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蓋自古聚碑之地不皆遇此人,而嗜古之人又不恰逢此會,宜黃子手寫之而傳勿諼也。真按:疑為緩之訛. 黃子幹濟之才,其宦遊所至,博訪古刻,必將日有所得,不止於此。而予與黃子共几欣賞之緣,當亦繼此而未有艾也。韓勑後碑,竹垞與谷口皆得之,真按:鄭簠-應即此人.「鄭簠,字汝器,號谷口,生於明天啟二年(1622),卒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 如顧炎武、朱彝尊、曹溶、王弘撰,清初金石學的發達與隸書的振興有很密切的關係。 …」 則如黃子與予者,如夢華者,皆期於必得之,是當作得韓勑後碑圖。黃子方欲搜討嵩山三闕上下巖洞祕文,雲木蓊鬱,靈境霅然矣,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 又當作嵩岳訪碑圖。延熹華岳廟碑,真按:崋-不復一一出校! 今海內有三本,予皆摹得之,嘗擬與黃子共摹勒焉,又當作重勒華碑圖。其他若梁之舊館壇碑,唐之化度邕師銘、孟法師碑,皆當窮恣奇探而精摹勒石者,繼今以往,黃子將理素縑、調丹綠,日夕作繪之不暇也
112
。晉齋北來,真按:趙魏 夢華東去,但笑予輩日苦詩債逼人太甚耳。
112
為常熟趙氏乞曲阜顏衡齋歸兕觥序真按:查imhotep兄所賜之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線上\友人\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pdf,無姓顏者.疑為顏光敏(顏修來)「顏修來,名光敏,字遜甫,曲阜人,官吏部郎中。嗜讀書,善鼓琴,精騎射,躭山水,好友,勤於睦族,年四十卒。生平不信浮屠、星命之說,嘗言軀體猶炭,神氣猶火也。 …」○查得一筆中華五千年網的資料值得參考,疑即一物也:「清代翁方纲题铭玉杯 文章来源:中华收藏网 【字体: 小 大 简 繁】【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新泰市博物馆藏清代翁方纲题铭玉杯系早年征集。杯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通长15.1厘米,口长12.1厘米,口宽6厘米,高7厘米,底长9厘米,壁厚0.6厘米。两侧有对称的双耳,造型端庄。白玉,玉质纯净无瑕,玉杯正面镌刻隶书铭文5行,楷书题款5行,文曰:“比于玉犹堂芥杯孔怀饱德歌既醉。铭奉衡斋先生雅鉴,常熟赵文毅公五世孙王槐造,北平翁方纲书。” 此玉杯有一段传奇经历。明万历五年(1577年),常熟赵用贤因弹劾张居正,被廷杖谪斥,他的同僚许国以一镌铭兕(sl) 觥(犀牛角杯)相赠。此兕觥至清代转为曲阜颜衡斋所有。赵的五世孙赵王槐得知此事,特制玉杯一,请翁方纲题铭,以该杯另加一银船换回了祖上旧物兕觥。此玉 杯本应在曲阜颜家,何时、何故又到了新泰,现在尚不得而知。 近十几年,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来我馆,皆对玉杯赞不绝口,但对杯铭均不能读通。 」
明神宗之五年,張居正父死奪情。時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疏劾之,受廷杖,出國門。庶子許國鐫玉杯以贈吳,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已于百度百科補充矣. 兕觥以贈趙。兕觥之銘曰:「文羊一角,真 按:國無!待查!詞亦無!○此亦可供參考「被杖的四人一下子成为天下士大夫仰慕的楷模,当时皇帝经筵的讲官许国(字维桢,徽州歙县人)送给吴中行一只玉 杯,上刻诗曰:“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送给赵用贤犀角杯一只,上刻诗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宁辞碎 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对二人做出高度的评价和美好的祝福。可世事难料,张居正死后,吴、赵二人重新回朝廷做官,许国已做到内阁中仅次于首辅的二把 手,和吴、赵成为政治上的对手,许国谴责二人,“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真乃此一 时,彼一时也。」(危机公关的处理办法:廷杖(2),连载:晚明七十年 作者:十年砍柴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其理沈黝,不惜剖心,寧辭碎首。真按:本書寧均有以諱改,缺末筆,為道光旻寧也! 黃流在中,為君子壽。潁昜生許國,為定宇館丈題贈。真按:趙用賢-「趙用賢(1535—1596),字汝師,號定宇,虞山人(今常熟人)。隆慶五年(1571)進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卒諡文毅。晚明著名的政治家、學者和藏書家,一生著述頗豐,有《松石齋文集》三 …」」是觥傳之黃端伯、真按:「黄端伯:(?~1645)明代人。江西新城人。字元公。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1628),举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後为清兵拘执,不屈而死。氏笃好佛法,曾参学於曹洞宗之无明慧经禅师,反覆参究「赵州柏树子」之公案,有所省悟。著有易疏、瑶光阁集等。〔五灯全书卷六十二、明史卷二七五、明末忠烈纪实卷十二」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陳潛夫,真按:明史有傳:「陳潛夫,字元倩,錢塘人.家貧落魄,好大言以駴俗.崇禎九年舉於鄉,益廣交遊,為豪舉,好臧否人,里中人惡之.友人陸培兄弟為文逐潛夫,潛夫乃避居華亭. 」(瀚典版) 又傳之章藻功、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何蕤音諸人。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秀水何蕤音,名元英,以順治乙未進士通籍,官侍御,與張祖望友善。或短張曰:「此君遺落世事,傲慢難近。」何曰:「今人不少便佞,吾正喜其傲慢耳。 …」今在曲阜顏衡齋所。乾隆戊戍夏,真按:本書怕戌都作戍了. 真按:乾隆43年(1778). 衡齋拓其文來京師,予為賦詩並考辨,而以拓本裝冊存於篋。丙午秋,真按:乾隆五十一年(1786). 奉使江西,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而趙翁者庭自常熟往湖南,真按:趙庭?趙者庭?.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趙庭,然乃明人. 知名網有趙者庭,且又有趙者樹 趙者聽……等等,則應係名分矣. 道出南昌見訪,語及家世,知為趙公五世孫也
113
。 出拓本相眎,翁泫然久之。別去明年春,予按試袁州,翁自醴陵寓書來,道其積念先澤之忱,篤於寤寐,乞為致書顏氏,謀所以易之者。予謂衡齋為人重然諾,敦古 義,非可以利干也,無已,則以法書名帖相易可乎?然亦不敢必也。得此札時予為篝燈夜起,耿耿無寐,願以翁此意風厲天下為人後者,是可以作忠教孝矣。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之為人 然使者既已還楚,真按:應係指替趙翁捎信來之使者. 其秋七月,翁果自來訪予於南康,予時扃院試士,不可與客通謁也,謂翁可相待旬日不?翁曰:諾。則僦旅舍以俟予。試竣而屬予為文,乞之。予曰:「顏氏之物既無物可以相易,若某之文,又豈足道乎?」然竊念衡齋於鄙人文字有篤嗜之癖焉
114
,且夫顏氏收藏之博、鑒別之精,不止此一觥也,若其歸於趙氏,則二百年先人之手澤也在收藏家損一物不足減其美富,而在孝孫之用心,得此一物足以回二百餘年忠義之氣,真按:囘-不復一一出校. 則豈獨予願之,天地神祇將昭格而式憑之。是故至情之歌泣,可以動鬼神而貫金石也。今者庭趙翁不遠數千里、真按:趙者庭? 凌寒暑、涉艱辛,百方營求之不恤,乃獨欲假鄙人之一言而敢以拙劣辭哉?予既為賦兕觥歸趙之歌,又為之小引,將遍乞京師及四方知交共屬而和焉。蓋深愳鄙言之拙且蹇,不足以讚揚顏氏高誼之什一,真按:讃-不復一一出校! 而尤冀當世通人麗藻交誦而傳道之也。於是乎書。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