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多收清人輯佚書。《叢書百部提要》云“實則成于星衍之手”,“所收各書卓然可傳”。
37.《讀畫齋叢書》四十八種一百九十九卷,清顧修編。清嘉慶四年顧修刻本。分“甲”至“辛”八集。校勘頗精。
38.《文選樓叢書》三十四種四百七十八卷,清阮亨編。清嘉慶道光間阮亨刻本。多收阮元著述並及焦循、孔廣森、錢大昕等著述,另有稀見之書,如日本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及日本物觀《補遺》共二百卷,影宋刻《列女傳》,皆富學術價值。
39.《士禮居叢書》十九種一百九十四卷,清黃丕烈編。清嘉慶黃丕烈刻本。黃氏藏書豐富,且多宋元本,此叢書取為底本者往往罕秘,如宋本鄭氏注《周禮》、《儀禮》,天聖明道本《國語》,剡川姚氏本《國策》,均有名。所附校刊札記,多出顧廣圻手,極為世重。
40.《宛委別藏》存一百六十種一千七百十六卷(內三種各二冊不分卷未計)七百八十冊又目錄二冊,清阮元編。原稿本,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1981年 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以影印。其中宋元刻本各一種,又有少數明刻本及日本《佚存叢書》本,餘多影宋元鈔,皆《四庫全書》未收之書,或《四庫》雖收而卷帙不完 者,實即《四庫全書》之續編。嘉慶時進呈皇宮,賜名《宛委別藏》。現存種數卷數與《揅經室外集》有出入,詳參吳哲夫《宛委別藏簡介》(收入王國良、王秋桂輯《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
41.《學津討原》一百九十二種一千四十八卷,清張海鵬編。清嘉慶十年虞山張氏照曠閣刻本。取毛氏《津逮秘書》而損益之,多《四庫》著錄有關經史實學及朝章典故、遺聞佚事等書。
42.《墨海金壺》一百十五種七百二十七卷,清張海鵬編。清嘉慶張海鵬刻本。多四庫著錄之書,以宋刻舊抄為底本者什二三,餘多以文瀾閣《四庫全書》為依據。而首取傳本稀少,或從《大典》輯出者。
312
43.《借月山房彙鈔》一百三十五種二百八十三卷,清張海鵬編。清嘉慶張氏刻本。專收明清著述,與前二書收歷代者範圍不同。《墨海》、《借月》均傳本無多,民國九年、十年上海博古齋嘗影印二種。又道光間陳璜《澤古齋重鈔》係用《借月》舊版補刻而成,共一百十種二百三十九卷。
44.《藝海珠塵》二百十七種三百七十五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清吳省蘭編。清嘉慶南匯吳氏聽彝堂刻本,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集。版歸金山錢氏,道光三十年錢熙輔為補刻壬、癸二集。
45.《守山閣叢書》一百十二種六百六十五卷,清錢熙祚編。清道光中錢氏得《墨海金壺》殘版,補訂增刻而成,採擇校讎精審,為世所重。
46.《珠叢別錄》二十八種八十二卷,清錢熙祚編。清道光金山錢氏刻本。《守山閣叢書》刊成後之續輯。
47.《指海》一百四十種附四種共四百四十一卷,清錢熙祚等編。清道光中,《借月山房彙鈔》版先歸陳璜,又歸金山錢氏,乃重加校補,取其五十五種,增刻以成《指海》。道光二十三年刊成十二集九十種二百三十六卷。次年熙祚卒,真按:錢熙祚之生卒 其子培杰遵命續刊至二十集。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傑之簡化字. 真按:錢熙祚之家世 這部叢書絕大部分是金山錢氏所刊,各書有道光間刻書年月。錢氏又有《式古居匯鈔》,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彙之簡化字.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係道光二十六年據《借月山房彙鈔》刊版重編印本。
48.《別下齋叢書》二十七種九十一卷,清蔣光煦編。清道光海昌蔣氏刊咸豐六年續刊本。真按:疑當作海寧蔣氏!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均作海寧.
49.《涉聞梓舊》二十五種一百十四卷,清蔣光煦編。清咸豐元年海昌蔣氏宜年堂刊六年重編本。真按:蔣光煦 真按:蔣光煦
以上二種所收大都罕見本,包括蔣光煦個人著作《斠補隅錄》。
50.《海山仙館叢書》五十九種四百八十五卷,清潘仕成編。清道光咸豐間番禺潘氏刻光緒補刻本。收各類圖書之罕傳者,務存原文,不加刪節
313
。內有譯書若干。
51.《粵 雅堂叢書》二百八種一千二百八十九卷,清伍崇曜編。清道光至光緒南海伍氏刻本。收唐宋元明清歷朝著述,清人學術著作頗多。伍崇曜為商人,此書為譚瑩(玉 生)代輯,故各書卷末刻“譚瑩玉生覆校”。傳說伍崇曜祖父伍敦元是陷害林則徐之奸商,崇曜為掩其惡名,刻此叢書。清末南皮張繼祖(張之洞族人)《瓞民詩 鈔》有《讀〈粵雅堂叢書〉書憤》一首,序云:“輯刊此書者乃戕害林文忠之奸商伍敦元之孫崇曜也。奸種焉知書?乃其鄉人舉人中書譚某慫恿而成者也。某怵之 曰:‘汝祖負誤國罪,不為名教言,肯損重資刻前人遺書,一蓋往愆,可以抗禮士林矣。’崇曜願從其教。凡例序跋皆譚代作。譚并經理校讎刊版事,乾沒極多。真按:詞:【乾沒】1.投機圖利。《漢書‧張湯傳》:“﹝ 湯 ﹞始為小吏,乾沒,與 長安 富賈 田甲 、 魚翁叔 之屬交私。” 顏師古 注:“ 服虔 曰:‘乾沒,射成敗也。’ 如淳 曰:‘豫居物以待之,得利為乾,失利為沒。’”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乾沒》:“乾沒大抵是徼幸取利之意。”2.指僥倖之利。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育 ( 夏育 )欲以齊民易醜虜,射乾沒以要功。” 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忘髮膚之明戒,尋乾沒於難冀。”3.冒險僥倖。《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恪 豈敢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徼乾沒乎?” 裴松之 注:“蓋謂有所徼射,不計乾燥之與沈沒而為之。”《晉書‧張駿傳》:“霸王不以喜怒興師,不以乾沒取勝。”《魏書‧宋維傳》:“ 維 見 乂 ( 元乂 )寵勢日隆,便至乾沒,乃告司染都尉 韓文殊 父子欲謀逆立 懌 。”4.貪求;貪得。《晉書‧潘岳傳》:“ 岳 性輕躁,趨世利……其母數誚之曰:‘爾當知足而乾沒不已乎?’”《魏書‧鄭嚴祖傳》:“﹝ 嚴祖 ﹞傾側勢家,乾沒榮利,閨門穢亂,聲滿天下。” 清 錢謙益 《言樹堂詩為金壇于季鑾作》:“乾沒有明訓,止足良厚誣。”5.侵吞公家或別人的財物。 唐 顏真卿 《李司空碑》:“乾沒之贓,一徵百萬;繕完之利,費省巨億。”《宋史‧河渠志三》:“每興一役,乾沒無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他就從中設法,把一家洋貨店,全行乾沒了過來,就此發財起家。” 魯迅 《<奔流>編輯後記》:“那麼,這責任只好歸給各地販賣店的乾沒。” 伍 不敢校。天乎,伍姓一門,罪不容誅,何待言。譚名列士林,見利忘義,教賊豎以欺世盜名之術,真小人之尤者矣。”詩曰:“烏香毒中花,充貢始明季。林公挽狂 瀾,烈火掃腥穢。通夷伍敦元,罪惡塞天地。嗾人誤忠良,吠狗貪小利(伍本欲以十萬金買人劾林公,不意言者數千金即動)。中外判消長,黑白頓倒置。自從公荷 戈,天下遂多事。細民生禍心,蓄發窺神器。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疑為蓄髮之簡. 鎮粵起舊師,群奸皆恐悸。庖人持銅科,巧設滅代計。要之潮行館,毒香爛腸胃。公死未入廣,赭寇始放姿。竊笑秦無人,金陵僭王位。流血遍九州,都由人殄瘁。奸商獨揚揚,白日晦無光。奈何天無耳,沉醉天茫茫。……崇曜擁橫財,不辨獐與璋。酣豢一無知,冥然為貲郎。欲干蠱父惡,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疑為幹之簡. 須緰文人光。真按:詞:緰1 〔tu ㄊㄡˊ〕〔《廣韻》度侯切,平侯,定。〕細布。緰2 〔x ㄒㄩ〕〔《廣韻》相俞切,平虞,心。〕衫帛。 漢 揚雄 《太玄‧務》:“蜘蛛之務,不如蠶之緰。” 司馬光 集注:“緰音須,衫帛也。”【緰此】精緻的細布。 真按:詞無!待查! 刊書百餘種,冠以《粵雅堂》。問君教者誰,譚某伍狎友。甘為錢奴奴,舐痔不知醜。床頭有捉刀,久假忘非有。銅山化群玉,墨林變利藪。”(下略。轉引自周貞亮《目錄學講義》)
林則徐1840年10月受投降派誣害被革職,1841年派赴浙江籌劃海防,旋流放伊犁,1845年再起為陝甘總督,1850年受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病死於廣東潮州普寧縣。張繼祖謂林則徐被奸人毒死,未知果否
314
。唯張之洞《勸刻書說》已云“歙之鮑、吳之黃、南海之伍、金山之錢,可決其五百年中必不泯滅”,知《粵雅堂叢書》為士林所重由來已久。崇曜並非陷害林則徐者,其以刻書矯其祖父之惡名,孝子賢孫,用心亦可謂良苦。真批:所以說陳水扁、蔣中正、毛澤東又有什麼好糾紛的了.過沒幾代,誰還記得計較個啥了. 書林遺聞,存此備考。
52.《琳琅秘室叢書》三十種九十四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清胡珽編。清咸豐三年仁和胡氏木活字印本。中經兵燹,印本罕傳。光緒十三年會稽董金鑑雲瑞樓又以活字重排印行。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鑑雲之簡化字!暫以臆改訂.鑑字據中研院線上目訂,而亦有作鑒者,乃大陸新刊,亦應為簡化字誤故也. 各書有胡珽校勘記,又有董金鑑補校記,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可見其鄭重不苟。書分四集,所收涉及經史子集各部,皆以家藏善本校訂付刊。
53.《滂喜齋叢書》五十四種九十五卷,清潘祖蔭編。清同治光緒間潘氏京師刻本。收清代經師著述及師友詩文。又有《功順堂叢書》十八種七十五卷,光緒中潘祖蔭輯刊,收清人治經、史之書及筆記、詩文集。
54.《武訓堂叢書》二十六種九十五卷,清章壽康編。光緒會稽章氏刻本。收畢沅、徐松、莊述祖、梁玉繩、桂馥、盧文弨、孫星衍等清代名家著述。
55.《十萬卷樓叢書》五十種三百八十五卷,清陸心源編。清光緒歸安陸氏刻本。真按:陸心源 所據多宋元刊本。分初二三編。
56.《咫進齋叢書》三十八種九十三卷,清姚覲元編。清光緒歸安姚氏刻本。真按:詞:【歸安】舊時謂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視父母。《詩‧周南‧葛覃序》:“躬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傅,則可以歸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按:詞(漢語大詞典)似不收地名也. 收小學書居多,又收《清代禁燬書目》四種,影響頗大。
57.《古逸叢書》二十六種一百八十六卷,清黎庶昌編。清光緒遵義黎氏日本使署刻本。真按:黎庶昌 黎庶昌光緒七年使日本,其後在日本收得我國久佚之書或罕傳版本,次第影刻,經辦者為楊守敬。其中《爾雅》用宋蜀大字本,《春秋穀梁傳》用宋紹熙本,《荀子》用宋臺州本,《南華真經注疏》用宋本,《尚書釋音》用日本影鈔宋大字本,《廣韻》用宋本
315
, 《姓觿》用宋本,《史略》用宋本,《杜工部草堂詩箋》用宋本,《太平寰宇記》用宋殘本,《周易》程注 用元至正本,《楚辭集注》用元本,《廣韻》用元泰定本,《論語》用日本正平本,《韻鏡》用日本永祿刻本,其餘《孝經》用日本舊抄卷子本,《老子道德經》用 集唐字本,《玉篇》用日本舊抄卷子本,《玉燭寶典》用日本舊抄卷子本,《文館詞林》用日本舊抄卷子本,《雕玉集》用日本舊抄卷子本,《日本國見在書目錄》 用日本舊抄卷子本,《漢書食貨志》用日本藏唐寫本,《急就篇》用日本小島知足仿唐石經體寫本,《碣石調幽蘭》用日本舊抄卷子本,《天臺山記》據日本舊抄卷 子本。計宋刻本十種、元刻本三種,日本刻本二種,唐寫本一種,日本寫本十種。此書日本美濃紙初印頗為珍貴,版歸江蘇書局後所印次之。
58.《續古逸叢書》四十七種三百三十二卷(內一種不分卷未計),張元濟編。1922年至1957年商務印書館影印本。其中《孔氏祖庭廣記》據蒙古本影印,《水經注》據《永樂大典》本影印。其餘四十五種全據宋本影印。紙墨精良,開本闊大,精美幾出宋本之上。
59.《古逸叢書三編》四十三種,中華書局編。1983年至1999年中華書局影印。是書由趙守儼、傅熹年主持編選,原定五十六種,僅印四十三種。其中《南豐曾子固先生集》用金刻本,《梅花字字香》用元至大本,《梅花百詠》用元至正本,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 《石田先生文集》用元至元本,其餘四十種均用宋刻本影印。以上三編共一百十六種,宋本之精者大都網羅在內,足為校讎、賞鑒之資。
60.《碧琳琅館叢書》四十五種二百八十六卷(內一種不分卷未計),清方功惠編。清光緒間巴陵方氏廣東刻宣統元年印本。分甲、乙、丙、丁四部,約當經、史、子、集。收宋元明清人著作。
61.《木犀軒叢書》三十三種一百七十五卷(內一種不分卷未計),李盛鐸編。清光緒自刻本。收清代學者莊述祖、凌曙、錢坫、焦循、徐養原、嚴可均、翟灝、臧庸、孫星衍、洪頤煊、劉喜海、汪中、丁晏、朱駿聲、趙一清等人著作
316
。
62.《佚 存叢書》十七種一百十一卷,日本林衡編。日本寬政至文化間(清嘉慶間)活字印本。復旦大學有足本。傳入我國後,阮元所進列入《宛委別藏》者十種。光緒八年 滬上黃氏活字重印。民國十三年商務印書館用日本活字本影印。此書所收為我國不存之書。取歐陽修《日本刀歌》“徐福行時經未焚,佚書百篇今尚存”,名《佚存 叢書》。
63.《申報館叢書》二百三種二千九百八十六卷(內五種不分卷未計),正集六十種,題尊聞閣主輯,真按:美查 即《申報》創辦人英商美查。續集一百四十三種,題縷馨仙史輯,真按:蔡爾康 即蔡爾康。全書在同治末至光緒前期排印出版。美查于同治十一年(1872)4月30日在上海創辦《申報》,1909年售席裕福,1913年轉售史量才,1949年5月28日停刊,是舊中國歷史最久的報紙。美查創刊之初即登《搜書附啟》,廣羅奇書秘本,以鉛字排印。所收筆記雜史小說為多,不乏罕傳之書。
64.《崇文書局匯刻書》三十一種二百八十三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清湖北崇文書局編。清光緒刻本。多四部常用要籍。
65.《雲 自在龕叢書》十九種(其中第四集《名家詞》包括十八種,合計之則三十六種)一百十九卷,繆荃孫編。清光緒繆氏刻本。又《藕香零拾》三十九種,光緒宣統間刻 本。《煙畫東堂小品》二十四種,民國九年繆氏刻本。《對雨樓叢書》五種,光緒繆氏刻本(據抄本影刻,極精)。皆繆荃孫輯刻。多篇幅短小,流傳稀罕之書。
66.《槐廬叢書》四十七種二百三十六卷,清朱記榮編。光緒吳縣朱氏槐廬刻本。以清人著作為主。朱氏又有《校經山房叢書》二十七種,乃據畢沅《經訓堂叢書》版重編印本。
67.《廣雅書局叢書》一百六十一種二千三百四十三卷,清廣雅書局編。光緒廣雅書局刻民國九年徐紹棨匯印本。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彙之簡化字. 所收以清人治群經、小學、史學著述為主
317
。
68.《靈鶼閣叢書》五十七種九十九卷,清江標編。光緒中元和江氏湖南使院刻本。多金石、書目及清人經學、小說著述,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六卷初刻本即在其中。另有西學書籍如李鳳苞《使德日記》、徐建寅譯《德國議院章程》、李鐘玉《新加坡風土記》、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鍾之簡化字!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其新加坡風土記無著撰者. 吳宗濂、趙元益譯《澳大利亞洲新志》等約十種。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江標任湖南學政,積極參加戊戌變法,故亦刊新政書籍。
69.《觀古堂彙刻書》十三種五十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葉德輝編。清光緒長沙葉氏刻本。葉德輝刻書頗多,又有:
《觀古堂所刊書》十八種四十七卷,光緒長沙葉氏刻本。
《雙楳景闇叢書》十七種二十六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光緒至宣統葉氏刻本。
《麗廔叢書》九種二十四卷,光緒至宣統葉氏刻本。
《觀古堂書目叢刊》十五種四十七卷(內二種不分卷未計),光緒至民國葉氏刻本。
《觀古堂所著書》二十種五十三卷,光緒長沙葉氏刊民國八年印本。
《郋園先生全書》一百三十一種四百六十二卷(內二種不分卷未計),葉啟倬編。民國二十四年長沙中國古書刊印社匯印本。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彙之簡化字.
前六種叢書均葉德輝輯刻,互有重複者。《全書》則用前各叢書版匯印。亦偶有未收入者,如《雙楳景闇叢書》中《素女經》等五種即未收入《全書》。又有不在前刻叢書內者,如《佛說十八泥犁經》等佛書即不見前刻各叢書。
70.《積學齋叢書》二十種六十三卷,徐乃昌編。清光緒徐氏刻本。收清人考訂、校釋著作。徐乃昌所刻叢書又有:
《鄦齋叢書》二十一種四十六卷(內一種不分卷未計)真按:鄦1 〔x ㄒㄩˇ〕同“ 許1 ”。1.古國名。 周 初分封的諸侯國。故地在今 河南省 許昌市 東南。《史記‧鄭世家》:“ 悼公 元年, 鄦公 惡 鄭 於 楚 。”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鄦,音許。 許公 , 靈公 也。”按,《左傳‧成公五年》作“許靈公”。2.姓。 章炳麟 《訄書‧訂文》:“自 史籀 之作書,凡九千名…… 秦 篆殺之。《凡將》諸篇繼作。及 鄦氏 時,亦九千名。”【鄦學】指文字學。 東漢 許慎 著有《說文解字》,故稱。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余治經小學及 墨 家言二十餘年,考 鄦 學則著有《說文引群說故》二十七卷,《六書轉注舊藝》四卷,自謂發前人所未發。”參見“ 許學 ”。 ,光緒二十六年徐氏刻本。收書特點同前種。
《懷豳雜俎》十二種十七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可能作爼字.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光緒宣統間徐氏刻本。多清人詩詞小集
318
。
《隨庵徐氏叢書》二十種九十三卷,光緒至民國刻本。多影宋元刻。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一百種一百十二卷附徐乃昌《閨秀詞鈔》十六卷《補遺》一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光緒至宣統刻本。
徐乃昌積學齋藏書甚富,真按:徐乃昌 刻書亦夥,嘗影刻明崇禎趙均刻《玉臺新詠》,趙刻固仿宋精刊,或有去其序跋牌記以充宋本者(詳《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徐氏此刻更以趙氏原書上版,覆刻極精,末附校記,故又有以徐刻充趙刊甚至充宋版者。
71.《古 學彙刊》六十二種一百十六卷,鄧實編。民國元年上海國粹學報社排印本。分二集,每集又分經學、史學、輿地、掌故、目錄、金石、雜記、詩文八類。所收多清人 著述,繆荃孫著作《蜀石經校記》、《國史儒林傳》、《士禮居藏書題跋再續記》(輯)、《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方志目》、《云自在龕筆記》等均在其 中。鄧實又輯《風雨樓叢書》二十三種,宣統中排印本。又輯《風雨樓秘笈留真》十種,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則據舊抄本影印者。皆以清人著述為主。
72.《誦芬室叢刊》二十二種二百九十卷(內《元典章》所附《至治條例》不分卷未計)真按:董康 , 董康編。光緒至民國間董康刻本。其中《讀曲叢刊》(民國六年刊)又包括七種,《盛明雜劇》(民國七年刊)又包括三十種,《盛明雜劇二集》(民國十四年刊) 又包括三十種,《石巢傳奇》(阮大鋮撰,民國八年刊)又包括四種,《梅村先生樂府》(民國五年刊)又包括三種。合計則有九十一種。除《中吳紀聞》、《新雕 皇朝類苑》、《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外,餘多詩、詞、曲、小說。刻印精雅。
73.《敦煌石室遺書》十三種二十二卷,羅振玉等輯。宣統元年誦芬室排印本。羅氏輯印叢書甚多,計有:
《鳴沙石室佚書》二十三種三十一卷,民國二年、六年上虞羅氏據唐寫本影印真按:羅振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