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June 10, 2009

281

跋千字文(智永書)
  此帖後有大觀己丑二月薛嗣昌記,己丑是大觀三年,時上距元豐二十年耳。沈虞卿云:真按:沈揆 真按:沈揆與蘭亭 元豐中薛師正樞密為定武帥攜《蘭亭》石去真按:斷句可議者-元豐中薛師正樞密為定武帥,攜《蘭亭》石去. 其子紹彭刻別石在郡,真按:薛紹彭 大觀中次子嗣昌始納之御府,真按:薛嗣昌 龕於宣和殿,是嗣昌親見《蘭亭》真石,并其兄紹彭刻石也。”俞壽翁《續考》又載嗣昌大觀初自識,真按:標點可議者-沈虞卿云:“元豐中薛師正樞密為定武帥攜《蘭亭》石去。其子紹彭刻別石在郡,大觀中次子嗣昌始納之御府,龕於宣和殿。”是嗣昌親見《蘭亭》真石,并其兄紹彭刻石也。 真按:俞松 云“得長安崔氏所藏《蘭亭》而刻之”,是又足與此帖相印證也。據此,則永師《千文》,薛氏勒石與當日《蘭亭》刻石相去未遠,而薛氏昆弟并精鑒賞,其摹勒之工,正可參悟《蘭亭》書髓。今雖薛氏所刻《蘭亭》原石已亡,賴有此《千文》石刻仿佛猶如見之,伏梁神物之靈,真按:國無.詞無.疑有誤!○按翁詩有「伏梁稧帖同開函。」(翁方綱:〈錢舜舉王會圖卷〉,《復初齋詩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一四五五,一九九五年三月序),卷51,頁133。)則無誤矣.疑若晉曰司馬曰典午,而梁有其別稱以伏乎? 倘或託此以為左卷乎?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二手資料,間接證據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文壽承前跋在嘉靖七年戊子,真按:文彭與智永千字文 是年閏十月,壽承年三十二。其後跋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壽承年七十矣。而云前後四十年,更未見有似此者,在爾時已珍貴如此,今又二百三十餘年,其珍重難得,更當何如耶?
  是帖初為吾鄉薦勺庭學士所藏真按:疑有誤! 真按:疑有誤!-以文義看應是翁抄錄題跋之筆記,並非翁語也.然末又署名彰彰,豈誤植也?幸今稿本未亡,否則若此等狐疑者,焉能不懸為公案?○原稿確係薦勺庭!實待考!○沈津識字誤,當作薄,非薦.乃薄有德也.2011.5.25 勺庭嘗以贈何義門癸未同年友也。真按: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全三冊)2675-26762717 / 2913)何焯癸未同年無姓薦者也! 真按:何焯交友資料 是冊面葉題簽及帖內黃筆加點皆出義門手。真按:何焯與智永千字文 勺庭卒後,義門復以歸勺庭之子隅齋太僕,而隅齋以授女夫安平陳來章廷尉。廷尉卒後記尚得借觀於朱竹君之椒花吟舫,真按:翁方綱向朱筠借閱 與程魚門、曹慕堂賞累日。真按:原稿作歎. 真按:翁方綱與朱筠.程晉芳.曹學閔 今又二十餘年,而廷尉嗣君聞之進士持來屬為跋尾,即此一帖,而迴環今昔,感懷前輩,追念友朋,非一緒矣,為題其後而歸之。嘉慶庚申夏四月朔,北平翁方綱。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77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778.JPG 今錄愚所讀者如下: 跋智永千文 此 帖後有大觀己丑二月薛嗣昌記,已丑是大觀三年,時上距元豐,二十年耳。沈虞卿云:「元豐中薛師正樞密為定武帥,攜蘭亭石去,其子紹彭刻別石,在郡。大觀 中,次子嗣昌始納之御府,龕於宣和殿。」是嗣昌親見蘭亭真石,并其兄紹彭刻石也。俞壽翁續考又載嗣昌大觀中自識云:「得長安崔氏所藏蘭亭而刻之。」是又足 與此帖相印證也。据此則永師千文薛氏勒石與當日蘭亭刻石相去未遠,而薛氏昆弟並精鑒賞,其摹勒之工,正可參悟蘭亭書髓。今雖薛氏所刻蘭亭原石已亡,賴有此 千文石刻仿佛猶如見之。伏梁神物之靈,儻或託此以為左券乎! 文壽承前跋在嘉靖七年戊子,是年閏十月,壽承年三十二。其後跋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壽承年七十矣,而云「前後四十年,更未見有似此者。」在尔時已珍貴如此,今又二百三十餘年,[3778]其珍重難得更當何如耶。 是 帖初為吾鄉薦勺庭學士所藏,勺庭嘗以贈何義門,癸未同年友也。是冊面葉題籤及帖內黃筆加點皆出義門手,勺庭卒後,義門復以歸勺庭之子隅齋太僕,而隅齋以授 女夫安平陳來章廷尉。廷尉卒後,記尚得借觀於朱竹君之椒花吟舫,與程魚門、曹慕堂歎賞累日。今又二十餘年,而廷尉嗣君聞之進士持來屬為跋尾。即此一帖而迴 環今昔,感懷前輩,追念友朋,非一緒矣。為題其後而歸之。嘉慶庚申夏四月朔,北平翁方綱。 鑑庵所藏此本雖視吾鄉薦勺庭藏本拓時稍在後,而古厚則同。勺庭本有文壽承前後二跋,在壽承晚歲,迴憶四十餘年未見有相似之本,則此拓之舊可知矣。嘉慶庚申暮春下旬,以二本細對書此。[3779](翁方綱:〈跋智永千文〉,《復初齋文稿(十八)》(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卷,頁3778-3779。)
281
跋褚書公孫卜兒傳贊(宋拓本)
  此贊聞有墨跡內刮去數字,皆宋初廟諱也。此石本凡刮去之字,皆微露一二筆,信是宋時拓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避諱 行間亦具界格,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界格 末云:“臣褚遂良書。”則是唐時刻石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拓時 真按:翁方綱對唐代石刻的判斷 正楷原從隸出,固以方整為局制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與隸書 然而字內如“田”、“口”等,結構多取下半,稍就斂緊者,楷勢不得不然也。真按:斷句可議者-然而字內如「田」「口」等結搆,多取下半稍就歛緊者,楷勢不得不然也。 若“侖”之“”,真按:侖下半之冊也(冊中橫兩邊有出頭). “向”、“內”之“冂”屬,“虜”“芻”之下“■”,究以末稍斂內為得勢。而此跡一例上下削方,“董”“更”之中,“田”亦太削。真按:斷句不當!-“董”“更”之中“田”亦太削。 “方”“唐”之中,“間”下橫末,又太放出外。余若松疎者,尚非一處,昔竇氏《述書賦》於褚書,有澆灕後學之譏,真按:簡化字之餘孽-餘若鬆疎者,尚非一處,昔竇氏《述書賦》於褚書,有澆漓後學之譏 吾每辨其太過真按:斷句標點皆誤!-愚 初讀文海本作『而此蹟一例上下削方。董、更之中「田」亦太削方。「唐」之中間下橫末又太放出外,餘若鬆疎者尚非一處。昔竇氏《述書賦》於褚書有「澆漓後 學」之譏吾每辨其太過』是也。今再讀還曾為沈津此讀干擾作『“董”“更”之中“田”亦太削。“方”“唐”之中間下橫末,又太放出外。』,誤矣。可見貽誤之 甚,吾亦難免,君能無礙?況童蒙乎! 若《聖教序》,“記”橫畫右末,偶以欹垂取勢,卻於大局無嫌。此跡則太過松疏真按:簡化字之餘孽-此跡則太過鬆疏. 真按:前作疎. 不特以“朋”誤“明”之顯然筆誤,始定其必非褚書也。真按:翁方綱對褚遂良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字體筆畫 真按:斷句可議者-愚讀作『若聖敎序記橫畫右末偶以欹垂取勢,卻於大局無嫌。此蹟則太過鬆疎,不特以「朋」誤「明」之顯然筆誤,始定其必非褚書也。』此非專指記一字也.況如沈津言,「記」字橫畫,又指那一畫呢?言指不明,應非如是讀,而乃泛稱其橫畫皆然也。 鬱岡齋又從此翻刻,竟謂是褚公名跡,豈其然乎?真按:翁方綱對鬱岡齋帖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王肯堂的批評 真按:鬱岡齋帖之謬 此本後有長洲韓存良手跋,韓是董文敏館師,真按:韓世能與褚遂良的書法 真按:韓世能與董其昌
282

尚可想見鑒藏風味,而其實非褚書,則不得不辨。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真按:翁方綱對褚遂良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所以重視考證的原因 ■、真按:上人下田. 半字之誤,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文海本文集實作奮字.而上一奮字似是从六不从大,故曰半字之誤也。 尚必重書,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文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精細 豈有“朋”誤作“明”之理乎!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二卷第15頁。真按:翁方綱:〈跋宋拓褚書公孫卜兒傳贊〉,《復初齋文集(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811月,初版),卷22,頁944
282
跋陰符經二種(褚河南書宋拓本)
  右小字《陰符經》真草二種,越州石氏本也,文氏《停雲帖》從此摹出。真按:翁方綱論停雲館法帖的祖本 其草書後題云:“貞觀六年奉勅書。”考虞永興貞觀十二年卒,永興卒後,褚公乃入內侍書,豈有貞觀六年書此之事?此與快雪堂《樂毅論》偽作褚銜同一失考也。真按:翁方綱對褚遂良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職官履歷 “萬化”“化”訛作“伏”,“藏伏”訛“伙”,“時動必潰”“必”訛“■”。而孫退谷乃謂孫虔禮《書譜》脫胎於此,宜何義門譏其夢囈也。真按:孫承澤老糊塗了 真按:孫承澤論孫過庭書法 真按:何焯對孫承澤的批評 真按:孫承澤之謬 惟後一帖小楷“陰符”乃是褚書,絕精詣者,此帖後來翻刻非一,皆不若此本之善。真按:翁方綱對褚遂良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舊本才好-拓之貴舊也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品騭 此銜在永徽五年,可以證前一草帖之偽矣,真按:疑有誤! 石熙明、文衡山、孫退谷皆未之知爾。真按:翁方綱對孫承澤的批評 真按:石邦哲的無知 真按:文徵明的無知 真按:翁方綱對文徵明的批評 真按:孫承澤的無知 嘉慶十四年己巳冬十月廿有八日。北平翁方綱識時年七十有七。
  注:見張廷濟《清儀閣題跋》,又見楊寶鏞《復初齋文集補遺》(龍淵爐齋金石叢書)。
282
題陰符經(褚河南書)
  此本在停雲本之上,其原蓋亦出於石熙明家。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品騭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此一種褚書,即《孟法師碑》法也,擴之則張嘉貞《北岳》、柳公綽《諸葛碑》皆是也。真按:翁方綱論褚遂良孟法師碑 真按:翁方綱論褚遂良書法的淵源 真按:翁方綱論褚遂良書法的流傳 真按:翁方綱論褚遂良的書法 由唐楷問津右軍,自率更《化度》外,必推此種宣洩天倪。董香光所云“口門恨窄,讚說不盡”者也。真按:摘要 真按:董其昌的名言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從褚楷以問津山陰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宗晉楷-王羲之 真按:翁方綱論唐人書法與漢晉書法的淵源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八冊第2091頁。
282
跋陰符經(褚河南書俞紫芝臨本)真按:原書題云〈跋俞紫芝臨褚艸陰符經〉.
  褚書《陰符》,真按:文海本文集作艸. 宋《越州石氏帖目》在褚楷《陰符》前,故《停雲》亦依此摹也。何義門云:“廿三行,缺處甚多。”而不言沒有諸題人名,則《停雲》所摹勒,蓋又從石氏本翻出者耳。真批:前因後果,未知二句關係? 真按:翁方綱論停雲館法帖的祖本 此內“萬化生乎身”句,“化”訛作“可以”;“伏藏”句,“伏”訛“伙”;“時動必潰”句,“必”訛“衣”;“大小有定”句,“大”訛“火”。又不止義門所云缺失而已。真按:標點之荒唐者-愚初讀文海本作『此內「萬化生乎身」句「化」訛「作」,「可以伏藏」句,「伏」訛「伙」,「時動必潰」句,「必」訛「衣」,「大小有定」句,「大」訛「火」。又不止義門所云缺失而已。』. 真按:翁方綱對何焯書學的訂補 且褚公於貞觀十二年始召入侍書,豈有貞觀六年奉勅書此之事。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職官履歷 真按:褚遂良之仕履 不特義門未之詳考,而越州石氏此刻在北宋末南宋初,乃亦不加詳考,冒為褚跡,則何怪《樂毅論》海字本後來重摹之有失乎?真按:何焯粗心大意 真按:石邦哲的無知 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版本的流傳-王羲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對褚遂良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對何焯書學的批評 此幅有俞紫芝臨款。紫芝入明,洪武初尚在,則天曆初年,年尚甚少,固宜其不知深考,一依其誤而臨之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人情世理 真按:翁方綱對俞和的批評 真按:俞和之生卒 真按:俞和書法學習的過程 真按:翁方綱考訂作者 蓋考訂之學,不講久矣。孫退谷乃與過庭《書譜》同語,又何足譏乎?真按:翁方綱對孫承澤的批評 真按: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真按:翁方綱所以重視考證的原因 真按:摘要-愚于沈氏亦然也.沈先生歷經文革,非戰之罪也.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寬厚勿苛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寬厚勿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