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ly 24, 2008

341

《金 門志》(十六卷,清林焜熿纂輯)。《臺東州采訪冊》(不分卷,清胡傳纂輯)。《內自訟齋文選》(不 分卷,清周凱撰)。《中復堂選集》(不分卷,清姚瑩撰)。《福建通志臺灣府》(不分卷)。《南明野史》(三卷,題南沙三餘氏撰)。《所知錄》(三卷,清錢 澄之撰)。《斯未信齋文編》(不分卷,清徐宗幹撰)。《臺灣遊記》(包括池志徵《全臺遊記》、吳德功《觀光日記》、施景琛《鯤瀛日記》、張遵旭《臺灣遊 記》四種)。《番社采風圖考》(一卷,六十七撰)。《臺灣私法商事編》(不著編人)。《噶瑪蘭志略》(十四卷,卷首一卷,清柯培元撰)。《斯未信齋雜錄》 (不分卷,清徐宗幹撰)。《劍花室詩集》(清連橫撰)。《廈門志》(十六卷,清周凱纂輯)。《東南紀事》(十二卷,清邵廷采撰)。《張文襄公選集》(不分 卷,清張之洞撰)。《平閩記》(十三卷,清楊捷撰)。《海東逸史》(十八卷,題翁洲老民手稿)。《哀臺灣箋釋》(一卷,不著撰人)。《新竹縣制度考》(不 分卷,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六十五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廷臣奉敕撰)。《臺灣縣志》(十卷,清王禮主修、陳文達編纂)。《澎湖臺灣 紀略》(收清杜臻撰《澎湖臺灣紀略》、清周于仁與胡格撰《澎湖志略》、清林謙光撰《臺灣紀略(附澎湖)》三種)。《重修臺灣府志》(二十五卷,清范咸纂 輯)。《明季三朝野史》(四卷,題顧炎武編)。《臺風雜記》(不分卷,日人佐倉孫三撰)。《彰化節孝冊》(一卷,清吳德功纂輯)。《澎湖紀略》(十二卷, 清胡建偉纂輯)。《臺灣海防檔》(不分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思文大紀》(八卷,不著撰人)。《明季遺聞》(四卷,明鄒漪撰)。《重修臺灣縣 志》(十五卷,清王必昌纂輯)。《續補明紀編年》(不分卷,清王汝南撰)。《澎湖續編》(二卷,清蔣鏞撰)。《陳清端公文選》(不分卷,清陳璸撰)。《臺 灣私法人事編》(不著編人)。《魯春秋》(一卷,明查繼佐撰)。《諸蕃志》(二卷,趙汝适撰)。《臺灣通紀》(四卷,陳衍纂輯)。《續修臺灣府志》

342

(二十六卷,余文儀纂修)。《使署閒情》(四卷,六十七輯著真按:怪名字 。 《徐闇公先生年譜》(不分卷,陳乃乾、陳洙纂輯)。《鳳山縣志》(十卷,陳文達編纂)。《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存十一卷,卷首一卷)。《清朝柔遠記 選錄》(不分卷,王之春撰)。《鹿樵紀聞》(三卷,婁東梅村野史撰)。《臺灣通史》(三十六卷,連橫撰)。《臺海見聞錄》(四卷,董天工撰)。《臺灣通 志》(不分卷)。《李文忠公選集》(不分卷,李鴻章撰)。《南疆繹史》(五十六卷,溫睿臨、李瑤撰)。《續明紀事本末》(十八卷,倪在田撰)。《小紀年》(二十卷,真按:詞:腆1 tin ㄊ〡ㄢˇ〕〔《廣韻》他典切,上銑,透。〕亦作“ 1 ”。1.豐厚。《左傳‧襄公十四年》:“我先君 惠公 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 杜預 注:“腆,厚也。” 三國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 李綱 《謝復官表》:“荷恩益腆,夫死為輕。”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凡茲不腆,實所以奉祝長年者。”2.平善;美好。《儀禮‧士昏禮》:“辭無不腆,無辱。” 鄭玄 注:“腆,善也。” 柳宗元 《送蕭煉登第後南歸序》:“僕不腆,見邀為序。”《金史‧世宗紀上》:“上察其食不精腆,曰:‘何以服遠人之心?’”3.挺起。《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肚子去了。” 老舍 《駱駝祥子》十九:“自從一入冬,她的懷已顯了形,而且愛故意的往外腆,好顯出自己的重要。”4.厚臉皮。 和邦額 《夜譚隨錄‧張五》:“此何人,奈何恣行淫事,腆不畏人也?”5.猶靦腆。指慚愧或害羞的神色。 杜甫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之三:“朋知來問腆我顏,杖藜強起依僮僕。”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七章:“他說罷,又朝 永生 腆臉一笑:‘對不?’”6.主持。每指國主。《書‧大誥》:“ 小腆誕敢紀其敘。” 孔穎達 疏:“ 鄭玄 云:‘腆,謂小國也。’ 王肅 云:‘腆,主也。 小主,謂 祿父 也。’”按,《說文‧部》:“典,主也。”說者皆以為即“典”字。 徐 鼒撰)。《海外慟哭記》(一卷,黃宗羲撰)。《罪惟錄》(不分卷,查繼佐撰)。《黃漳浦文選》(六卷,黃道周撰)。《小腆紀傳》(六十五卷,《補遺》五 卷,清徐鼒撰)。《臺灣府賦役冊》。《續修臺灣縣志》(八卷,清謝金鑾、鄭兼才合纂)。《諸羅縣志》(十二卷,清陳夢林編纂)。《張蒼水詩文集》(不分 卷,明張煌言撰)。《六亭文選》(不分卷,清鄭兼才撰)。《陶村詩稿》(八卷,清陳肇興撰)。《新竹縣采訪冊》(十一卷,清陳朝龍纂輯)。《重修鳳山縣 志》(十二卷,清王瑛曾編纂)。《窺園留草》(不分卷,清許南英撰)。《明季南略》(十八卷,清計六奇撰)。《三藩紀事本來》(四卷,清楊陸榮撰)。《臺 灣私法物權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不分卷,劉枝萬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十八章)。《荷牐叢談》(四卷,明林時對撰)。《明季荷蘭入侵據澎 湖殘檔》(不分卷)。《清初海疆圖說》(不分卷,不著撰人)。《彰化縣志》(十二卷,清周璽纂)。《鄭氏史料初編》(三卷)。《清世祖實錄選輯》、《苗栗 縣志》(十六卷,清沈茂蔭纂輯)。《噶瑪蘭廳志》(八卷,清陳淑均纂,李祺生續輯)。《臺灣語典》(四卷,清連橫撰)。《臺灣三字經》(一卷,清王石鵬 撰)。《東山國語》(不分卷,明查繼佐撰)。《澎湖廳志》(十四卷,卷首一卷,清林豪編)。《清聖祖實錄選輯》。《雅言》(一卷,清連橫撰)。《清世宗實 錄選輯》。《鄭氏史料續編》(十卷

343

)。 《南明史料》(四卷)。《櫟社沿革志略》(一卷,清傅錫祺撰)。《淡水廳築城案卷》(不分卷)。 《淡水廳志》(十六卷,清陳培桂撰)。《臺案彙錄乙集》(五卷)。《清代官書記明臺灣鄭氏亡事》(四卷,原名《平定海寇方略》)。《鄭氏史料三編》(二 卷)。《臺案彙錄丙集》(八卷)。《爝火錄》(三十二卷,〈附記〉一卷,清李天根輯)。《臺案彙錄丁集》(五卷)。《臺案彙錄戊集》(六卷)。《清職貢圖 選》(不分卷)。《臺灣府輿圖纂要》(不分卷,不著撰人)。《朱舜水文選》(不分卷,明朱之瑜撰)。《聖安本紀》(題崑山遺民寧人顧炎武著)。《臺灣土地 制度考查報告書》(程家穎撰)。《臺灣地輿全圖》(不分卷,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仁宗實錄選輯》。《清宣宗實錄選輯》。《清文宗實錄選 輯》。《清穆宗實錄選輯》。《臺案彙錄己集》(八卷)。《法軍侵臺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德宗實錄選輯》。《清先正事略選》(五卷,清李 元度撰)。《福建通志列傳選》(六卷,清陳衍輯)。《流求與雞籠山》(不分卷)。《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不分卷)。《清季外交史料選輯》(不分卷, 王彥威輯)。《福建省例》(不分卷)。《臺案彙錄庚集》(五卷)。《半崧集簡編》(不分卷,清章甫撰)。《潛園琴餘草簡編》(不分卷,林占梅撰)。《籌辦 夷務始末選輯》(三卷)。《法軍侵臺檔補編》。《臺案彙錄辛集》(六卷)。《戴案紀略》(不分卷,清蔡青筠撰)。《陳清端公年譜》(二卷,清丁宗洛編)。 《雅堂文集》(四卷,清連橫撰)。《野史無文》(二十卷,明鄭達輯)。《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不分卷)。《臺灣旅行記》(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 等撰)。《臺灣修學旅行報告書》(何纘撰)。《魂南記》(清易順鼎輯)。《海濱大事記》(林繩武等撰)。《清稗類鈔選錄》(不分卷,徐珂輯)。《後蘇龕合 集》(清施士洁撰)。《臺灣輿地彙鈔》。《鮚埼亭集選輯》(六卷,清全祖望撰)。《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不分卷)。《廣陽雜記選》(劉獻廷等撰)。《碑傳 選集》(不分卷,清錢儀吉輯

344

)。 《清史講義選錄》(不分卷,清汪榮寶撰)。《臺灣兵備手抄》(不分卷)。《續碑傳選集》(不分 卷)。《臺灣詩薈雜文鈔》(不分卷)。《藏山閣集選輯》(清錢秉鐙撰)。《清會典臺灣事例》(不分卷)。《臺案彙錄壬集》(四卷)。《臺案彙錄癸集》(不 分卷)。《清經世文編選錄》(不分卷,清賀長齡、盛康、陳忠倚、麥仲華等撰)。《清耆獻類徵選編》(十二卷,〈附錄〉一卷,清李桓撰)。《吳光祿使閩奏稿 選錄》(不分卷,吳贊誠撰)。《漳州府志選錄》(不分卷,清沈定均等纂)。《泉州府志選錄》(不分卷,清黃任等撰)。《行在陽秋》(二卷,不著撰人)。 《幸存錄》(二卷,《續幸存錄》一卷,真按:標點有誤! 正 錄為夏允彝撰,續錄夏完淳撰)。《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補編》。《崇相集選錄》(不分卷,董應舉撰)。《東明聞見錄》。《閩事紀略》(華廷獻等撰)。《青燐 屑》(二卷,應廷吉撰)。《吳耿尚孔四王全傳》(不分卷,不著撰人)。《江南聞見錄》。《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明亡述略》(二卷,題鎖綠山人撰)。 《島噫詩》(四卷,盧若騰撰)。《江陰城守紀》(二卷,韓菼撰)。《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庭聞錄》(六卷,劉健撰)。《遇變紀略》(一卷,題聾道人 述)。《崇禎朝野紀》(李遜之撰)。《風倒梧桐記》(二卷,何是非撰)。《兩粵夢遊記》(一卷,馬光撰)。《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不分卷)。《研堂見 聞雜記》(不分卷,不著撰人)。《滿洲祕檔選輯》(不分卷,金梁撰)。《清奏疏選彙》(不分卷)。《玉堂薈記》(二卷,楊士聰撰)。《江上孤忠錄》。《東 林與復社》(蔣平階等撰)。《閩中紀略》(不分卷,題野史氏落帽生許旭撰)。《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不分卷,國立北京大學史料室編)。《東華錄選輯》 (清王先謙撰)。《烈皇小識》(八卷,文秉撰)。《甲申傳信錄》(十卷,錢撰)真按:甹只 。《中日戰輯選錄》(不分卷,清王炳耀輯)。《弘光實錄鈔》(四卷,不著撰人)。《西南紀事》(八卷,邵廷采撰)。《浙東紀略》(不分卷,徐芳烈撰)。《蜀碧》(四卷,彭遵泗撰)。《崇禎長編》(二卷,不著編者

345

)。 《客滇述》(不分卷,顧山貞撰)。《崇禎記聞錄》(八卷,不著撰人)。《東華續錄選輯》。《清史列 傳選》(不分卷)。《明季北略》(二十四卷,計六奇撰)。《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不分卷)。《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不分卷)。《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不分卷)。《甲乙日曆》(二卷,祁彪佳撰)。《臺灣詩鈔》(二十五卷)。《通鑑輯覽明季編》(二卷)。《石匱書後集》(六十三卷,張岱撰)。《重修臺郡 各建築圖說》(不分卷)。《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清康熙二十一年敕撰)。《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十卷,〈卷首〉一卷,李之芳撰)。《雪交亭正氣錄》 (十二卷,高宇泰撰)。《使琉球錄三種》。《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不分卷)。《明經世文編選錄》(不分卷,明陳子龍等編)。《臺灣對外關係史料》(不 分卷)。《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一年敕撰)。《清代琉球紀錄集輯》。《琉球國志略》(十六卷,首卷一卷,周煌撰)。《崇禎實錄》(十 七卷,不著撰人)。《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不分卷)。《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不分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二卷,吳大廷撰)。《臺灣霧 峰林氏族譜》(不分卷,林獻堂等輯)。《清代琉球紀錄續輯》。《雍正硃批奏摺選輯》(不分卷)。《偏安排日事蹟》(十四卷,不著撰人)。《嶺海焚餘》(三 卷,金堡撰)。《陳第年譜》(不分卷,金雲銘撰)。《寄鶴齋選集》(不分卷,洪棄生撰)。《蘄黃四十八砦紀事》(四卷,王葆心撰)。《中山傳信錄》(六 卷,徐葆光撰)。《明史選輯》(不分卷)。《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不分卷,羅大春撰)。《臺灣關係文獻集零》(不分卷)。

  《臺灣作家全集》,鍾肇政召集編輯(臺北 前衛出版社 一九九一)。此叢書所收錄的,以各作家的短篇小說為主。所收錄的作家,涵蓋一九二○年至一九九○年的重要作家,縫合戰前與戰後的歷史斷層,有系統的呈現了現代文學史上臺灣作家的精神面貌。

346

   全書分四卷:第一卷是「日據時代」,由張恆豪主編。第二卷是「戰後第一代」,由彭瑞金主編。第三卷 是「戰後第二代」,由林瑞明、陳萬益主編。第四卷是「戰後第三代」,由施淑、高天生主編。第一卷收錄的有:《賴和集》、《楊雲萍集》、《張我軍集》、《蔡 秋桐集》、《楊守愚集》、《陳虛谷集》、《張慶堂集》、《林越峰集》、《王詩琅集》、《朱點人集》、《翁鬧集》、《巫永福集》、《王昶雄集》、《楊逵 集》、《呂赫若集》、《龍瑛宗集》、《張文環集》。第二卷收錄的有:《吳濁流集》、《鍾理和集》、《陳千武集》、《葉石濤集》、《鍾肇政集》、《張彥勳 集》、《鄭煥集》、《廖清秀集》、《李篤恭集》、《林鍾隆集》、《文心集》。第三卷收錄的有:《鄭清文集》、《黃娟集》、《李喬集》、《施明正集》、《東 方白集》、《郭松棻集》、《陳若曦集》、《劉大任集》、《歐陽子集》、《七等生集》、《鍾鐵民集》、《陳恆嘉集》、《張系國集》、《季季集》、《施叔青 集》。第四卷收錄的有:《楊青矗集》、《王拓集》、《曾心儀集》、《洪醒夫集》、《東年集》、《黃凡集》、《林雙不集》、《宋澤萊集》、《李昂集》、《鍾 延豪集》、《履彊集》、《吳錦發集》、《王幼華集》、《張大春集》。每一卷前有鍾肇政〈總序——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就七十年來臺灣文學經發芽而成 長而茁壯的經過,精要的鉤勒出七十年來臺灣新文學發展的歷程。各卷前又有各卷主編執筆的(序言),簡要介紹作家生平及作品特色。各作家作品之後,則附錄研 究性質的作家論及作家生平寫作年表、小說評論引得。

  《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王國璠總輯,高志彬主編(臺北 龍文出版社 一九九二—二○○一)。此編共分三輯,收錄自清代迄近世臺灣人士所撰詩文集。

  第一輯,一九九二年出版,收書十五種:《石蘭山館遺稿》(二十二卷附一卷 臺南施瓊芳撰 黃典權點校)、《陶村詩稿》(八卷 彰化陳肇興撰)、《後蘇龕合集》(十七卷 原缺一卷 臺南施士洁撰 黃典權編

347

)、 《窺園留草》不分卷,附《詞》一卷,《自定年譜》、《詩傳》(臺南許南英撰)、《無悶草堂詩存》五 卷,附《詩餘》一卷(臺中林朝崧撰,林獻堂、傅錫祺、陳懷澄、陳貫編)、《灌園詩集》三種(臺中林獻堂撰,葉榮鐘編)、《南強詩集》不分卷,附《文錄》 (臺中林資修撰,林培英輯)、《仲衡詩集》不分卷,附《吟香集》(臺中林資銓撰,許成章校)、《林菽莊先生詩稿》不分卷(臺北林爾嘉撰,沈驥編校)、《林 小眉三草》三種(臺北林景仁撰)、《紹唐詩集》四編附《文錄》(臺北李建興撰)、《溪山煙雨樓詩存》六集(臺南陳逢源撰,黃景南編)、《李騰嶽鷺村翁詩 存》不分卷(臺北李騰嶽撰,毛一波編)、《駱香林全集》六卷首一卷附一卷(花蓮駱香林撰)、《琳瑯山閣吟草》四卷(嘉義張李德和撰)。

   第二輯,一九九二年出版,收書二十種:《北郭園合集》十卷首一卷(新竹鄭用錫撰,楊浚編)、《西行 吟草》二卷首一卷附《年譜》(宜蘭李望洋撰)、《偏遠堂吟草》二卷首一卷附一卷(新竹鄭如蘭撰,王松輯)、《鄭十洲先生遺稿》不分卷附《墨蹟》(新竹鄭澄 瀛撰)、《友竹詩集》(新竹王松撰)、《雪蕉山館詩集》不分卷附《文錄》(新竹鄭家珍撰)、《虛一詩集》(新竹鄭虛一撰)、《松月書室吟草》不分卷附《哀 輓錄》(臺中林耀亭撰,呂嶽編)、《鶴亭詩集》不分卷附《文錄》《櫟社沿革志略》《生平紀要》(臺中傅錫祺撰)、《枕山詩抄》不分卷(苗栗陳瑚撰,連橫 輯)、《豁軒詩草》四卷(苗栗陳貫撰,陳南邦編校)、《太岳詩草》附《手稿存真》(彰化莊嵩撰,莊幼岳編校)、《晴園詩草》(臺北黃純青撰)、《雪漁詩 集》(臺北謝汝銓撰)、《臥雲吟草》十二卷附《醉霞亭詩稿》(嘉義林玉書撰)、《黃樓詩》二卷附《黃村樓文》一卷(臺北黃水沛撰)、《翕菴吟草》不分卷 (臺北陳榭澤撰)、《省廬遺稿》五種附一種(臺南謝國文撰,謝汝川輯)、《竹筠軒伯雄吟草》三卷首一卷附《手稿存真》(臺北呂伯雄撰,聶懋戡編)、《芸香 閣儷玉吟草》四卷首一卷(臺北石中英撰,呂伯雄編

348

)。

   第三輯,二○○一年六月出版,收書二十三種:《一肚皮集》十八卷附《小草拾遺》、《經餘雜錄選》、 《芸閣山人集》(苗栗吳子光撰)、《泰階詩稿》不分卷(宜蘭李逢時撰)、《東臺吟草》不分卷(臺北李碩卿撰)、《肖巖草堂詩鈔》不分卷(臺中傅于天撰,呂 汝玉輯)、《厚菴遺草》不分卷(臺中呂敦禮撰,林癡仙、陳槐庭編,傅錫祺校)、《南村詩稿》不分卷(臺中莊龍撰,連橫輯)、《悔之詩鈔》不分卷(彰化賴紹 堯撰,連橫輯)、《寄廬遺稿》不分卷(嘉義林培張撰,施梅樵刪,蔡子舟編校)、《脫塵齋詩草》不分卷(嘉義王殿沅撰)、《荻洲吟草》不分卷附《荻洲墨餘》 (嘉義林緝熙撰)、《梅樵詩集》(彰化施梅樵撰,楊爾材等校,施讓甫輯)、《夢春吟草》不分卷(臺北謝尊五撰)、《礪心齋詩集》不分卷(臺北林述三撰)、 《說園詩草》附《無逸文鈔》(臺北張善撰)、《虛谷詩集》不分卷(彰化陳滿盈撰)、《徒然吟草》不分卷(彰化莊垂勝撰)、《少奇吟草》六卷(彰化葉榮鐘 撰)、《醉雪軒吟草》不分卷(彰化呂嶽撰)、《靜廬吟草》二集(臺北邱坤土撰)、《陋巷吟草》不分卷(澎湖顏其碩撰)、《南湖吟草》九卷(宜蘭陳進東 撰)、《黑石集》(臺北林義德撰)、《旨禪詩畫集》不分卷(澎湖蔡罔甘撰)。

  4個人叢書(個人全集與選集)

  一九四五年以來所編輯出版的個人叢書,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學者(包括藝術家)的全集,一是現代文學作家的全集。學者(包括藝術家)的全集,如果收錄的全屬學術性或藝術理論的著作,此不予收錄。如果其全集中,含有詩文、遊記等文學作品,則予著錄。

 ⑴學者(藝術家)叢書

349

  《蔡元培先生全集》,孫常煒編(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八)。此書第一輯「著述之部」;第二輯「論文與雜著之部」;第三輯「言論演說之部」;第四輯「序跋之部」;第五輯「函電公牘之部」;第六輯「附錄:紀念論文輯要」。

  《方豪六十自定稿》,方豪編(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一九六九)。此書收其六十歲以前論著,多與中西交通、臺灣史料有關。其中如〈相偷戲與打簇戲來源考〉、〈吳漁山先生《天樂正音譜》校釋〉、〈吳漁山《三巴集》校釋〉及題跋等,與文學有關。

   《羅家倫先生文存》,羅家倫先生文存編輯委員會編(臺北 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一九七六)。此書依收錄文字之性質,分為十四類:①論著;②譯著;④講演;④函札;⑤日記與回憶;⑥藝文;⑦詩歌(附聯語);⑧記傳;⑨序跋;⑩評論; ⑪遊記;⑫雜著(附題詞);⑬英文著述;⑭附錄。並編有「著述年表」。

   《傅斯年全集》,傅斯年全集委員會編(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八○)。此書共分七冊:第一冊 收專著兩種:《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詩經講義稿》。第二冊收彙著三種:《史學方法導論》、《史記研究》、《戰國子家敘論》。第三冊為學術論文。第四冊 為文史評論,包括文學類、歷史與思想類、發刊詞、書評類、論學信札。第五冊為政治評論。第六冊為教育評論。第七冊為雜著,包括人物評論、新潮通訊、一般函 札、雜文、詩。附錄收俞大綵所撰〈憶孟真〉、傅樂成所撰〈傅孟真先生年譜〉及陳槃所撰〈後記〉。

  《高明文輯》,高明著(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七八年三月)。此書分七輯:第一輯「文化學術總論類

350

」;第二輯「經學類」;第三輯「孔學類」;第四輯「小學類」;第五輯「雜著類」;第六輯「文學類」;第七輯「傳記類」。

   《戴靜山先生全集》,戴靜山(君仁)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臺北 該委員會 一九八○)。此書分三 冊:第一冊收《中國文字構造論》、《談易》、《閻毛古文尚書公案》、《春秋辨例》。第二冊收《梅園論學集》、《梅園論學續集》。第三冊收《梅園論學三 集》、《梅園雜著》、《梅園詩存》、《梅園外編》。附錄有阮廷瑜撰〈戴靜山先生年譜〉。

   《屈萬里全集》,屈萬里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八五)。此編共分三 集:第一集收:《讀易三種》(包括《周易集釋初稿》、《學易劄記》、《周易批注》)、《尚書集釋》、《尚書異文彙錄》、《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詩經詮 釋》。第二集收:《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上下冊)、《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尚書今注今釋》、《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古籍導 讀》、《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書傭論學集》。第三集收:《漢魏石經殘字》、《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屈萬里先生文存》(六冊) 等。在《屈萬里先生文存》中,所收《流離寫憂集》一書,為其平生所作詩歌。《風謠選》,包括〈民間歌謠全集〉、〈江淮民間文藝集〉、〈紹興歌謠〉、〈臺灣 采風錄〉、〈情歌三百首〉、〈吳歌乙集〉、〈遂昌歌謠〉、〈閩歌甲集〉、〈福州歌謠甲集〉等,均為研究民間文學的重要資料。書前有屈夫人屈費海瑾教授所撰 〈寫在「屈萬里全集」出版前〉、孔德成先生所撰〈屈萬里先生全集序〉。書末有附錄三種,收治喪委員會〈屈翼鵬先生行述〉、陳槃〈故中央研究院院士屈萬里先 生墓碑銘〉、丁邦新〈屈翼鵬先生與歷史語言研究所〉、劉兆祐〈屈翼鵬先生對中國圖書館事業的貢獻〉、劉兆祐〈屈萬里先生著述年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