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
《鄭固碑》下截出土在雍正六年,真批:以此愈可斷定此篇絕非「跋鄭季宣碑」矣. 故此釋文於下截蓋未之見也。今又獲王君廟門一碑亦應補釋於後,惟是《鄭季宣碑》正面未得善拓本,暇日當補訂一書,繼張君而成之耳。真按:翁方綱著作考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二冊第31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2_復初齋文稿(二)\_000310.jpg
76
跋鄭季宣碑陰(顏運生藏舊拓本)
《鄭季宣碑》陰二十行,此尚存十九行,今之拓本未之能或先矣。“邯鄲□”下是“元珪”無疑,張亟齋釋作“璣”,真按:張弨之誤 誤也。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 此一行下“今司”二小字,則久已失之。如此拓本,得不寶諸。真按:沈津標點不同例-前作:如此拓本得不寶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四冊第915頁。
76
跋漢靈臺碑
右《成陽靈臺碑》重刻本,字逕寸許,與《倉頡廟碑》字形大小相近,彼參差無格。而此皆畫一,但重刻本或未具界紋耳。真按:標點不當-「。彼參差無格,而此皆畫一,但重刻本或未具界紋耳。」○彼、此乃相較而言者,豈宜分作二句割開?雖曰不拘小節,然要,就做好,何況傳示,能不貽誤後生?此不唯著作之產權須自利,尤須著作之責任當自擔也。 此裱冊雖逐行翦截,然其中如“乹■之象”二行,紙仍相連。“雨時降”以下三行,紙亦相連。“咸歌頌聲”以下三行,紙亦相連。則裱工雖巧,終莫能泯其重刻之跡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裝潢痕跡 其與洪本異者,“連白表奏”,“白”,洪作“自”,當是洪刻之訛。真按:洪适之誤-洪刻,則或指手民之失. “立闕通天”,“立”,洪作“上”。則二字皆可通,存以俟考可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存以俟考 真按:翁方綱的闕疑之義 “下應”下,洪闕五字,今諦審其第二字,是“刑”字,即“形”也。“服之延壽”下,洪闕二字,今諦審似是“哀平”二字,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諦審 而此“平”字之下半微訛耳。“崇如”下,洪闕二字,今諦審似是“不穨”二字。真按:國無.詞:穨1 〔tu ㄊㄨㄟˊ〕 〔《廣韻》杜回切,平灰,定。〕 同“ 頹1 ”。 1.委靡不振貌。參見“ 穨爾 ”。2.衰微;衰敗;敝敗。3.衰老。參見“ 穨年 ”、“ 穨齡 ”。4.崩塌;墜落。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四》引 元 黃伯厚 《鬥蟆圖》詩:“四丁更與蟆之魁,疾馳不能壓欲穨。”5.水向下流。《史記‧河渠書》:“水穨以絕 商顏 ,東至山嶺十餘里閒。”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下流曰穨。”6.從上而下的暴風。《爾雅‧釋天》:“焚輪謂之穨。” 郭璞 注:“暴風從上下降。” 郝懿行 義疏引 孫炎 曰:“迴風從上下曰穨。”7.寂靜。參見“ 穨然 ”。8.柔軟。參見“ 穨雲 ”。 異: 字號 B03127 正字 【穨】禾-14-19 音讀ㄊㄨㄟˊ 釋義 1.頭髮掉落,頭禿。說文解字:「穨,禿貌。」徐灝.箋:「禿者,髮落。」 2.衰微,頹廢。周禮.冬官.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鱗之而不作,則必穨爾如委矣。」清.孫詒讓.正義:「此頹爾,形容厭伏不振之貌。」後漢書.卷三十九.趙咨傳:「至於戰國,漸至穨陵。」李賢.注:「穨陵,謂穨癈陵遲。」 3..暴風。廣韻.平聲.灰韻:「穨,暴風也。」 4.消退,墜落。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禿部:「穨,引申之義為穨落。」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使榮進之心日穨,任實之情轉篤。」 5.水向下流。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水穨以絕商顏。」裴駰.集解:「瓚曰:『下流曰穨。』」 6.衰老。晉.陸機.愍思賦:「傷穨年之莫纂,覽萬物以澄念。」晉.陶潛.九日閒居:「酒能祛百慮,菊解制穨齡。」 7.倒塌。後漢書.卷七十九.儒林傳.序:「學合穨敝,鞠為園蔬,牧兒蕘豎,至於薪刈其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六:「穨城百戰後,荒邑四鄰通。」 ○按:从禿貴切聲.大徐本說文曰从禿貴聲.則禿非聲也. 此三處,并足以補訂《隸釋》者也。真按:翁方綱對洪适隸釋的補訂 “崇如”之“如”,與前“感赤龍交,如生堯句”之“如”字,皆即“而”字,古“而”、“如”通用也。又洪氏所未釋者,“柜”即“■”字,真按:夫巨 婁氏《字源》,於語韻別出“柜”字,非也。“莫不被德”,真按:翁方綱對婁機漢隸字源的補訂 真按:翁方綱對洪适隸釋的補訂 洪本作“被”,然是。碑“被”字皆書為“彼”,則此未必是“被”字。真按:斷句之誤-「“莫不被德”,洪本作“被”,然是碑“被”字皆書為“彼”,則此未必是“被”字。」「是碑」此碑也,豈可斷開? 今審此拓本,左與木旁相近,右與“包”字相近,恐是“抱”字。此亦當存考者也。真按:國無.詞無.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存以俟考-關鍵字 真按:翁方綱的闕疑之義-關鍵字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存以俟考 至於“案經考典”“案”字,此拓本下半作“枼”。“上受苻命”“上”字,此拓本作“其”,則皆翻本之誤也。其最誤者,則銘內云: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校勘學 “歷紀盁千。”“盁”即“盈”字。真按:翁方綱的古文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 洪、婁二書所同。“盈千”云者,統以千計之詞。今見此拓本,乃作“四千”。案《通鑒》帝堯一百載癸未歲,真按:資治通鑑 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 至後漢靈帝建寧五年壬子歲,凡二千四百三十年,何以云四千也?蓋因拓本剝泐,“盁”字上半已失,遂止據其下半“皿”字,形近“四”字,而致訛耳。然就此一字驗之,則此刻字形大小,已有改動,吾不能信其他字之亦有改作否矣。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 末一行“年月”之“年”字,垂筆下逾二格。漢隸惟見《五鳳二年石刻》,暨《宛令益州刺史李君碑》,與此而三矣。真按:翁方綱的漢碑文例 蓋漢隸中,每有此體,婁氏《字原》已言之也。“裔”字,則此拓本,獨與洪、婁所錄不同。此本雖是重刻,自有的據,況筆法渾勁,必非訛作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 然其中亦恐原石既泐,泐痕與筆勢,界在銖黍,未可以膠柱鼓瑟者。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諦審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識字學方法-泐痕筆勢,界在銖黍 真按:翁方綱的校勘學方法論 愚是以第就其與洪、婁所錄,暨洪氏《滂喜》一章,足相證者,摹存於篋,以資考核。而其餘諸字,如“圖”之為“■”,“神”之加點,雖出洪、婁所錄,而亦未敢處處援以傅會,恐涉於近日顧南原之所為也。真按:翁方綱的隸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顧藹吉的批評 乾隆乙巳秋七月廿四日。北平翁方綱識。真按:翁方綱選書的標準 真按:翁方綱選擇去取的標準
“崇如不頹”,“頹”與“涯”為韻,此“頹”字,亦秋史所釋也。真按:江德量 真按:江德量的金石識字學 《堯廟碑》又曰,“高如不危,滿如不溢”,與此句可以互證也。“可舞八口,以奏大章”,“八”下當是“詠”字。蓋亦葛天氏八闋之類歟?真按:不知為不知 真按:翁方綱的闕疑之義 方綱。
注:《蘇齋題跋》卷上。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58_蘇齋題跋\_000338.JPG
77
跋曹全碑(曝書亭藏舊拓本)真按:朱彝尊與曹全碑 真按:曹全碑=漢郃陽令曹全碑
此本“乾”字未穿,而石已中斷,竹垞《跋》言:“庚戌跋後越二年,再至京師,從慈仁寺市上買此碑,石已斷,且漶漫者,此其是邪。”又云:真按:標點可議者-此疑不必加引號之意引爾.或此其是邪,乃翁公語也. “更歷數十年,必又嘆此為難得。”以今摩挲先生私印,如遊曝書書櫝間,益信斯言之重有感矣。真按:翁方綱與朱彝尊的神交 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然竹垞此跋,在康熙十一年壬子,去今百有十年,而今日以精楮佳墨洗石而審拓之,尚未至甚相懸絕。此碑明神宗初年出土,距竹垞此跋時,尚未若竹垞至今之久,而云越二年再見即已斷耶?竊謂此碑出土時,即已微有斷痕,或其最初拓手令人不覺則有之耳。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 鄭谷口自跋臨本在癸丑,真按:鄭簠與曹全碑 即竹垞跋此之次年,蓋其時諸老所見皆“乾”字未穿者,是可珍也。同鄉金君介其妹婿趙舍人以是本見贈,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真按:翁方綱收禮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友人惠贈 舍人云,此本的是竹垞所臨摹,其里人言之甚悉。且云覃溪得之,不可無跋也。予媿其意,為略考其概而書之。壬寅三日,齋宿祈穀壇歸書。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卷第9頁。
77
跋曹全碑(朱竹垞藏本)真按:朱彝尊與曹全碑
此本百年前所拓,“乾”字未穿外,尚有第一行;“蓋周之胄”“周”字內左次畫;第三行“高祖父”“父”字上半;“武威長史”“史”字末筆;第四行“祖 父”“父”字上二筆;第十行“棄”字下半;第十一行“同時并動”“時”上左“士”字,“并”字中內畫;“聖主”“主”字下畫;第十二行“撫”字左上內畫, 皆較今日拓本尚未泐也。真按:沈津標點用引號佳例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五冊第1312頁。
77
跋曹全碑(靈石何氏藏本)
此本“乾”字內不穿,而“因”字亦尚未泐,雖其下畫亦由拓工以墨補湊成之,然是初出土時最先之拓本也。漢碑之存於今者,莫完好於是碑,而此又其最完善者,球圖珍之,詎謂過歟?真按:翁方綱論曹全碑 真按:翁方綱的漢隸/漢碑編年 真按:翁方綱的漢碑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目錄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九冊第2570頁。
77
跋曹全碑(王蓮府藏本)
王婿所收舊拓《曹全碑》,“乾”字左頂直畫長出一分許,其中間無穿下之直畫,竟是描失。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字體筆畫 此本以愚所藏曝書亭本細校之,真按:朱彝尊與曹全碑 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收藏曹全碑的版本 知是康熙中年所拓,而紙墨勻細,視今日所拓為舊矣。戊午四月。
戊午四月,以蓮府婿所收本校對,則此本已為難得,信乎竹垞先生之言不誣也。真按:朱彝尊與曹全碑 真按:王宗誠與曹全碑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三冊第3618頁。
77
跋郃陽令曹全碑并陰(上海圖書館藏本)真按:篇題不一-前作曹全碑,此何故又加郃陽令字?
此二百年前拓本,與吾齋第二本同時。丁丑四月十九日對訖。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比對 八十五叟方綱記。
注:上海圖書館藏。
77
跋張遷碑(顏運生藏舊拓本)真按:張遷碑-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真按:顏崇榘與張遷碑 真按:翁方綱論張遷碑 真按:顏崇榘的收藏
運生學博所藏《張遷碑》舊拓本,第一行“煥”字雖已缺右腳,而先字左撇之內小墨塊仍存,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墨塊墨汙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