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
分校官朱攸記過六次。
一、《迪功集》內第十四頁誤釘在十五頁之後。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五次,分校官王鍾泰記過二次。
一、《姚少監詩集》內「烟坐曙色低」句,「曙」訛「■」。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記過二次。
一、《文房四譜》內「陶弘景字通明」,真按:此弘字原文應有缺筆!不再一一案註.原本訛作「字彥通」;又「酈道元《水經》云」句,脫去「道」字;真按:疑當作水經注.酈氏所作乃注,非經也.又「陷水可脫」句,「陷」字挖補未填。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七次,分校官陳墉記過六次。
一、《楚辭後語》內「瓠子决兮將奈何」句,「瓠」訛」。刳」。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一次,分校官范來宗記過二次。
一、《默齋遺稿》內「又聞為義莊」句,「莊」字訛從俗寫作「庄」,共二處。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二次,分校官王汝嘉記過四次。
一、《四六話》內「憐其意而留之」句,「憐」訛「怜」。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一次,分校官徐步雲記過二次。
1502
一、《孝詩》內「王僧孺」,「孺」字訛寫作「儒」。總校官朱鈐記過一次,分校官秦泉記過二次。
一、《唐音》內小注「論語」,「語」字挖補未填;又「盧照隣字昇之」句,「昇」訛「杲」;又「雙闕連甍垂鳳冀」句,「甍」訛「■」。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七次,分校官陳文樞記過六次。
一、《唐音》內「自號玉溪子」句,「玉」訛「王」;又「大藏經云有九次」句,下漏寫「禪定飯熟麻,乃謂胡麻也」二句;又「潯陽江上不通潮」句,「江」字空白未填;又「蒲海曉霜凝馬尾」句,「凝」字空白未填。總校官王燕緒記過十六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八次。
一、《唐音》內「洞房深鎖碧窗寒」句,「鎖」字挖補未填;又漏寫《春怨》詩一首;又板心破損三頁未補;又「仙漏夜沉沉」句,「夜」字挖補未填;又「三十六宮土花碧」句,「土」訛「吐」。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三十一次,分校官陸湘記過二十七次。
一、《湛然居士集》內「寓跡塵中」句,「寓」訛「萬」。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一次,分校官施培應記過二次。此係總閱錢<載>閱。
一、《梅巖文集》內「是以有田游巖膏肓之論」句,「肓」訛「盲」;又附錄內多寫撰人名一行。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四次。
1503
一、《江村銷夏錄》內「會稽楊維楨也」句,「楨」訛「禎」。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一次,分校官孫球記過二次。此係總裁董<誥>閱。
一、《歸田類稿》內「其他若太史司馬遷」句」「司馬」二字挖補未填;又「殿廷白晝墮青蜺」句,「墮」訛「隨」。總校官王燕緒記過十一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六次。
一、《欽定西域同文志》面簽「經部」,訛寫作「史部」。提調官吳裕德記過一次。
一、《古今注》內「淮南子」句,「子」訛「王」。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記過二次。
一、《圜容較義》內墨汙未補。總校官朱鈐記過五次,分校官陳際新記過二次。此係總裁蔡<新>閱。
一、《白雲集》內「歸去午橋非舊日」句,「舊」字挖補未填。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翁樹棠記過二次。
一、《杜詩詳註》內「景純仙篇」句,訛用硃寫;又「哀二世賦」句,「哀」訛「袁」;又「庾信文」句,「文」訛「賦」。總校官朱鈐記過三次,分校官胡士震記過六次。
一、《杜詩詳註》內「傅玄詩」句,「傅」訛「傳」;又「蘭亭序」句,「序」訛「記」;又「江淹詩」,
1504
「淹」字訛「掩」。總校官朱鈐記過三次,分校官許兆椿記過六次。
一、《史傳三編》內「卞壼」,「壼」字訛「壺」;又《名臣傳》二十四、二十五兩條,多寫「歷代」二字;又蘇軾下漏注「弟轍」二字。總校官繆琪記過四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八次。
一、《史傳三編》內「為人美鬚髯」句,「鬚」字挖補未填。總校官朱鈐記過五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二次。
一、《子略》內「太尉善其言」句,「尉」字挖補未填。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五次,分校官胡予襄記過二次。
一、《至大金陵新志》內「劉勰」,「勰」字訛寫作「■」。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陳木記過二次。
一、《香祖筆記》內「盤姍勃窣上金隄」句,「金隄」上訛空一格。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張慎和記過二次。
一、《香祖筆記》面簽漏寫「子部」二字,共二處。提調官吳裕德記過二次。
一、《西陂類稿》內「朱彝尊」,「朱」字訛「金」;又「須知口腹難為操」句,脫去「為」字;又王士禎「禎」字訛「正」;又「六椀七椀餘黑甜」句,「甜」訛「■」;又「案頭險韻公先探」句,「案」字空白未填
1505
。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九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十次。
一、《弘明集》內「蜾蠃負之」句,「蠃」訛「臝」;又「罄折之恭內」,「恭」字挖補未填。總校官何思鈞記過六次,分校官胡予襄記過四次。真按:此弘字原文應有缺筆!不再一一案註.
一、《五峯集》內「三年隔江潭」句,「潭」字挖補未填;又「南宮空說晉諸陵」句,「陵」訛「侯」。總校官何思鈞記過六次,分校官邱桂山記過四次。
一、《皇甫司勳集》內,「東郭山莊」,「莊」字訛從俗寫作「庄」。總校官朱鈐記過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二次。
一、《本事詩》內「我與汝結今生緣」句,「生」訛「身」。總校官朱鈐記過一次,分校官吳錫麟記過二次。此係總閱錢<載>閱。
一、《雅頌正音》內「虛遊絕勝廣塞居」句,「居」訛「宮」。總校官楊懋珩記過一次,分校官盧遂記過二次。
一、《史記正義》內「以櫂船為黃頭郎」句,「櫂」訛「濯」;又「齎金百斤」句,「金」字挖補未填;又「烈士徇名」句,「烈」訛「列」;又「寧生曳尾塗中乎」,「塗」訛「泥」。總校官倉聖脈記過八次,分校官張慎和記過八次。
1506
一、《甘肅通志》內「列女」,「列」字訛「烈」。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葉菼記過二次。此係總裁董<誥>閱。
一、《甘肅通志》內「周庾信」,「周」訛「梁」。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葉菼記過二次。
一、《文選》內「歲將暮時既昬」句,「將」訛「既」;「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句,「末」訛「未」;又「張華字茂先」句,「茂」字挖補未填。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七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六次。此係總裁曹<文埴>閱。
一、《文選》內「采英奇於仄陋」句,「仄」字挖補未填;又「將挂風人彼其之譏」句,又小註「彼其之 子」句,「其」俱訛「已」;又「鬼瞰其室」句,「瞰」訛「■」。又「堆案盈机」句,「堆」訛「推」;又「瞻星比婺」句,「比」訛「北」;又「子無良媒」 句,漏寫「無」字;又「踐椒塗之郁烈」句,「踐」字挖補未填;又「良會夫婦之道」句,「良」字挖補未填;又「平子名衡」句,「名」訛「各」;又「為父買官 尚方」句,「尚」訛「向」;又「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句,「且」訛「具」。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二十四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二十四次。
一、《丹鉛總錄》內「假賊手以戕忠臣」句,「戕」訛「■」;又「紫電青霜」句,「青」訛「清」,共二處
1507
。總校官朱鈐記過三次,分校官王璸記過六次。
一、《丹鉛總錄》內「嗟爾穹廬子」句,「穹」訛「窮」;又續錄內「大破賊」句,「大」訛「太」,共三處。總校官朱鈐記過四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八次。
一、《丹鉛總錄》內「謝惠連雪賦」句,訛作「謝希逸」。總校官朱鈐記過二次,分校官袁文邵記過四次。
一、《丹鉛摘錄》內「韓偓詩」句,「偓」訛「渥」;又「梁簡文詠月詩」句,「簡」訛「蕳」。總校官朱鈐記過二次,分校官陳墉記過四次。
一、《丹鉛餘錄》內「自土沮漆」句,「沮漆」二字倒置,共三處。總校官朱鈐記過三次,分校官于鼎記過六次。
一、《誠齋集》內「高臥齧氈之類」句,「氈」訛從俗寫作「氊」;真按:前有多處謂氊之俗體為毡,今此氊又為氈之俗矣!又「回頭已度打頭峯」句,「峯」訛「風」。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二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四次。
一、《誠齋集》內「筆床茶竈一漁船」句,「漁」訛「魚」。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陳昌齊記過二次。此係總閱汪<永錫>閱。
一、《誠齋集》內「葭琯氣浮」句,「葭」訛「瑕」;又「鬚鬢盡白」句,「鬢」訛從俗寫作「鬂。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二次
1508
,分校官胡士震記過四次。
一、《憑几集》內「山莊留贈」句,又「雲峯潦繞午橋莊」句,「莊」俱訛「庄」。總校官楊懋珩記過二次,分校官胡士震記過四次。
一、《憑几集‧續編》內「從來沙苑皆騏驥」句,「騏」訛「奇」。總校官楊懋珩記過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二次。此係總閱錢(士雲)閱。真按:當作錢<士雲>!錢士雲.
一、《韻石齋筆談》內「又以為陶貞白書」句,「貞」訛「真」。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二次。此係總閱汪<永錫>閱。
一、《六藝之一錄》內嵇康「嵇」字訛「稽」,共四處。總校官何思鈞記過四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八次。
一、《息園存稿詩》內「籃輿傍水尋僧寺」句,「籃」訛「藍」。總校官楊懋珩記過一次,分校官吳錫齡記過二次。
一、《浮湘藳》內「獨客思歸坐夜寒」句,「客」訛「坐」。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盛惇崇記過二次。
一、《東坡詩集注》內「明皇召李白作宮詞」句,「白」訛「孛」;又「區區賦病梨」句,又「作《病梨賦》以自悲」句
1509
,「梨」俱訛「黎」。總校官朱鈐記過三次,分校官許兆椿記過六次。
一、《東坡詩集註》內「孟郊字東野」句,「郊」訛「郭」;又「穎免冠謝」句,「冠」訛「官」。總校官朱鈐記過二次,分校官牛稔文記過四次。
一、《東坡詩集註》內「向子期《思舊賦序》云」句,「向子期」訛「叔向作」;又「葛洪字稚川」句,「字」訛「宇」。總校官朱鈐記過四次,分校官嚴福記過八次。
一、《山中集》內「垤鸛鳴何驗」句,「鸛」字塗抹未補。總校官楊懋珩記過五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二次。
一、《唐詩品彙》內「羅裙玉腕輕搖櫓」句,「櫓」訛「擼」;又「久■野鶴如霜鬢」句,「霜」訛 「雙」;又「梅妃」訛作「楊妃」;又「何必珍珠慰寂寥」句,「慰」訛「與」;又「共倚一征篷」句,「篷」訛「蓬」;又「管樂有才終不忝」句,「忝」字挖未 填。總校官朱鈐記過十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十二次。
一、《越絕書》內墨汙未補;又「梨蒸不熟」句,「梨」訛「蔾」。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二次,分校官李斯詠記過四次。真按:前文多作李斯咏.○汙,原文似作汗,據前文徑改!
一、《魯齋遺書》內《秋寒詩》一首,原闕末聯二句,漏脫「同心結」三字。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三次
1510
,分校官戴衢亨記過六次。
一、《物理小識》內「水氣旺于冬」句,脫「于」字;又「銳起升高」句,「高」訛「堂」;又「共工從 鯀」句,「鯀」訛「孫」;又「梅花點舌丹」句,「舌」訛「石」;又「不假種植」句,「植」訛「織」;又「湖州府」句,「府」訛「撫」。覆校官汪鏞記過六 次,分校官金光悌記過十二次。
一、《物理小識》內「唐李衞公」句,「李」訛「季」。覆校官汪鏞記過一次,分校官常循記過二次。
一、《巵林》內「梟以凶叫」句,「梟」訛「鳧」;又「軍用不竭」句,脫去「軍」字;又「池水合成璧」句,「璧」訛「壁」;又「如登春臺」句,「登春」二字倒置;又「顯于西土」句脫去,注「闕」字。總校官何思鈞記過一次,分校官朱炘記過二次。
覆勘處:
一、《幔亭集》內「我到山中歇還陟」句,「陟」訛「涉」;又「吳元瀚」脫去「瀚」字;又「送曾人倩歸嶺南」句,「倩」訛「債」。總校官倉聖脈記過三次,分校官汪日贊記過六次。
一、《幔亭集》內,「同心結燈前偷看寸心都折」句,訛顯字。又「舞元鶴」下脫寫二十字;又「延岑將見通鑑建武五年」句,脫去「通」字;又「臨孝存」句,「臨」訛「林」。總校官朱鈐記過八次,分校官陸湘記過十六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