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ly 29, 2008

451

;“史寬舒受其方”句下,脫“姓史名寬舒”五字。《禮書》“疏房牀第”句下,脫“疏謂窻也”四字。《律書》“其於十二子為丑”句下,脫“徐廣曰此中闕,不說大呂及丑也。案此下闕文,或一本云,丑者紐也,真按:字形結構兼音義 言 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也”四十一字。《天官書》“氐為天根”句下,脫“《星經》云氐四星為露寢,聽朝所居,其占明大則臣下奉度合誠,圖云氐為宿宮 也”三十一字;“其內五星五帝坐”句下,脫“羣下從謀也”五字。《楚世家》“伐申過鄧”句下,脫“服虔云鄧曼姓也”七字。《趙世家》“事有所止”句下,脫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三十一字;“封廉頗為信平君”句下,脫“言篤信而平和也”七字。《韓世家》 “公何不為韓求質於楚”句下,脫“質子蟣蝨”四字,又脫“公叔伯嬰知秦楚不以蟣蝨為事,必以韓合於秦、楚,楚王聽入質子於韓”二十八字,又脫“次下云知秦 楚不以蟣蝨為事,重明脫不字”十七字。《田叔列傳》“相常從入苑中”句下,脫“堵牆也”三字。《田列傳》“其春武安侯病”句下,真按:國:蚡  部首 虫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ㄈㄣˊ1. 同「鼢」。說文解字:「鼢,地中行鼠,伯勞所化也,……或虫﹑分。」 2.人名用字。如漢代時田蚡。 脫“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九字。《衛將軍列傳》“平陽人也”句下,脫“《漢書》云其父鄭季河東平陽人,以縣吏給事平陽侯之家也”二十三字。《正義》長於六書音韻之學,其《論字例》云:“楷文改變,非復一端,黼黻之字法從黹,今之史本則有從耑。《秦本紀》云‘天子賜秦孝公■■’,真按:耑甫 真按:耑犮 鄒誕生音甫弗,而鄒氏之前史本已從耑矣。”《論音例》云:“鄉同言異,字同音異,或失在浮清,或帶於重濁,今之取捨,冀除茲弊。”其詳審如此,而監本缺略殊甚。真按:摘要-此數處應分小段,唯本書若無小段之例,但以一提要稿一段落則免矣,唯不便讀爾. 如 《周本紀》“懼太子釗之不任”句下面,脫“釗音招,又古堯反;任,而針反”十一字。《秦始皇本紀》“彗星復見”句下,脫“復,扶富反;見,行見反”八字; “以發縣卒”句下,脫“子忽反,下同”五字;“佐弋竭”句下,脫“弋音翊”三字;“二十人皆梟首”句下,脫“梟,古堯反,懸首於木上曰梟”十一字;“體解 軻以狥”句下,脫“紅賣反”三字;“東收遼東而王之”句下,脫“王,于放反”三〔四〕字真按:脫“王,于放反”三字.脫“王,于放反”四字.

452

;“故歸其質子”句下,脫“質音致”三字;“衣服旌旄節旗”句下,脫“旌音精,旄音毛,旗音其”九字;真按:有邊讀邊讀右下邊 “祇誦功德”句下,脫“祇音脂”三字;“赭其山”句下,脫“赭音者”三字;真按:有邊讀邊讀右邊 “僕 射周青臣”句下,脫“音夜”二字;“上樂以刑殺為威”句下,脫“五孝反”三字;“二世紀以安邊境”句下,脫“音竟”二字;《敘論》“爲君討賊”句下,脫 “于偽反”三字。《項羽本紀》“將秦軍為前行”句下,脫“胡郎反”三字。《高祖本紀》“時時冠之”《正義》“音館”句下,脫“下同”二字。《孝景紀》“天 下乂安”句下,脫“乂音魚廢反”五字。《封禪書》“龍拔墮”句下,真按:須左下從冉 脫“徒果反”三字;“與龍胡號”句下,真按:須左下從冉 脫“戶 高反,下同”五字;“且用事泰山”句下,脫“為,于偽反,將為封彈也”九字。《鄭世家》“殷出奔鄢”句下,脫“音偃”二字。《田叔列傳》“喜游諸公”句 下,脫“喜,許記反,諸公謂丈人行也”十一字。其餘演辭助語,或損或增。監本初無義例,校以王本,異同不啻數千條,累幅難盡。然即一字之誤,亦有可疑誤後 人者,如《秦本紀》“西巡狩樂而忘歸”句下,《正義》引《六國春秋》,而監本作《十六國春秋》,其貽誤又豈可勝指哉。真按:一字之差例 今幸王本尚存,得考見其疎舛,雖訛字衍字,王本時亦不免,而求《正義》之全文,不能無取資於是焉。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史記正義》一百三十卷。

漢書

  《漢書》一百二十卷,漢班固撰。《南史‧劉之遴傳》云“鄱陽嗣王範得班固所撰《漢書》真本,獻東宮。皇太子令之遴與張纘、到溉、陸襄等參校異同,之遴錄其異狀數十事”,以今考之則語皆謬妄。據之遴云:“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

453

,而今本無上書年月日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有苦雨齋藏書印)同,疑為予之訛或乃謂干支也. ” 案,固自永平受詔修《漢書》,至建初中乃成,又《班昭傳》云“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踵成之”,是此書之次第續成事隔兩朝,撰非一 手,之遴所見古本既有紀、表、志、傳,乃云總於永平中表上,殆不考成書之年月也。之遴又云:“古文《敘傳》號為‘中篇’,今本為《敘傳》。又今本《敘傳》 載班彪事行,而古本云彪自有傳。”夫古書敘皆載於卷末,固自敘作書之意,故謂之“敘”;追溯得姓以來祖父之事迹,故謂之“傳”。“敘傳”二字確不可易,後 代史家皆沿其例,改作“中篇”,此何說也?至云“彪自有傳”,則語尤荒誕。彪在光武之世舉茂才為徐令,以病去官,後數應三公之召,斷宜入東漢傳,惟見於 《敘傳》,故可於况、伯、斿、稺之後詳其生平,述其言論,若自爲一傳則無卷可附,若以類相及,必《漢書》有光武紀及雲臺諸功臣傳而後可也,奚不考《敘傳》 所云“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乎。之遴又云:“今本紀及表、志、列傳不相合為次,而古本相合為次,總成三十八卷。”此為分卷而言也,固自言紀、表、 志、傳凡百篇,述紀十二、述表八、述志十、述列傳七十,若相合為次,已失固自言之次第,合百篇為三十八卷,亦略無義例,徒事紛更爾。之遴又云:“今本《外 戚》在《西域》後,古本次《帝紀》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雜在諸傳中,古本諸王悉次《外戚》下,在 《陳項傳》上。真按:陳勝 真按:項羽 ” 夫紀、表、志、傳之次序,固自言之,如之遴所述,則傳次於紀,而表、志反在傳後,諸王既以代相承,宜總題曰“諸王傳”,何以《敘傳》作《高五王傳》第八、 《文三王傳》第十七、《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宣元六王傳》第五十耶。且《漢書》始改《史記》之《項羽本紀》、《陳勝世家》為列 傳,自應居列傳之首,豈得移在諸王之後?其述《外戚傳》第六十七、《元后傳》第六十八、《王莽傳》第六十九,明以王莽之勢成於元后,史家微意寓焉,真按:班固之史筆 若移《外戚傳》次於本紀,是惡知史法哉

454

。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陰毅毅,伏劍周章,邦之傑子,實惟英彭,化為侯王,雲起龍驤。”然今本“芮尹江湖”句有張晏注,是晏所見者即是今本,《之遴傳》所云“獻太子”者,真按:况-不復一一出校. 謂昭明太子也。《文選》載《漢書述贊》云“信惟餓隸,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雲起龍驤,化為侯王”,與今本同,在昭明亦知之遴所謂“古本”者不足信矣。自魏王肅始撰偽經,至梁人於《漢書》復有偽古本,真按:邵晉涵的辨偽學 然心勞日拙,千載如見,究不可掩。後人校書者好言宋本,祇求紙版之古,不顧文義之安,皆此類也。真按:邵晉涵重版本學 真按:邵晉涵對佞宋者的看法 漢制近古,固此書敘次縝密,故鄭康成、干寶引以注經,而經師如服虔、韋昭皆為《漢書注》,蓋實有可輔經而行者。審音辨義,代有其人,不意尚有謬託古本,欲顛倒其次第者,馴至庸妄之徒,謂班固不能文從字順,益不足與辨矣。顏師古注唐人稱為班固忠臣真按:斷句不當!-當作「顏師古注,唐人稱為班固忠臣」! 惜其祇聚諸家舊注而定其折衷,不能旁徵載籍,以推廣其義,然後人攷正《漢書》者俱不能出顏氏之範圍,真按:考斷句 則謂之“忠臣”也亦宜。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五“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後漢書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宋范蔚宗撰,唐章懷太子賢注,其志三十卷則取諸司馬彪《續漢書》,而梁劉昭為之注者也。酈道元《水經注》嘗引司馬彪《州郡志》, 疑彪之諸志在六朝已有單行之本,故昭獨為之注。杜佑《通典》述科舉之制,以《後漢書》、《續漢志》連類而舉,則知以司馬志附見范書實始於唐人,陳振孫《書 錄解題》謂“宋乾興初判國子監孫奭始建議校勘合為一書”者,考之不審也。真按:陳振孫之誤 東漢尚氣節,此書創為“獨行”、“黨錮”、“逸民”三傳,表彰幽隱,搜羅殆盡,然史家多分門類實濫觴於此。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夫史以紀實,綜其人之顛末,是非得失灼然自見,多立名目奚為乎。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名目既分,則士有經緯萬端、不名一節者,斷難以二字之品題舉其全體

455

,而其人之有隱慝與叢惡者,二字之貶轉不足以蔽其辜。宋人論史者,不量其事之虛實而輕言褒貶,又不顧其傳文之美刺,而爭此一二字之名目為升降,輾轉相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有苦雨齋藏書印)同! 出入無憑,執簡互爭,腐毫莫斷,胥范氏階之厲也。然范氏所增“文苑”、“列女”諸傳,諸史相沿,莫能刊削,蓋時風眾勢,日趨於文,而閨門為風教所繫,當備書於簡策,故有創而不廢也。“儒林”考傳經源流,能補前書所未備,范氏承其祖之緒論,真按:范寧 深有慨於漢學之興衰關於教化,推言終始,三致意焉,豈獨賈逵、鄭康成諸傳為能闡其微意哉。真按:鄭玄 李賢注參用裴駰、裴松之之體,於音義則省其異同,於事實則去其駢拇,徵引之廣博、訓釋之簡當,為史注之善者。真按:注史之體 劉 攽《刊誤》譏其末數卷援引多誤,當以分曹授簡,各有疎密,又急於成書,無暇復檢耳。范書為紀十、列傳八十,共九十卷,《舊唐書‧經籍志》作一百卷,以賢注 分卷上下而言也。《舊唐‧經籍志》又有范氏《後漢書論贊》五卷,殆以范氏文體高於六朝諸人,而愛其文辭者遂摘取其論贊別為一書歟。司馬彪志詳述制度,較 《史》、《漢》諸志為稍變其體,後來晉、隋諸志實倣其例。真按:志書的寫法 真按:中國史學史 劉昭注尤諳悉於累朝掌故,薈萃羣說,爲之折衷,蓋能承六朝諸儒羣經義疏之學而通之於史,以求其實用,亦可見其學之條貫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晉書

  《晉書》一百三十卷,唐房喬等撰。劉知幾謂:“貞觀中詔,前後《晉史》十八家,未能盡善,敕史官更加纂撰。自是言晉史皆棄其舊本,競從新撰焉。”《隋書‧經籍志》載當時《晉史》之完整者,真按:劉知幾之誤-下頁云「是法盛諸人之書爲學者所誦習,久而不衰,未見其皆棄舊本而從新撰也。至南宋以後,諸家之書盡亡,於是考史者始專以喬等所修《晉史》為正矣。」 有何法盛書、謝靈運書、臧榮緒書及蕭子顯《晉史草》,其殘闕者為王隱書、虞預書、朱鳳書、蕭子雲書,亡佚者為鄭忠書、沈約書、庾銑書也

456

。 然唐人如李善注《文選》,徐堅、白居易編類書,及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則王隱、虞預、朱鳳、何法盛、謝靈運、臧榮緒、沈約之書,與夫徐廣、干寶、鄧 粲、王韶、曹嘉之、劉謙之之紀,孫盛之《晉陽秋》、習鑿齒之《漢晉陽秋》、檀道鸞之《續晉陽秋》並見徵引,是法盛諸人之書爲學者所誦習,久而不衰,未見其 皆棄舊本而從新撰也。至南宋以後,諸家之書盡亡,於是考史者始專以喬等所修《晉史》為正矣。今取諸書所徵引者與《晉史》參考,有刪除而無舛誤,可想見當時 載筆之慎。然如《張華傳》云“華毀徵士馮恢,遂為恢弟所譖”,真按:古無舌上音例-枕沈→紞耽! 《馮 紞傳》云“疾張華如讐,諷帝言華不可授以重任”,兩傳俱不載馮、張致釁之故。據《御覽》引干寶《晉紀》云“處士馮恢以為散騎侍郎,張華曰:‘臣請觀之,若 不見臣上也,見而有傲世之容次也,敬而為賓主者,固俗士也。’及華至,恢待之恭,時人少之”,蓋紞之怨華實由於此。晉武之任馮紞而疎張華,有關於治亂之 原,而傳不明言其故,是刪節之未當也。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文 選注》引臧榮緒、王隱書“馬敦立功孤城,死於非罪,後加贈祭”,而《晉書》不為立傳,又不附見於周處、孟觀等傳,豈所以勸立功之臣乎。又《御覽》引王隱 《晉書》云“武帝欲以郭琦為佐著作郎,問尚書郭彰,彰憎琦不附己,答以不識,上曰:‘若如卿言,烏丸家兒能事卿,即堪郎矣。’及趙王倫篡位,又欲用琦,琦 曰:‘我已為武帝吏,不能復為今世吏。’終於家。琦蓋始終亮節之士也”,《晉書》削而不載,又何所以扶植風教乎。修《晉書》者多浮華之士,好引雜事以資談 柄,而不明於史家義例,豈特嵇康魏臣不當入晉史,韋忠、王育、劉敏元北仕劉趙不當入《忠義傳》,如王應麟所譏而已哉。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真按:晉書之弊 真按:王應麟之史學 諸志頗為完備,《天文》詳分野之占,《律曆》考修曆之本,能存一家之學,《禮樂》、《輿服》申明制度,《地理》、《職官》詳述沿革,固考據者所資也。《音義》三卷,唐東京何超撰,超字令升。楊齊宣為之序。其審音辨字多所發明,今附見於後云。

457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宋書

   《宋書》一百卷,梁沈約撰。約表上其書謂:“本紀、列傳繕寫已畢,合志、表七十卷,所撰諸志須成續上。”今此書有紀、志、傳而無表,豈後來闕失歟。劉知 幾《史通》謂“此書為紀十、志三十、列傳六十,合百卷,名曰《宋書》”,不言其有表。《隋書‧經籍志》亦作《宋書》一百卷,與今本卷數符合。豈約擬撰表續 上而未及成歟,抑其表早佚,為唐初諸臣所未見,而卷帙出於後人,編次較約自言者不同歟。真按:邵晉涵的文筆-觀此數歟,實可見為草稿矣 觀 約前後“敘例”,其史體多擬班固,不應舍表不作,其為後來所佚明矣。約自言年二十許便有撰述之志,又終身於史職,故於累朝掌故周晰條貫,所撰諸志實能裨前 史所未備。《禮志》則合郊祀、祭祀、朝會、輿服總為一門,以省支節。《樂志》則詳述八音眾器及鼓吹、鐃歌諸樂章,以存義訓。近而為《晉志》所取資,遠而為 《通典》所徵引,有非率爾操觚所能及者。《律曆志》則多據何承天舊議,蓋承天嘗識新莽威斗,以博古著聞,所撰《元嘉曆》為當時所用也,惟《州郡志》祇據 《太康地志》暨何承天、徐爰原本,間為折衷其異同,而於僑置創立者,或不書其置立年月,猶未免於疎略焉。今本總目題“卷十一志第一志序”、“卷十二志第二 曆上”,“卷十三志第三曆下”,而每卷細目作“志第一律志序”、“志第二曆上”、“志第三曆下”。以“志序”考之,凡損益前史諸志為八門,曰律曆、曰禮、 曰樂、曰天文、曰五行、曰符瑞、曰州郡、曰百官,是律、曆未嘗分兩門也。今總目以“志序”自為一卷,而細目標題又專似律志之序,按其文義,則律、曆本出同 源,當云“律曆上”、“律曆中”、“律曆下”,而後人編目者強為分割,其非約之原定目次,此又其明証矣。《徐爰傳》述當時修史之議,為桓元等立傳,真按:桓玄-本書不少迴改者,則此自當作桓玄.乃漏改者. 約則謂“桓元、盧循等身為晉賊,非關後代

458

; 吳隱、謝混等義止前朝,不宜濫入;劉毅、何無忌等志在興復,情非造宋,並為刊除,歸之晉籍”,其嚴於斷代,為史申明義例如此。至其諸志之追述前代,亦猶班 固《漢書》增載《地理》上敘九州,創設《五行》演明《鴻範》,用以補《史記》之闕,史家之義應爾也。而晁公武迺譏其失於限斷,不已過乎。真按:晁公武之誤 惜 其書至北宋更多殘闕,《崇文總目》謂闕《趙倫之傳》一卷,陳振孫《書錄解題》謂獨闕《到彥之傳》,今本卷四十六有趙倫之、王懿、張劭傳,惟彥之傳獨闕,與 陳振孫所見本同。卷後有臣穆附記,謂此卷體同《南史》,傳末無論,疑非約書,其言良是。蓋宋世已闕此一卷,後人雜取《高氏小史》及《南史》以補之,取盈卷 帙。然《南史》有《到彥之傳》,獨舍而不取,豈補綴者故留此闕以炫人歟。至《張劭傳》後附見其兄子暢,則直用《南史》之文,而不知此書卷五十九已有《張暢 傳》,忘其文為重出,是補綴者之疎也。“臣穆”當即鄭穆,《宋史》有傳,蓋嘉祐時校勘《宋書》者,其考證僅見於此焉。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南齊書

   《南齊書》五十九卷,梁蕭子顯撰。《山堂考索》引《館閣書目》云:“本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亡其一。”劉知幾《史通》、曾鞏《敘錄》皆云“八紀、十一 志、四十列傳”,合為五十九卷,不言其有闕佚。然《梁書》及《南史》本傳俱作六十卷,則《館閣書目》不為無據。今細繹本傳載子顯自序大略,又《館閣書目》 載子顯表云“素不載戶口,且天文復祕,故不私載”,迺知原書第六十卷為子顯《敘傳》,末附以表。沈約《宋書》、李延壽《北史》,其體例相似。至唐中葉已闕 此一卷,而知幾、鞏未之察也。真按:曾鞏之誤 真按:劉知幾之誤 知幾謂:“范史於文苑、儒林之流莫不列序,後代相沿

459

。 子顯雖文傷蹇躓,而義甚優長,為序例之美者。”今考此書,於《良政》、《高逸》、《孝義》、《倖臣》諸傳皆有敘,而《文學》獨無敘,疑為宋以後所闕佚也。 齊高好用圖讖,梁武崇尚釋氏,故子顯於《高帝紀》卷一引《太乙九宮占》,《祥瑞志》傅會緯書,《高逸傳》論推闡禪理,蓋牽於時尚,未能釐正。至其紀建元、 創業諸事,載沈攸之書,於《張敬兒傳》述顏靈寶語,於《王敬則傳》直書無隱,尚不失是非之公。《高十二王傳》引陳思之表、曹冏之論,感懷宗國,有史家言外 之意焉。惜其敘次無法,如《高帝紀》載王蘊之撫刀、袁粲之郊飲,連綴瑣事,殊乖紀體。至列傳之冗雜,更無論矣。自李延壽之史盛行,此書誦習者尠。《州郡 志》、《桂陽王傳》中有闕文,無從補正。其餘字句舛誤,如《謝莊傳》,《南史》作“詔徙越嶲”,此書作“越州”;《崔懷慎傳》,《南史》作“臣子兩遂”, 此書作“兩節”,則後來傳寫之訛耳。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梁書

   《梁書》五十六卷,唐姚思廉撰。《舊唐書‧經籍志》及思廉本傳俱云五十卷,《新唐書》作五十六卷。或疑《新書》所據係嘉祐中曾鞏等刊定之本。今考劉知幾 《史通》,謂“姚察有志撰勒,施功未周,其子思廉憑其舊稾,加以新錄,述為《梁書》五十六卷”,是《新唐書》所據為思廉編目之舊,至今無所移易,《舊唐 書》誤也。思廉本推其父意以成書,每卷之後題“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二十五篇,題“史官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一篇,蓋仿《漢書》卷後題班彪之例,其專稱“史 官”者,殆思廉所續纂歟。論修史者以專門紹述為盛葉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有苦雨齋藏書印)作「論修史者以專門紹述為盛業」. 思廉傳其世學,見聞較近,旁參互覈,歷久而成書,當時嘉其苦志。然如《簡文紀》載“太寶二年四月丙子,侯景襲郢州,執刺史蕭方諸”,而《元帝紀》作“閏四月丙午”,則兩卷之內,月日參差

460

。《侯景傳》上云“張彪起義”,下云“彪寇錢塘”,則數行之間書法乖舛。其餘事蹟之複互者,前後錯見,不待旁徵《南史》而始知其條理未密也。要其排整故事,敘次明晰,議論亦多平允,分卷次第猶具漢晉以來相傳之史法,異乎取成眾手、編次失倫者矣。真按:邵晉涵的著作方法論 真按:官修之弊 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一”著錄。

陳書

   《陳書》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劉知幾謂:“貞觀初,思廉奉詔撰成二史,彌歷九載,方始畢功。”而曾鞏謂:“姚察錄梁陳之事,其書未就,屬子思廉繼其 業。武德五年,思廉受詔為《陳書》。貞觀三年,論撰於祕書內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是思廉編輯之功固不止於九載矣。又知幾謂:“陳史初有顧野王、傅 縡各為撰史學士。太建初,中書郎陸瓊續撰諸篇,姚察就加刪改。”是察之修史兼採三家者也,今《通志‧藝文略》有顧野王《陳書》三卷、傅縡《陳書》三卷、陸 瓊《陳書》四十二卷,殆即察所據之本。而思廉為傅縡、陸瓊傳,詳述撰著,獨不言其修史篇第,唯《顧野王傳》稱其撰《國史紀傳》二百卷,復與《通志》卷帙不 符,豈思廉用其書而諱言所自歟,抑當時薈萃眾說固不止於三家,不能悉溯其由來歟。真按:姚思廉之為人 真按:不注明出處 察 傳見此書卷二十七,傳中稱其“知撰梁史事”,又“勅成梁、陳二史”,殆思廉用以表明其家學。然察以陳亡入隋,為祕書丞、北絳郡開國公,與同時江總、袁憲諸 人並由陳入隋躋顯秩,而仍列於《陳書》,揆以史例,未免失於限斷矣。此書卷二、卷三篇後題“陳吏部尚書姚察”,它卷俱稱“史臣”,與《梁書》之累題“姚 察”者不同,蓋察當日專致力於《梁書》,而《陳書》但啟其端緒,列傳多屬思廉撰定。今讀其書,首尾完善,敘次如出一手,信思廉之善承家學也。雖其紀傳年月 間有牴牾,要不得微疵而掩其全體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