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ne 24, 2008

311

  [注釋]① 魯迅:《「京派」與「海派」》,《魯迅全集》第5卷,第43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② 沈從文:《從文自傳‧清鄉所見》,《沈從文文集》第9卷,第159頁,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版。下引《沈從文文集》版本皆同此。

③ 沈從文:《湘行散記‧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沈從文文集》第9卷,第254頁。

④ 沈從文:《創作雜談‧給志在寫作者》,《沈從文文集》第12卷,第110頁。

⑤ 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42頁。

⑥ 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43頁。

⑦ 參見趙園:《沈從文構築的「湘西世界」》,《論小說十家》,第126頁,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⑧ 沈從文:《燭虛》,《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277頁。

⑨ 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44頁。

⑩ 沈從文:《媚金‧豹子‧與那羊》。《沈從文文集》第2卷,第395396頁。

⑪ 沈從文:《〈長河〉題記》,《沈從文文集》第7卷,第2頁。

⑫ 沈從文:《〈長河〉題記》,《沈從文文集》第7卷,第6頁。

⑬ 沈從文:《〈長河〉題記》,《沈從文文集》第7卷,第5頁。

⑭ 沈從文:《若墨先生》,《沈從文文集》第4卷,第299頁。

⑮ 凌宇:《沈從文談自己的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0年第1

312

⑯ 沈從文:《廢郵存底‧給一個寫詩的》,《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303頁。

⑰ 沈從文:《廢郵存底‧情緒的體操》,《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329頁。

⑱ 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第318頁,三聯書店1985年版。

⑲ 沈從文:《廢郵存底‧我的寫作與水的關係》,《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325頁。

⑳ 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沈從文文集》第11卷,第45頁。

21﹞沈從文:《〈長河〉題記》,《沈從文文集》第7卷,第4頁。

313

第八章 四十年代小說㈠

第一節 四十年代小說概述

  40年代國統區、「孤島」和淪陷區小說,從內容和主題的取向上來看,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抗戰題材小說,直接反映抗戰現實,富有戰地實感,留下了時代剪影。丘東平的《第七連》、《一個連長 的戰鬥遭遇》取材於淞滬抗戰,對愛國軍民浴血奮戰的壯舉作了真實描寫,注重抗日將士的心理刻畫,顯示了悲壯之美,有較大影響。姚雪垠的《差半車麥秸》、 《牛全德與紅蘿蔔》,語言通俗,內涵深刻,表現了在戰火中鍛造國人靈魂和民族新性格的新主題,顯示了抗戰小說的逐漸深化。他的長篇《長夜》寫20年代中原地區農村土匪的活動,取材獨特,人物生動,擴大了新文學表現的界域。此外,《春雷》(陳瘦竹)、《劉粹剛之死》(蕭乾)、《烏蘭不浪的夜祭》(碧野)、《北運河上》(李輝英)、《東戰場別動隊》(駱賓基)等,也是抗戰小說的名篇。

  以社會剖析和世情諷刺為主要內容的小說,上承30年 代左翼作家傳統,直面民族解放戰爭的大時代,以分析的眼光深入反映社會現實,剖析各式人等的性格心理,標誌著作家對現實認識的深化。張天翼的《速寫三篇》 (《譚九先生的工作》、《華威先生》、《「新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館裡》、《堪察加小景》、《淘金記》、《還鄉記》,艾蕪的《山野》、《石青嫂 子》

314

,吳組緗的《山洪》等,刻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並分析了由於民族矛盾刺激而迅速變動中的社會人 群之間的複雜關係,容納了相當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其中一些小說則顯露了犀利、辛辣的諷刺鋒芒,並進而形成了又一波諷刺、暴露文學的浪潮。政治的積弊,歷 史的陳垢,從官僚到豪紳,從政客到「儒生」,乃至落後的農民,都在作家的冷峻審視下,被淋漓盡致地顯露其真相。這方面的作品還有茅盾的《腐蝕》,蕭紅的 《馬伯樂》,張恨水的《八十一夢》、《五子登科》,黃藥眠的《陳國瑞先生的一天》等,都是一時之選。

  注重文化分析的小說,是作家對民族歷史與現實進行文化探詢與反省的結晶,它把抗戰初期高昂的民族激 情,深化到了理性的層次。廢名的《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沈從文的《長河》,或比較東、西方文明的不同,或追索傳統的田園生活方式在現時代的「常」與 「變」,隱現了對民族文化命運的沉思。巴金的《憩園》、老舍的《四世同堂》則對中國式的家族文化進行了叩問。一度深切關懷鄉土文化的師陀,在《結婚》中, 抨擊了畸形的現代都市文明毀滅人性的罪惡。系列短篇小說集《果園城記》以「果園城」為封閉的傳統文化的象徵,從多角度對果園城人生活方式、生活情調的表現 中,流露出處於文化過渡時代國人所共有的愛恨交織的文化情結,含蓄深沉,極富韻味。蕭紅的《呼蘭河傳》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師陀還有《馬蘭》、《無望村的 館主》等。他對小說敘事視點與結構藝術,作了精心的試驗。馮至的《伍子胥》將歷史題材作詩化處理,將古代的傳奇故事與真實的人生體驗融合,以散文詩的敘事 方式表現出一個存在主義的命題。自此可窺見存在主義對中國現代小說的最早影響(馮至留學德國時受到凱爾郭凱爾、里爾克的影響)。

315

  側重於人生探索的小說,主要表現知識者對人生與生存意義的求索追尋。錢鍾書的《圍城》朝向人本的、 形而上的層次,而路翎以《財主的兒女們》為代表的作品,著重於社會範疇內的人生選擇,顯示了兩種不同的傾向。路翎是「七月派」的小說重鎮。他的小說,注重 主觀感情的滲入,追求心理描寫的深度,富於慷慨悲壯的悲劇美,寫出了愛好思索的知識者在人生道路上的艱苦探索及痛苦緊張的精神歷程。《財主的兒女們》以蘇 州巨室蔣捷三一家的風流雲散、分崩離析和其子少祖、純祖的人生歷程為中心,展現了廣闊的生活畫面,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最終昭示:知識者唯一光明的出路,只 有與人民結合。路翎小說展開的是「一個獷野、雄放、不同程度地染著原始蠻性的世界」,「漲滿在上述意象中的『渴欲』、『追求』的心理傾向,自然引出路翎小 說『擾動』、『狂躁不安』的情緒特徵;這種情緒特徵必然在他的形象世界裡造成『動盪感』」①。

  40年 代上海文壇有一批女作家引人矚目,有張愛玲、蘇青,還有楊琇珍、曾文強、程育珍、湯雪華、施濟美等。張愛玲、蘇青的小說都是從女性視角探視女性人生,卻各 有特色。她們是繼廬隱、馮沅君、丁玲之後,又一代新女性作家,其女性主義的視角與意識,更為明確。張愛玲深受《紅樓夢》影響,又糅合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 藝術,在《金鎖記》、《傾城之戀》中刻畫女性的變態性愛心理,精細深刻又纏綿沉醉。蘇青的長篇自傳體小說《結婚十年》(1944年) 以紀實筆法寫現代女性掙脫家庭主婦走上職業婦女的道路,其幻想、失落、痛苦、情欲飢渴的心理被表露得相當直率透徹。她表現女性人生道路,以其「赤裸裸的直 言談相」而聲名鵲噪,《結婚十年》與《蛾》等短篇小說都是專寫女性的性欲心理的,主人公都在為性欲滿足而苦苦掙扎。當年有評論認為

316

:「除掉蘇青的爽直以外,其文字的另一特色是坦白。那是赤裸裸的直言談相,絕無忌諱。在讀者看來,只覺 得她的立筆的嫵媚可愛與天真,絕不是粗魯與俚俗的感覺。」②女作家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說《蚌》(中篇)、《魚》(短篇)、《蟹》(中篇),描寫大家庭的女性 追求獨立、自由的道路,以女性細緻敏感的筆觸敘寫女性的人生處境,富有可讀性。李廣田的《引力》、齊同的《新生代》、夏衍的《春寒》、王西彥的《古屋》、 郁茹的《遙遠的愛》、駱賓基的《北望園的春天》等,也是當時有影響的作品。

  此外,40年 代出現的被稱為「現代羅曼史」小說,是指以徐訏和無名氏為代表的都市大眾傳奇小說。這類小說往往以時髦趣味和媚俗效果為目的,在大眾化中又見現代性色彩, 以傳奇化情節,男女性情結和異域情調見長。徐訏有《鬼戀》、《吉普賽的誘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小說。《風蕭蕭》於1943年連載於《掃蕩報》,很快風靡大後方,文壇也因此而稱1943年 為「徐訏年」。《風蕭蕭》寫「我」由結識史蒂芬醫生而認識白蘋、梅瀛子、海倫三位女性,由此展開富有傳奇性的感情糾葛與人生際遇,至後半部則又由愛情傳奇 轉為間諜傳奇,將浪漫情感生活與驚險刺激的間諜生活糾結在一起描寫,這是作者浪漫心態的另一面。徐訏被稱為中國現代小說界最善於編織故事的人。富有生動性 和傳奇性的纏綿、奇特的故事,是徐訏小說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到香港後又有長篇小說《江湖行》、《時與光》等問世。1943年底,無名氏(卜乃夫、卜寧)在報紙連載長篇小說《北極艷遇》四天後改名為《北極風情畫》,1944年,無名氏的又一浪漫言情長篇《塔裡的女人》問世。這兩部小說「以新奇艷麗的書名,風流倜儻的愛情故事,跌宕多姿的人際悲歡,

317

以及迷亂蒼茫的哲理思索」③,顯示出無名氏的獨特魅力。「在徐訏展示西歐的柔情,晃動著若隱若現的梅里 美的倩麗的影子之時,無名氏從抒寫北國的強悍開始,呼喚著一個慘痛欲絕的靈魂,閃動著乍明乍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戚面容。」④無名氏描述浪漫艷情故事, 致力於追求情感的深度、靈魂的深度與愛的境界,論者指出,這「體現在《北極風情畫》中是剛烈,體現在《塔裡的女人》中則蘊蓄了更多曲折委婉和壓抑,理智與 情感的矛盾,單純與世故的衝突,任性與真摯的混雜。熱烈不是一覽無遺,憂鬱仍有火熱激情。」⑤在男女主人公忍受的煎熬中讓讀者體味到愛情的浪漫、委婉、雅 麗。兩書立即風靡青年界。近50年來,兩書各銷百萬冊以上,達五百餘版。無名氏後來以十五年時間完成的《無名書稿》包括《野獸、野獸、野獸》、《海艷》、《金色的蛇夜》、《死的岩層》、《開放在星雲以外》和《創世紀大菩提》,其主要部分寫於50年代、60年代,當時無法出版,直至80年代由台灣遠景出版公司全部出版。《無名書稿》塑造了一個浮士德式的人物——印蒂,從而為20世紀中國文學史提供了一個新的主題和人物形象。

第二節 錢鍾書與《圍城》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出身於江蘇無錫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早年接受過良好的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1935年入英國牛津大學學習,獲B.LittOxon)學位。後赴法國巴黎大學進修。回國後,曾任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國立藍田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央圖書館編纂等職。

318

1949年後任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1953年轉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在文學創作方面,錢鍾書於1941年出版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人‧獸‧鬼》。次年,發表長篇小說《圍城》。此外,尚有詩學著作《談藝錄》(19486月上海開明書店印行)。1949年後有學術著作《宋詩選注》、《管錐編》、《七綴集》等。

  短篇集《人‧獸‧鬼》包括《上帝的夢》、《貓》、《靈感》與《紀念》。在這些小說裡已經顯示了作者 諷刺文化人和進行心理描寫的才能。《貓》的女主人公愛默在北平的文藝家與教授的社交圈子中以好客聞名。她慣於操縱友情,操縱丈夫與朋友,遂與力圖重建主人 地位的丈夫發生糾葛,終致各自以追求婚外情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愛默面對的是個害羞而毫無經驗的大學生,丈夫面對的則是一個平庸的少女。這結局對小說的主 人公構成一層絕妙的諷刺。與這家庭內小悲歡相對的,是小說中寫到的北平所面臨淪陷的時局危機。這裡寄寓了作者對於知識分子瑣屑空虛精神世界的深切批判。 《紀念》裡的少婦曼倩,大學畢業後就成了一位管領柴米油鹽的小家庭主婦,丈夫又是一個不善鑽營的老實人。在一潭死水般的生活裡,她玩弄著微妙的婚外戀,以 為自己可以超然物外,結果陷入自己所厭惡的肉體接觸的現實。小說對女主人公在婚外情中由冷漠、迷惑、嫌惡和最後如釋重負的感覺、心理有生動的表現,顯示了 心理描寫的才華。《上帝的夢》與《靈感》,幽明雜陳,殊多戲謔,然而在機趣橫生的挖苦揶揄中自不乏對於人生、藝術的關懷。《靈感》顯示了作者對於文壇流俗 的批判。小說主人公「作家」床前圍著的一群淚汪汪的崇拜者,他的使文化企業家折壽的肉麻的祝壽文,在「中國地府公司」被一群小說中的人群圍住討命的場景, 以及最後被罰充笨蛋的靈感的命運

319

,都是對於中國文學界惡濫趣味的絕妙諷刺。從《靈感》可以了解作者對於流行文藝界的警惕,瞥見其獨立不倚的自由創作的身影。短篇集《人‧獸‧鬼》昭示的是作者對於主流文壇的疏離。

  《圍城》⑥,最初發表時並未引起文壇重視,直至夏志清在其《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特闢專章給予高度讚 譽,才使這部小說獲致文壇刮目相看。《圍城》是中國現代傑出的諷刺小說。《圍城》的內容首先是一個流浪漢的喜劇旅程。留法青年方鴻漸從海外歸來,歸來卻總 是不能安頓,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機會,涉筆成趣,廣泛描繪了社會的形形式式:郵船上留學生們的熱中於麻將、家鄉父老們的守舊與摩登作 派、在上海褚家寶之改名褚慎明而言必「菩蒂」、董斜川之言必稱「老世伯、同光體」、「我你他」小姐與Jimmy張 家的以打牌考驗女婿的獨特方法、內地旅程中金華歐亞大旅館的牛奶咖啡與跳蚤、李梅亭的滿貯卡片與藥品的大鐵箱、鷹潭的客棧與下等妓女、作為近代產物的大學 的機關化官場化江湖化(拉幫結派)、劍橋導師制的中國版、方鴻漸家人的計較與心機、二人的小家庭卻又總是被雙方的親戚牽制……林林總總,寫盡了處於歷史轉 型期的中國在文化、價值方面的斷裂、錯位、顛倒與衝突。20世 紀的中國現代作家每每注目於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層面的騷動與變亂,注目於階級與階級鬥爭的發展,關懷被侮辱受損害的人們、被剝削受壓迫的階級,唯有錢鍾書在 《圍城》中對於現代化途中中國的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對立與衝突、文化價值的混亂與尷尬,予以了深切的關注與深廣的表現。同時,這一社會面貌,構成了小說 中人物與故事展開的特定背景。在這個特定的背景上,小說展示了傳統對於現代中國自我圍困的主題⑦。圍困的主題不僅在社會制度與機構方面(點金銀行、大學和 報館)展開

320

,而且在方鴻漸與孫柔嘉的關係中充分展開。作者更重視在家庭婚姻關係的世俗方面表現圍困主題。孫柔嘉精 明、柔韌、工於心計,在羞縮緘默的外表有著「專橫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是「中國文化的典型產品」⑧。方鴻漸起初以為孫柔嘉只是個女孩子,事事都要請 教自己;待到訂婚,方才發現她「不但很有主見,而且主見很牢固」,直似「彷彿有了個女主人」,結婚之際一經高辛楣提醒,方才警醒,卻已經深陷圍城。從此他 們二人陷入受支配於強大傳統的瑣碎纏繞的日常生活,傳統與其守護人孫柔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日益成為方鴻漸的暴君與精神囚籠。方鴻漸最後與孫柔嘉破裂, 準備到重慶去,而重慶未必不是另一個圍城。

  小說同時是一部新「儒林外史」。近代中國始產生的新型的知識分子階層是其表現的中心,對於他們的勾 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們的貧乏、卑微和空虛,對於他們的種種畸形性格和醜惡靈魂,痛加摘發: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 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韓學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洒色之徒的偽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結黨自固、終於自蹈覆轍的汪 處厚,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陸子瀟與顧爾謙。此外,還有雖然混跡學界,卻以在情場上施展手段、爭強鬥勝為己任的大家閨秀蘇文紈、范 懿……。尤其是方鴻漸、高辛楣、蘇文紈等留洋歸來的學生們,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但他們有的沉淪,有的墮落,有的一事無成,在傳統的圍困中消磨著人生。 作品通過他們,對中國西式知識分子和中國化了的西方文明,從文化的中、西,現代、傳統的多重背景上,從哲學與思想的多重角度作了精心審視。高辛楣與方鴻 漸、蘇文紈與唐曉芙既有他們的洋裝與中國心(蘇文紈只能躲在法文裡說「吻我!」)的尷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