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ly 31, 2008

381

 右國朝盩厔李顒撰。字中孚隱居授徒講明理學。顏元、李塨其高第也。真按:國:高第 注音一式 ㄍㄠ ㄉ|ˋ科舉考試名列前茅。漢書˙卷七十六˙尹翁歸傳:「以高第入守右扶風,滿歲為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忽然青年高第,然後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歎女兒無福消受。」詞:【高第】1.經過考核,成績優秀,名列前茅。《史記‧儒林列傳》:“一歲皆輒試,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2.常指科舉中式。 賈島 《送陳商》詩:“聯翩曾數舉,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儘有貧苦的書生向富貴人家求婚,便笑他陰溝洞裏思量天鵝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後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歎女兒無福消受。”3.指科舉中式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四:“如此高材勝高第,頭銜追贈薄三 。”4.指官吏的考績優等。《漢書‧儒林傳‧嚴彭祖》:“ 彭祖 宣帝 博士,至 河南 東郡 太守。以高第入為左馮翊。”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或疑‘天子聖德方日新,公少年論諫,盍順導婉達’,由是不得高第。”5.指學習成績優異。 趙岐 《<孟子>題辭》:“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 公孫丑 萬章 之徒難疑答問。”6.指高材生。《北齊書‧儒林傳‧李鉉》:“ 以鄉里無可師者,遂與州里 楊元懿 河間 宗惠振 等結侶詣大儒 徐遵明 受業,居 門下五年,常稱高第。”《朱子語類》卷一○一:“看道理不可不子細。 門高第如 謝上蔡 游定夫 楊龜山 輩,下梢皆入禪學去。” 俞樾 《群經平議‧論語二》“ 不受命而貨殖焉”:“故不曰商賈,而曰貨殖, 子貢 以聖門高第,亦復為之。” 學者稱二曲先生。

尺五堂詩刪六卷刋本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右國朝吏部左侍郎歸安嚴我斯撰。真按: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初家苕上,後築室武林之城東,以著述為娛。文章品行欝然為鄉邦之望。魏裔介序。

道貴堂稿十三集共三十卷刋本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道貴堂類稿」!

 右國朝禮部侍郎德清徐焯撰。真按:徐倬-焯字誤也!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徐倬」!覈之下自國學數典之瑚璉兄原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45_10486957.pdf,作倬是也. 年十七以詩文受知會稽倪元璐,真按:當作倬字,詳愚前校. 遂執經于門,復謁劉宗周,自是以正學為依歸。壽至八十九。沈德潛稱其詩如彈丸,絕瘦之品真按:真按:原文有塗改作異!蓋俗反正也. 真按:孟郊 賈島

382

兼山堂集八卷刋本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右國朝編修鄞縣陳錫嘏撰。錫嘏學于黃宗羲,處身若氷雪,而與之處輒平易近人。為諸生窮日講授,矻矻不休。官詞臣,公堂館課,私室橫經真按:國無.詞:【橫經】橫陳經籍。指受業或讀書。 南朝 何遜 《七召‧儒學》:“橫經者比肩,擁帚者繼足。” 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常橫經籍書,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李東陽 《遣兒兆先入學以詩示之》:“要知西塾橫經地,不盡重闈屬纊情。”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乃 漢成 三千, 貞觀 萬室,不聞女士得列橫經,何聽其落英隱秀,擯不與人相齒耶!” 率至鷄鳴而寢。里居膺末疾而卒。

耿巖文選二冊刋本

 右國朝編修海寧沈珩撰。珩授官後乞假歸。許汝霖云:珩淡于榮利,素好古,手不停披。嘗輯一書曰十三經名文鈔,凡所屬綴菑畬經訓無一切游談不根語

383

敬業堂集五十卷刋本

 右國朝編修海寧查慎行撰。與弟德璉俱學于黃宗羲。真按:查德璉 其詩專誦習蘓氏真按:蘇軾 沈德潛云敬業會試出汪東山殿撰之門,真按:查慎行 真按:汪繹 東山向日執後輩禮相見者也。至是,敬業居弟子列甚恭,而東山仍事以前輩,時論兩賢之。

尋壑外言五卷刋本

 右國朝嘉興李繩遠撰。遠與弟良年真按:李良年 並以詩名,真按:李符 時人稱為三李。集有汪琬、陳恭尹二序。

384

秋錦山房集二十二卷外集三卷刋本

 右國朝徵士嘉興李良年撰。良年以太學生應博學宏詞科,放歸,築秋錦山房真按:李良年 真按:李良年 坐臥其中,邃于史學。徐尚書健菴開史局于洞庭西山,真按:徐乾學 預分修之任。朱彝尊云:武曾九歲能屬文,真按:李良年 十歲解賦詩。持格律甚嚴。嘗抄撮詩中禁字一卷授學者。于詞愛姜堯章真按:姜夔 吳君持諸家,真按:吳文英-持當作特! 真按:當作吳君特,謂吳文英也! 故所作特頴異。

香草居集七卷刋本

 右國朝嘉興李符撰。沈季友云:符字分虎,善詩詞,尤工駢體,嘗遊滇遇碧溪山道士曰子前身廬山行腳僧也。後十年當歸廬山。已巳之正月予泛艇過其家,以行腳圖索題,未幾聞其卒于途次

385

嵩菴詩鈔五卷刋本

 右國朝侍郎天台馮甦撰。甦母陳氏亦工詩,所著名繡佛齋草。

澄江集一冊刋本

 右國朝江陰知縣錢塘陸次雲撰。澄江江陰之別名也。此集皆其作令時作。

黃葉村莊詩集八卷續集二卷刋本

 右國朝中書石門吳之振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之振字孟舉真按:吳之振 勇于為善,居鄉多義舉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