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August 7, 2008

447

,其中有善本書三萬六千餘冊。此外,所藏鐘鼎彝器、泉幣、鈢印、封泥、甎瓦、石刻、書畫等,亦甚繁夥,館藏之富,僅次於國立北京圖書館。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日本來侵真按:怪詞 華北阽危,時屈先生任編藏部主任。一日,王獻唐先生對屈先生說:「本館為吾東文獻所薈萃,脫有不測,吾輩將何以對齊魯父老?擬就力之所及,將比較珍祕者十箱,真按:文白夾雜的句子-若以文言行則單字較即可. 移 曲阜至聖奉祀官府。顧此事重要,可以肩其任者,惟余與子耳。津浦車時遇敵機攻擊,往即冒險,然欲為吾魯存茲一脈文獻,又不容苟辭。子能往,固善,否則余當 自往。」先生聞言,不計道途之艱險,慨然請行,願與此纍纍十箱文物共存亡。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十月十二日晚出發,先是至曲阜,濟南緊張後,輾轉至漢 口,然後再至四川,已是次年春天了。所運送的文物,共計金石器物七百三十四品,書籍四百三十八種,二千六百五十九冊又一百八十三卷,書七十一件,畫六十七 件。屈先生將此次押運文物的經過,撰為〈載書飄流記〉一文,館長王獻唐先生曾撰題詞冠諸卷端。題詞包括四首絕句及跋語。四首絕句云:「心力拋殘意漸狂,十 年柱下多藏;真按:詞:詡1 x ㄒㄩˇ〕〔《廣韻》況羽切,上麌,曉。〕1.出言敏捷而氣壯。《禮記‧少儀》:“賓客主恭,祭祀主敬,喪事主哀,會同主詡。” 鄭玄 注:“詡,謂敏而有勇。” 孔穎達 疏:“詡,謂敏大言語。” 陳澔 集說:“詡者,辭氣明盛之貌。”2.普及;遍及。《禮記‧禮器》:“德發揚,詡萬物。” 鄭玄 注:“詡,猶普也,遍也。”3.誇大;誇耀。《漢書‧揚雄傳上》:“然至羽獵、田車、戎馬、器械儲偫禁禦所營,尚泰奢麗誇詡,非 成湯 文王 三驅之意也。” 顏師古 注:“詡,大也。” 陸游 《會稽行》:“土風聊補亡,吾言豈夸詡。”《明史‧食貨志四》:“又搜括四司殘鹽,共得銀幾二百萬,一時詡為奇功。” 譚作民 《滬寧遇險風傳被殺作此自遣》詩:“鏡中自詡頭顱好,拔劍猶堪一世雄。”4.和融。 余闕 《慈利州天門書院碑》:“笙磬柷敔,牲齊維旅,侯入即事,其儀伊詡。”5.通“ ”。美好貌。 黃庭堅 《次韻寄晁以道》:“不聞犯齋牧,猶聞畫眉詡。” 譚嗣同 《思篇》二五:“觀其儀,則指法以繁難而眩巧;聆其籟,則節奏以纖碎而詡美。”參見“ 詡畜 ”。 可憐一炬奎樓火,真按:詞無!待查!○按:應與奎章有關也.詞:【奎章】1.指帝王的詩文書法等。 岳珂 《桯史‧王義豐詩》:“山南有 萬杉寺 ,本 仁皇 所建,奎章在焉。” 顧炎武 《蟂磯》詩:“ 高皇 事業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自注:“廟中有 高皇帝 御製詩金字牌一扇。”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 仁宗 宣宗 文宗 聖製奎章,後先輝映。”2.仙人的手筆。《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奎章已拜看雲賜,真境空餘煮雪房。”3.泛指傑出的書法或文章。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二絕》詩:“奎章博士本書家,畫法翻將上品誇。” 顧嗣立 《讀<元史>詩》:“ 天歷 置奎章,作者首 。” 不待銅駝已斷腸。真按:詞:【銅駝】1. 陸翽 《鄴中記》:“二銅駝如馬形,長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長三尺,脊如馬鞍,在 中陽門 外,夾道相向。”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异》:“ 漢元帝 竟陵 元年, 長陵 銅駝生毛,毛端開花。” 薩都剌 《梅仙山行》:“ 咸陽 秋色壓宮樹,金人夜泣銅駝悲。”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聞>有感題長句六句之一》詩:“銅駝堙沒宮門草,金狄摩挲海上塵。”2.銅鑄的駱駝。多置於宮門寢殿之前。 陸翽 《鄴中記》:“二銅駝如馬形,長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長三尺,脊如馬鞍,在 中陽門 外,夾道相向。”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异》:“ 漢元帝 竟陵 元年, 長陵 銅駝生毛,毛端開花。” 薩都剌 《梅仙山行》:“ 咸陽 秋色壓宮樹,金人夜泣銅駝悲。”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聞>有感題長句六句之一》詩:“銅駝堙沒宮門草,金狄摩挲海上塵。”3. 銅駝街 南朝 徐陵《洛陽道》詩之一:“東門向 金馬 ,南陌接 銅駝 。” 元好問 《送張君美往南中》詩:“ 陽平 城邊握君手,不似 銅駝 洛陽 陌。” 顧炎武 《洛陽》詩:“ 金谷 荒煙合, 銅駝 蔓草縈。”參見“ 銅駝街 ”。4.借指京城,宮廷。 許潮 《龍山宴》:“ 洛陽 禾黍西風亂,銅駝王氣朝雲散。”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按:薩都剌 《梅仙山行》詩竟重現二次在二義項內! 」「悞國十年是此君,倒行獨自說忠懃;華林玉軸干何事,真按:詞:【華2林】1.茂美的林木。 三國 嵇康 《酒會詩》之五:“肅肅苓風,分生江湄,卻背華林,俯泝丹坻。” 龔自珍 《尊隱》:“夫日胎於溟涬,浴於 東海 ,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2. 華林園 的省稱。《晉書‧后妃傳上‧左貴嬪》:“體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遊 華林 ,輒回輦過之。”《魏書‧高祖紀下》:“二月辛丑,帝幸 華林 ,聽訟於都亭。” 吳偉業 《送周子俶張青琱往河南學使者幕》詩之六:“《典》《墳》留太學,鐘鼓起 華林 。” 趙翼 《友人以鄴城懷古詩見示》詩之二:“別築 華林 臺,破車快犢亦雄哉。”參見“ 2林園 ”。【華2林園】1.宮苑名。 三國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雞鳴山 南古 台城 內。 南朝 元嘉 時擴建,築 華光殿 景陽樓 竹林堂 諸勝。其後 諸帝,常宴集於此。 南宋 時尚有殘存遺跡。2.宮苑名。本 東漢 芳林園 正始 初因避 齊王 諱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 洛陽 故城內。有 瑤華宮 景陽山 天淵池 諸勝。 東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毀。3.宮苑名。 後趙 石虎 後建。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 西南古 鄴城 北。園墻周圍數十里,有 凌雲城 金花洲 光碧堂 諸勝。 北齊 武成帝 擴建後,華麗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 4. 彌勒 成道後說法的僧園名。中有龍華樹,故名。《彌勒下生成佛經》:“爾時 彌勒 華林園 ,其園縱廣一百由旬。” 一例樓頭哭絳雲。」「故家喬木歎陵遲,文獻千秋苦自支;薪火三齊留一脈,真按:詞:【三齊】1.三倍於 齊國 的勢力。《戰國策‧燕策一》:“夫一 之強而 猶不能支也,今乃以三 ,其禍必大矣。”2. 亡, 項羽 齊國 故地分立 膠東 濟北 三國,皆在今 山東 東部,後泛稱“三齊”。《史記‧項羽本紀》:“﹝ 田榮 ﹞並王 三齊 。”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 濟北 膠東 。”《魏書‧尒朱榮傳》:“時 邢杲 寇亂 三齊 。” 馬定國 《客懷》詩:“ 三齊 雖淡薄,留此亦何心。” 張恭 《雌雉啼》詩:“反不如當年餓死漂渚側,又何須勛名赫燿封 三齊 。” 抱殘忍死待明夷。」「酒入愁腸曰作芒,回頭忍淚說滄桑;夜來展讀西臺記,一覺閽浮夢已涼。真批:愚故曰人類永遠長不大,前仆後繼總滄桑.既曾西臺慟哭過,何故東施又顰顙. 」〈跋〉語云:「去冬敵陷魯地,余與翼鵬道兄運圖書文物入川,辛苦備嘗,所撰〈載書飄流記〉,皆實錄也。竭兩夜力籀讀一過,題四截句冊耑,亦長歌當哭之意。真批:長歌當歌哭不盡,猶愚射精後又淫. 君 在曲阜,嚴稽文獻,旁及輿地,皆精確縝密,足備掌故,異日脩志者當有取於斯,不衹作《金石錄》後敘觀也。」此篇〈載書飄流記〉,稿藏篋中近四十年,至民國 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屈先生始倩人鈔錄一過,並改題為〈載書播遷記〉,分上下兩篇,發表於《山東文獻》第二卷三、四兩期

448

,並附載〈山東省立圖書館第一次運往曲阜金石典籍書畫目錄〉。此篇不僅為山東省之重要文獻,亦為中國圖書館史之重要史料。

  「澤存書庫」,為陳群所有。陳群,字人鶴真按:陳群 福 建閩侯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卒於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早年赴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明治大學及東洋大學。返國後,為孫中山先生所賞識, 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祕書。北伐戰爭時,在武漢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及國民政府委員聯席會議的黨代表。對日戰爭爆發後,投靠汪精衛,真批:有洪承疇故有是汪精衛,惜汪不成洪,而東夷未洊,乃至今有不肖炎黃之糾紛,只今無滿清再世之中華!愚投匪乎!愚寧予有為者.何必在楚!豈不求諸野?況炎黃既不復炎黃(愚常愛舉之大陸文革與台灣本土),又何以漢裔自居耶!既中華不復為中華,又何有外侮之有耶.乃自棄爾,寧有外乎! 出任偽政府的內政部長。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投降,陳群服毒自殺。

  陳群早年並未以藏書聞名,自擔任偽政府內政部長後,才開始大肆搜藏。真批:是為保存國故,故較文革與本土強也.無怪乎有以汪為忠者.日人豈不愛中華哉,更有甚更自詡為中人者.故有中華一番,三國誌,如何等等,乃竟以卡通而紅回本土也,再旺文革也,此豈所謂中華者可道哉!是救瑕補過之不及,又遑論復興也.而求諸野者,自有不失之禮,猶有愈于漢人者.矧漢人自不相容,乃欲分治兩岸者耶.若乃日人一統,何有分說!況尚有台人以皇民自詡者,第一夫人吳淑貞之親母即一例也,亦一葉之秋爾. 他在上海和南京,各建造一所書庫,由汪精衛命名。汪氏取《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真批:呵 汪氏亦讀書也.還讀古書,還讀經典呢!今之所見分享之大利者,而不問道者,殆茲纇耶!愚之部落格者多矣.然則愚尚何奢望乎?幻想乎?妄念乎?天真乎!曰守真任真而已矣.雖然,豈能不任重而道遠哉,斯亦守真之所以為任真之真諦矣.豈曰疏狂已哉!真難,任愈難矣. 手澤存焉爾」之義,命為「澤存書庫」。

  「澤存書庫」的藏書,一部分是陳氏自己蒐購而來,一部分則是戰爭期間各公私藏書家、文獻機構等,不及疏運後方而散落的文物,由各地方偽組織接收後轉送偽內政部者。真批:這麼多偽,不知今日中華民國偽還是本土偽了. 南 京的澤存書庫,有善本圖書四千四百餘部,四萬五千冊左右,其中不乏宋元刊本及稿本。宋刊本如宋曾穜所撰《大易粹言》一書,澤存書庫藏有南宗建安劉叔剛刊 本,殘存卷一至卷三十七、卷四十四至卷六十六,共六十卷十二冊。此本版匡高十九‧一公分,寬十三‧四公分,卷前載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曾穜〈自序〉;次 〈總序〉,錄元符二年(一○九九)程頤〈易傳序〉及紹興四年(一一三四)郭雍〈易說序〉二篇。〈總序〉後有「建安劉叔剛宅刻梓」木記。每半葉十二行,行二 十三字。宋諱匡、恆、貞、桓、慎、敦字缺筆。書前有咸豐己未(九年,一八五九)韓應陛手書題記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