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30, 2009

與虛舟跋正合。此跋當在虛舟跋之前,而虛舟之手跡不知何時為人割去耳。適門人江秋史編修從江南得一本,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江德量 與是本神無二,真按:國:采  部首 釆 部首外筆畫 1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ㄘㄞˇ 1. 摘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擇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3.蒐集。漢書˙卷三十˙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 4.掘取。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 5.有顏色的帛。漢書˙卷九十一˙貨殖傳:「文采千匹。」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6.色彩。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 7.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8.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ㄘㄞˋ ci(09748 采  部首 釆 部首外筆畫 1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ㄘㄞˋ 見「采地」條。 ㄘㄞˇ ci(09739 詞:采1 cI ㄘㄞˇ〕 〔《廣韻》倉宰切,上海,清。〕 1.摘取。《詩‧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朱熹 《春谷‧次韻秀野閑居》之六:“ 武夷 高處是 蓬萊 ,采得靈根手自栽。” 張鵬翀 《長沙》詩:“碧 門外渺寒波,欲采芙蓉奈晚何。”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他們從此天天采薇菜。”2.采擇;選取。《史記‧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新唐書‧賈曾傳》:“太子數遣使采女樂。” 司馬光 《答周同年源書》:“自度於方今士大夫間,最出其下,不意朝廷過采,置之侍從。”3.采集;搜集。 南朝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諒求味於兼采。”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三:“ 太祖 命群臣采 以來藩王善惡,可為勸戒者,著為書,曰《昭鑑錄》。”4.指捕捉。5.采納;采用。《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南朝 沈約 《恩倖傳論》:“《漢書》有《恩澤侯表》,又有《佞倖傳》,今采其名,列以為《恩倖篇》云。” 蘇軾 《大雪論差役不便札子》:“今來所言,若不合聖意,即乞行責降,以戒妄言。若萬一少有可采,即乞留中。” 章炳麟 《訄書‧清儒》:“及 長洲 宋翔鳳 ,最善傅會,牽引飾說,或采 翼奉 諸家,而雜以纖緯神祕之辭。”6.開采。 桓寬 《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海為鹽。”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石膽即膽礬…… 蘇頌 )曰:今惟 信州 鉛山縣 有之,生于銅坑中,采得煎鍊而成。”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其山產玉,則亦因而采之。”7.彩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蔡沈 集傳:“采者,青、黃、赤、白、黑也。” 韓愈 《賀慶雲表》:“五采五色,光華不可遍觀。” 魏源 《怨歌行》之四:“美人別我采雲蔽,香風忽起青鸞逝。” 章炳麟 《訄書‧明獨》:“日紅采而光於晁,天下震動也。”8.彩色的絲織品。《漢書‧貨殖傳》:“文采千匹。” 顏師古 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太宗 曰:‘善。’賜采三百疋。” 劉師培 《文說‧耀采》:“不知剪采為花,色香自別,惟白受采,真宰有存。”9.文彩。《楚辭‧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 王逸 注:“采,文采也。”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蒲松齡 《聊齋志异‧小二》:“同窗 丁生 ,字 紫陌 ,長於女三歲,文采風流,頗相傾愛。”10.光彩。 三國 嵇康 《琴賦》:“華容灼爚,發采揚明,何其麗也。” 南朝 江淹 《贈煉丹法和殷長史詩》:“譬如明月色,流采映歲寒。”11.彩飾;花紋。《文選‧左思〈蜀都賦〉》:“其閒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劉逵 注:“符采,玉之橫文也。” 蒲松齡 《聊齋志异‧丐仙》:“ 高玉成 )視蝶大於雁,兩翼綽約,文采燦麗。”12.文飾,文過其實。《荀子‧樂論》:“亂世之徵:其服組,其容婦……其行雜,其聲樂險,其文章匿而采。”《漢書‧嚴安傳》:“養失而泰,樂失而淫,禮失而采,教失而偽。” 顏師古 注:“ 如淳 曰:‘采,飾也。’采者,文過其實也。”13.神色;容態。《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參見“ 采色 ”。14.政事;官職。《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 傳:“采,事也。復求‘誰能順我事者?’”《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而後因雜薦紳先生之略術,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采,官也。使諸儒記功著業,得睹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蔡邕 《東鼎銘》:“公乃虔恭,夙夜帝采。” 南朝 沈約 《奏彈王源》:“父 ,升采儲闈,亦居清顯。”15.賭博時博具呈現的花色。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下》:“樓上博奕者爭采而笑。” 黃庭堅 《鼓笛令‧戲詠打揭兒》詞:“各自輸贏只賭是,賞罰采分明須記。” 蒲松齡 《聊齋志异‧賭符》:“僧擲之無所勝負,族人接色,一擲成采。”16.指彩頭;賭注。《水滸傳》第一○四回:“ 王慶 一口氣擲贏了兩貫錢,得了采。”《紅樓夢》第九二回:“ 馮子英 道:‘下采不下采?’ 詹光 道:‘下采的。’”17.運氣;幸運。 許棐 《選官圖》詩:“縱有黃金無好采,也難平白到公卿。”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四摺:“但得箇全屍首,便是十分采。”18.方言。拉,扯。 湯顯祖 《牡丹亭‧硬拷》:“原來劫墳賊便是你,左右,采下打。”《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當先兩個,走到上面,把 萬中書 一手揪住,用一條鐵鏈套在頸子裏,就采了出去。”19.用同“ ”。理睬。 張白 《武陵春色》詩:“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劉知遠諸宮調‧知遠投三娘與洪義廝打》:“子母間別十二載,道你呆人見他佯不采。”《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王太太 不采,坐不動。”20.藤蔓。《後漢書‧王符傳》:“桐木為棺,葛采為緘。” 李賢 注:“采,猶蔓也。”21.木名。參見“ 采椽 ”。22.姓。 采皓 2 cI ㄘㄞˋ〕 〔《集韻》倉代切,去代,清。〕 1.古九畿之一。《禮記‧王制》:“千里之內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參見“ 2 ”。2.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邑。《禮記‧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孔穎達 疏:“大夫以采地之祿養其子孫,故云以處其子孫。” 應劭 《風俗通‧皇霸‧六國》:“而封 熊繹 ,食子男之采。”3.通“ ”。《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 鄭玄 注:“舍即釋也,采讀為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陸德明 釋文:“采音菜。” 睡虎地 墓竹簡《秦律‧傳食律》:“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醬駟(四)分升一,采羹,給之韭蔥。” . 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彩-前文不誤也!-與是本神彩無二. 因補錄虛舟跋於是帖之後。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修復學 癸卯夏五月二十日,為景書。真按:原稿作趙也.同前!-為景趙編修書.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七)\_001384.jpg 真按:原稿作脩. 北平翁方綱。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五冊第1383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七)\_001383.jpg ○按挨次之下一篇即是〈神龍蘭亭辨〉也.前翁似嘗提及此作.

239

跋蘭亭(江秋史藏神龍本)真按:原題云:〈跋江秋史所藏神龍蘭亭〉 真按:江德量收藏蘭亭集序的版本

  是本墨跡藏嘉禾項氏真按:項元汴-應即其後人. 標題“漆字號”者也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項氏藏本編漆字號有萬曆五年子京自記」 石本則朱性甫云,真按:石本的定義 真按:石本與墨本的不同-此墨跡應即墨本也. 今之皆著錄。真按:原稿作于!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七)\_001381.jpg 帖尾長樂許將一段,真按:前有許之漸,疑同一人,然之漸乃武進人(「吾『常』」)也. 後尚有王安禮、李之儀、真按:李之儀與蘭亭集序 李秬、王景修諸人題,凡六段,皆在墨本內。真按:原稿作搨. 帖前有“神龍”二字印、“神龍書府”印、“神品”二字連珠印、“宣”二字連珠印、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原搞作龢-“宣龢”二字連珠印! “紹興”二字連珠印、“米芾”印、“政和”印。下有“■”字押,宋欽宗押也。真按:疑有誤!-原稿應非蓋字! 帖內除“”字杈筆與定武本同外,真按:原稿作羣! 真按:原稿作双. 又有“靜”字,“青”上直畫;“嵗”字“山”之中直畫;真按:疑原稿乃作闕也!“嵗”字“山”之中闕直畫.然以上下文義看,作間/閒是也. “畢”字上“田”之右邊下垂直畫;“同”字左邊直畫;“欣”字末磔筆;“然”字中間二撇之尾;“不”字下直畫;“矣”字末左撇之尾;“大”字末筆;“死”字末筆,皆有雙杈,則它本所無也。真按:沈津取捨失當-原稿有小注文,此皆見刪,愚擬稿曰: 原稿此數句間尚有小注文也!蓋因「不」「大」「死」在文中屢見,故以注文指明為何字,不當刪略也。今據原稿重整如下: “不”字下直畫;(“快然自足”下“不”字。)“矣”字末左撇之尾;“大”字末筆;(“死生亦大矣”)“死”字末筆,(“一死生為為虛誕”)皆有雙杈,則它本所無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七)\_001382.jpg 惟“死”字末筆之雙杈是墨跡原有如此之痕,是以潁上本遂如蝕月之形,此不惟可以定潁上本之真贗,而亦可以見神龍本之的出登善無疑也。真按:褚遂良臨蘭亭集序 真按:褚遂良 真按:翁方綱對神龍本蘭亭集序版本的考訂 真按:翁方綱對神龍本蘭亭集序的鑑定方法 真按:翁方綱對潁上本蘭亭的鑑定方法 是本係宋刻宋真按:原稿作搨. 裝潢時將前印後跋皆割去,止留許將一跋,其跋上露“”二字半印者,真按:逌从囚不从囙. 真按:石蒼舒 真按:石蒼舒與蘭亭 石蒼舒印也。“吳生”二字印者,吳彥暉印也真按:『 王沂 《次吴彦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蠙珠看欲湿,琼液饮还醺。” 汪懋麟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词:“劈鲜新、菱角鸡头,抵…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