宋 人好述東都之事,故史文較詳,建炎以後稍略,理、度兩朝,宋人罕所紀載,史傳亦不具首尾,遂至《文苑傳》止詳北宋,而南宋僅載周邦彥等寥寥數人,真批:周邦彥乃南宋人? 《循吏傳》則南宋無一人,豈竟無可考哉,抑亦姑仍東都書之舊而不為續纂也。然如南唐劉仁瞻之死節,歐陽修《五代史記》、司馬光《通鑑》俱為證明,而《宋史》仍作以城降

475

。李澣終於遼,未嘗入宋,見《遼史》本傳,而《宋史》仍附傳於《李濤傳》後。此其於通行學官之書、同修之史尚不及引證,其參差之蹟、闕遺之事,又豈可枚舉乎。惟諸論尚無甚偏駁,創立《周三臣傳》亦可為後來修史之法,姑取以備一代之史而已。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遼史

   《遼史》一百十六卷,元托克托等撰。至正三年四月詔儒臣分撰遼史,四年三月書成,為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一卷、列傳四十六卷、《國語解》一卷。考袁桷《修 三史議》、蘇天爵《三史質疑》,知遼代載籍可備修史之資者本少,此書所據者,耶律儼、陳大任之書也。當日史臣見聞既隘,又迫限時日,無暇旁搜,而局於三史 並行之議,敷衍成文,取盈卷帙。觀諸志敘例,惟取其門類相配,而不顧其事蹟之有無,其張皇補苴之心亦良苦矣。今總核其書前後,每年遊幸既具書於本紀矣,復 為《遊幸表》一卷;部族之分合既詳述於《營衛志》矣,復為《部族表》一卷;屬國之貢使亦具見於本紀矣,復為《屬國表》一卷;義宗之奔、唐章肅之爭國既屢見 於紀、志、表矣,復累書於列傳;《文學》僅六人而分為兩卷,《伶官》、《宦官》本無可紀載也,而強綴三人為一卷。此其重複瑣碎之病,在史臣非不自知之,特 以事蹟寂寥,惟恐卷數之隘,難以配宋、金二史,不得已而為此重見出、真按:叠-不復一一出校. 瓜 分縷割也。然遼之遺事非竟無可考也,《東都事略》載遼太宗建國號大遼,聖宗即位改大遼為大契丹國,道宗咸雍二年復改國號大遼,而此書不載,是其於國號之更 改尚未詳也。《文獻通考》稱遼道宗改元壽昌,洪遵《泉志》引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云“契丹主天祐年號壽昌”,又引《北遼通書》云“天祚即位,壽昌七年改 為乾統”,而此書作“壽隆”,殊不思聖宗諱隆緒,道宗為聖宗之孫,必不至紀元而直犯祖諱者真批:遼乃外族,其俗豈同漢耶?

476

。又《老學庵筆記》載,聖宗改號重熙,後避天祚嫌名,追稱重熙曰“重和”,而此書不載,是其於改元之典章多舛漏也。南面官有散官、有憲官、有試秩、有勳、有爵、有賜、有食邑而《百官志》不載,商稅、務分設官以涖之而《食貨志》不載,真按:原文麥形似乃簡化字體! 是 其於官爵征榷之制有遺闕也。韓德讓之專政、劉四端之樂隊,紀、傳俱不詳其文,是其於政務多所掩沒也。使當日能博採遺聞,則朝章國故必有可補實錄所未備者, 何至重複瑣碎以取盈卷帙哉。觀王郁、趙延壽、蕭翰諸傳,於事見《通鑑》及葉隆禮《契丹國志》者,尚不暇取證,匆遽成書,固難責其博採舊聞矣。然此書以實錄 為憑,無所粉飾。如《宋史》“太平興國七年戰於豐州”,據此書則宋使請和;《宋史‧忠義傳》有康保裔,據此書則保裔被擒而降,後為昭順軍節度使,審其事 勢,《遼史》較可徵信,此三史所由並行而不可偏廢歟。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金史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托克托等撰。金人重典章、修法制,實錄以時纂輯,中原文學彬彬稱盛,撰著之書多有裨於史事。托克托等進書表云“張柔歸金史於其前,王鶚輯金事於其後,是以纂修之命,見諸敷遺之謀,延祐申舉而未遑,天推行而弗竟”,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239頁)作「厯」.可見此乃迴改之文也!本書迴改未盡,反成例不謹嚴. 則 元人之修此書,施功已久矣。《文藝傳》云,好問晚年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制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 乃言於張,願為撰述,既因有阻而止,乃搆野史亭,著述其上,凡金源君臣遺言德行,採摭所聞,有所得輒以片紙細字為記錄,至百餘萬言,纂修《金史》多本其所 著。是此書本於好問之《壬辰雜編》真按:元好問

477

, 參以劉祁《歸潛志》,其所據之書較備矣。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首尾完密,條例整齊,約而不疎,贍而不蕪,在三史中為最善。如載 《世紀》於卷首,而列景宣帝、睿宗、顯宗於《世紀補》,能斟酌魏收《魏書》之體例而得其宜。《曆志》則採趙知微之《大明曆》而兼考渾象之存亡,《禮志》則 掇韓企先等之《集禮》而兼及雜儀之品節,《河渠志》之詳於二十五埽,《百官志》之首敘建國諸官,徵文考獻,於是乎在。論《食貨》則因物力之微而嘆其初法之 不慎,敘《選舉》則因令史之正班而推言仕進之末弊,述《交聘表》則數宋人三失而惜其不能守險、不能自強,皆切中事機,意存殷鑒,非苟為立論者。前後書法亦 無偏護曲黨,承麟受命於倉猝而猶稱為末帝,皆《宋》、《遼》二史所未逮也。惜其列傳尚多疎舛,楊朴佐太祖開基見於《遼史》,而此書不為立傳。晉王宗翰之上 書乞免見《北盟會編》,瀋王宗弼之遺令處分見《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皆有關國政,而不書於傳。海陵之失德既見於本紀矣,而諸嬖之猥褻復詳述於《后妃傳》。 王倫以奉使被留,未嘗受職,而傳列於酈瓊、李成之後。《張邦昌傳》既云《宋史》有傳,事具宗翰等傳矣,而複引本紀之文,傳列於劉豫之前。昌本之南走、施宜 生之泄謀、宇文虛中之謗訕,傳聞異辭,未能核定,蓋其時南北隔絕,史臣各紀所聞,難於畫一。此書載創業之績祇據實錄,亦未暇旁考諸書也,然《宋史》載兩國 兵事尤多浮辭,如采石之戰,其時海陵士卒聞大定改元,上下離心,以小舟試江而敗,遇變還師,不係乎江上之督戰也,而宋人張大其辭,遂以為社稷安危視此一 舉,寧足信哉。此書於泰和以後諸臣傳尤能悉其情事,此為好問等得諸親見者也。傳贊亦多平允,張中孚之事仇、崔立之反復,明著其辭為炯戒,豈非明向背之義、 識興廢之原者歟。卷三十三、卷七十六中有闕文,蓋明代監本之脫誤云。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478

元史

   《元史》二百十卷,明宋濂等撰。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濂及王禕為總裁。二月開局天寧寺,八月書成。而順帝一朝史猶未備,乃命儒士歐 陽佑等往北平採其遺事。明年二月詔重開史局,閱六月書成,為紀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傳九十七卷。明人多不滿其書,解縉作《正誤》、許浩作《弼 違》,皆有所抉摘。《日知錄》復舉趙子昂諸傳備書上世贈官,仍誌銘之文,不知芟削;真按:邵晉涵擬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參考書 《河渠志》言耿參政,《祭祀志》言田司徒,引案牘之語,失於翦裁。《曝書亭集》又謂其急於成書,故前後複出,真按:邵晉涵擬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參考書 因 舉其一人兩傳者,條其篇目,為倉猝失檢之病。然《元史》之失不僅在急於成書也,當時重開史局,徐一夔與王禕書云:“近代論史者莫過於日曆,日曆者史之根柢 也,至起居注之設亦專以甲子起例,蓋紀事之法無踰此也。元則不然,不寘日曆,不寘起居注,獨中書寘時政科,遣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及易一朝,則國史 院據所付修實錄而已,其於史事固甚疎略。幸而天曆間虞集倣《六典》法纂《經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備。是以前局之史,既有十三朝實錄,又有《經世大典》 可以參稽,厪而成書。若順帝二十六年之事,既無實錄可據,又無參稽之書,惟憑採訪以足成之,竊恐事未必覈,言未必馴,首尾未必貫穿也。”據此,則修《元 史》者,取材之書已極其疎略,而又迫於時日,苟且塞責,其文章之叢脞、事蹟之決裂,又奚足怪乎。且唐、宋官修之史,必先定其體例,而後分曹授簡,薈萃成 書。觀於《元史》,則似隨輯隨編,曾無定例。如三公、宰相分為兩表,禮、樂合為一志,又分祭祀、輿服為兩志,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之體。 帝紀則定宗以後、憲宗以前闕載者三年,泰定、天曆之間多狥曲筆。《宗室諸王表》子姓脫落,又於蒙古七十二族、色目三十一種,未能考其源流。《姚燧傳》述其 論文,語不可曉,證以《元文類》,則引其《送暢純甫序》而互易其問答之辭也

479

。 夫條例之不明、褒貶之不實,與夫引用原文失其義指,當日修史諸臣亦難辭其咎矣。就其書而節取之,《曆志》載許衡、郭守敬之《曆經》,李謙之《曆議》,而并 及《庚午元曆》之未嘗頒用者,以證其異同;《地理》附載潘昂霄《河源考》,而取朱思本所繹《梵字圖書》分註於下;《河渠志》則北水兼及於盧溝河、御河,南 水兼及於鹽官海塘、龍山河道,並詳其繕濬之宜,庶可為考古者之疏證歟。真按:元史之價值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大學士張廷玉等撰。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先是,明人撰集故事者,或僅誌一朝,或祇舉一事,聞見未 周,事蹟未備。鄭曉《吾學編》、鄧元錫《明書》、薛應旂《憲章錄》、何喬遠《名山藏》始有志於正史,彙累朝之詔誥,與夫名臣言行之見於州郡志乘、諸家文 集,孴萃成書。。然曉等未嘗得見實錄,凡夫碑銘誌狀之虛辭、說部流傳之訛舛,及年月先後、爵位遷除之乖互,皆懵然莫辨,毀譽失真,編排無法,識者病之。至 王世貞《史料》,始據實錄以考正諸家之失,於類記之自相矛盾者、小說之鑿空無據者、私家著述之傅會緣飾者,連敘於篇,以資考訂,然於眾論之參差莫能折衷。 至神宗以後,好事者喜談掌故而實無根柢,益多誕而不可信矣。廷玉等據王鴻緒之《史稿》重事排纂,綜覈異同,語必徵實,平情論事不參以意見之私,發凡起例亦 能酌前史而得其宜。《曆志》申明郭守敬之法,而兼及徐光啟所修《曆書》,蓋光啟之書雖未行,而會通中西之曆,所以垂法也。《藝文志》祇載明人之著作,而不 考古書存亡之源委,以明代祕書盡亡,無從取徵也真按:真按:邵晉涵的目錄學 明史藝文志之失

480

。 列七卿於表,以明初分政權於六卿,而以都察院稽其實,一代之綱紀係焉,次於《宰輔表》後,重其任也。自永樂始任中官,至正統、成化、正德、天啟而閹宦之禍 烈矣,然非羣小附之,勢尚未熾,正德以後,結近侍者實繁有徒,創立《閹黨傳》,所以窮其醜類也。土司向背靡常,興師命帥,旋撲旋滋,與明代相終始,創立 《土司傳》,見綏輯之無遠略也。其餘承前代之法而次第纂敘者,皆詳贍有法,洵為一代之信史,而非明臣私撰者所能幾及也。惟聖朝光宅區夏,加禮前代,存其典 章,表彰勝國忠臣,一視同仁,恩施浩蕩,為曠古所未有。《儒臣傳》得親承睿謨,勒成信史,昭示方來,豈非幸哉。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251-252頁)作「儒臣得親承睿謨勒成信史昭示方來豈非幸哉」,無「傳」字,是也.此吳格、樂怡二氏竟不之察,不論訛字羨文,乃復加書名號也,又不寤其義之不通,疎陋之誚,其孰能免?幸別本尚傳,否則無得以定其疑似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二”著錄。

兩朝綱目備要

   《兩朝綱目備要》十六卷,不著撰人名氏。所紀自宋光宗紹熙迄寧宗嘉定十七年事蹟。王圻《續文獻通考》、焦竑《經籍志》俱不著於錄。元吳師道《禮部集》有 《答陳眾仲問〈吹劍錄〉》云:“《續宋編年》於吳曦誅數月後,載李好義遇毒死。”又有《題牟成父所作鄧平仲小傳及濟邸事略後》云:“吳曦之誅,實楊巨源結 李好義之功,為安丙輩娼忌掩沒。近有續陳均《宋編年》者,頗載巨源事,雖能書安丙殺其參議官楊巨源,而復以擅殺孫忠銳之罪歸之。大抵當時歸功於丙,故其事 不白云。”今以師道所引與此書對勘,語頗相合,疑此書在元時嘗稱為“續宋編年”,然師道亦未嘗明言撰自何人也。陳均《編年備要》本《通鑑長編》而刪節之, 此書本《兩朝實錄》,參以李心傳議論,其諳習掌故,當有所授受。第體例亦不盡符,中如稱趙鼎為趙丞相,安丙為安觀文,錢象祖為錢參政,李壁為李參政,史彌 遠為史丞相,多仍當時案牘之文,未盡刊正。紀金、元啟釁之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