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August 3, 2008

723

723

  中州文獻冊跋

武孝廉穆淳以其鄉先輩孫夏峰真按:武穆淳 真按:孫奇逢 湯文正真按:湯斌 逸庵三先生手蹟屬為題識。真按:耿介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三先生,理學大儒,又同在中州,故為題其冊端曰「中州文獻」而竊有附及者:真按:翁方綱與理學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三先生之學皆以躬行實踐為心得也,非口耳詞章所能企也,非議論門戶家數所能具也。真按:翁方綱對門戶之見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湯文正、耿逸庵之學皆本於夏峰,夏峰之學初未嘗不溯原於姚江,然而理蘊見於行事,直造聖賢之詣,初不齗齗然以姚江之學自命也,不以朱陸異同立畛界也。真按:翁方綱對門戶之見的批判 真按:孫奇逢與王守仁 中州正學發原於二程子,至夏峰而知行合一之旨著矣,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潛庵真按:湯斌 逸庵而實際見諸事為矣真按:真按:翁方綱與理學 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724

。此何非經義之所闡述乎?經學卽理學也,真按:經學即理學 理學卽修己治人之學也。真按:經學即理學 真按:翁方綱與理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後來知究心理路者必欲判尊德性、道問學為二事,其為姚江良知之說者必以誠意居致知之前,反輕議朱子以為復古,甚至考經義者必欲辨二程之未嘗受學於周元公,真按:二程與周敦頤 且以程朱皆有涉於二氏,不思朱子於《易》雖有過信邵子先天方位之處,然視王、韓之淪於虛無何如哉真按:王弼、韓康伯 真按:朱子與道 真按:朱子與佛 真按:翁方綱與佛 周子太極圖說擬諸形容,正復何害?而必謂太極圖出於陳希夷真按:陳摶 不思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與無極而太極初無二理,此等遺議皆自生支蔓,豈說經之正乎?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此皆嗜瑣嗜博而不驗諸實得者,安得盡舉世之矜言博辨漸致畔於程朱者,胥以此三先生之實學實行,牖其岐說,俾以端趨向真按: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好奇

725

,豈惟中州文獻俎豆不祧,亦實世道人心之大閑也夫。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725

  跋王若林自書耘渠續稿序真按:真按:王汝驤-應即此人 翁方綱與王澍

右王耘渠續藳序,若林手書後戊申歲。若林生於康熙七年戊申,真按:王澍之生卒 至是雍正六年戊申,年六十一。是其由吏部郎請告歸之後二年,在惠山時作也。金壇王氏並以時藝名家,耘渠最善,其晚年續藳更有進。其法密而氣醇,宜有以發其微妙之詣;而茲序顧略焉,第以嗜耘渠文與耘渠嗜其書相較言之,先生竟自以為其書足當耘渠文耶?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耘渠時藝不特在金壇王氏推為師長,即在國朝諸名家雖氣度或遜前哲,真按:原文有挪抬,或平抬.續修四庫本同. 而精詣過之。後有作者,未之能或先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汝驤的評價

726

。至若林之書,惟篆法不苟,而偏於瘦細,愚有詳說。至於正書學率更而未能入率更之室,真按:王澍與歐陽詢 晚年自命學褚,而益失褚法,真按:王澍與褚遂良 真按:王澍之楷書 尚不及行書之學米,真按:王澍與米芾 真按:王澍之行書 恐未能與耘渠文可並論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汝驤的評價 真按:王澍與王汝驤 昔在濟寧,拜謁曾子祠。真按:翁方綱在山東學政 祠碑方望溪文,若林書,方綱輒心慕焉,題名於石後,已倩工將鐫矣。乃讀方先生文,仰贊宗聖數語,恐涉後人臆揣之末見,而先生又自書於碑陰,自謂用褚法,慮觀者忽之,於是語工且勿鐫,蓋實見此文并書而為之惶然弗敢安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若耘渠之時藝,雖不能越出古人,而視方先生之為曾祠碑記,豈不尚稍愈乎?真按:翁方綱對王汝驤的評價 真按:方苞與王汝驤 真按:翁方綱的文論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方苞的批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