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11, 2009

125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4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49.jpg

125

跋虞恭公碑

  右宋拓《虞恭公碑》,後有王虛舟跋,謂此是率更最晚時作是矣真按:斷句可議者-謂此是率更最晚時作,是矣 真按:王澍與虞恭公碑=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肯定 第未考率更卒之年,而以《皇甫君碑》為其盛年時書,則非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批評 愚考張懷瓘《書斷》,率更卒於貞觀十五年,年八十五,則其書《虞恭公碑》,時年八十一矣。《皇甫君碑》雖無年月可考,而宋人《寶刻類編》及趙明誠《金石錄》皆云貞觀中立此,必有所據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而虛舟駁之,且謂《舊唐書》于志寧授官之年有誤,此則無所據者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真按:標點可議者-當作。號! 且即如虛舟之說謂《皇甫君碑》書於高祖之時,則高祖武德元年戊寅,率更年已六十二矣,而以為盛年可乎?如必以盛年、晚年畫定書格,則是碑筆法之深淺離合,轉有未能盡明者矣。至於虛舟之論歐書,尚有待於剖辨者,則愚更於後條詳之。乙巳四月十日。

  《虞恭公碑》,今在醴泉縣劉洞村,趙子函、顧亭林皆以為殘缺,不復可拓矣。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真按:翁方綱對趙崡的批評 然今日新拓本每行尚存十九字,予所見舊拓本,每行存二十字至二十四字者,後先凡數本,皆苦墨太濃濕,轉不及今存十九字之本。獨此一本每行存廿三字,而墨氣尚不十分濃濕,宋拓中之足珍者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墨色 王虛舟先生平生以率更為職志,真按:王澍與歐陽詢 而謂此為所見第一本,亦可見舊拓善本之難得也。自昔著錄金石者,以考證史籍為識其大,以辨研書法為識其小,然亦視其事與文之所宜者何如耳?趙子函、王虛舟二家皆時時援據史籍,乃其意則以書法為主,而愚於此皆不能無疑者。真按:翁方綱論書學與考證學的關係 子函謂是碑視《皇甫》、《九成》、《化度》三碑書法最為得中者,此猶是未盡剖微之論。真按:趙崡與虞恭公碑 真按:翁方綱對趙崡的批評 愚按子函欲於長安朱雀街尋《化度寺碑》,則其於《化度》遷轉入洛之故尚未了然,宜其不悉此中深淺也。王虛舟謂是碑與《醴泉》、《化度》不殊,此乃統同贊嘆壹似門人外語,真按:疑有誤! 真按:詞無.國無. 則又何也?真按:翁方綱對模稜兩可之論的批判 真按:模稜兩可之論 以愚論之,《醴泉銘》乃率更應制之作,所謂大匠畫官,千門萬戶,備盡結構之勢,乃有唐楷書,上接二王正軌,第一妙跡真按:翁方綱論歐陽詢的書法的淵源-王羲之 真按:斷句可議者-或連讀義較明也.乃有唐楷書上接二王正軌第一妙跡.謂此乃唐代楷書上接二王正軌第一妙跡也. 真按:翁方綱對九成宮醴泉銘的評價 至於《化度》則斂盡圭稜,淳古淡泊,自當駕《醴泉》而上之,所謂逸品在神品之上也。真按:逸品較神品優 《虞 恭公碑》則仍是《皇甫碑》神理,而稍加謹斂,於是遂若兼有《化度》、《醴泉》之妙,而皆具體而微,若以書格而論,則《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 又次之也。吾嘗徧想北齊劉郎中之意,而有會於李嗣真之品隸矣,嗣真推蔡中郎隸法,而其意猶在《范巨卿碑》。吾蓋薈萃有唐諸家之隸,而始悟率更之得法於中郎 在《房彥謙碑》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學歷 真按:翁方綱論歐陽詢的書法的淵源-蔡邕 《皇甫君碑》正是《房彥謙碑》意也。《虞恭》、《醴泉》猶然,《房彥謙》之一二似也真按:斷句不當!-當予連讀! 至於《化度》則渾而化之矣。學者第取《房彥謙碑》熟玩而深思之,則漢、魏、晉、唐千有餘年,書家之正真按:脉 井然如指掌矣。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書法史-關捩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歐陽詢書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史-關捩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書學淵源一大關捩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關鍵/關捩 吾曩者嘗憾虛舟先生不識《化度寺碑》,今見所跋《虞恭公碑》,而知其固然無足怪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六冊第1688頁;又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二卷第11頁;又見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本。

125

跋虞恭公碑

  《溫公碑》較《醴泉銘》遒緊,真按:虞恭公碑=溫彥博碑=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較《皇甫碑》則斂其鋒鍔。真按:翁方綱論虞恭公碑 此本是康熙初年拓,拓手乾淨,比明時漬墨拓本為佳。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用墨 真按:翁方綱對虞恭公碑版本的品騭-翁方綱與歐陽詢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舊版未必新版好 余向有一本,宋拓也,王麟洲所藏,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王世懋與虞恭公碑 有跋,今以闕乏,質之他人矣。真按:翁方綱典當家產 真按:翁方綱的家境 嘉慶壬申春日,坐雨春風廬漫識。真按:翁方綱-豈翁齋房?

  此百年以前拓本,今不易多得者矣。此碑卅六行,行七十七字,自宋時拓本,已被工人惜紙,不肯全拓,僅拓其上半數字,在今日所見,有拓至十九字、二十字、廿二字者,此本拓至每行廿三字,可寶也

126

  宋拓見過數本,皆濃墨致掩字畫,且亦皆僅至每行廿許字而已。此本用墨尚未致過濃,敝篋一本,與此同時拓者,每行七十餘字。而裝時多誤翦失,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裝潢學 尚有率更銜名可辨,則世所罕有耳。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與虞恭公碑=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翁方綱與歐陽詢

  今日此碑拓本,第五行“的”字,第卅六行“駕”字,此二字損泐,此本未泐,二字是近日拓本之驗。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字數衍敓 僕得舊拓全本。後因託友往彼,在劉洞村。用極寬長之紙,拓整幅來就其可辨者,精審摹之,真按:斷句之誤-用極寬長之紙,拓整幅來。就其可辨者,精審摹之, 凡得二千八十餘字,不惟率更結體之妙,已攬其全,且於溫虞公事跡,竟足補新、舊《唐》,以備考鏡,真大快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採訪成績 真按:翁方綱讀書的樂趣 附識於此。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用紙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史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考證學 南雅先生將俶裝矣,真按:翁方綱與顧蒓 真按:顧蒓與虞恭公碑 真按:顧蒓的行程 此本竟應覓善工裝之。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裝潢學 壬申六月十八日,方綱識。

  注:見《蘇齋題跋》卷下(《叢書集成》1613)。

126

跋虞恭公碑

  林同人云:真按:林侗與虞恭公碑 真按:林侗與虞恭公碑=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翁方綱與歐陽詢 “ 碑在昭陵東南第八列第二區劉洞村,計三十六行,存上截尺許。《醴泉志》存四百二十字,今僅存三百餘字耳。”同人親到碑下,其言如此。予今得稍舊之拓本,中 間明白者,尚有六百字,及託友往拓,洗石數日,以細紙淡墨精拓,尚有可辨者二千八十六字,即上截明白處,亦尚有二尺許,而僅謂存尺許,何也?真按:劉跂的金石學方法論--親臨其地-親證親訪-眼到腳到-田野調查 真按:林侗金石學的可靠性 真按:翁方綱對林侗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林侗金石學的質疑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不迷信權威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耳食-不拿耳朵當眼睛 碑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以予所見舊拓本,如王篛林謂平生所見第一本者,尚存七百許字。真按:王澍與虞恭公碑=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又塔影園所藏邵瓜疇本,亦宋拓精善者,然皆已不見率更銜名矣。今精拓全碑,則第一行題目之下,尚可辨者“中書侍郎行都護江陵縣開國子岑文本下闕空十二格。海縣男歐陽詢書”。其下半存字尚多可讀,而趙子函遂謂今不可拓真按:標點不當-當作,號! 顧亭林《金石文字記》,亦竟目為殘闕,不加精審,何怪彼拓碑工匠之惜紙乎?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不迷信權威 真按:翁方綱對趙崡的批評 真按:顧炎武也粗心大意-千慮一失 真按:顧炎武治學的毛病 真按:這就是所謂的大家麼?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耳食-不拿耳朵當眼睛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要有己見 真按:自己來 予今得按其行次錄之,雖尚有闕佚處,而溫虞公之事跡,前後略得其概,率更行筆,亦略得以見其前後結構之概矣。

  《舊唐書‧溫彥博傳》云:“彥博意有沙汰,多所損益,而退者不伏,囂訟盈庭,真按:疑乃嚚訟之訛! 彥 博惟騁詞辯,與之相詰,終日諠擾,頗為識者所嗤。”新《書》亦言,彥博欲汰擇士類,寡術,不能厭眾,訟牒滿庭,時譏其煩碎。又與魏徵廷爭邊事,不勝其辯, 天子卒從之,其後帝始悔云。而舊《書》贊語,亦稱彥博之褊。今觀此碑云,意之所異,不是己而違人,銘詞亦引夷吾器小以反形之。又云水逝黃陂,用叔度汪汪千 頃以為喻,真按:黃憲 皆言其量寬宏,若與史所稱正相反者。岑公豈應飾詞諛墓,此當與史傳相資考證者也。他如“考名攸”,與新《書》合,足證舊《書》作“悠”之誤。又新舊《書》皆言貞觀十一年六月甲寅薨,今驗碑是六月四日。是年六月甲寅朔,其四日丁巳,非甲寅,此條書於《太宗本紀》。凡本紀書事,事在月朔,則書朔,今不言朔,自以碑作四日為是,此史之誤也。真按:翁方綱的史例 真按:翁方綱的史例-本紀紀時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史學 至如王篛林謂碑言無功於月氐,指彥博陷突厥事,以為史誤,今驗全碑之文,以荀罃反晉、蘇武茹雪為比,乃正指其陷突厥事耳。其文“豈若云云”下“貫無功於月氐”句真按:標點不當-疑當作「其文“豈若”云云下貫“無功於月氐”句」。 此特借古事以作襯託,豈可誤會乎?又如“平津與文終作對”,此用漢蕭何封文終侯,而篛林以“文終創業”句,指溫大雅編《創業起居注》,謬矣。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非功不侯”下是“中”字。漢高帝,沛豐中陽里人,《晉書‧涼武昭王傳》論中陽勃興,景亳垂統,是唐初皆如此作儷語,猶之“光”稱“南陽”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時代語言 “孔門密子”,以“密”為“宓”,則形聲皆失之,所以陸氏《釋文》在唐初,於諸經音義已多未能定據者,又奚怪乎元宗之改《洪範》音義矣。真按:唐玄宗 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史 真按:翁方綱的聲韻學

  率更書此碑時,八十有一,在率更書諸碑為最晚歲之作。率更諸碑,《化度》第一,《九成》次之,此碑又次之,蓋筆意所至,并忘矜鍊師古之跡。若趙子函謂其字視《九成》、《化度》為得中,蓋以字之大小論,非以筆法言矣。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筆法 真按:趙崡與虞恭公碑 中如二“岩”、二“藹”,究不能與《百石卒史碑》之“■■”同參肇宰章群真按:上魏下山. 真按:共下从灬 真按:標點不當-應係指四字也. 真按:疑當作羣.謂其筆畫章法也. 亦豈能與《乾明樊遜碑》相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