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方綱與歙縣程晉芳言,謂詁訓名物豈可目為破碎,考訂詁訓然後能講義理也。錢、戴之爭,真按:本書有爭亦有争! 究以戴說為正,然戴謂聖人之道必由典制名物得之,此卻不盡然。其論最為持平。
方綱讀羣經,有《書》、《禮》、《論語》、《孟子附記》。官鴻臚卿時,青浦王昶見其方考《禹貢》、《顧命》兩篇諸儒同異,相與辯論,齗齗竟日。真按:王昶與翁方綱 真按:翁方綱的書經學 晚居馬蘭峪,猶溫肄三《禮》、三《傳》,其精勤如此。嘗與歸安丁杰及王聘珍校正朱彝尊《經義考》,凡千八十八條,為《經義考補正》十二卷。又著《禮經目次》、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春秋分年系傳表》、《十三經注疏姓氏》、《通志堂經解目錄》各一卷。於金石之學尤精審,嘗取《熹平石經》一十二段殘字勒於南昌學宮,所著《兩漢金石記》十二卷,王昶謂其“剖析毫芒,參以《說文》、《正義》,幾欲駕宋洪文惠而上之”。真按:洪适 他著有《粵東金石略》十二卷,《蘇米齋蘭亭考》八卷,《小石帆亭著錄》六卷,《米海岳》、真按:米芾 《元遺山年譜》二卷,真按:元好問 《蘇詩補注》八卷,真按:蘇軾 《石州詩話》八卷。所為詩多至六千餘篇,自諸經注疏以及史傳之考訂、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貫徹洋溢於其中,蓋以學為詩者。真按:翁方綱的詩學成就 有《復初齋詩集》七十卷,《復初齋文集》三十五卷。(《清史列傳》卷六十八)
姚先生鼐家傳(姚瑩)真按:姚鼐 真按:姚鼐傳記資料
嘉慶二十年九月,惜抱先生卒於江寧鍾山書院。從孫瑩在京師,真按:姚瑩與姚鼐 聞之哀愴莫勝,戚友咸唁,乃卜日設奠於都城之西,為之主而哭之。越日,先生之門人、前江南道監察御史翰林院編修陳君用光涕泣語瑩曰:真按:陳用光 “吾師以德行文章為後學師表者四十餘年,所當上之史館,其生平出處言行之大,綴而狀之,弟子之責也。今行述未至,子於先生屬最親,曷條其略?”瑩無似,真按:國無.詞:【無似】1.謙詞。猶言不肖。《禮記‧哀公問》:“寡人雖無似也,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聞乎?” 鄭玄 注:“無似,猶言不肖。” 唐 韓愈 《重答張籍書》:“吾子不以 愈 無似,意欲推而納諸聖賢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劉忠宣》:“予無似,承祖宗世澤,竊科甲官祿,前後四十年,在家在邦,無一事可述而傳者。”2.猶無比。 宋 柳永 《甘草子》詞:“池上憑闌愁無似,奈此箇、單棲情緒。” 明 劉基 《雜詩》之十:“自謂樂無似,至足不求餘。” 不能有所撰述以表先生,副侍御之屬,謹以所知對曰:
532
先生名鼐,字姬傳,世為桐城姚氏,先刑部尚書端恪公之元孫也。曾祖諱士基,真按:姚士基 康熙壬子舉人,湖廣羅田縣知縣。祖諱孔鍈,真按:姚孔鍈 增生,真按:國:增生 注音一式 ㄗㄥ ㄕㄥ1. 生物體某部分組織的細胞數目增加,體積擴大。如皮膚經長期摩擦後,上皮和結締組織變厚的現象。或稱為「增殖」。2. 增廣生員的簡稱。見「增廣生員」條。增廣生員 注音一式 ㄗㄥ ㄍㄨㄤˇ ㄕㄥ ㄩㄢˊ明代科舉制度中,在固定的名額外,另增加錄取的生員。不領月米,地位次於廩生。簡稱為「增生」。詞:【增生】1.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 明 代生員都有月廩,並有一定名額,稱廩膳生員。後又於正額之外,增加名額,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無月米,地位次於廩生。見《明史‧選舉志一》。 清 沿襲 明 制。 清 劉大櫆 《贈大夫閔府君墓志銘》:“次 振武 ,邑增生。”2.生物體某一部分組織的細胞數目增加,體積擴大。例如皮膚經常受摩擦,上皮和結締組織變厚。如:腰椎增生。 贈文林郎、翰林院編修,晉贈朝議大夫。考諱淑,真按:姚淑 贈朝議大夫、刑部廣東司郎中。先生少時家貧,體弱多病,真按:姚鼐體弱多病 而 嗜學澹榮利,有超然之志。先曾祖編修薑塢府君,先生伯父也,博聞強識,誦法先儒,與同里方苧川、葉花南、劉海峯諸先生友善,諸子中獨愛先生,每談必令侍。 方先生論學宗朱子,先生少受業焉,尤喜親海峯,客退,輒肖其衣冠談笑爲戲。編修公嘗問其志,曰:“義理、考訂、文章,殆闕一不可。”編修公大悅,卒以經學 授先生,而別受古文法於海峯。
乾隆庚午舉於鄉,會試罷歸,學益力,疏食或不給,意泊如也。庚辰,丁贈朝議公艱。癸未,中禮部試,殿試二甲進士,授庶吉士。丙戌散館,改禮部儀制司主 事。戊子,使山東副考官,還擢員外郎。庚寅,再使湖南副考官。辛卯,恩科會試同考官,改擢刑部廣東司郎中。四庫館啟,選一時翰林宿學為纂修官,諸城劉文正 公、大興朱竹君學士咸薦先生,以部郎入局。真按:姚鼐之仕履 時非翰林為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幼植尤相善。金壇于文襄雅重先生,欲一出其門,竟不往。書竣,當議遷官,文正公以御史薦,已記名矣,未授而公薨。先生乃決意去,遂乞養歸里,乾隆三十九年也。真按:四庫全書之成書時間-書竣,以上文覈之,應係指四庫全書,然三十九年,何其速也?此疑有誤,姑存一說.
先是,館局之啟,由大興朱竹君學士見翰林院貯《永樂大典》中多古書,外閒所未見,告之于文襄,奏請開局重修,欲嘉惠學者。既而奉旨搜求,天下藏書畢出,於是纂修者競尚新奇,厭薄宋、元以來儒者,以為空疎,剖擊訕笑之不遺餘力。先生往復辨論,諸公雖無以難,而莫能助也。將歸,大興翁覃溪學士為敘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臨行乞言,先生曰:“諸君皆欲讀人未見之書,某則欲讀人所常見書耳。”梁堦平相國屬所親語先生曰:真按:翁方綱與姚鼐 真按:摘要-此亦愚所欲言也!今所謂佔據資料,甚乃祕不視人者,可不愧乎!乃愈下流者,曰嘴饞、心癢,噫,何斯之下流矣! “君若出,吾當特薦,可得殊擢。”先生婉謝之,集中所為《復張君書》也。
先生以為國家方盛時,書籍之富遠軼前代,而先儒洛閩以來義理之學尤為維持世道人心之大,不可誣也
533
。 顧學不博不可以述古,言無文不足以行遠。世之孤生,徒抱講章家言,舉漢、唐以來傳註屏棄不觀,斯固可厭。陋而矯之者,乃專以考訂訓詁制度為實學,於身心性 命之學則斥為空疎無據,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氣,放蔑禮法,以講學為迂拙,是皆不免於偏蔽。思所以正之,則必破門戶、敦實踐,倡明道義,維持雅正。乃著《九 經說》以通義理考訂之郵,撰《古文辭類纂》以盡古今文體之變,選《五七言詩》以明振雅祛邪之旨。
嘉定錢獻之以考訂名,尤精小學,先生贈之序曰:孔子沒而大道微,漢儒承秦滅學之後,始立專門,各抱一經,師弟傳受,儕偶怨怒嫉妒,不相通曉,其於聖人之 道,猶築墻垣而塞門巷也。久之,通儒漸出,貫穿羣經,左右證明,擇其長說。及其蔽也,雜之以讖緯,亂之以怪僻猥碎,世又譏之。蓋魏晉之間,空虛之談興,以 清言為高,以章句為塵垢,放誕頹壞,迄亡天下,然世或愛其說辭,不忍廢也。自是南北乖分,學術異尚五百餘年。唐一天下,兼採南北之長,定為義疏,明示統 貫,而所取或是或非,未有折衷。宋之時,真儒乃得聖人之旨,真按:姚鼐與程朱 真按:姚鼐與宋學 真按:姚鼐的學術立場 羣經略有定說,元明守之,著為功令。當明佚君亂政屢作,真按:國無.詞:【佚君】淫佚之君。《新五代史‧宦者傳論》:“ 明宗 非佚君,而猶若此者,蓋其在位差久也。” 清 姚瑩 《惜抱先生行狀》:“當 明 ,佚君亂政屢作,士大夫維持綱紀,明守節義,使 明 久而後亡,其 宋 儒論學之效哉!” 士 大夫維持綱紀,明守節義,使明久而後亡,其宋儒論學之效哉。且夫天地之運,久則必變,是故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學者之變也,有大儒操其本而齊其蔽,則 所尚也賢於其故,否則不及其故,自漢以來皆然矣。明末至今日,學者頗厭功令所載為習聞,又惡陋儒不考古而蔽於近,於是專求古人名物制度、訓詁書數,以博為 量,以闚隙攻難為功,其甚者欲盡舍朱、程而宗漢之士。枝之獵而去其根,細之蒐而遺其鉅,夫寧非蔽歟。
又與魯賓之論文曰:《易》曰:“吉人之辭寡。”夫內充而後發者,其言理得而情當,理得而情當,千萬言不可廢,猶之其寡矣。氣充而靜者其聲宏而不蕩,志章以檢者其色耀而不浮,邃而通者義理也
534
,雜以辨者典章名物,凡天地之所有也。閔閔乎,聚之於錙銖,夷懌以善虛志,真按:國:夷懌 注音一式 |ˊ |ˋ愉悅喜樂。詩經˙商頌˙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詞:【夷懌】愉快;喜悅。《詩‧商頌‧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清 姚瑩 《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閔閔乎聚之於錙銖,夷懌以善虛,志若嬰兒之柔。” 若嬰兒之柔,真按:一斷作「閔閔乎聚之於錙銖,夷懌以善虛,志若嬰兒之柔。」○實則乃漢語大詞典之詞條也. 若雞伏卵,其專於一內,候其節而時發焉。夫天地之間莫非文也,故文之至者,通於造化之自然,然而驟以幾乎合之則愈離。今足下爲學之要,在於涵養而已,聲華榮利之事,曾不得以奸乎其中,而寬以期乎歲月之久,其必有以異乎今而達乎古也。真批:噫,今方與孤笑先生論為學為人之道,讀此不甚迂乎?然則能不慨然有感夫!今人較姚時愈不講而恬為然矣.
既還江南,遼東朱子穎爲兩淮運使,故海峯弟子,工詩,與丹徒王夢樓侍講及先生同稱。真按:國無.詞:【同稱】1.一同述說,表示同等看待。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弘農太守河內吳匡》:“過與不及,古人同稱。”2.同樣稱謂。謂名分無區別。《宋史‧職官志一》:“橫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與縉紳同稱,寧名號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機。”○按:疑此乃齊名之同義詞. 夢樓精書法,盛稱東南,惟先生與之相埒。始在京師,處甚密,一日天寒微雪,三先生過黑窰廠,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異:窯之異體. 置 酒縱談,咏歌擊節,旁若無人,明日盛傳都下。既而朱以成都令擢守泰安,先生嘗兩過之,為泰山之遊而去。至是聞先生歸,特修書院於揚州梅花嶺側,一夕植梅五 百株,以延先生,遂名之曰梅花書院。時王亦以侍講出守滇南,罷官歸,復相聚。先生遂居揚州。久之,書紱庭尚書督兩江軍,聘主鍾山書院,自是揚州則梅花,徽 州則紫陽,安慶則敬敷,主講席者四十年,所至士以受業先生為幸,或越千里而從學。四方賢雋,自達官以至學人士,過先生所在必求見焉。
錢塘袁簡齋詞章盛一時,晚居江寧,搆隨園,召四方名士為游學。先生故有舊,在鍾山日數與往還。真按:姚鼐與袁枚 簡齋好毀宋儒,先生與之書曰:“儒者生程、朱之後,得程、朱而明孔孟之旨,程、朱猶吾父師也。然程、朱言或有失,吾豈必曲從之哉,程、朱亦豈不欲後人為論而正之哉。正之可也,正之而詆毀之,訕笑之,是詆毀父師也。且其人生平不能為程、朱之所行,而其意乃欲與程、朱爭名,真按:摘要-此真今日所謂學者大家之病容也! 安得不為天之所惡乎。”真按:真按:姚鼐與袁枚 真按:袁枚的學術立場 真按:姚鼐與程朱-代表作 袁枚之為人
先生貌清而癯,如不勝衣,真按:姚鼐體弱多病 而神采秀越,風儀閒遠,與人言終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自少及耄,未常廢學,雖宴處常靜坐,終日無惰容,有來問則竭意告之。喜導人善,汲引才儁如恐不及,以是人益樂就而悅服,雖學術與先生異趣者,見之必親。南康謝蘊山方伯見先生,真按:謝啟昆 退而歎曰:“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見之塵俗都盡真按:姚鼐之為人-愚嚮往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