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30, 2009

2.細長的樹枝。 王褒 《九懷‧蓄英》:“秋風兮蕭蕭,舒芳兮振條。” 盧照鄰 《折楊柳》詩:“鶯啼知歲隔,條變識春歸。” 蘇軾 《次韻劉貢父春日賜幡勝》:“臘雪強飛纔到地,曉風偷轉不驚條。”如:柳條;枝條。參見“ 條枝 ”。3.長。《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傳:“條,長也。” 孔穎達 疏:“繇是茂之貌,條是長之體,言草茂而木長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有人仳離,條其嘯矣。” 朱熹 集傳:“條,條然,嘯貌。”4.泛指長條形之物。如: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 條長 ”。6.條理;次序。《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陸機 《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 蒲松齡 《聊齋志异‧仇大娘》:“大娘由此止母家,養母教弟,內外有條。”如:井井有條。7.到達。 南朝 王僧達 《祭顏光祿文》:“明發晨駕,瞻廬望路。心悽目泫,情條雲互。”8.治理。9.條目;條款。 揚雄 《法言‧淵騫》:“請條。曰:‘非正不視,非正不聽,非正不言,非正不行。’”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譎詭以馳旨,煒曄以騰說,凡此眾條,莫或違之者也。” 李漁 《奈何天‧妒遣》:“得罪老爺,將來還有可原之罪;得罪主母,眼下就有不赦之條。”10.指法令、條文。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明條謹獄,氓獠戶歌。”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儻能開門納款,肉袒迎降,或願倒戈以前驅,或列壺漿而在道,自應悉仍舊貫,不改職業,盡除戎索,咸用 條。”《警世通言‧萬秀娘報仇山亭兒》:“同日將 大字焦吉 十條龍 苗忠 、茶博士 陶鐵僧 ,押赴市曹,照條處斬。”11.猶言條陳,條奏。 蔡邕 《陳政要七事疏》:“臣不勝憤懣,謹條宜所施行七事表左。”《新唐書‧權萬紀傳》:“ 李祐 )暱比群小, 萬紀 驟諫不入,即條過失以聞。”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 徐應乾 ﹞目擊 鎮邊備大壞,條十五事,上於鎮撫。” 嚴如煜 《洋防輯要序》:“目擊失事之端委,屢條防堵之機宜。”12.逐一登錄。《漢書‧丙吉傳》:“ 後元 二年, 武帝 疾,往來 長楊 五柞宮 ,望氣者言 長安 獄中有天子氣,於是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詔獄繫者,亡輕重皆殺之。”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歲借民力,條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蘇軾 《御試製科策》:“臣願陛下條天下之事,其大者有幾,可用之人有幾,某事未治,某人未用。”13.編排。《漢書‧藝文志》:“每一書已, 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惲敬 《五宗語錄刪存序》:“敬條其可觀者,得若干卷,行修力積,其道自至。”14.列舉。《後漢書‧儒林傳下‧謝該》:“ 建安 中, 河東 樂詳 條《左氏》疑滯數十事以問, 皆為通解之。” 蘇軾 《辯試館職策問札子》之二:“臣前歲自 登州 召還,始見故相 司馬光 即與臣論當今要務,條其所欲行者。” 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故儒學統一者,非 中國 學界之幸,而實 中國 學界之大不幸也。今請先語其原因,次敘其歷史,次條其派別,次論其結果。”15.見“ 條遞 ”。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 班固 《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水滸傳》第七回:“見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布,穿一領舊戰袍,手裏拿一口寶刀。”《儒林外史》第一回:“ 秦老 留他母子兩個吃了早飯,牽出一條水牛來交與 王冕 。”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只是每一條骨髓中,每一根血管裏,每一顆細胞內,都燃燒一個原始的單純的念頭:我要活下去!”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漢書‧刑法志》:“今大辟之刑千有餘條,律令煩多。”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凡巧言易標,拙辭難隱,斯言之玷,實深白圭,繁例難載,故略舉四條。” 辛文房 《唐才子傳‧貫休》:“ 一條直氣,海內無雙,意氣高疏,學問叢脞。”如:三條建議。18.古民族 條戎 的省稱。《左傳‧桓公二年》:“ 晉穆侯 之夫人 姜氏 之役生大子,命之曰 。” 楊伯峻 注:“ 條戎 。”19.古地 鳴條 的省稱。《楚辭‧天問》:“帝乃降觀,下逢 伊摯 。何 放致罰,而黎服大說?” 朱熹 集注:“ 鳴條 也。”20. 條侯 周亞夫 班固 《幽通賦》:“ 聆呱而劾 兮, 相理而鞫 。”21.姓。 條真 後趙 條枚 。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十蕭》。 2 to ㄊㄠ〕 〔《字彙》他刀切〕 通“ 1 ”。 北周 庾信 《七夕賦》:“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空。” 黃遵憲 《山歌》之八:“自剪青絲打作條,親手送郎將紙包。” 古直 箋:“條,當為絛。”參見“ 2 ”。 3 tio ㄊ〡ㄠ〕 〔《集韻》他彫切,平蕭,透。〕 通“ 2 ”。 采摘。 陸龜蒙 《村夜》詩之二:“專專望穜稑,搰搰條桑拓。”參見“ 3 ”。 4 d ㄉ〡ˊ〕 〔《字彙》杜歷切〕 通“ 1 ”。 見“ 4 ”。 . 真按:原稿作条. “余所得陵董侍御玉虯宋本,真按:原稿本作毘也!-余所得毘陵董侍御玉虯宋本.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七)\_001383.jpg 前有神龍小璽,後有褚氏印章,拓法精良,紙墨皆古,比他本高半字,字亦較大,勢極縱宕。郭天錫稱為‘字法遒逸,墨彩艷發,奇麗超絕,洞心駭目’,良非虛語。”此段虛舟先生必有手書在是本紙尾,今帖後僅有丙子重九前二日可園八十四老人許之漸跋,跋亦稱“吾常子京曩售與董氏玉虯”,真按:國:錢  部首 金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ㄐ|ㄢˇ 古代的一種農具。說文解字:「錢,銚也。古者田器。」段玉裁˙注:「上文銚字,下云古田器者,古謂之錢,今則但謂之銚。」 ㄑ|ㄢˊ cin(06480 錢  部首 金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ㄑ|ㄢˊ 1. 貨幣的通稱。如:「錢幣」、「銅錢」、「五銖錢」。 2.泛指錢財。如:「值錢」、「有錢有勢」。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費用、款項。如:「車錢」、「飯錢」、「價錢」、「會錢」。 4.形狀像錢的東西。如:「榆錢」、「地錢」。文選˙沈約˙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詩:「賓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 5.量詞。計算重量的單位。公制一錢等於百分之一公斤;一臺錢等於十分之一臺兩。 6.姓。如清代有錢大昕。 7.裝錢用的。如:「錢包」、「錢櫃」、「錢筒」。 ㄐ|ㄢˇ jin(05780 詞:錢1 qin ㄑ〡ㄢˊ〕 〔《廣韻》昨仙切,平仙,從。〕 1.錢幣。《國語‧周語下》:“ 景王 二十一年,將鑄大錢。” 韋昭 注:“錢者,金幣之名,所以貿易買物,通財用者也。古曰泉,後轉曰錢。” 韓愈 《送石處士序》:“人與之錢則辭。”《警世通言‧喬彥杰一妾破家》:“ 程氏 取了五十貫錢,謝了 王酒酒 。”2.錢財;貨幣。 杜甫 《最能行》:“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艓子。”《水滸傳》第二五回:“他又有錢有勢,反告了一紙狀子。”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也不打緊,多跑幾條街,什麼錢都賺回來了。”3.費用;款子。《水滸傳》第二十回:“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 老舍 《四世同堂》六八:“他顧不得計算除了車錢,水錢,燈油錢,針線錢,一塊錢還能剩下多少。”4.形狀像銅錢一樣的東西。如榆葉叫榆錢,小荷葉叫荷錢,苔蘚叫地錢、綠錢。 南朝 沈約 《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賓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5.指像銅錢一樣的花紋。《南史‧梁紀下‧簡文帝》:“﹝ 梁簡文帝 ﹞直髮委地,雙眉翠色。項毛左旋,連錢入背。”6.指連錢。馬飾之一。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寶騎連花鐵作錢,香輪騖水珠為網。”7.紙錢。 洪昇 《長生殿‧私祭》:“此時家家掃墓,戶戶燒錢。”8.市制重量單位。十分等於一錢,十錢等於一兩。 顧炎武 《日知錄‧以錢代銖》:“古算法二十四銖為兩……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兩,而有錢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錢幣之錢,非數家之正名。” 葉廷琯 《吹網錄‧元氏封龍山頌》:“農實嘉穀,粟至三錢。” 劉半農 《三十初度》詩:“三錢銀子買隻大雄鵝,飛來飛去過江河。”9.姓。 2 jin ㄐ〡ㄢˇ〕 〔《廣韻》即淺切,上獮,精。〕 古農具名。臿屬,似今之鐵鏟。 王禎 《農書》卷十三:“今鍬與鍤同,此錢與鎛為類,薅器也,非鍬屬也。茲度其制,似鍬非鍬,殆與鏟同。《纂文》曰:養苗之道,鋤不如耨,耨不如鏟,鏟柄長二尺,刃廣二寸,以戔地除草,此鏟之體用即與錢同,錢特鏟之別名耳。”參見“ 2 ”。 . 真按:此字原稿應已畫去!-吾常錢子京曩售與董氏玉虯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