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ne 14, 2008

391

”, 中國古人大體上是主張“文如其人”,主張“文心”與“人心”的一致統一。這一觀念既包蘊著對文學藝 術創作規律的認識,又滲透著一定的政教倫理的傾向。然而,世界那麼複雜,現象如此多變,“文如其人”的公式並不能涵蓋極為豐富的文學心理活動,尤其無法解 釋從充滿矛盾的社會生活中產生出來的“兩面神思維”——一種可以同時射向兩個相反方向的思維方式。因此,絕對化地將人品與文品聯繫在一起,易於導致一種簡 單化、概念化的思維模式,從而忽視對“心理分裂”——“靈魂分裂”這一重大課題的探討。與此同時,一味追求人品與文品的統一,也易於形成以“人品”苛求 “文品”的批評謬誤,最終導致“人品”的膨脹與“文品”、“詩品”的湮滅。所謂“文以人重”的價值評判便植根於這片文學倫理的土壤中。紀昀對人品——文品 相分裂的認識,盡管只呈點悟式,但畢竟揭示出社會倫理與文學活動相矛盾的一面,從而顯示出理性的睿智和寬容的批評心態。

五、簡短的小結

  從經學——史學——文學,紀昀對傳統學術的總結是何等廣闊,面對如此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我們不能不潛心思索,是什麼力量推動紀昀去展開規模空前宏闊的學術文化檢閱。

  這是一個傳統文化日漸凋敝的時代,然而,強固的農業——宗法社會結構決定了歷史還要在原來的社會形態中淹留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因此,全面總結以往,提取文化傳統在千年流變中釀就的醪,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醇】酉-8-15 注音一式 ㄔㄨㄣˊ 解釋 1.酒味濃厚。如:醇酒。文選˙嵇康˙琴賦:蘭肴兼御,旨酒清醇。2. 質樸。通淳。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兒寬等推文學至九卿,更進用事 ,事不關決於丞相,丞相醇謹而已。3. 純一不雜。通純。書經˙說命中:惟厥攸居,政事惟醇。4.味道濃厚的酒。宋˙蘇軾˙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詩: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 送清醇?5. 化學上稱含有羥基(OH)的有機化合物為醇類。即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 代後的衍生物。醇類一般呈中性,低級醇易溶於水,多元醇帶甜味。常用於有機合 成中,亦可作溶劑﹑清潔劑﹑飲料﹑燃料等多用途。 糾正在這一流變中出現的種種偏頗,成為正統儒家學者義無反顧的歷史任務

392

。 躬逢其時的紀昀因種種歷史機遇,終成為這一巨大文化工程的承擔者。在這場為完善傳統而進行的歷史大綜 合的文化活動中,紀昀以宏富的學識與犀利的目力對包括經學、史學、文學、哲學在內的傳統學術加以規模前所未有的檢閱,更以慎密的、圓融變通的眼光去審視、 綜合種種學術思潮和流派,意在構造一個環奇宏闊的古典學術殿堂。從這一意義上言。紀昀的學術總結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學術總結的理論形態,他的學術論表徵著處 於十八世紀的傳統中國文化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學術理想。

393

第六章 “自古論者對於批評用力之勤,蓋無過紀氏者”——紀昀的批評方法與批評風格

  批評方法是思維方式外化的一種形式,本書的最後一章將研討紀昀學術批評的批評方法和批評風格。

  從批評領域去追索紀昀的思想蹤跡和學術影響並非筆者突發奇思,在中國學術批評史上,紀昀足可稱為首屈一指的批評大師,無論是在學術批評的涵蓋面上還是在批評方法的集大成式的運用上,他都有超乎前人的創獲,正如朱東潤先生在談到紀昀時所說:

  自古論者對於批評用力之勤,蓋無過紀氏者。①

  當代著名劇作家汪曾祺也奉紀昀為批評家的楷模,力主今天的批評家“要多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從《總目》的學術批評方法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①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第30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月新1版。

394

①。這顯然是頗為機敏的慧識。

一、傳統批評方法的集大成

  紀昀的學術批評之所以為古往今來的學人所衷心服膺,至關緊要之處在於他“坐集千古之智”,對中國傳統批評方法加以集大成式的綜合運用,從而生動地顯示出那一時代中國學子在認識人類精神活動上所達到的最大自由。

  (一)“窮源竟委”的歷史批評

   歷史批評方法是中國傳統批評中至關重要的一路批評。所謂歷史的批評即批評家從歷史的制高點上俯瞰作 家和作品,考鏡源流變遷,進而確定作家作品在縱向坐標上的位置。歷史批評方法在中國的形成顯然得力於中國歷史意識的早熟和發達。中國自殷周之際便開始顯露 出史官文化的特徵。兩漢史學的長足發展,魏晉之際“史”的獨立,進一步釀成注重歷史的文化氛圍。在濃烈的史的意識的浸潤下,學者們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從歷 史中解答個體存在之謎,以史家的眼光和方法去評史論文,“溯其源流,考其正變”。而“窮源竟委”也因此成為紀昀考察籠罩在歷史煙雲中的學術文化作品的一個 重要視角。

  1.把握流變的過程宏觀

①《書人話書,很有味道》,光明日報,1991.1.19

395

   歷史意識的特為發達,學術傳統的延綿不絕,使中國古代批評家素來注重學術流變。他們往往從流動性、 過程性的宏觀角度,來梳理學術發展的脈絡,進而體認各流派、各思潮在本學科演進歷程中的位置。司馬遷《史記》中的《論六家之要旨》、《孔子世家》、《仲尼 弟子列傳》,班固《後漢書》中的《藝文志》、《儒林傳》,以及以後歷代史書中的藝文志、經籍志、儒林傳、文苑傳、道學傳、方伎傳,多有關於前代、當代學術 流變的記述和評判。劉勰《文心雕龍》中的《辨騷》、《明詩》、《樂府》、《通變》、《時序》諸篇,鍾嶸《詩品序》則是詩歌史的專論。後世批評家們的隨筆、 札記以及選本的序跋,也往往洋洋洒洒地大談文學史、詩史、經學史,映現出一種自覺把握流變的過程宏觀意識。

   紀昀踞於千年文化的匯集點,過程宏觀的意識更為自覺。在主持乾隆、嘉慶年間的鄉試、會試時,他屢以 經學史、史學史、文學史的題目考校士子,並要求考生“沿流討源”,宏觀把握學術流變。朱東潤在《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中談到紀昀的文學批評時說:“曉嵐對 於文學批評之貢獻,最大者在其對於此科獨具史的概念,故上下千古,累累貫珠,其語見於嘉慶丙辰、壬辰兩科會試策問。”他又指出:“以文學批評史策士,在當 時自屬創格,故壬戌三場會試,四千人中除一卷外,於此無置答者。”①其實,紀昀的“史的概念”不僅體現於文學批評中,而且廣泛流貫於其它領域的學術論。在 《總目》宏闊的學術批評中,他便廣泛應用把握流變的宏觀考察方法:“四部之首,各冠以總序,撮其源流正變

  ①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第301—30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月版。

396

。”①各類所冠的小序也往往述及本類目學術流變,如《經部總序》鳥瞰由兩漢至清代二千間的經學流變:真按:應係二千年間之敓!

  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肅,稍持異議,流風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賈、啖、趙以及北宋孫復、劉敝等,真按:當作劉敞! 各 自論說,不相統攝,及其弊也雜;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凡經師舊說,俱排斥以為不足信,其學務別是非,及其弊也悍;學脈旁分,攀緣日 眾,驅除異己,務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學見異不遷,及其弊也黨;主持太過,勢有所偏,材辨聰明,激而橫決,自明正德、嘉靖以後,其學各抒心得,及其 弊也肆;空談臆斷,考證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義以抵其隙,國初諸家,其學徵實不誣,及其弊也瑣。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

  這既是一段精妙的經學歷史描敘,又是出色的經學得失批評,在過程的宏觀考察中,紀昀以“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的透視,把握住紛然雜陳的眾多經學派別的內在學脈關係。

  《總目‧經部總序》追尋的是兩千年來經學流變的歷史。

①《總目》,卷首,《凡例》。

397

《總目》中的《經部‧易類小序》則對經學中的分支——易學作了“窮源竟委”的回顧。

   《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 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變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 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攻駁真按:覈之迪志版武英殿總目乃已互相攻駁!

  筆墨粗放的勾勒將《易》學流變以及《易》學“兩派六宗”的學術特徵,清晰明朗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紀昀對學術流變的把握,其根本要諦在於提供一個縱向學術座標,進而確定個體(作品、著作家)在歷史之流中的位置。如《總目‧〈易數鉤隱圖〉題要》評宋人劉牧的易說:

  漢儒說《易》多主象數,至宋而象數之中復歧出圖書一派。牧在邵子之前,其首倡者也。①

  圖書一派的異軍突起,是中國古代易學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紀昀以簡明的史的勾勒,凸現出劉牧在這一學術大轉關中的倡導者地位。

  在宏觀把握學術流變的過程中,紀昀不僅十分注意學術“正變”演進的考察

①《總目》,卷二,經部,《易數鉤隱圖》條。

398

,而且往往“溯其起源”,為各派學說、各種體裁覓出相對應的歷史上的某個“源頭”。如《總目》評價《晏子》:

《晏子》一書,由後人摭其軼事為之,雖無傳記之名,實傳記之祖也。①

評價《孫子》:

(孫)武書為百代談兵之祖。②

評價《墨法集要》:

  (是書)凡為圖二十有一,圖各有說。實近代造墨家之所祖也。③

評價《山海經》:

  (是書)諸家並以為地理書之冠,亦為未允。核實定名,則小說之最古者爾。④

①《總目》,卷五十七,史部,《晏子春秋》條。

②《總目》,卷九十九,子部,《孫子》條。

③《總目》,卷一一五,子部,《墨法集要》條。

④《總目》,卷一四二,子部,《山海經》條。

399

評價朱熹所撰《伊洛淵源錄》:

  蓋宋人談道學宗派,自此書始。而宋人分道學門戶,亦自此書始。厥後聲氣攀援,轉相依附,其君子各執意見,或釀為水火之事。其小人假借因緣,或無所不至。①

  無論是鳥瞰學術流變,還是逆向追索歷史源頭,其間滲透的都是強烈的歷史意識,顯示出過程宏觀的卓遠眼力。

  2.分源別派的學脈辨識

   自從春秋戰國“學在官府”一變而為“學在四方”,中國傳統學術的嬗遞有一大特徵,這就是以“師 法”、“家法”為內核,以師傳徒受為傳播途徑,不斷向外圈推延,從而形成具有內斂性、凝聚性和封閉性的多層次的同心圓傳播結構。中國古代的每一學術流派實 質上便是這樣一個以開山業師為核心的同心圓。恩格斯曾指出:“方法是窮究對象的類似物”。中國傳統學術所具有的“宗師一統”的特質使中國古代批評家傾心關 注“分其宗旨,別其源流”的疏理工作。“分源別派”的學脈辨識因此為傳統歷史批評的又一重要內容。

   在中國文化史上,劉向、劉歆父子最先將辨章學術作為一種批評方法應用於學術批評實踐。對此,章學誠 有總結性論述。在《文史通義‧詩話》中,章氏指出:“如云某人之詩,其源出於某家之類,最為有本之學,其法出於劉向父子。”他又在《校讎通義‧原道》中論 《七略》的學脈把握:“其敘六藝而後,

①《總目》,卷五十七,史部,《伊雒淵源錄》條。真按:正文作伊洛淵源錄

400

次 及諸子百家,必云某家者流,蓋出於古者某氏之學,失而為某氏之弊。”“由劉氏之旨以博求古今之載籍, 則著錄部次,辨章流別,……不徒為甲乙紀數之需。”後來的批評家效法劉向、劉歆,將這種考察方法廣泛運用於對文學、史學、經學各流派學脈的把握。處於古典 文化“穴結”時代的紀昀對“尋端竟委”的學脈爬梳更有高度注重,《總目》中的頗多提要便生動顯示出他“辨章流別、分源別派”的批評思路,如《閩中理學淵源 考》題要云:真批:疑此考鏡源流乃總目編纂之旨,則何必再彙總研究耶?自亦其合于其書著作體例之一端爾。只提其體例詳贍即可。

  宋儒講學,盛於二程,其門人游、楊、呂、謝號為高足。(楊)時受學程子,傳之沙縣羅從彥,再傳為延平李侗,三傳而及朱子,開閩中道學之脈。其東林書院存於無錫,又為明季講授之宗。①

  寥寥數語,點出了從程子——朱子之間遞相傳承的學脈聯繫。又如《王常宗集》提要評明人王彝之學:

  彝之學出天臺孟夢恂,夢恂之學出婺州金履祥,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故持論過嚴,或激而至於已甚。②

  在學脈源流的追尋中,紀昀發掘出王彝學術風貌的根基所在。真批:於此將紀昀與總目混為一談更是不宜!蓋或為纂修官所爬梳,而紀昀只是釐定者,何可徑謂為紀昀發掘者耶!

①《總目》,卷八十五,史部,《閩中理學淵源考》條。

②《總目》,卷一六九,集部,《王常宗集》條。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