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25, 2009

231

跋黃庭經(天都吳氏藏本)

  右天都吳氏所藏《黃庭經》舊拓本一卷,後有方方壺以下十四跋,真按:方從義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其與諸本不同者五十二處,皆較諸本為勝。真按:翁方綱對黃庭經版本的評騭-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惟第八行第卅一行“兒堅”“兒”字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兒實作皃,近端楷好辨-“皃堅”“皃”字,乃先生不知有皃字耶?文海本文集亦作皃也. 此刻皆作“完”,末行四字旁無點,記“日五”二字無鈎轉之痕,真按:斷句標點皆誤!-愚讀曰『末行「四」字旁無點記』. 則亦其非原石之一驗。廿七行“七日之五連相舍,真按:原稿作弟. 崐崘之性不迷誤”,“舍”、“誤”自相韻,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稿作叶.-“舍”、“誤”自相叶韻. 真按:沈津標點之佳處-愚原讀文海本文集時闕未斷也。沈先生此處斷標得是,唯竟為簡化異體誤二處,可恨可恨. 而 此本“舍”作“合”,亦為可疑。又考餘清齋所刻絲絹本,香光跋於戊戌,在題此帖前十四年。所謂絲絹本者,中間脫失,與潁上本同,而第二十行“體”字上多出 二點,蓋緣原本“體”字旁之點而致誤者,此一處潁上本所無,然則餘清、潁上皆是從一翻失之本摹出之,而香光賞嘆以為唐人臨本,其時蓋未嘗見此本也。文待詔 《停雲舘帖》亦依世所行本臨之,則亦未嘗見此本也。香光《汲古堂帖》所臨則雜取此本,與世行本前後臨之,真按:原稿作莭.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5_復初齋文稿(六)\_001341.jpg 此處原稿塗改牽引甚劇,難為沈先生沉靜鎮定爬梳整理. 蓋在見此本之後也。吳通微真按:此上應有敓文也. 唐德宗時人。《黃庭》初刻,蓋始於唐人,然則此刻或出宋時重刻歟?陸放翁心太平庵取《黃庭》語,真按:陸游書齋的命名 真按:陸游與黃庭經 廖瑩中亦以“心太平”三字名其園舘,真按:廖瑩中與黃庭經 而世所行本皆作“修太平”,則是刻其南宋時坊賈取摹雜帖中之一帖歟?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五冊第1340頁,又見石印本第二十七卷第1頁。

231

跋黃庭經(李浦藏本)真按:查嗣瑮-當作查浦也.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查浦!!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2_復初齋文稿(十五)\_003268.jpg 真按:篇題不當-此若就沈截取之段落言則是矣.然原稿實與前後連屬也.沈乃割裂獨立爾.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2_復初齋文稿(十五)\_003268.jpg 據其前則題云:〈墨卿所藏國朝諸人黃庭經跋(皆為查浦題者)〉,則此當為查浦,非李浦也!亦可正沈津誤識之失. 末(沈錄此段後)則有:「面籤 墨卿所藏前人黃庭跋尾 覃溪」 蓋嚴格講,此乃題墨卿藏諸人為查浦藏本跋也,非題查浦藏本也。

  右題李浦所藏《黃庭》者,凡十五段,其中三、四處姓名脫落者,不可考矣。其後一段五言詩,有“吉人之辭”印,其為林吉人作無疑,且其書更妙於前段也。真按:翁方綱對林佶作品的鑑定 盱眙李君詩末句云“左驗正有華亭題”,則是帖當有董文敏跋,真按:董其昌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為人割去耶?又不僅令人想像《黃庭》矣。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二冊第326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2_復初齋文稿(十五)\_003268.jpg

231

跋黃庭經(謝蘊山藏本)真按:謝啟昆收藏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此即王弇州所謂《秘閣續帖》本,廣行人間者也。紙墨亦舊,雖未敢定為宋拓,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用紙 而神理具存,典刑未遠,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畫痕厚實有神-筆意筆畫字體結構 視今日摹本,差為善矣。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七冊第1848頁。

231

跋黃庭經(餘清齋藏本)真按:吳廷

  涿州馮文敏臨《黃庭經》,真按:馮銓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後有文敏自記云:“余在甲寅年見此書,乃新安吳江邨家物,真按:吳廷-然則前新安吳氏者即此人矣! 真按:吳廷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後有董玄宰先生跋,真按:沈津擅改原文-此必原作董元宰者也 真按:董其昌 真按:董其昌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謂是唐人臨右軍真跡,蓋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故非宋、元諸名家所及,即此本也。”甲寅是明神宗之四十二年。

  此“清且涼”下脫一行,凡廿一字,與潁井本所脫正同,是從宋後翻本摹出也。真按:翁方綱對黃庭經版本的鑑定-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注:見《蘇齋題跋》卷下。真按:出處註明不清-與前所註亦不同例也. 真按:出處註明不一

231

跋黃庭經(李春湖、王芷塘藏本)真按:沈津取捨失當-此文末仍有校案文字三行也,行文與此篇同,唯分行、段另起,而沈津便不要麼?然其文實一例也。既願取此,何不取後,乃至不得其全,殊不知其去取原則為何矣?今錄其後文于此以便參稽: 「二神相得下玉英」,三本皆訛「王英」。 「通利天道至靈根」「根」,二本皆闕其右下小撇,停云祖本亦缺此小撇。 觀我諸神辟除邪,觀上左卝下四點之右末一點春湖本与鼎本同作点,芷本与停云祖本俱作小撇。 又其天頭者,亦有關此二者語,亦不當刪去也. 『春湖本拓在芷塘本之前,其摹手亦在其上。』 『二本皆在停雲祖本之上』,雲原亦作云! 真按:李宗瀚與黃庭經-王羲之楷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不同版本間的比對

  前正文第三行“幽闕俠”之“俠”右夾內左一點,二本皆作右向,停藏宋翻本是一小撇,真按:文徵明 真按:疑有誤!-此字可疑也.原稿又似「云」「玉」字.由下文可證確係「云」字. 真按:文徵明收藏黃庭經的版本 而不及《鼎帖》小撇之得勢。後半“崐崘之性不迷誤”“迷”字,“米”之下左點,二本皆作小撇,而春湖本四周太板樣。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術語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術語 藏本亦是小撇,真按:原稿作云也! 而不及《鼎帖》之得勢,獨食大和陰陽氣大字三本,真按:今流通本作獨食太和陰陽氣. 惟春湖本大撇起頓太過,尖出彎真按:標點可議者-“獨食大和陰陽氣”“大”字,三本惟春湖本大撇起頓太過,尖出彎○頓又似頂字.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