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ugust 25, 2008

481

, 追敘金源創業譜牒、秩官,具載顛末,似單行之書,非增續舊史之體。至元人得國緣始,多得自敵國傳聞,固不免有失其實者。嘉定十四年六月乙亥大書云“與莒補 秉議郎”,其日云“即理宗皇帝”,又載朱子贈官兼及寶慶三年、紹定三年、淳祐元年追封諸典,是此書作於理宗以後,當是咸淳間人所撰。其時國勢危,真按:古無舌上音例 典 籍散佚,遂致作者姓名失傳,而其書猶得傳於後,亦云幸矣。《宋史》詞支蔓而事疎漏,於南渡以後尤甚,此書敘次簡明,議論亦多平允。如蜀中之減重額、湖北之 行會子、范祖禹之補諡、何致之罷制科,胥足補正史所未備。其紀年互異者,《宋史‧韓侂胄傳》載薛叔似宣諭京湖,程松、吳曦同赴四川,鄧友龍宣諭兩淮,徐邦 憲罷知處州,俱作“開禧四年”,然開禧實無四年,此書載於二年丙寅,當得其實,真按:宋史之誤 其 姓氏之互異者,如《宋史‧趙彥逾傳》有中郎將范任,此書作“范仲壬”;《趙汝愚傳》有宣贊舍人傅昌朝,此書作“昌期”;步帥閻仲夜,此書作“王仲先”;本 紀副都統翟朝宗得寶璽,此書作“興宗”,俱有資於參考。惟於史彌遠廢立濟王事略而不書,疑為當日史官拘於忌諱,此書仍其舊文,未及詳覈。至彌遠之營家廟, 求起復,固未嘗不大書於簡矣。《永樂大典》所載失原書卷次,今按年分編,釐為十六卷。真按:邵晉涵辦理永樂大典輯佚書之成績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編年類”著錄。

通鑑前編、舉要

   《通鑑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元金履祥撰。柳貫作履祥行狀云:“司馬文正作《資治通鑑》繫年著代,祕書丞劉恕作《外紀》以記前事,顧其志不本於經 而信百家之說,不足傳信。乃用邵氏《皇極經世書》、胡氏《皇王大紀》之例,損益折衷,一以《尚書》為主,下及《詩》、《禮》、《春秋》,旁採舊史諸子,表 年繫事,復加訓釋。

482

斷自唐堯以下,接於《資治通鑑》,勒為一書。既成,以授門人許謙曰:真按:金履祥與許謙 二帝三王之盛,其微言懿行,後王所當法;戰國申、韓之術,其苛法亂政,亦後王所當戒。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後,司馬公既已論次,而《春秋》以前無編年之書,是編固不可莫之著也。”蓋履祥撰述之意如此。履祥師事王柏,柏勇於疑經,履祥亦好持新說。真按:金履祥與王柏 如 釋“桑土既蠶”,引後世所謂“桑間”為證;釋“封十有二山濬川”,謂“營州當云其山碣石,其川遼水”;以《篤公劉》、《七月》二篇為豳公當時之詩,非周公 所追述,《七月》為《豳詩》,《篤公劉》即為《豳雅》,皆不免於臆斷。又用《尚書記異》,於周昭王二十二年書“釋氏生”,則其徵引羣籍,去取有未盡當者。 至繫年表事之時有牴牾,更無論矣。然此書援據既博,論古亦有特識,如解《國語》“十五王而文始平之”,謂“自公劉數至文王”,以《世本》為據,而辨《史記 ‧周本紀》稱后稷子為不真按:國:窋  部首 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ㄓㄨˊ1. 物在穴中的樣子。說文解字:「窋,物在穴中貌。」 2.窟。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公子光伏甲士於窋室中,具酒而請王僚。」 曾 孫為公劉者殊誤;《春秋》書“尹氏卒”,即與隱公同歸於魯之鄭大夫尹氏,而不主《公》、《穀》之說。其餘審定羣說,多與經訓相發明,其用意之深,固非漫為 排比也。履祥自撰《後序》,謂“既編年表,例須表題”,故別為《舉要》三卷,而所引經傳子史之文皆作大書,惟訓釋及案語用雙行小字附綴於後,蓋避朱子《綱 目》之體,而稍變《通鑑》之式也。後來浙江重刻本列《舉要》為綱,以經傳子史之文為目,而訓釋仍錯出其間,非復本書之舊矣。或稱此書為《通鑑綱目前編》, 則因明南軒之書而加之於履祥耳。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編年類”著錄。

通鑑綱目前編

  《通鑑綱目前編》二十五卷,明南軒撰。軒字叔後,渭南人。卷端有軒自序,題“吏部文選司郎中前翰林院庶吉士”,《明史》附見《南居益傳》

483

,亦云:“吏部郎中,嘗著《綱目前編》。”然其書又有其門人楊光訓序,稱“軒為渭上先生,壯遊金馬真按:國:金馬 注音一式 ㄐ|ㄣ ㄇㄚˇ1. 以金鑄成,其狀如馬的珍玩。漢書˙卷六十一˙張騫傳:「天子既好宛馬,聞之甘心,使壯士車令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宛王貳師城善馬。」 2.毛色如金的馬。文選˙左思˙蜀都賦:「夜啼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3.漢代宮門之一。見「金馬門」條。 4.福建省沿海金門、馬祖兩島的合稱。詞:【金馬】1.金製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使。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2.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峰。”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3. 代國家藏書之所。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金馬 石渠 後漢 蘭臺 東觀 。”4.指朝廷或帝都。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駝。”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徐鉉《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馬祖 兩島的並稱。 閱銓曹,歷藩臬”,是其官不終於郎中,《陝西通志》稱其“終山東參議”為得其實。然《陝志》亦有舛誤,題名碑錄載軒為嘉靖癸丑進士,而《陝志》作“甲辰進士”,又當以題名碑為實據矣。真按:邵晉涵擬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參考書 此書合金履祥《通鑑前編》、陳桱《通鑑前編外紀》,刪削為一書,起自伏羲,終於周威烈。然不明提綱分目之法,迂腐可笑。真按:邵晉涵的著作方法論 真按:著作不明體例例 引《爾雅》云“熊虎貔貅貙六者猛獸可以教戰”,真按:虎字何故重出,豈貙虎為複詞? 引《左傳》曰“龍角亢星也,建戌之月見於東方,故戒民以土工之事”,蓋明人專用心於八股目,未曾見全經,雜採類書,以訛傳訛,而不考《爾雅》、《左傳》之本無其文。真按:八股文之弊 真按:明人學術之陋 又履祥受業於王柏,故徵引師說稱“子王子”。此書既盡變履祥原書之面目,任意增減,而引王柏之說仍稱為“子王子”,是皆不諳文義者所為,其謬舛不可勝指也。真按:著作不明體例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編年類存目”著錄《通鑑綱目前編》三卷。

趙端肅奏議

  《趙端肅奏議》九卷,明趙錦撰。錦字元樸,餘姚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仕至刑部尚書,諡端肅,《明史》有傳。書刻於萬歷辛卯。卷一為《留臺疏稿》,卷二為《光祿疏稿》,卷三為《巡撫疏稿》,卷四爲《工部疏稿》,卷五爲《留都疏稿》,卷六、卷七、卷八俱《內臺疏稿》,真按:國:內臺 注音一式 ㄋㄟˋ ㄊㄞˊ1. 尚書省。南齊書˙卷四十三˙王思遠傳:「建武中,遷吏部郎,思遠以從兄晏為尚書書令,不欲並居內臺權要之職。」 2.朝中的御史臺。元史˙卷八十六˙百官志二:「江南諸道行御史臺,設官品秩同內臺。」 劉庭芥敘刻之,第九卷為《召用疏稿》,則其子淳卿所續刻也。真按:趙淳卿 錦為雲南清軍御史,因日食劾嚴嵩姦利,逮繫榜治,斥為民,家居十五年始起用,歷仕中外,著勞績,屢進讜言。及官南京,與張居正忤,罷官,居正籍沒,錦方起用左都御史,乃言居正誠擅權,非有異志,其翊戴勤勞,功亦有不可泯者,乞稍寬其罰,其言可謂得大體者矣真按:真按:趙錦與張居正 真按:趙錦之為人 張居正之為人

484

。明中葉以後,科道號稱直諫者多激於意氣之私,持前議以求必勝,馴至互結黨援,僨國事而不顧,若錦之平心論事,固與後來之好訐者異也。錦巡撫貴州時,方議裁播州參將,即慮及楊氏之亂,又言貴州地瘠,請緩催科、增學校,以廣文教、定軍伍,以靖苗彊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280頁)作「以靖苗疆」是也.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19872 擘畫俱有條理,知不僅以空言見者爾。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未著錄。真按:四庫採進書目亦無!(趙端肅奏議)

485

子部

續名醫類案

  《續名醫類案》六十卷,國朝魏之琇撰。之琇字玉橫,錢塘人。明江瓘輯《名醫類案》,之琇為校正訛字,板行於世。以瓘所撰集尚有闕漏,乃廣而續之,取明《薛氏醫案》遞及於後代醫書,與夫史傳、地志、文集、說部之及醫藥證治者,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283頁)同.及屬下讀.涉及之及也. 旁 蒐博採,自傷寒至破傷風,次第編錄,間附案語,以辨同異,議論亦多平允。然就其所採諸書而論之,如趙獻可《醫貫》,多割裂《素問》,不顧上下文義以自伸其 偏見,而此書仍存其醫案。又如高斗魁《己任編》所載諸醫案,當時已譏其以醫貿販,無異於世俗庸醫而點綴醫案以欺人,今此書仍次第分載。蓋意主於誇多炫博, 不暇持擇也。杭世駿《道古堂集》有此書序,稱:“之琇善讀黃帝、扁鵲之書,精於醫術,能窮其源。譬諸合土者必有其范,伐柯者必有其則,以是書為學醫者之范 與則,思過半矣。”世駿與之琇友善,故推許如此。真按:杭世駿之為人 要之,此書所載前人經驗諸方,分門別類,可備後人參考,而搜羅之備,亦足以廣學醫者之聞見,與自執偏私、昧於古法者異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醫家類二”著錄。

486

集部

盤洲集

   《盤洲集》八十卷,宋洪适撰。許及之撰适行狀稱其“有文集一百卷藏於家”,周必大撰神道碑又稱其“論著為四方傳誦,有《盤洲集》八十卷”,則八十卷當屬 定本,故陳振孫《書錄解題》、張萱《重編內閣書目》俱作八十卷。然流傳者尠,王士禎《居易錄》謂朱彝尊所藏《盤洲集》僅有其詩,則藏書家已罕覯全帙。此本 為汲古閣毛氏影鈔宋本,雖字句間有脫落,而卷帙完好,洵希覯之書也。适以詞科起家,工於儷偶,其弟嘗舉其艸張浚致仕制諸篇,真按:洪邁 裁 對整齊,載於《容齋三筆》。然考适自撰小傳,自其少時擬復得河南賀表,即云“齊人歸鄆讙之田,宣王復文武之土”,見者稱之,是其組織之麗出於天然,故掌內 外制每長於潤色,藻思綺句層見疊出,《容齋三筆》所舉者不足以盡之也。記、序、志、傳之文亦能健舉,無南宋冗蔓習氣。适性嗜金石文字,精於考覈,如跋《唐 瑾傳》云,據碑,瑾字子玉,而《北史》本傳作“附璘”,《新唐書‧世系表》又作“子瑗”;碑云瑾祖名文輪,而《北史》作“倫”,《新唐書》又作“輪字文 轉”;碑云文輪終東萊太守,而《北史》作“青州刺史”,《新唐書》又作“青州太守”;碑云賜姓宇文,于謹南伐,以為行軍長史,多其才,真按:前作瑾字,下同. 求與通籍,然後更万紐于之姓,而《北史》云“賜宇文及万紐于姓”,連屬並舉

487

; 碑云諡獻,而《北史》作“方”,《新唐書》又作“文獻”,皆當以碑為正。其跋《丹州刺史碑》云,唐史《裴寂傳》後附張平高傳,據碑則張崇字平高,史缺其 名,又不云以字行,殊為疎略。其跋《皇甫誕碑》云,誕以志節捐軀,《北史》列傳不能發其英烈,所敘官秩又多闕略,碑云字元憲而傳作“元慮”,皆失考也。适 蒐求金石,參稽經史,既詳著其說於《隸釋》,而於六朝、唐初之碑亦考覈不遺餘力,其用意之精,視歐陽修、趙明誠有過之矣。集中載自撰小傳及其父行述,真按:洪皓-似一作洪晧. 亦可與正史互證。《宋史》适本傳云,皓謫英州,往來嶺南省侍者九載,死,真按:秦檜 皓還,服闋起知荊門軍。以所撰傳述考之,皓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復朝請郎,徙袁州,至南雄州卒,後一日秦檜亦死,非檜死而皓始還也,《宋史》因周必大神道碑而增損其辭,遂失其事實耳。真按:宋史之誤 他如表啟疏狀諸篇,多有關於《宋史》之考證者,又不僅以其文詞之工也。集後拾遺三篇,末篇字多磨損,今仍其舊云。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三”著錄。

性情集

  《性情集》六卷,元周巽撰。巽字巽泉,廬陵人。元末隨湖廣平章鞏卜班征叛猺,以功授永明簿,明初不仕。巽詩詞清拔,不沿元人纖靡之習。首列擬古、樂府二卷,能陶鑄古意而不襲其辭,頗與劉文成相近。真按:劉基 有明一代之詩,好摹擬漢魏而壓薄兩宋真按:張昇編本(清道光刻本,273頁)作「厭薄兩宋」.是也! 其風氣已仿乎此矣。詩中多與蘇天爵、虞集諸人互相唱酬,其師友講貫之功有可考見者。惟前後咏梅詩太多,排比牽合,不免於潦倒粗率之病。要取其精至者而論之,固亦元末之作家也。集久失傳,今從《永樂大典》按韻採輯,猶可見其崖略云。真按:邵晉涵辦理永樂大典輯佚書之成績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二○”著錄。

488

臨安集

  《臨安集》六卷,明錢宰撰。宰字子予,一字伯均,會稽人。元進士,明初徵修禮樂書,授國子教授,乞歸,復召以書翰林,真按:字形結構兼音義-換部首-與校通! 加 博士致仕,《明史》有傳。宰學有本原,在元末已稱老師宿儒,韓宜可、唐之淳皆其弟子,入明以經術見重於太祖,嘗命撰帝王廟樂章,又定正蔡氏《尚書傳》,沈 潛經訓,同時宋濂諸人並心折焉。詩文其餘技也,然其詩吐辭清拔,寓意高速,與楊維楨同郡而不效其奇崛之體,黃佐稱為“刻意古調,心追漢魏”,朱彝尊《明詩 綜》亦許其“波瀾老成,諸體悉合,固明初一作手矣”。古文詞亦與詩相稱,操縱有法度,不蹈元末冗長之習,可謂卓然能樹立者。惜遺集久失傳,今從《永樂大 典》中採掇編排,參以諸選本所錄,尚得六卷。真按:邵晉涵辦理永樂大典輯佚書之成績 宰本越人,集以“臨安”名者,蓋為吳越武肅王十四世孫,從其舊系也。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二三”著錄。

勉齋遺集

   《勉齋遺集》三卷,明鄭滿撰。滿字守謙,慈谿人。弘治壬子舉人,濮州知州。集中有《三官廟記》,謂五官所重在耳官、目官、心官,未聞別有所謂“三官” 也,漢熹平間張魯造符書於蜀之鶴鳴山,令有疾者自首,書氏名及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其一薶之地、其一沉之水。“三官”之名蓋昉於此,因極辨 世俗廟祀之非。議論平正切實,頗近儒者之言,然他文未能仿此,多獻酬牽率之作。詩語平易,亦非所長。蓋由其仍孫搜羅於廢篋中,真按:鄭梁 編次成書,或當日本不以文名,或尚多遺佚,未盡所長也。前有萬斯大序,稱其為臨清學正,教士兼文行,歷知道州、濮州,以慈惠見稱。卷末附錄其昆孫跋、真按:國無.詞:【昆孫】1.兄之孫。《左傳‧昭公十六年》:“ 孔張 ,君之昆孫 子孔 之後也。” 杜預 注:“昆,兄也。 子孔 鄭襄公 兄, 孔張 之祖父。”2.遠孫的統稱。 梁章鉅 《稱謂錄‧元孫》:“昆孫又為遠孫之統稱。” 真按:鄭溱 六世孫家傳、真按:鄭啟 姚鏌贈行序。李堂所撰墓志銘,謂滿喜談經濟,闢浮屠、老子之說,與孫燧、王守仁同年友,善為政,好行其所學,所去見思

489

。當係淳朴之士,不欲以詩文自表襮者。然弘治以前詩文無贋古之習,是集雖卷帙寥寥,而辭氣和平,尚不失先民矩矱焉。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存目三”著錄《勉齋遺稿》三卷。

490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