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幅“縱暴”“暴”字,《停雲》、《餘清》皆右捺作一點。按南宋重摹本及《停雲》本,此處雖似一點,然諦審之,實是半捺未足之勢,真按:國:半 部首 十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5 注音一式 ㄅㄢˋ 1. 二分之一的。如:「半數」﹑「半邊」﹑「半碗飯」﹑「年過半百」。 2.在……中間。如:「半夜」﹑「半路」﹑「半山腰」。唐˙張繼˙楓橋夜泊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 比喻極少。如:「一星半點」﹑「一分半鐘」。 4.部分﹑不完全的。如:「半成品」﹑「半生不熟」﹑「半新不舊」﹑「一知半解」。 5.事物二分之一的部分。如:「剖半」﹑「一半」。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詞:半1 〔bn ㄅㄢˋ〕 〔《廣韻》博漫切,去換,幫。〕 1.二分之一。《易‧繫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韓非子‧內儲說上》:“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 唐 韓愈 《哭楊兵部陸歙州》詩:“人皆期七十,纔半豈蹉跎。”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南邊的半個天響晴白日,北邊的半個天烏雲如墨。”2.猶言中,中間。《莊子‧大宗師》:“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 唐 韓愈 《獨釣》詩:“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水滸傳》第七五回:“ 蕭讓 、 裴宣 、 呂方 、 郭盛 在半路上接,都俯伏道旁迎接。”3.不完全。《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但凡人家寫緣簿的,自然都寫在那清修的廟裏去,誰肯寫在這半清不渾的廟裏呢?” 巴金 《探索集‧春蠶》:“他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很可能在半開玩笑。”4.表示很少。《水滸傳》第七五回:“他數內有幾個性如烈火的漢子,倘或一言半語沖撞了他,便壞了大事。”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雖然大雨過去,一斤糧食也許落一半個銅子,可是他們的損失不是這個所能償補的。” 半2 〔pn ㄆㄢˋ〕 〔《集韻》普半切,去換,滂。〕 1.大片。《漢書‧李陵傳》:“﹝ 李陵 ﹞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 遮虜鄣 者相待。” 顏師古 注:“半讀曰判。判,大片也。時冬寒有冰,持之以備渴也。”2.通“ 畔 ”。界限。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道法》:“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 異. 真按:沈津識字功 非竟作一點耳。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字體筆畫 真按:筆畫的審訂 真按:翁方綱的精細 惟《餘清》本乃竟作一點,試以前幅“除暴”字觀之,此一捺斷非點住明矣。真按:讀作:此一捺,斷非點住明矣.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碑以證碑-不同碑帖間的比對 即此一筆,而《停雲》、《餘清》之軒輊了然矣。真按:一字定江山 真按:翁方綱對吳廷餘清齋法帖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字體筆畫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畫痕厚實有神-筆意筆畫字體結構 至於《鬱岡》前一本及《快雪》本“縱暴”“暴”字中間右捺皆作跋,真按:疑有誤!-原稿應係參(叅)字也!然前皆論暴字,疑此亦暴字也!俟詳考! 真按:疑有誤!-原稿確係跋字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001.jpg 則又是後來重書,不足道矣。
論第一行至“即墨”字止,真按:標點可議者-《論》第一行至“即墨”字止,論,樂毅論也. 南宋翻本及《停雲》、《餘清》皆然。此蓋《元祐秘閣續本》“即墨”下泐失,而南宋翻本仍之,是以《停雲》、《餘清》亦仍之也。《快雪》本及《鬱岡》前一本乃皆抄寫補足之耳。
《樂毅論》全本,南宋翻本《秘閣續帖》出者,真按:此敓一從字也:《樂毅論》全本南宋翻本從《秘閣續帖》出者,《停雲》之所祖也 《停雲》之所祖也,最為難得,世所行集晉、唐小楷者,或有從石氏帖摹出之殘本,而此全本最少。
適借陸包山畫洞庭小幅,真按:陸治 真按:翁方綱與陸治的畫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畫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東西 掛之几間,真按:原稿作挂. 莫釐諸峰在煙水曠望中,真按:原稿作峯! 真按:烟-不復一一出校! 與此帖顧盼黛鬟娟妙,偶記於此。甲子十月廿五日。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情趣 真按:翁方綱的生活情趣 真按:翁方綱讀書的樂趣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400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000.jpg
269
跋樂毅論(餘清齊本)真按:原題云〈餘清齋樂毅論〉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58_蘇齋題跋\_000383.JPG
戊午七月四日,王壻持來《樂毅論》一本,真按:王宗誠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王宗誠 與此無二,而無前後諸印,後無“書付官奴”四字。中間數行之末,所空分許,悉同第一行。“先之必迂迴”五字間無泐痕。第四行“其”字,亦無泐痕。其刻手視《餘清》為善,蓋與此同所出也,刻在前耳。宋刻本無“書付官奴”四字。
《渤海藏珍帖》刻趙臨《樂毅》,行次全改,直是另寫非臨也,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學-對臨摹的定義 真按:趙孟頫臨樂毅論 固不足論耳。然其後有至治元年子昂自識,自識云:“目昏手弱,不能作也,至治元年,子昂年六十八。”是當日必實有此臨本,與國學本無可稽考者,尚有間也,真按:疑有誤!-"尚有間也"可疑! 而其尾亦無“書付官奴”字,蓋子昂亦是見南宋重刻本爾,所臨竟無足置論。
嘉慶癸酉秋,又以越州學舍本與南宋再翻本及明朝人別一翻本細對,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校勘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校勘學與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校勘學與版本鑑定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不同版本間的比對 深嘆邢、董、王篛林輩之失考也。真按:王澍與樂毅論-王羲之楷書 真按:董其昌粗心大意 真按:邢侗粗心大意 真按:邢侗與樂毅論-王羲之楷書 真按:王澍粗心大意 真按:董其昌與樂毅論 此出自元祐《秘閣續帖》之本,《停雲》其嫡孫,而《餘清》又其旁支裔孫也。
以南宋翻刻《樂毅論》對之,則《停雲》勝《餘清》遠矣。真按:翁方綱對文徵明停雲館法帖與吳廷餘清齋法帖的評比 真按:翁方綱對樂毅論的版本的評比-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餘清》竟是墨跡上石,此墨跡必宋人所書耳。甲子十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