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June 10, 2009

279

下有小楷題云:“丙辰仲冬,雲龕裝記。”後有袁昂、沈約以及武則天并諸人跋。無論其書法不古,即以雲龕是和尚,而唐以前稱僧,皆以其號之下一字為稱,未有舉其上一字者,此乃稱雲公則誤矣。又自署“淵明潛”,唐以前無此署名之式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書人姓名 真按:唐以前人簽名的格式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人常世情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辨偽學方法論-稱謂的不同 真按:稱呼 又沈約跋內稱“此卷為貞白陶先生所收,以余愛玩,輒用為贈。”按沈休文長於陶貞白十五歲,未必有此先生之稱。且袁昂、沈約、徐勣、狄仁傑諸跋,每一條下皆有一名印,皆似宋、元以題跋之式。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後.詳末附愚所讀者.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與碑帖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題跋之式 至其諸印篆筆訛誤,及則天書內“■”訛“■”、“■”訛“囝”,“■”脫下筆,更易見之誤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字體筆畫

  《文集》影印本第十三冊第3518頁。真按:前缺注字!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3_復初齋文稿(十七)\_003518.jpg 今錄愚所讀于後: 遠 皋以山西石刻陶靖節自書擬古雜詩卷來眎,予觀其詩末云「丙辰歲八月下潠田舍書與雲公淵明潛。」下有小楷題云「丙辰仲冬雲龕裝記。」後有袁昂、沈約以及武則 天并諸人跋。無論其書法不古,即以雲龕是和尚,而唐以前稱僧,皆以其號之下一字為稱,未有舉其上一字者。此乃稱雲公則誤矣。又自署「淵明潛」,唐以前無此 署名之式也。又沈約跋內稱「此卷為貞白陶先生所收,以余愛玩,輒用為贈。」按沈休文長於陶貞白十五歲,未必有此「先生」之稱,且袁昂、沈約、徐勣、狄仁傑 諸跋每一条下皆有一名印,皆似宋、元以後題跋之式。至其諸印篆筆訛誤,及則天書內■訛■、■訛囝、■脫下筆[3518],更易見之誤矣。[3519](翁方綱:《復初齋文稿(十七)》(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卷,頁3519。)

279

跋唐明皇賜張敬忠敕真按:唐玄宗的書法

  唐明皇敕益州長史張敬忠行書六行,後有飛白“敕”字,前後題及年月系銜。以《輿地碑目》考之,皆常道觀主甘遺榮八分書也。真按:唐玄宗的書法-然則非明皇書矣! 此碑,宋人《寶刻類編》及趙明誠《金石錄》皆不載,惟王象之《輿地碑目》云:“《延慶福觀手詔碑》,在延慶觀後絕壁上石龕中,唐開元十二年立。”當即此碑。蓋常道觀後為延慶,而今地志并無此觀之名矣。明皇又有《賜張敬忠手詔》,則又在此後六年也。行書遒逸,與《鶺鴒頌》正相似耳。真按:沈津翁方綱年譜:「本年有詩:〈書杜偶題詩後〉、〈唐玄宗「鶺鴒頌」墨跡卷〉…」

注:見《集外文》第三卷第15頁。

279

跋唐文皇手書古帝王龜鑑語真按:唐太宗的書法

  唐文皇手書古帝王龜鑑語,為真、草二屏風,真按:唐太宗的行書 今所存惟草書耳。孫月峰乃謂唐時已有摹刻,真按:孫鑛與唐太宗的書法 蓋亦未全見此三跋邪?此尚是舊拓,與華亭董氏本互有出入,真按:董其昌與唐太宗的書法 蓋前後非一幅耳。嘉慶戊辰冬十二月。

  松嵐尊兄寄來屬題,真按:劉大觀求翁方綱題字 以予篋中拓本對之,此又其稍舊者。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不同版本間的比對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45頁。

279

跋千字文(歐陽詢小楷)真按:翁方綱論歐陽詢的書法-楷書

  率更小楷,如《九歌》、《姚恭公碑》,皆久無真本。此《千文》乃垂老所書,而筆筆晉法,斂入神骨,當為歐帖中無上神品。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宗晉楷-王羲之 真按:翁方綱對歐陽詢書法的品騭 予今僅見此雙鈎本,已不啻所謂親見仙人聽吹玉笛者矣。

  率更《千文》,僅見於宋人《寶刻類編》,不著時地,而諸家著錄金石者皆不言及。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目錄著錄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博考諸家之論 按《虛舟題跋》,刻本較此墨跡多引《新唐書》“詢年八十有五”之語,然獨不引張懷瓘《書斷》云“詢以貞觀十五年卒,年八十五”尤為明白也。史稱歐陽通早孤,母徐教以父書,嘗遺錢使市父遺跡。真按:歐陽通之家世 真按:歐陽通與歐陽詢 然宋人所刻類帖,有率更所書授筆訣,亦云“付善奴”,正與此帖末語相合。而此云隱之明奴,真按:原稿作附,然文海本文集作付-付隱之明奴、通之善奴. 真按:國:附  部首 阜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ㄈㄨˋ 1. 依傍。如:「依附」。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魯小弱,附於楚則晉怒,附於晉則楚來伐。」 2.歸依。如:「趨附」﹑「歸附」。淮南子˙主術:「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 3.黏著不分開。如:「附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有一石脊,自洞頂附壁直垂而下。」 4.靠近﹑親近。如:「附在他耳邊低語。」 5.應和。如:「附和」﹑「附議」。 6.相合﹑符合。史記˙卷七十˙張儀傳:「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文選˙左思˙三都賦序:「風謠歌舞,各附其俗。」 7.寄。見「附書」條。 8.連帶的﹑外加的。如:「附屬」﹑「附帶」﹑「附設」。 國:附書 注音一式 ㄈㄨˋ ㄕㄨ 寄書信。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四:「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詞:附1 f ㄈㄨˋ〕 〔《廣韻》符遇切,去遇,奉。〕 1.依傍。《易‧剝》:“象曰:山附於地。”《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竹生》:“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徐喈鳳《會仙記》:“ 秋鴻 令閉目附其肩,耳但聞風浪聲。”2.依附。《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厲王 蚤失母,常附 呂后 孝惠 呂后 時以故得幸無患害。” 王安石 《次韻劉著作過茅山今平甫往游因寄》:“遙想青雲知可附,坐看閭巷得名聲。” 蒲松齡 《聊齋志异‧局詐》:“宦途險惡,顯者皆附貴戚之門,尊主人所託何人也?”3.歸附。《書‧武成》:“天休震動,用附我大邑 。”《後漢書‧劉盆子傳》:“時 大飢,寇賊蜂起,群盜以 樊崇 )勇猛,皆附之,一歲間至萬餘人。”《明史‧張赫傳》:“聞 太祖 起,帥眾來附。”4.使之歸附。《管子‧任法》:“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財以祿私士。” 尹知章 注:“謂用私恩誘百姓使附也。”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是故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執其權以正其臣。”5.搭乘。 張喬 《贈頭陀僧》詩:“滄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尋塔上雲遙。”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昔渡 錢塘江 ,有一僧附舟,竟置坐具倚檣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我聽了母親的話,便湊了些盤纏,附了輪船,先到了 上海 。”6.隨;跟從。《國語‧周語下》:“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 韋昭 注:“附,隨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便附了他們航海,看看海外風光,便不枉人生一世。”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 順治 十二年、十七年, 俄羅斯 兩附貿易商人至京城者,奏書於 世祖 ,而絕不及邊界事。”7.附。《詩‧小雅‧角弓》:“如塗塗附。” 傳:“附,著也。” 鄭玄 箋:“附,木桴也。” 馬瑞辰 通釋:“附當從《傳》訓著,《箋》訓為木桴,亦非。” 沈括 《夢溪筆談‧器用》:“古法以牛革為矢服,臥則以為枕,取其中虛,附地枕之,數里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 柔石 《人間雜記》:“眼淚附在眼瞼上不曾滴下,兩頰附兩窩泥塊。”8.追隨;附和。《左傳‧襄公十四年》:“ 季札 )雖不才,願附於 子臧 ,以無失節。” 韓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遼史‧耶律資忠傳》:“是時,樞密使 蕭合卓 、少師 蕭把哥 有寵, 資忠 不肯俛附,詆之。”9.符合。《史記‧張儀列傳》:“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 惲敬 《〈楞枷經〉書後一》:“其記漫衍頗有不附經旨者。”10.親近。《詩‧大雅‧綿》:“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 傳:“率下親上曰疏附。”《文子‧上禮》:“是故君臣乖而不親,骨肉疏而不附,田無立苗,路無緩步。” 薛登 《請選舉擇賢才疏》:“是以耿介之士,羞自拔而致其辭;循常之人,捨其疏而取其附。”11.靠近;貼近。《孫子‧行軍》:“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 曹操 注:“附,近也。” 杜佑 注:“附,近也。近水待敵,不得渡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沁水》:“ 河內郡 野王縣 西七十里有 沁水 ,左逕 沁水 城西,附城東南流也。” 周立波 《卜春秀》:“小腳姑媽顫顫簸簸趕過來,附在他耳邊,低聲叮囑。”12.增益,增加。《孟子‧盡心上》:“附之以 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趙岐 注:“附,益也。” 韓愈 《集賢院校理石君墓志銘》:“行益修,學益進,交遊益附,聲號聞四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比方有人肯附點本錢,可能附得進去?”13.寄,托人捎帶。 杜甫 《寄楊五桂州譚》詩:“江邊送 孫楚 ,遠附白頭吟。”14.從屬;附帶。 韓愈 《讀〈荀〉》:“余欲削 荀氏 之不合者,附於聖人之籍。”《金史‧張浩傳》:“ 附奏曰:‘諸將皆新進少年,恐誤國事。’”參見“ 附庸 ”。15.附會。 陳亮 《子房賈生孔明魏徵何以學异端》:“各以己見而求聖人之道,得其一說,附之古而崛起於今者也。” 惲敬 《顧命辨上》:“亂聖人之經,以附後世之說,莫此為甚。”16.蟄伏;俯伏。《素問‧五常政大論》:“地乃藏陰,大寒且至,蟄蟲早附。”17.中藥附子的簡稱。 龔自珍 《飲少宰王定九丈宅少宰命賦詩》:“殺人何必盡砒附,庸醫至矣精消亡。”18.用同“ ”。背棄;違背。《敦煌曲子詞‧望江南七》:“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雲,照見附心人。”19.通“ ”。付與;交給。 劉向 《列仙傳‧江妃二女》:“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 漢水 將流而下。” 賀鑄 《望書歸》詞:“邊堠遠,置郵稀。附與征衣襯鐵衣。”參見“ 附命 ”。20.通“ 2 ”。祔祭。古代祭儀之一。《禮記‧雜記上》:“大夫附於士,士不附於大夫。” 鄭玄 注:“附讀皆為祔。” 孔穎達 疏:“大夫附於士者,謂祖為士,孫為大夫,若死,可以祔祭於祖之為士者也。” 顧炎武 《華陰王氏宗祠記》:“先王之於民……其死也,為之疏衰之服,哭泣殯葬虞附之節以送之。”參見“ 附葬 ”。21.通“ ”。拊循,安撫。《詩‧大雅‧皇矣》:“是致是附。” 馬瑞辰 通釋:“附當讀如拊循之拊,亦通作撫, 十一年《左傳》曰‘吾子其奉 許叔 以撫柔此民也’,即此詩‘是附’也。”參見“ 附手 ”。22.通“ ”。《素問‧脈要精微論》:“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林億 等校正:“按別本‘附’一作‘俯’。”23.通“ ”。 王符 《潛夫論‧邊議》:“ 始反時,計謀未善,黨與未成,人眾未合,兵器未備,或持竹木枝,或空手相附。” 汪繼培 箋:“ 王先生 云:‘附’疑‘搏’。”24.姓。 楚國 附沮 。見《史記‧楚世家》。 2 pu ㄆㄡˇ〕 〔《集韻》薄口切,上厚,並。〕 見“ 2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