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ly 29, 2008

41

附註

1黃宗羲(1610-1695)、全祖望(17051755)等:《宋元學案》(《萬有文庫》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卷1,〈安定學案〉,冊1,頁2526。有關劉彝對儒學所下的界說,參看William Theodore de Bary,“A Reappraisal Of Neo-Confucianism,”in Arthur FWright(ed.)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53)pp8991。正文所述乃采自余英時:〈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中國學人》,2期(19709月),頁2021

2參看錢穆(1895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上冊,頁5

3參看陳登原:〈宋人疑古之學〉,見其《國史舊聞》(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卷35,第2分冊,頁359361

4王應麟:《困學紀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卷8<經說>,冊4,頁774

5參看永瑢(17431790)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4冊本),卷33<經部(三三)‧五經總義類‧七經小傳>,冊1,頁664-666

6皮錫瑞:《經學歷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頁221

7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卷38,庚部,<華陽博議>上,下冊,頁507

8參看錢穆:《中國思想史》(香港:新亞書院,1962年),頁100

9參看錢穆:《國史大綱》(重慶:國立編譯館,1940年),下冊頁574577。有關語錄的起源及宋儒采用語錄的原因,參看陳登原:《國史舊聞》,卷35,〈語錄〉,第2分冊,頁365368。至於講義,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有下面的記載:“古之講經者,執經而口授,未嘗有講義也。元豐(10781085)初,陸農師(佃,10421101)在經筵,真按:陸佃 真按:陸佃之生卒 始進講義。自是厥後,上而經筵,下而學校,皆為支離蔓衍之詞。說之者徒以資口耳,聽之者不復相問難。道愈散,而習愈薄矣。”(同4)

42

10周密:《志雅堂雜鈔》(《粵雅堂叢書》本),卷上,頁36上-37上;又見其《癸辛雜識》(《津逮祕書》本),《續集》卷下,<道學>,頁4上-6下,文字與《志雅堂雜鈔》頗有出入。有關道學的流弊及周密對道學的批評,參看陳登原:〈指斥道學〉、〈周密論道學〉、〈道學與政事〉等條,《國史舊聞》,卷40,第2分冊,頁431434439444

11錢穆:《中國思想史》說:“宋、明儒會通佛學來擴大儒家。……宋、明儒對中國思想史上的貢獻,正在這一點,在其能把佛學全部融化了。因此有了宋、明儒,佛學纔真走上衰運,而儒家則另有一番新生命與新氣象。”(頁100

12參看陳登原:<宋儒好言恢復>,《國史舊聞》,卷35,第2分冊,頁374379

13陳亮:<甲辰秋書>,見《陳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卷20,下冊,頁281282

14同上,卷1,上冊,頁89

15朱熹:<寄陳同甫書>,附於《陳亮集》,卷20,下冊,頁303

16同13。

17陳亮:<廷對>,《陳亮集》,卷11,上冊,頁114

18朱熹:<答項平父>,見其《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本),卷54,頁6上。後來黃宗羲在《宋元學案‧象山學案》中,便祖述朱熹的意思,說“先生(陸九淵)之學,以‘尊德性’為宗,……同時紫陽(朱熹)之學,則以‘道問學’為主。”(卷58,冊15,頁6

19有關“朱、陸異同”的著述甚多,下列諸作,此較概括,可供參考:陳登原:《國史舊聞》,卷37,〈朱陸異同〉,第2分冊,頁429431;徐復觀(19041982):〈象山學術〉第57節,<朱陸異同>,見其《中國思想史論集》(台灣:私立東海大學,1959年),頁2746;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卷4下冊,頁690691

20《宋元學案》,卷57,《象山學案》,冊14,頁129

43

21(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清同治壬申〔11年,1872〕應元書院藏板本),卷104,頁13上。並參看楊慎(14881559):《丹鉛續錄》(《四庫全書珍本》4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卷2<朱子忿懥>,頁13下一14上。

22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1期(19761月),頁19

23宋濂(13101381)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卷81<>31<選舉>1,頁20182019。有關朱學成為官方哲學的原因和經過,參看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頁625648

24參看顧炎武(16131682),<四書五經大全>,見《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刊本,1979年),真按:日知錄版本 20,頁525526

25據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論>引,見其《王文成公全書》(《萬有文庫》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卷3,〈語錄〉3<傳習錄>下,<附錄>,冊3,頁47

26張廷玉(16721755)等:《明史‧儒林傳》說:“原夫明初諸儒,皆朱子門人之支流餘裔,師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13761434),胡居仁(14341484)篤踐履,謹繩墨,守儒先之正傳,無敢改錯。學術之分,則自陳獻章、王守仁始。”(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卷282,〈列傳〉170,頁7222

27余英時:<從宋明儒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頁27

28黃宗羲:《明儒學案》(《萬有文庫》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卷2<崇仁學案>2,冊1,頁16

29羅欽順:《困知記》(《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37年),卷2,頁13

30羅欽順:<答歐陽少司成崇一>,見其《羅整庵集存稿》(見張伯行[16521725]編:《正誼堂全書》[福州正誼書院藏板本]),卷1,頁18下─19上。

31本節下文討論王學內部提出向經典尋求義理的材料,多取自摯友王汎森兄

44

<晚明理學中有關知識與道德問題的發展>一文。汎森兄大作曾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宣讀,惟尚未正式發表。

32《明儒學案》,卷24<江右王門學案>九,冊5,頁334l

33王艮:<奉緒山先生書>,見其《重鐫心齋先生全集》(崇禎四年[1631]泰州王秉謙重刊本),卷4,頁40上下。

34顧憲成:<與李昆羅先生書>,見其《涇臯藏稿》(《四庫全書珍本八集》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卷2,頁20上下。

35見高廷珍等:《東林書院志》(光緒七年[1881]無錫趙氏重刊本)卷2,頁7下-8上。

36同上,頁8下-9上。

37陸隴其(16301692):真按:陸隴其之生卒 <學術辨>上,見其《三魚堂集》(康熙辛巳[四十年,1701]琴川書局藏板本),卷2,頁2上。

38劉宗周:<答王金如三>,見董瑒(編):《劉子全書》(道光四年[1824]刊本),卷19,頁3l下。

39劉宗周:<證學雜解(十三)>,《劉子全書》,卷6,頁6上。

40歸有光:<送何氏二子序>,見其《震川先生集》(《四部叢刊》本),卷9,頁9上-10上。

41錢謙益:<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見《震川先生集》,〈序〉,頁1上下;又見其《牧齋有學集》(《四部叢刊》本),卷16,頁1下。

42脫脫(13141355)等:真按:脫脫之生卒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卷427430<列傳>186189<道學>14,頁1270912792

43同2,頁139

44同41。

45錢謙益:<新刻十三經注疏序>,見其《牧齋初學集》(《四部叢刊》本),頁9上-10上。按:這序文末署“崇禎十二年(1639)十一月序”(頁11下)。

46同上,頁10上-11下。

47同上,頁11下。

48<與卓去病論經學書>,同上,卷79,頁15上下。按:卷79後附瞿式耜

45

15901650<跋語>,注“崇禎癸未(十六年,1643)”撰(頁18下)。據此可推知<與卓去病論經學書><新刻十三經注疏序>的撰年。錢謙益的經學與道學之辨,在明亡前已提出。

49閻若璩:<南雷黃氏哀辭>,見其《潛邱剳記》(眷西堂藏板本,真按:潛邱劄記 出版年缺),卷4,頁34上下。

50閻若璩:<又與戴唐器(十)>,同上書,卷5,頁93下。按:《四庫全書珍本四集》所載《潛邱剳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並無此文及註49所引文,卷數也跟眷西堂本不同。

51同2,頁138

52費密:〈統典論〉,見其《弘道書》(《叢書菁華‧怡蘭堂叢書》本),卷上,頁2上下。

53<道脈譜論>,同上,頁17上。

54同上,頁17上-20下。

55同上,頁23下一24上。

56〈聖門定旨兩變序記〉,同上,卷下,頁18上-19下及21上。

57(清)費冕:《費燕峰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民國十四年[1925]孫樹馨序抄本),卷l,頁12下。

58《弘道書》,卷中,頁35上。

59同上,卷上,頁32下。

60同上,卷中,頁36下。

61<吾道本旨>,同上,頁39上下。

62同56,頁20上。

63<文武臣表>,《弘道書》,卷上,頁15下。

64<原教>,同上,頁44下一45上。

65<祖述憲章表>,同上,頁38上。

66同64,頁42下。

67侯外廬:《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中國思想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頁207

68顏元深惡理學,有“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之說(<未墜集序>,見其《習齋記餘》[《顏李遺書》,定州王氏藏板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