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ly 26, 2008

171

。清河起清淄,合黃河歷齊鄆 涉 梁山濼濟州入五丈河達汴都,歲漕百餘萬石,所謂清河(即)濟水也。而五丈河常若  淤淺每春初農隙,調發夫眾大興力  役,以是  開濬,始得舟檝通利,無所壅遏。 太祖皇帝素知其事,尤  所屬意,至歲中  興役之際,必輿  駕親臨督課,率以為常。先是(春)夫不給口食,古之制也。上惻  其勞苦,特令一夫日給米二升,天下諸處役  夫亦如之,迄今(遂)為永  式。

復以卷二十九〈白麻〉條為例:

翰林規制,自好  后皇太子親王公主宰相樞密節度使,並降制白麻紙書,每行四字不用印,進入後降付正衙宣讀,其麻即付中書門下,當日本院官告院取索  綬紙待詔,寫官告 只用麻,詞官告  所署中書三司官宣奉行,並依告  身體式,常用閣  長一人銜位。

  按:從〈漕河〉條觀之,日本活字本較佳,《四庫全書》本訛奪較多;從〈白麻〉條觀之,則日本活字本亦頗有訛誤,蓋麻沙本校勘不精,日本活字本仍襲其誤也。

   就著錄文獻方式之不同言之,日本活字本每條下均注明出處,而《四庫全書》本則每 多脫漏,如卷二十九〈知制誥上事圖長壓角〉一條,日本活字本注云:「出《春明退朝錄》。」《四庫全書》本則不云出處;又〈學士繫鞋〉、〈學士俸薄〉二條, 日本活字本注云:「出《東軒筆錄》。」而《四庫全書》本亦未注明

172

   《皇宋事實類苑》之價值,主要在保存宋代之文獻,後人每可藉其出處之注明,了解 後世已佚圖書之內容。例如卷十八〈郊祭〉條,注云:「《元豐聖訓》。」按:《宋史‧藝文志》著錄兩部《元豐聖訓》,一在〈別史類〉,一在〈故事類〉。在 〈別史類〉者,三卷,宋舒亶撰。在〈故事類〉者,二十卷,宋林虙撰。此二書今並不存。《郡齋讀書志》(卷六)著錄《神宗寶訓》二十卷,謂其書分一百門﹝85﹞,《玉海》卷四九亦云《元豐聖訓》分一百門﹝86﹞,是《元豐聖訓》一名《神宗寶訓》。以《皇宋事實類苑》分門記載之體例而觀,江氏所引,當是林虙之書。今據《皇宋事實類苑》之注明出處,猶可得見此書之內容。因此,《四庫全書》本於出處多所脫漏,於文獻之取資考訂,頗有影響。

  據以上數端,可知日本活字本猶存早期刊本之面貌。

  ㈤結論

   本篇以國內所見日本刊本為例,析論日本刊本之價值。由於日本刊本頗有留存異本, 除提供版本學之重要資料外,亦可提供國內傳本所不載之資料。由於日本刊本留存中國已失傳之古籍,使後人得獲更豐富之文獻,從事研究。由於日本刊本留存罕見 之完本,不僅可使研究工作免於資料不足之缺憾,復可藉以考索佚書及校勘之資。凡此,皆日本刊本於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時之價值也。雖然,利用日本刊本時,

85﹞ 《郡齋讀書志》云:「右皇朝林虙撰。虙,希之姪也。剽聞神宗聖政,輒私記錄,分一百門,以續五朝寶訓,崇寧上於朝。」

86﹞ 《玉海》(卷四九)云:「起居舍人林虙編集神宗大猷丕訓為一百門二十卷上之,名《元豐聖訓》。」

173

亦宜注意其內容之訛誤。蓋日本自中國購書,多購坊刻本。坊本校勘之精者固有之,然亦有校讎粗劣者,如部分之麻沙本是也。因此,於使用日本刊本時,宜留心其傳本之源流,如有他本,則宜多加核校,以免為訛誤所欺。

二、日本刊本《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

  國家圖書館藏有日本元祿十二年(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刊本《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九十四卷,十五冊,宋陳元靚撰,元人續增。

  陳元靚,《宋史》無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不知其里貫」﹝87﹞。此本題「西潁陳元靚編」;劉純序《歲時廣記》云:「龜峰之真按:詞:麓1 l ㄌㄨˋ〕〔《廣韻》盧谷切,入屋,來。〕1.山腳。《詩‧大雅‧旱麓》:“瞻彼 麓,榛楛濟濟。” 傳:“麓,山足也。” 杜甫 《課伐木》詩:“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韓北屏 《非洲夜會‧〈古城‧廢墟‧帝王墳〉》:“‘死人之城’在 尼羅河 西,在 洛克索 對岸的山麓。”2.山腳下的林木。《周禮‧地官‧序官》:“林衡每大林麓。” 鄭玄 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誤疑茅堂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 仇兆鰲 注引 服虔 曰:“麓,大林也。” 王士禛 《與孫豹人周星公往白鹿洞次回流山》詩:“何處遞松聲,風泉滿林麓。”3.管理山林、苑囿的官吏。《國語‧晉語九》:“主將適 ,而麓不聞。” 韋昭 注:“麓,主君苑囿之官。”《說文‧林部》:“麓,守山林吏也。”4.通“ ”。領錄。《書‧舜典》:“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傳:“麓,錄也。納 使大錄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不有迷錯愆伏。”《漢書‧王莽傳中》:“予前在大麓,至於攝假。”《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尉” 劉昭 注引 桓譚 《新論》:“昔 試於大麓者,領錄天子事,如今尚書官矣。”一說指山林。《淮南子‧泰族訓》:“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 高誘 注:“林屬於山曰麓。 使 入林麓之中,遭大風雨不迷也。”5.見“ 麓麓 ”。 梅谿之灣,有隱居子廣寒之孫,涕唾功名……。真按:詞:【涕唾】1.鼻涕和唾液。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嘗賀長至節,天寒裘禿,按察使 包括 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揮。”2.擤鼻涕、吐口水。常用以表示鄙薄和輕視。 杜甫 《別李義》詩:“莫怪執杯遲,我衰涕唾煩。” 黃滔 《祭先外舅》:“於是涕唾聲華,毫釐簪笏,枕中罷竟於名位,壺裏別窺於日月。” 蘇舜欽 《答宋太祝見贈》詩:“翹然當路人,顧我甚涕唾。” 黃宗羲 《七怪》:“神仙之有無不可知,即有之,亦山林隱逸之徒,於朝市無與也。故其涕唾塵世之事,猶塵世之不得不隔絕山林矣。” 」宋鑑序《歲時廣記》則云:「南潁陳君,蒐獵經傳……。」知其為安徽南潁人也。至於其時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朱)鑑乃朱子之孫,……元靚與之相識,則理宗(一二二五—一二六四)時人矣。」

  元靚著有《歲時廣記》四卷、《博聞錄》十卷及此書,然《宋史‧藝文志》均未著錄。《四庫全書》則僅著錄《歲時廣記》而不及此書。真批:然則如何辨其非偽書也?

   此書今所見者有四本:一是元建安椿莊書院刻本,題《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 記》,《前集》十三卷,《後集》十三卷,《續集》存八卷,《別集》存八卷,計存四十二卷,十二冊,今存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二是影印元至元庚辰十七年(一 二八○)鄭氏積誠堂刊本,此書題《纂圖增新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分《甲集》、《乙集》、《丙集》、《丁集》、《戊集》、《己集》、《庚集》、《辛集》、 《壬集》、《癸集》等十集

87﹞ 參見《四庫全書總目‧歲時廣記提要》。

174

, 今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有購自日本之影印本。三是明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劉廷賓寫福建刊本,題《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前集》十卷,《后集》 十卷,《續集》(或作《新集》)十卷,《別集》十卷,共四十卷,今藏國家圖書館。四是日本元祿十二年(相當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刊本,題《新編群書 類要事林廣記》,《甲集》十二卷,《乙集》四卷,《丙集》五卷,《丁集》十卷,《戊集》十卷,《己集》十卷,《庚集》十卷,《辛集》十卷,《壬集》十卷, 《癸集》十三卷,計九十四卷。

  此四本不僅刊刻之時代不同,卷數不同,卷目不同,內容亦多所不同。同一人所撰之書,而有如此顯著之不同,殊值得探討。

  從其內容觀察,此四本中,以至元庚辰十七年(一二八○)鄭氏積誠堂刊本為最早,元建安椿莊書院刊本次之,明成化刊本及日本刊本為最晚,蓋椿莊書院刊本,其帝王紀年已至至順(一三三○—一三三二),較至元十七年(一二八○)晚五十年。

  至元十七年刊本,每半葉十六行,行二十五字,無序跋,前有〈總目〉,目後有長方形牌記,云:「至元庚辰良月/鄭氏積誠堂刊。」版匡大小,以為影印,難以確知。

   元椿莊書院刊本,每半葉十四行,左右雙欄,雙魚尾,小黑口,版匡寬十一公分,高 十七‧五公分,無序跋,卷一 〈目錄〉後有牌記一塊,云:「《事林》一書,資於博物洽聞之士尚矣。道散天下,事無不該,物无不貫,其記載容有能盡者乎。是 編增新補舊,視它本特加詳焉。收書君子幸鑒。椿莊書院謹啟。」卷前有清代張師誠題記一則,云:

175

臣 謹按:《事林廣記》《前集》十三卷,《後集》十三卷,《續集》八卷,《別集》八卷。卷首題陳元靚撰。元靚有《歲時廣記》,《欽定四庫全書》已著錄,《提 要》稱宋陳元靚撰,不知其里貫,前有朱鑑〈序〉一篇,朱鑑乃朱子之孫,元靚與之相識,則理宗時人云云。今者此本乃元代所刻,則元靚當入元初,及見至元、大 德時事者。故〈宋志〉不著錄。《前集》分類蓋以天地人為綱,如首卷為天象,而二、三卷則以曆候、節序附之;四卷為地輿,而五、六、七、八卷則以郡邑、方 國、勝蹟、仙境附之;九卷為人事,而十卷至十二卷則以家禮、儀禮、農桑附之;十三卷則因農桑而推及於花果竹木焉。其所徵引雖旁及稗官說部,而皆係宋以前 書,尚無後人竄入之跡。卷首所列璣衡分野、日月交會、律呂配卦、氣候本始、晝夜長短各圖,亦各附論說,與別本《歲時廣記》卷首所列二十圖互相出入,而詳核 則遜之。蓋《歲時廣記》為時令專門之書,此則天象、曆候、節序三門,特為書中一類,宜其體例之互異也。惟《後集》、《續集》、《別集》則分類頗雜,恐未必 盡出元靚之手。如《後集》列帝王紀年,直至至順。今按宋理宗末年為景定五年甲子(一二六四),下至元文宗至順元年庚午(一三三○)計六十七年,此時元靚雖 存,未必尚能著作。又如《後集‧文籍門》,以周興嗣所編千文冠首,《續集》以道釋二教列〈文藝〉之前,〈文藝門〉以琴奕列『六書』之前,以習蒙古書為入仕 捷徑,又以鍛煉幻術殿文藝之末,創例措辭多欠允協,惟《別集》所列官制刑法特詳元制,實一代掌故所繫,足與正史互相參考。而末附〈茶果〉、〈酒麴〉二門, 則仍不免瑣碎,取其長而略其短可矣。

此段文字,所論此書成書之時代及後人所竄入部分,均極詳確。

  明成化刊本,卷前有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賜進士亞中大夫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仁和李昂(文舉)〈序〉,略云

176

:「閩方伯瑞安鍾公景清,宣政之暇,取《事林廣記》是定其舊本而增新焉,為卷什者二,為類什者三,……乃定謀於大參武進劉公廷賓、少參姚江陳公巨源,捐俸鋟梓以傳……。」知明刊本亦已非原本之舊矣。

   日本刊本首葉題:「西潁陳元靚編。《事林廣記》。洛陽書肆鐫行。」每集卷首有目 錄。《甲集》目錄後有牌記一塊,云:「此書因印匠漏失版面,以致有誤君子,今再命工修補外,新增添六十餘面,以廣其傳,收書君子,幸垂鑒焉。泰定乙丑仲冬 增補。」泰定乙丑為二年,西元一三二五年,知此所據又一元代坊刻本,其時代較至元庚辰鄭氏積誠堂刊本晚,較椿莊書院刊本略早。

   此日本刊本卷前有貞亨元年(相當於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遯菴由的 〈序〉,曰:「陳元靚所編之《事林廣記》,自《甲集》至《癸集》若干卷,記事靡排語,摘要罔冗雜,引證詳而不加臆說,有功世教者不少,余二十年前曾見此書 之寫本,字畫漫漶而疑事最多矣,然無他本可考驗之,實為可恨矣。頃或人加訓點,命之印工,而印工請序余,余就閱之,則圖也字也,舊時之訛者,於是正焉;舊 時之疑者,於是辨焉;舊時之闕者,於是補焉。不知從何處而得此善本乎哿哉。此書有梓刻,可謂有助于學者。雖然,奈何多彼視肉者乎。真按:詞:【視肉】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海外南經》:“ 狄山 帝堯 葬于陽, 帝嚳 葬于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 郭璞 注:“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2.《史記‧李斯列傳》:“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馬貞 索隱:“禽鹿猶禽獸也,言禽獸但知視肉而食之。《莊子》及《蘇子》曰:‘人而不學,譬之視肉而食。’ 揚子 《法言》曰:‘人而不學,如禽何異?’言不能游說取榮貴,即如禽獸,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後因以借指禽獸。 張翥《前出軍》詩之二:“男兒不封侯,百年同視肉。” 嗟乎!於此書之行于世與不行于世,非余之所逆覩也。貞亨元年六月,遯菴由的序。」可為刊刻此書緣由之說明。

  此本雖亦由元刊本翻刻而來,然與其他元本亦多所不同,今以〈天象〉一類為例,較其異同如下:

  至元十七年積誠堂刊本之〈天象類〉置《甲集》,所載內容為:太極、兩儀兩曜之圖、兩儀圖說、兩曜圖說、七政之圖、璿璣玉衡圖、十二宮分野所屬圖、十二次日月交會圖、二十八宿宮分之圖、晦朔弦望之圖。

  元椿莊書院刊本之〈天象類〉,在《前集》卷一,其內容為:太極圖、太極圖說、兩儀兩曜圖、兩儀圖說、

177

兩曜圖說、渾象圖說、紫微垣星圖說、七政圖說、璣衡圖說、分野星圖說、日月交會圖說、二十八宿圖說、晦朔弦望圖說、星說、風說、雲說、霧說、雷說、電說、虹霓說、霜說、雪說、冰說、雨說、霰說、雹說、天文名數。

   日本刊本〈天象類〉易名為〈天文圖說門〉,置《甲集》卷一,內容包括:太極圖 說、兩儀圖說、三才圖說、日月圖說、北辰圖說、三臺圖說、東北方圖說、西南方圖說、渾象北極圖、渾象南極圖、渾象圖說、紫微垣星圖說、北斗圖說、五星圖 說、七政圖說、十一曜圖、分野星圖、十二次圖、廿八宿圖、箕好風圖、畢好雨圖、星說、風說、雲說、霧說、雷說、電說、虹蜺說、霜說、雪說、冰說、雨說、霰 說、雹說、昏旦星圖、晦朔弦望。

  此一部分之比較,即可見三者差異之遠。

  從此種現象,吾人可得左列幾項初步之結論:

  一、《事林廣記》為一類書,其功用甚宏,因此,歷來書肆競相刊行,以應需求。

  二、類書之內容,每隨時代增益,宋代以來類書,即有此現象,而以此書,增益情形最為顯者。

  三、流傳於海外之古書,多據購自中國之刊本翻刻。而其所據底本,頗有在中國已罕見者。此書日本刊本所據元刊本,與其他元刊本不同,即為一明證。

  附:國家圖書館所藏日本刊善本書目

經 部

周易本義十二卷五冊 宋朱熹撰 日本寬政元年刊本

178

尚書正義二十卷二十冊 舊題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 日本弘化四年細川利和覆刊宋浙東茶鹽司本

毛詩二十卷五冊 漢毛公撰 鄭玄箋 日本舊活字本

毛詩蒙引二十卷十冊 明陳子龍撰 日本寬文十二年刊本

禮記十卷五冊 漢鄭玄注 日本舊刊本

禮記集說三十卷十五冊 元陳澔撰 日本寬文四年野田庄右衛門刊本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十五冊 晉杜預撰 日本舊活字本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十五冊 晉杜預撰 日本舊刊本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十五冊 晉杜預撰 日本安政三年田邊氏覆宋刊本 朱校

東萊博議十二卷四冊 宋呂祖謙撰 日本元祿庚辰(十三年)刊本

左傳註解辨誤補遺一卷附古器圖一卷二冊 明傅遜撰 日本延享丙寅(三年)刊本

古文孝經孔氏傳一卷一冊 題漢孔安國撰 隋劉炫解 傳鈔日本寬政庚申(十二年)刊足利本 民國十一年黎經誥手書題識

孝經大義一卷一冊 元董鼎撰 日本正保四年刊本

四書輯釋大成三十六卷十四冊 元倪士毅撰 日本文化九年覆刊元至正間日新書堂本

四書蒙引十五卷二十冊 明蔡清撰 林希元訂補 日本寬永十三年刊本

四書圖史合考二十四卷二十五冊 題明蔡清撰 日本寬文九年中野氏刊本

四書便蒙講述二十卷六冊 明盧一誠撰 日本慶安辛卯(四年)書林道伴刊本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七冊 梁顧野王撰 唐孫強增補 宋陳彭年等重修 日本舊刊本

179

草書韻會五卷二冊 金張天錫撰 日本舊刊本

韻府古篆彙選五卷五冊 清陳策撰 日本元祿十年柳枝軒刊正德三年印本

纂圖附音增廣古註千字文三卷一冊 梁周興嗣撰 李邏注 真按:一作李暹. 日本舊刊本

西河合集經問九卷五冊 清毛奇齡撰 日本寬政十一年蔓延堂刊本

史部

史記一百三十卷五十冊 漢司馬遷撰 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張守節正義 日本舊活字本

漢書評林一百三十卷五十冊 漢班固撰 班昭補 唐顏師古注 明凌稚隆輯評 日本明曆三年林和泉掾刊本

南宋書六十八卷十六冊 明錢士升撰 日本芳川逸校點 日本進修館刊本

新鍥李卓吾先生增補批點皇明正續合併通紀統宗十三卷二十五冊 明陳建撰 卜大有增補 李贄評點 日本元祿九年林九兵衛刊本

春秋左傳屬事二十卷二十一冊 明傅遜撰 日本寶曆十二年菊池武慎刊本

明季遺聞四卷四冊 清鄒漪撰 日本東壁堂刊本

禪林僧寶傳三十卷二冊 宋釋惠洪撰 日本寬永二十一年刊本

宋名臣言行錄十卷後集十四卷六冊 宋朱熹撰 日本寬文七年刊本

五家正宗贊六卷四冊 宋釋紹曇撰 日本舊刊本

唐才子傳十卷五冊 元辛文房撰 日本正保四年上村二郎衛門刊本

伊洛淵源續錄六卷二冊 明謝鐸撰 日本慶安二年刊本

伊洛淵源錄新增十四卷三冊 明楊廉撰 日本慶安二年刊本

180

朱子年譜三卷四冊 明葉公回等重編 日本寬文六年井上忠兵衛刊本

大明一統志九十卷六十冊 明李賢等修 日本正德三年弘章堂刊本

名山勝槩圖三卷三冊 明劉振卿撰 日本木雍摹繪 日本享和元年刊本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六冊 唐釋玄奘記 辨機編 日本永應二年中野五郎刊本

子 部

孔子家語十卷五冊 魏王肅注 日本寬永十五年風月宗智刊本

新語二卷一冊 漢陸賈撰 日本寶曆十二年刊本 朱筆校

賈子新書十卷五冊 漢賈誼撰 日本寬延二年刊本

潛夫論十卷五冊 漢王符撰 日本天明七年浪華六藝堂刊本

忠經集註評解一卷一冊 唐海鵬撰並注 日本天和三年刊本 日本山井幹六朱墨筆校補

近思錄集解十四卷四冊 宋朱熹、呂祖謙撰 葉釆集解 真按:疑為葉采之訛! 日本萬治二年權兵衛刊本

神器譜五卷五冊 明趙士楨撰 日本清水正德校訂 日本文化五年坊刊本 近人羅振玉手書題記

武經七書存二十二卷六冊 宋不著編人 日本慶長十一年刊本 缺孫子三卷

韓非子二十卷十冊 周韓非撰 日本延享三年刊鈔補本

金匱要略正義二卷四冊 清朱充被撰 日本躋濤館活字本

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六冊 隋巢元方撰 日本正保二年木村源兵衛刊本

醫說十卷續醫說十卷七冊 宋張杲撰 明俞弁續 日本萬治元年刊本

醫方大成論一卷一冊 元孫允賢撰 日本正保四年刊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