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May 5, 2009

92

跋鄐君開石門刻字

  磨崖刻凡可見者十六行真按:斷句可議者-磨崖刻。凡可見者十六行。蓋先著錄其形式也! 文云:“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真按:漢中,郡名. 真按:斷句可議者-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漢中一郡受三郡徒也. 開通褒余道真按:即褒斜道也.斜从余从斗-蓋在翁文中有見一作斜一作余故啟之也. 太守鉅鹿鄐君部掾治級王宏真按:斷句可議者-太守鉅鹿鄐君,部掾治級王宏. 史荀茂、張宇、韓岑弟典力晏釋功。作太守丞廣漢□楊顯將相用□始作橋格六百卅二,大橋五,為道二百五十八,里郵亭驛,真按:斷句可議者-愚讀作「為道二百五十八里,郵亭驛置…」蓋「郵亭」為詞,驛為郵亭之驛也.里歸上讀.為道…里.""單位,于義未安. 置徒司空褒中縣官寺并六十四所□似是最字。凡用功七十六萬六千八百口人,瓦卅六萬九千八百以上。”凡一百廿三字真按:今據沈津所錄,凡132-7(注文)=125字也.若再減3空圍,則係122字矣. 泐者四五字而已。文字刻畫之見於世者,自周岐陽十鼓、秦岱頂二十九字、及瑯邪臺篆、漢五鳳石刻、上谷祝其卿壇石外,其真跡長篇託於石者,未有古于是刻者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史 至其字畫古勁,因石之勢,縱橫長斜,純以天機行之,此實未加波法之漢隸也。真按:翁方綱的隸書賞鑑學 宋紹熙甲寅,帥章德茂始得此刻,故婁氏《字原》載之,而《隸續》不及載。宋晏袤紀其後云:“凡一百五十九字,蓋今拓本有所未盡耳。”晏記拓本前,真按:斷句可議者-愚 擬稿云:愚讀作「宋晏袤紀其後云:“凡一百五十九字”,蓋今拓本有所未盡耳。」「蓋今拓本有所未盡耳」應係翁語。下文謂「以下拓本所無,不可知矣。」即謂 此「今拓本」,且前文云存字「凡一百廿三字」,而此晏記云「一百五十九字」,則所差之字數正是「蓋今拓本有所未盡耳」。沈氏于此蓋未周顧前後文,故有此誤 也。 隱隱有字,蓋晏所釋也。是其釋文之末一行云真按:疑有誤!-疑乃是也二字互倒也:"蓋晏所釋是也。其釋文之末一行云" “□千四百□粟□□九年四月成就益州□□東至京。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疑乃餘之訛!○核之文海本文集,果然! 以下拓本所無,不可知矣。據此一行,至二十二字之多,則其前尚有幾行,亦不可知,然其字特小,恐是永平六年一段,後又有九年,記其成功一段耳。真按:斷句不當!-當予連讀!「恐是永平六年一段,後又有九年記其成功一段耳。」或「恐是永平六年一段後又有九年記其成功一段耳。」,蓋"九年記其成功"為一事,對應于六年此段,豈宜斷開. 錢獻之謂始於六年,真按:錢坫 成於九年是矣。而謂前後皆刻於九年,亦未然也。真按:翁方綱對錢坫的批評 “橋格”即“橋閣”字,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 然“閣”字,本非其義,格則枝架之名,此“格”字,當為正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鄐君,不著其名。《廣韻》,漢有東海太守鄐熙,《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因官居焉,望出東海者也。晏袤記云:“此碑先《巴官鐵盆銘》一歲。”按《隸續》,《巴官鐵盆銘》,永平七年作,則此為六年無疑矣。而婁氏《字原》據此記之,後段九年成就云云,以為永平九年立。真按:斷句不當!-愚擬稿曰: 『而 婁氏《字原》據此記之後段九年成就云云,以為永平九年立。』不可斷開。「此記之後段」,謂此篇碑記之後段也,非婁氏《字原》據以記錄之也。謂婁氏據此記之 後段所載「九年成就云云」,以為在永平九年立也。如沈氏之句讀,則「以為永九年立」之主詞,反成了此石刻之「後段」,句意全別,可乎? 然晏記云,刻於永平六年,此則可據者也。晏釋此刻文,誤以“世”為“廿”。又引《楊孟文頌》“出散入秦”之句,誤以“”為“樷”,真按:潸从殳不从水殳在右. 其文又誤以“■”為“■”,而此記及魏景元刻後一記,又皆誤以石崖附刻之文,稱為碑陰,不知文內已明言刻。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文海本文集作厓.下同. 崖刻本不當稱碑,而況可稱陰乎?真按:翁方綱論石經的題名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題名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方法論--必也正名乎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又由紹熙甲寅,上推至永平六年,正一千一百三十年,而此云千一百三十三年,亦未合,此皆其作記時未嘗精審,或啟人疑者,真按:沈津斷句之是處-愚讀文集時將此連讀,蓋未敢遽訂也.今讀沈氏此讀,是也.或者,蓋或之詞,恐或有也. 故不可以不著。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真按:翁方綱著作的原則 真按:翁方綱考證的原則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一卷第2頁。

92

跋魏石門銘

  右北魏《石門銘》,永平二年正月卅日,梁秦典籤太原王遠銘并正書。文凡二十六行,其云:梁秦初附正始三年,詔假節龍驤將軍督梁秦諸軍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者,真按:標點可議者-既已知指二州,則當讀作梁、秦二州刺史也.○下文知作「秦、梁」而此不作「梁、秦」者,何也? 羊祉也。祉本傳云,正始二年,以祉假節龍驤將軍益州刺史,出劍閣而還。又以本將軍為秦、梁二州刺史,而《魏世宗本紀》不載其事。此石門之修,自正始四年十月至永平二年正月畢功,董其役者,左校令賈三德也。碑文與書,皆非極工,特其字勢隨石為之,無排比之跡耳。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一卷第3頁。

92

跋梁始興安成王墓碑

  右《梁始興安成二王墓道碑》,歐、趙諸家皆不錄,真按:歐陽修集古錄失載者 真按:趙明誠金石錄的不足 真按:趙明誠金石錄失載者 宋張敦頤《六朝事跡》云:“《始興王碑》,徐勉造,貝義淵書,在清風鄉黃城村。《安成王碑》,劉孝綽撰,貝義淵書,在清風鄉甘家巷。”昔在康熙辛酉,秀水朱檢討彝尊典江南省試,撤闈真按:簡化字之餘孽-文海本文集作後. 與周青士篔偕遊攝山,真按:朱彝尊與周篔 道見石碑,邪立草中,穹碑二丈餘,將仆,人不敢近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