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rch 1, 2008

683

。即如沈氏攷證內孟子曰圖景失形一條,真按:附錄一各本序跋宋本序跋顏氏家訓序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學優才贍,山高 盧刻竟刪去之;雖於義無害,然古書之面目竟不存矣。真按:翁方綱的文獻版本學-講求保存文獻之原貌. 又沈跋前一紙係於末一行貼跋語,真按:原作異體. 書「朝奉郎知台州軍州事沈揆」,又前一行「通判軍州事管鈗」,又前一行「添差通判樓鑰」,皆又低一格書之。又再前又低一格,則教授、判官、推官、參軍。其最前最低格書者,則鄉貢進士周學正真按:一作州學正.(附錄一 各本序跋) 若作州者是,則此不當頓為二人矣. 林憲同校凡九人。前七行皆總書同校,後二行則曰監刊,又曰同校。此同校乃是鋟木時之覆校耳。愚攷宋時牒後系銜皆自後而前: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官尊者在後,卑者在前,此其式也。以今所傳影宋槧本,如《說文》卷末雍熙三年進狀後,徐鉉在句中正前

684

,其牒尾平章事李昉在知政事呂蒙正、真按:叅 辛仲甫之前。又如《羣經音辨》載寶元二年牒後,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國無,詞無.宋仁宗年號(1038-1039)凡2. 平章事二人亦在最前也。必宜依其原樣末尾一行緊貼跋語書之,乃可依次自後而前讀之耳。真按:翁方綱的文獻版本學 今盧本將沈跋另刻於前紙,而又自起一紙,題曰「宋本校刊名銜」,則疑於自前而後者,殊乖其式矣。真按:盧文弨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對盧文弨的批評 乃先曰同校,次曰校刊真按:一作監刊. 又次以七人同校,則最前之同校二字為不可通矣。昔弓父校李雁湖王荊公詩注,真按:李壁 真按:王安石 將其卷尾所謂補注者皆移置於本詩之下;及予攷其補注,乃別是臨川曾景建所為,非出雁湖之手,以語弓父,弓父始追悔,而已無及矣。真按:盧文弨的校書成績 真按:盧文弨之誤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成績 今校閱此書故縷縷及之,以為古書刊式不可更動之戒。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保守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版本學 沈揆字虞卿,見桑澤卿《蘭亭攷》真按:桑世昌

685

錢遵王《讀書敏求記》云:真按:錢曾 「沈君讐勘此書,當時為宋人名筆,繕寫精妙,古香襲人者也。」未谷進士從其友某君家借觀,是影寫宋槧之本,前後有汲古毛氏諸印,予因得轉假詳校一遍,附識於此。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與桂馥 真按:翁方綱的學習歷程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書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685

  跋班馬字類

婁氏蓋精於漢學者,然此書於字之原委猶未分析也。如注之類,真按:國:顏  部首 頁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8 注音一式 |ㄢˊ 1. 額頭。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裴駰˙集解:「顏,顙也,齊人謂之顙,汝南﹑淮﹑泗之閒之曰顏。」 2. 臉色﹑面容。如:「和顏悅色」﹑「笑逐顏開」。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3. 面子﹑名譽。如:「無顏見人」。紅樓夢˙第三十三回:「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4. 色彩。如:「五顏六色」。唐˙李白˙古風詩五十九首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5. 門堂上的匾額。新唐書˙卷一五五˙馬燧傳:「勒石起義堂,帝榜其顏以寵之。」 6. 姓。如春秋時魯有顏回。 詞:顏1 yn 〡ㄢˊ〕 1.額頭。即眉上髮下、兩額角間部分。《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 孔穎達 疏:“顏,謂額也。”《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顏,額顙也, 人謂之顙, 汝南 之間曰顏。” 司馬貞 索隱引《爾雅》:“顏,額也。” 韓愈 《劉統軍碑》:“公生而異,魋顏鉅鼻。”2.面容;臉色。《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漢書‧韓王信傳》:“為人寬和自守,以溫顏遜辭承上接下,無所失意。”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曹靖華 《飛花集‧風物還是東蘭好》:“眉清目秀,齒皓顏紅。”3.指形貌。《楚辭‧九辯》:“顏淫溢而將罷兮,柯彷彿而委黃。” 王逸 注:“形貌羸瘦,無潤澤也。”《文選‧顏延之〈秋胡詩〉》:“慘悽歲方晏,日落遊子顏。” 呂向 注:“每及歲暮,常悽慘煩憂,恐 秋胡 顏貌日就銷落。”4.指臉皮。 南朝 孔稚珪 《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5.體面;面子。 三國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以罪棄生,則違古賢夕改之勸;忍垢苟全,則犯詩人胡顏之譏。”《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覺無顏。解腰間繡帶,懸梁自縊,嗚呼哀哉!”6.顯著。 揚雄 《太玄‧積》:“魁而顏而,玉帛班而。” 范望 注:“顏,見也。” 司馬光 集注:“顏者,言其顯著也。”7.指堂上或門楣上的匾額。《新唐書‧馬燧傳》:“勒石 起義堂 ,帝榜其顏以寵之。” 陸游 《婺州稽古閣記》:“至 嘉泰 元年……乃即講堂後得舊直舍地以為閣,而請於今參知政事 許公 大書其顏。”8.指題字於匾額或書籍封面上。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張天錫》:“家嘗有竹數竿,作亭其間,名曰‘醫俗’,因記之以顏於亭。” 沈覆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遷 倉米巷 ,余顏其臥樓曰‘賓香閣’,蓋以 名而取如賓意也。”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序》:“因自不揣鄙陋,敬以耳目之餘,彙集為編,顏曰《帝京歲時紀勝》。”9.顏色;色彩。 李白 《古風》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10.(排在)前面。參見“ 顏行 ”。11.古代帽子的一種。其形似古皮弁,以縑帛為之。《宋書‧五行志一》:“初為白帢,橫縫其前以別後,名之曰‘顏’,俗傳行之。至 永嘉 之間,稍去其縫,名‘無顏帢’。”12.姓。 2 y 〡ㄚˊ〕 水邊;山邊。《亢倉子‧全道》:“ 亢倉子 羽山 之顏三年,俗無疵癘而仍穀熟。” 按:此應指注漢書之顏師古也. 所宜核正者非一,而皆不論,何也?恐亦隨手撮記之冊子,未暇整比者耳。真按:翁方綱對婁機之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愚近撰《兩漢金石記》,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於婁氏《字原》頗加攟摭,真按:『作者 婁機 1133-1211 書名 漢隸字源 五卷, 碑目一卷 / (宋)婁機撰 館藏地 索書號 處理狀態 OPACMSG 條碼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1 在架上 30530101949923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2 在架上 30530101949931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3 在架上 30530101949949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4 在架上 30530101949956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5 在架上 30530101949964 傅斯年圖書館紀念室 FU 421.5 336 v.6 在架上 30530101949972 版本項 清光緒三年(1877)歸安姚氏咫進齋仿刊毛氏汲古閣本 稽核項 6 32公分 (線裝) 主題 中國語言 -- 文字 -- 形體 csh 顯示相似館藏 其他書名 漢隸字原 五卷, 碑目一卷 而於此書亦宜有所訂正,輒欲附作一小卷於拙撰之末,以備攷證云。真按:翁方綱著作考 迴思曩日僦居瑠璃廠北苕帚衚衕破屋,真按:翁方綱的住處 篝燈孜孜,綴拾兩漢字義,今三十有六年矣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翁方綱的學習歷程

686

。丁未九月,為雒君文學校此書,真按:胡虔 因題於卷。真按:翁方綱與胡虔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686

  跋宋槧三輔黃圖

宋槧三輔黃圖六卷,真按:翁方綱撰寫之提要 撫州州學刻本。前有紹興癸酉左迪功郎州學教授苗昌言題詞。按杜牧之寄小姪阿宜詩云:「家集二百編,多是撫州寫。」又岳倦翁《九經三傳沿革例》云:真按:岳珂 「紹興初僅取刻板於江南諸州與潭、撫、閩、蜀諸本互為異同。今以家塾所藏潭州舊本、撫州舊本參訂。」蓋唐、宋撫州刊寫之有名如此。真按:翁方綱的文獻版本學 今撫州金谿人尚多以販書為業,而求其刊寫之精,真按:據原文眉批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如杜、岳二家所說則邈乎遠矣。真按:翁方綱的文獻版本學 茲於按試西江得披欖雒君所藏是書,因題於卷後。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與胡虔

「撫州」下「刊寫」上脫「刊寫之有名如此。今撫州金谿人尚多以販書為業,而求其」廿三字。真按:眉批

686

  跋《寶刻類編》

《寶刻類編》以書人編次為卷,不著撰人名氏。曩僅以其稱瑞州

687

,知是宋理宗後所撰。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此必係瑞州因理宗諱而改名故也. 今按其書實小變陳思之例以便檢閱。既以名臣編卷,又每及於書家筆法評語,是蓋南宋末書坊賈人之所為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攷證之學至南宋益加審細,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史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宗南宋之考證 故其時坊客亦多勤求博採取資學人之用。如經籍則有纂圖互注重言重意諸刻,金石則有《隸韻》之編。陳思《寶刻叢編》既多傳寫之訛,此書實攷訂金石家所賴以取證爾。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688

689

復初齋文集卷第十七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真按:前多作校刊(校刋).

  書歸震川易圖論後

夫儒者不得已而後言,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說經之文為最難,至於說《易》則難之難者矣。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近世為文者,震川歸氏為最醇,真按:歸有光 真按:翁方綱的文論 其論《易》圖則醇之醇者矣。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評價 乃愚反覆讀之,其言圖為邵子之學,不欲學者從事於圖學;又謂學者但求精於《易》,不必求精於《河圖》也。猶夫言〈洪範〉欲人詳求於洪疇之敘,不必詳求於《洛書》也。斯誠翼聖人之切論。聖人復起,無以易之者也。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評價 然有一二語不得不附說者。其曰「《易》大傳雖不必盡出於孔氏真按:應指孔安國吧?非也.尋前後文,則應指孔子也. 豈無一二微言於其間?」此則惑於歐陽脩之疑〈繫辭傳〉也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批評 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690

,豈得諉曰設為或問之辭,非其正文乎?即使果出於或問有此語,亦不宜筆諸簡端也。真按:歸有光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保守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學術立場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然又有其正論中不能無誤。其曰「帝之出入〈傳〉詳言之。」〈說卦傳〉曰「帝出乎震」,其下數句與帝出字不相連涉,無所謂入之一義明矣,即下一節「萬物出乎震」,其下數句亦無入義,即其末云「萬物所成終而成始」,真按:一作「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以「終」「始」相對為言,亦非以出入相對為言也。萬物一節尚不能以出與入對言,而謂「帝出乎震」可以出與入對言乎?且「帝出乎震」句本非若他文出入之出也,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復卦陽與陰迭為消長,故云「出入无咎」,「帝出乎震」則特言之——錢辛謂以伏羲氏當之,真按:木睂 固其宜矣。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 真按:錢大昕的易學 而豈可云帝出於某卦耶?下云「齊乎巽,相見乎離

691

」豈謂承帝言之耶?不然舍八卦外,又何處可下一入字耶?此則歸氏之讀《易》未通者也。真按:歸有光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對歸有光的批評 真按:歸有光之誤 又有隨筆而致誤者,曰「孔子刪連山、歸藏而取周易」,此語雖與孔子從周之言相近似,然不得謂之「刪」也。真按:翁方綱的仔細 夏之連山蓋已不可攷,殷之歸藏則子曰「吾得坤乾焉」,但殷制可稽而不比周易之學耳;況其篇次亦無徵,而豈孔子刪之乎?鄭康成注《禮》,見有周禮所未具者則曰此夏殷禮也;乃歸震川聞有與周易並傳而今無其書者則曰此聖所刪也?吾願學者尚慎言之。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