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ne 17, 2008

311

清四庫館臣對文獻文物管理方法之探尋

  吳哲夫*

 一、前言

  存書種以傳承文化香火,素為我先民努力的目標,《四庫全書》之纂輯,即為其顯例。清高宗曾明示:「朕一再思維,《四庫全書》之輯,廣收博採,彙萃群書,內以昭垂久遠真按:此沿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之訛,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作用以昭垂久遠是也。 公 之天下萬世。」①所謂昭垂久遠,公之天下萬世,目的即在求確保書種的永存,以收取光大文治的功效,而其達成的手段,非借助於完善管理制度無法竟功。故《四 庫》開館之日,即廣求遺書,從正確掌握全國見存文獻入手,進行規畫合理的圖書蒐集辦法及修纂工作的條理化,來達成盡速蕆工與《全書》的美備;同時又預籌完 成後的典藏環境與副本的分儲,以力保全書的永傳;並確立日後的開放制度及管理規則,杜絕書冊的污損與遺失

*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處長

①陳垣編《辦理四庫全書檔案》(北平:國北平圖書館真按:當作國立北平圖書館! 民國二十三年)上冊,頁七三。

312

; 此外復考編最具合理實用的詳盡目錄,弘顯《全書》的利用價值與點檢功能。由於各項施為的正確周全,不 但《四庫總目》贏得「自劉向《別錄》以來才有此書」②的美譽,且學林更推崇《全書》有「學者得以參考、目錄之完備、分類之正確、載籍之完整、公共閱覽之規 定」等項優點,而事實更印證,《全書》迄今猶能完整如新的傳世,確實實踐了修纂當年「昭垂久遠」③的要求。本文特根據當年《四庫》館在文獻文物管理方面的 各項施為,略作探討陳述,或於圖書收藏者有啟發性之幫助。

二、放眼全國書藏、進行重點徵集

   自唐代將祕閣書藏按經、史、子、集分類入儲四個獨立庫房後,「四庫書」遂成為群籍的總稱。清修《四 庫全書》,特標一「全」字,用在說明其容納群書的完備性。由於收錄古今著作的弘博,故館臣於《全書》完成後曾自詡「前千古而後萬年,無斯巨帙。」④不過欲 求收容的完整性,中秘書藏必深感不足,需仰賴於民間大量藏書的支援,因而清高宗於修書之前,於乾隆三十七年正月諭令:

今內府藏書插架不為不富,然古今來著作之手,無慮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時採集,彙送京師,以彰千古同文之盛

②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序〉

③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修訂本臺一版),卷中,頁六六一六七。

④《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影印)卷首,頁十九。

313

。⑤

  然而古今載籍繁多複雜,且清內府本身已有相當收藏,為避免漫無目標的蒐集,而又能確實彌補中秘所缺,安徽學政朱筠首先建議:

中秘書籍,當標舉現有者以補其餘也。……請先定中書目錄,宣示外廷,然後令各舉所未備者以獻,則藏弆日益廣矣。⑥

  有了中書目錄的依據,再要求民間「各舉所未備者以獻」,方法雖極其正確,但我國自雕版印刷術盛行之後,圖書大量印行,民間藏書的重複性頗高,為避免同一種書的重複蒐集,清高宗因令:

各省蒐輯之書,卷帙必多,若不加之鑑別,悉令呈送,煩複皆所不免。著該督撫先將各書敘列目錄,註係某朝某人所著,書中要旨何在?簡明開載,具摺奏聞。俟彙齊後,令廷臣檢覈,有堪備閱者,再開車行知取進。⑦

 茲後復考慮到各家著述品質有高下之別,而《四庫》的蒐集有一定的容量,面對浩如煙海的書林,勢必有所節制,才易竟功,並維持《全書》的水準,於是清高宗再指示:

坊肆所售舉業時文,及民間無用之族譜、尺牘、屏幛、壽言等類;又其人本無實學,不過嫁名馳騖,編刻酬倡詩文,瑣屑無當者,均無庸採取外

⑤《辦理四庫全書檔案》(前引書),上冊,頁一。

⑥ 仝前註,上冊,頁四。

⑦ 仝⑤。

314

,其歷代流傳舊書,內有闡明性學治法,關繫世道人心者,自當首先購覓。至若發揮傳注,考覈典章,旁暨九流百家之言,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⑧

排除不重要的文獻之後,又就民間藏書的現況,規劃出重點徵集方向:

遺籍珍藏,固隨地俱有,而江浙人文淵藪,其流傳較別省更多,果能切實搜尋,自無不漸臻美備。

又云:

聞 東南從前藏書最富之家,如崑山徐氏之傳是樓、常熟錢氏之述古堂、嘉興項氏之天籟閣、朱氏之曝書亭、杭 州趙氏之小山堂、寧波范氏之天一閣,皆其著名者,餘者亦指不勝屈,並有原藏書目,至今尚為人傳錄者。即其子孫不能保守,而輾轉流播,仍為他姓所有,第須尋 原竟委,自不至湮沒人間;縱或散落他方,為之隨處蹤求,亦不難於薈萃。又聞蘇州有一種賈客,惟事收買舊書,如山塘開鋪之金姓者,乃專門世業,於古書存佚原 委,頗能暗悉。又湖州向多賈客書船,平時在各處州縣兌賣書籍,與藏書家往來最熟,其於某氏舊有某書,曾購某本,問之無不深知。如能向此等人善為咨詢,詳加 物色,因而四處借抄,仍將原書迅速發還,諒無不踴躍從事。⑨

⑧ 仝前註。

⑨ 仝前,上冊,頁十二。

315

  將人文最盛的東南地區,列為訪求重點,又直接指向大藏書家及有名的書商,目標既明顯,方向又正確,自然容易收到良好的徵集效果。此外,京師所在及官宦世家,亦每多藏書,因此,大學士劉統勳再建言:

臣 等遵旨纂辦《四庫全書》,現將《永樂大典》所載,及內府舊藏書目詳檢辦理,其外省採進遺書,自必日就 搜輯。而京師舊家藏書及京官攜其家藏舊籍自隨者,亦頗有善本足資採錄,應令將書目鈔送,擇其未經見之書,暫為借存,給與照票,每積有四五十部,彙單奏聞一 次,並於單內將某書係某朝某人著,今從某家借出之處,聲明一摺。⑩

  至於內府舊藏中,特別重視寄存於《永樂大典》中的文獻資源,安徽學政朱筠率先上請:

前明《永樂大典》一書,陳編羅載,請擇其中若干部,分別繕寫,以備著錄。查此書原共二萬二千九百餘卷,一萬一千九十五冊,就原書目錄檢查,其中不恆經見之書頗有,若概不分別選擇,殊非採訪遺書本意。⑪

清高宗因令王際華、裘修專責辦理,真按:原訛作日,徑改! 並指示:

  將《永樂大典》詳悉校核,除本係現在通行,及雖屬古書,而詞意無關典要者,不必再行採錄外,其有實在流傳己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即將書名摘出,撮取著書大旨,敘列目錄進呈,俟朕裁定,彙付剞劂

⑩ 仝前註,上冊,頁十五

⑪ 仝前註,上冊,頁六。

316

,其中有書無可採,而其名未可盡沒者,祇須注出簡明略節,以佐流傳考訂之用。⑫

   任何大事務的完成,首推人才。《四庫》館中充斥碩學鴻儒,曠世大家,以其學識的淵博,自當能從文化 的高明處著眼,有效的掌握全國文獻。然而民間書藏非內府所能自主,如果蒐集方法不當,假皇家之權勢強求硬取,必產生隱瞞或反彈的現象,但政策過於寬鬆,則 許多寶愛古籍的人士,或不肯獻書。因此,館臣又規劃出周詳的徵集辦法,茲歸納如下:

1.獎勵:

  此項辦法包括:倍併收購;贈送皇家圖書〔凡進書百種或五百種以上者分別致贈內府出版的《佩文韻府》或 《古今圖書集成》一套〕;鈐印〔在呈進的各書篇首鈐蓋翰林院印,發還原書後,可增加書藏者的榮耀〕、題詠〔選出特別精醇的圖書由皇上親為題詠,識於簡 端。〕、載名〔獻來之書如經採用,在《四庫總目》書名下載錄獻書者姓名,永為紀念〕。

2.發動相關人士、全面調查訪求:

a)飭各學校教職,親往藏書家,婉轉開導。

b)派員至書賈坊林或窮鄉僻壤處,留意購求。

c)遴選地方士紳,幫同蒐訪。

⑫ 仝前註,上冊,頁八。

317

d)發動僚屬之姻親戚友,協助查訪。

e)各省設局並定章程統籌辦理。⑬

搜求圖書從城鄉到窵遠的地區,足見執行之徹底及用心之專勤。

   除上述方法之外,又顧慮到許多珍罕秘笈,最為藏書家所不肯輕易流出,因此清高宗一再表明修書意在稽 古右文、嘉惠學林,絕不在爭奪秘本。所以又明示如果僅係鈔本留存者,借來繕錄副本後,即給還原書。而為確保信譽,對借鈔之文獻,訂有詳密的管理辦法,凡從 各省借到之書《四庫》館臣建議:

臣等酌議刊刻木記一小方印,於各書面頁填注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某省督撫、某鹽政某,送到某人家所藏某書,計若干本,並押以翰林院印。仍分別造檔存記,將來發還之日,即按書面木記查點明白。…按單給還藏書家,取具收領存案。……且有官印押記,為書林增一佳話。⑭

  至於各官宦家藏的借書,則給與照票,每積有四五十部,即彙單奏聞一次,並於單內將某書係某朝某人著,今從某家借出之處,聲明一摺,作為日後給還的依據。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何必再重?

  《四庫》館臣修纂前的重點準備工作,落實在文獻合理徵集及有效率的控管,而其以內府所藏為基礎,以天下書遺藏做後盾真按:遺字疑為羨文. 並透過編目造冊的功夫,使公私藏書互相映照

⑬ 詳見吳哲夫撰《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七十九年),頁三十八。

⑭ 《辦理四庫全書檔案》(前引書),頁十七。

318

,既避免大量重複書的堆積,也排除無用文獻的充斥,真正達成廣收博採,取用精華的目的,是日後順利成書的要因之一。

  三、詳立選書標準、規定修纂辦法

  由於訪求文獻規劃詳盡,以及執行徹底,民間大量圖書的湧進加上內府原有的豐富收藏,修書的事前預備工作可謂圓滿告成,於是就著手進行實際的纂修工程。而為能便捷取用資料,首先將徵集到的圖書,加以集中管理。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四庫修書處辦理事臣奏請:

   翰林院衙內,現辦《永樂大典》,所有房屋俱已充滿,將來各省送到書籍,俱應彙歸書局收存檢辦,更無 餘地可容。查署內有敬一亭,其房間頗為寬敞,向係武英殿將各種書版交到收貯。今擬將此項書板查明,暫行移貯詹事府,交該衙門檢點稽查,即將空出之敬一亭為 收辦各項書籍之用,俟《四庫全書》辦竣,仍將書板取回原處收貯。⑮

  而為方便取用,則先將所有收到之書,依門類列架,並詳細編目,大學士劉統勳建議:

  俟各省所採書籍全行進呈時,請敕令廷臣,詳細校定,依經史子集四部名目,分類彙列,另編目錄一書,具載部分、卷數、

⑮ 仝前註,上冊,頁十一。

319

撰人姓名,垂示永久,用昭策府大成。⑯

  圖書按部類彙列,可方便取檢,而詳細編目,則是作為纂修時進行芟蕪取腴,摘取適用書的準備。有了目錄之後,便是確立選書的方向,共所周知,圖書內容貴在其高明性與永久性,為不使全書流於低俗,四庫館臣於凡例中特別強調:

今昭求古籍,特創新規,一一辨厥妍媸,嚴為去取,其上者悉為編錄。⑰

  摘取高水準的圖書,但又考慮到學術門派往往具有相互影響,又互相激發的特性,所謂「識小之徒專門撰述」,真按:疑為即之訛. 亦有「增廣見聞」、「羽翼經訓」的功能,所以又訂下:

文章流別,歷代增新,古來有是一家,即應立是一類,作者有是一體,即應備是一格,斯協於《全書》之名。⑱

  修纂大書目的於嘉惠學林、保存文獻之外,亦應留意到對世道人心的作用,才能矜式士林,影響後世。因此《四庫》館臣對作品的選件,為收教化功能,特別考量到作者的人品,以期收到教化功能,當時主持修纂的靈魂人物,即曾有以下言論:

明之宋濂、高啟、李東陽、吳寬、王鏊、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高叔嗣、唐順之、王慎中、歸有光、李攀龍等,均以正派相承,為一代冠冕,悉宜並存

⑯仝前註,上冊,頁七。

⑰《四庫全書總目》(前引書),卷首,凡例

⑱仝前註。

320

又說:

諸集中端亮如張九齡,清介如趙抃,忠直如陸贄,學品純正如司馬光,奉使不辱如郝經,雖其著作本有可取,而文以人重,亟錄之,尤以矜式士林真按:當作尤足以矜式士林.

人品之外,作品內容是否純正,也列入收錄條件,故紀昀以為:

文格遞變,偽體日生,凡不軌於正者,悉從刪汰。⑳

  有了摘錄群書的大原則後,便進行實際的纂修工作,但面對大量的圖書,到底何種圖書應予著錄並即行發下繕寫?當年所依據者為何種目錄?雖已無明確資料可資參考,不過據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四庫館臣所擬出的「需辦章程」中言及:

《四庫全書》集藝苑之大成,考核宜歸精當,今所辦《永樂大典》內摘出各書舊本頗多,而各省所採遺書,現奉特旨令各督撫實力經理,自必廣收博取,即內府舊儲書籍,卷帙亦甚浩博,現有之纂修……分派辦理,至各書詳檢確核,撮舉大綱,編纂總目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成書 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撰稿 21真批:這根本就是在講四庫全書總目嘛,何來辦理草目之說?「編纂總目」已明此乃四庫全書總目,何更有草目之說?

真按:辦理四庫全書有草目嗎?-今 錄其原文如下,以供研判,免得被引文斷章取義了:「一、四庫全書集藝苑之大成,考核宜歸精當,今所辦永樂大典內摘出各書,舊本頗多,而各省所採遺書,現奉 特旨令各督撫實力經理訪求,自必廣搜博取,即內府舊儲書籍,卷帙亦甚為浩博。現有之纂修三十員僅敷校辦永樂大典,其餘各種書冊,並須參考分稽,需員辦理。 臣等公同酌議,于翰、詹兩衙門內除各書館有專辦之事難於兼顧各員外,選得侍講鄒弈孝、洗馬劉權之、贊善王燕緒、候補司業劉亨地、編修金蓉、黃瀛元、鄭際 唐、朱諾、檢討簫芝、左周等十員,令其作為纂修,分派辦理。至各書詳檢確核,撮舉大綱,編纂總目,其中繁簡不一,條理紛繁,必須斟酌綜覈,方不致有參差罣 漏。臣等公同酌議,查現在纂修翰林紀昀、提調司員陸錫熊,堪膺總辦之任,此外並查有郎中姚鼐、主事程晉芳、任大椿、學政汪如藻、原任學士降調候補之翁方 綱,亦皆留心典籍,見聞頗廣,應請添派為纂修官,令其在館,一同校閱,悉心考核,方足敷用。又查有進士余集、邵晉涵、周永年、舉人戴震、楊昌霖,于古書原 委,亦能多識,應請旨行文調取來京,在分校上行走,更足資集思廣益之用。再翰林院衙門現辦《永樂大典》所有房屋俱已充滿,將來各省送到書籍,俱應彙歸書局 收存檢辦,更無餘地可容,查署內有敬一亭,其房間頗為寬廠,向係武英殿將各種書版交到收貯,今擬將此項書板查明,暫行移貯詹事府,交該衙門檢點稽查,即將 空出之敬一亭為收辦各項書籍之用,俟四庫全書辦竣,仍將書板取回原處收貯。」然則此明指為四庫全書總目也,何來整理之草目?吳說未審!

⑲ 《四庫全書薈要總目》(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摛藻堂原抄本),卷首,聯句詩。

⑳ 仝前註。

21﹞ 《辦理四庫全書檔案》(前引書),上冊,頁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