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ne 2, 2009

15.修治;治理。《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孫奭 疏:“不得志則脩治其身以立於世間。” 柳宗元 《羆說》:“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 方孝孺 《讀聱隅子》:“聖賢安顧其一身哉,上之欲善天下,次之欲淑來世。”16.大;高;豐。《詩‧大雅‧桑柔》:“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 鄭玄 箋:“善,猶大也。”參見“ 善賈 ”、“ 善歲 ”、“ 善熟 ”。17.多。參見“ 善懷 ”。18.容易。《史記‧河渠書》:“自 洛水 商顏山 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 張守節 正義:“言 商原 之崖岸,土性疏,故善崩毀也。”《太平御覽》卷六○六引 應劭 《風俗通》:“ 劉向 《別錄》:‘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簡者,皆於火上炙乾之。’”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海岳精液,善生俊異,後先絡繹,展其殊才。”如:多愁善感。19.妥善;好好地。《左傳‧成公二年》:“無德以及遠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善侍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水滸傳》第四二回:“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20.成功。參見“ 善敗 ”。21.適意;適宜。《莊子‧逍遙游》:“夫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淮南子‧說林訓》:“布之新不如紵,紵之獘不如布,或善為新,或善為故。” 高誘 注:“善,猶宜也。”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起步梧竹間,微飆泠然善。”22.愛惜。參見“ 善日 ”、“ 善時 ”。23.揩拭。參見“ 善刀 ”。24.方言。輕;少;不厲害。《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 素姐 又問:‘你聽誰說?’ 選子 道:‘誰沒說呀?京裏說的善麼,奶奶,你待不走哩麼?’”25.通“ ”。膳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26.姓。 五代 善友 善辰 善養 。見《正字通‧口部》。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3222.htm 真批:蘭亭集序無善字也.疑乃署銜等文.○在稽、蘭字之前,疑乃「暮」或「春」之訛也! 今諦審所集莫字偏旁之字暨莫字,真有似善者.則此應為暮,非善也!春上則只有一頭(丿),絕無二點(丷)者,故絕非春字也!今仍定作沈津識字誤也! 二行“稽”字、“蘭”字,十三行“骸”字皆有補痕。真按:識字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又前石廿一行“興”字,後石一行“暮”字,二行“稽”字、“蘭”字,十三行“骸”字皆有補痕。』豈不文從字順?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0921.jpg 手墨稍重即不可見,真按:原稿作搨.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0922.jpg 真按:露出馬腳 真按:露出狐狸尾巴 吾豈敢誣前人哉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看大端、大局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寬厚勿苛 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裝潢痕跡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紙墨色澤 凡事求其實可傳者而已,不在乎以唐刻炫人也真按:姜宸英的毛病 真按:姜宸英之為人 真按:姜宸英的衒耀心態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寬厚勿苛-用炫不用欺,亦忠厚矣. 真按:翁方綱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處世學 真按:翁方綱之為學 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翁方綱論作偽心理學 真按:翁方綱論虛榮心 真按:衒耀心態

  然如前石廿一行“興”字後“不”、真按:翁方綱修改自己的作品-此段/首原稿天頭有「節改本」(節作莭)可見翁修改潤飾文章的過程. “若”、真按:前作善,此又作若,沈氏都不之疑?蘭亭若在“稽”、“蘭”、“骸”等字之後,“稽”、“蘭”、“骸”等字皆按序列,何故若先舉?都不一寤?不顧文義,見樹不見林者,多此類也。 “稽”、“蘭”、“骸”等字皆有補痕真按:識字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同前『然如前石廿一行“興”字,後石、“暮”、“稽”、“蘭”、“骸”等字皆有補痕』。石訛不,暮訛若(前訛善). 拓手墨稍重,即不可見,吾豈敢誣前人哉?且如前石八行“氣”字後、石十九行“”字之類真按:國:況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ㄎㄨㄤˋ 1. 情形、狀態。如:「近況」、「概況」、「實況」、「窘況」。 2.恩惠。通「貺」。漢書˙卷四十六˙萬石君傳:「皇天嘉況,神物並見。」 3.姓。如三國時蜀國有況長寧,元代有況逵。 4.比擬、譬喻。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往況今,甚可悲傷。」唐˙孟郊˙宇文秀才齋中海柳詠詩:「飲柏況仙味,詠蘭擬古詞。」 5.拜訪、惠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漢書˙卷五十二˙灌夫傳:「將軍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 6.益、更加。詩經˙小雅˙出車:「憂心悄悄,僕夫況瘁。」鄭玄˙箋:「況,茲也。」國語˙晉語一:「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韋昭˙注:「況,益也。言以眾故殺君,除民害,眾益以為厚。」 7.正、恰好。董西廂˙卷三:「生不勝怏怏,況是無聊,又聞夜雨。」 8.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相當於「何況」、「況且」。孟子˙萬章下:「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唐˙韓愈與崔群書:「況天之與人,當異其所好惡無疑也。」 詞:況1 kun ㄎㄨㄤˋ〕 〔《廣韻》許訪切,去漾,曉。〕 2 ”的被通假字。 1.情形;景況。《詩‧大雅‧桑柔》:“為謀為毖,亂況斯削。” 杜荀鶴 《贈秋浦張明府》詩:“他日親知問官況,但教吟取 家詩。” 陳大聲 《一枝花‧夏日寫懷》套曲:“纔荷葉弄清浮水面,又芭蕉分綠上晴窗,窄窄書房,自一種清閑況。”2.比。比較。《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往況今,甚可悲傷。”《後漢書‧袁紹傳》:“每讀其書,謂為信然,於今況之,乃知妄作。” 南朝 任昉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在 毛玠 公方,居 山濤 識量。以臣況之,一何遼落。” 蘇洵 《兵制》:“今家止一夫為兵,況諸古則為逸。”3.比。比擬;比方。 司馬光 《答武功石令書》:“足下語及不肖,動輒以 仲尼 況之,此雖甚愚不辨菽麥之人,亦不敢當。”《明史‧文苑傳二‧桑悅》:“﹝ 桑悅 ﹞敢為大言,以 孟子 自況。” 俞樾 《諸子平議‧春秋繁露一》“《春秋》之辭多所況”:“言《春秋》之辭,多以況譬而見。”4.比。引申為推及;推測。 王充 《論衡‧案書》:“用 墨子 之法,事鬼求福,福罕至而禍常來也。以一況百,而墨家為法,皆若此類也。” 葛洪 《抱樸子‧塞難》:“天有日月寒暑,人有瞻視呼吸,以遠況近,以此推彼,人不能自知其體老少痛癢之何故,則彼天亦不能自知其體盈蹜災祥之所以。”5.兄。 班固 《白虎通‧三綱六紀》:“兄者,況也。” 方以智 《通雅‧稱謂》:“今 南北猶呼兄為況。”6.水寒。《說文‧水部》:“況,寒水也。”7.疑問代詞。怎麼。《左傳‧昭公七年》:“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晉書‧忠義傳‧韋忠》:“ 常有心託我,常恐洪濤蕩嶽,餘波見漂,況可臨 尾閭 而闚 沃焦 哉!”8.副詞。更加。《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國語‧晉語一》:“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 姚鼐 《桃核研歌為庶子葉書山先生賦》:“幽輝豈非玉質薀,含芒況淬筆鋒利。”9.副詞。正,恰。表示情狀。 王昌齡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詩:“昔為 峰意,況與 遠公 違。”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生不勝怏怏,況是無聊,又聞夜雨。” 顧炎武 《寄劉處士大來》詩:“世路況悠悠,窮愁儻能遣。”10.副詞。恍如,仿佛。 元稹 《酬樂天書懷見寄》詩:“況我江上立,吟君懷我詩。”參見“ 況乃 ”。11.副詞。乃,就。 司馬光 《和范景仁聞蟬》:“心閑寧感物,道合況忘年。”12.連詞。何況;況且。《易‧繫辭上》:“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漢書‧司馬遷傳》:“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僕之不得已乎!” 北齊 顏之推 《顏 氏家訓‧兄弟》:“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爭之地,能無閒者,鮮矣。”《二 刻拍案驚奇》卷十:“你兒子又小,官府見了,只有可憐,決不會難為他的,況又實實是骨血,腳踏硬地,這家私到底是穩取的了。” 朱自清 《笑的歷史》:“你雖然曾寄給他們一半的錢,他們那裏會滿意!況你的寄錢,又沒有定期,家裏等用,又是焦急!”13.象聲詞。形容鐘聲。《呂氏春秋‧自知》:“ 范氏 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14.通“ ”。賜予。《國語‧魯語下》:“君以諸侯之,況使臣以大禮。” 韋昭 注:“況,賜也。”一本作“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帝﹞下馬再拜,謝況于天。” 章學誠 《校讎通義》卷三:“名家之言,分為三科:一曰命物之名,方圓黑白是也;二曰毀譽之名,善惡貴賤是也;三曰況謂之名,賢愚愛憎是也。”15.通“ ”。惠顧;光臨。《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將軍乃肯幸臨況 魏其侯 安敢以服為解。”16.通“ ”。美;大。《荀子‧非十二子》:“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 俞樾 《荀子詩說》:“成與‘盛’通。”17.通“ ”。遠。參見“ 況古 ”。18.通“ ”。參見“ 況瘁 ”。19.姓。 代有 況鍾 。見《明史》本傳。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2173.htm 真按:原文同原稿作况-若此類不復/不暇計較了. 真按:斷句之誤-此「石」不復誤矣,卻又讀錯--且如前石八行“氣”字,後石十九行“況”字之類,看來沈氏於此前石後石之喻者全然不曉矣! 愚擬稿曰: 此本一低行、一高行,高者刻於石背。……而以壇長諸跋合之,葦間自跋則面背二本,其互見他所者三焉。……玩其紙墨,良是宋拓,與背刻高一字本又毫髮無異。(跋蘭亭(慈谿姜氏藏本),251頁) 「而以壇長諸跋合之,葦間自跋則面背二本,其互見他所者三焉。」斷句有誤,當讀作「而以壇長諸跋合之葦間自跋,則面、背二本,其互見他所者三焉。」愚前已糾正矣。所謂「石背」「背」者,即此之後石也。此之後石,即彼之謂「石背」之「高者」也。 又非出自《聖教》,則是摹手亦偶然自運,真按:翁方綱的碑刻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複製學 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學 并不得以定武、潁上諸本相例者矣。真按:翁方綱對自己說法的改進-前無此語,可見是後來再諦審而發覺者也!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四冊第921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0921.jpg 第二段/首原稿天頭有「節改本」(節作莭)可見翁修改潤飾文章的過程.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0922.jp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