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rch 24, 2008

11

,其中體例紛亂錯誤之處甚多,館臣請予撤出,特諭總纂紀昀等詳加校勘,依列改纂真按: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作「依例改纂」是也! 呈候裁定後,仍行編入全書。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第二十三次聖諭,內容係諭明仿歷代名臣奏疏之例,著由諸皇子同總師傅蔡新等,蒐集明朝諸臣奏疏,尤應採集者,如危言讜論,關係當代得失者,其規陳治亂,抗疏批麟真按:當作抗疏批鱗!本書錯字亦復不少矣! 頗可援為法戒。經呈候裁定後,與前第十七次所編之明季諸臣奏疏合併編入全書。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第二十四次聖諭,內容係諭明進呈書中有朱存孝編輯迴文類聚補遺一種,內有美人八詠詩,詞意媟犯真按:當作詞意媟狎! 有乖雅正,應予撤出。此外各種詩集如有類似此等作品,亦應予撤出。

  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一日,第二十五次聖諭,內容諭明四庫全書分鈔之七部,分發七閣庋藏,又分鈔一部,儲之於翰林院。其翰林院及南三閣之書,各省士子有願一覽中祕圖籍者,皆可呈明到閣鈔閱。

   五、四庫全書總目凡例二十則之概述

  第一劇 總目卷首輯錄歷次聖諭為一卷,以代序文。並敘明自開館蒐集,至全書第一部之完成,共歷時八載。

12

  第二則 全書分類,以經史子集提綱列目,經部分十類,史部分十五類,子部分十四類,集部分五頰,其流別繁碎者,又各分子目若干條。所錄諸書,各以時代為次。其歷代帝王著作,從隋書經籍志例,冠於各代之首。

  第三則 蒐集進獻各書,經辨厥妍媸,嚴為去取。上焉者,列為著錄書,下焉者,列為存目書。對存目之書,其謬誤之處,一一加以辨正。

  第四則 就歷代四部分類法之沿革,以訂定本總目之部、類、目等綱領。

  第五則 就焦竑之國史經籍志,以酌訂本總目之若干類目及子目。

  第六則 辨正過去目錄家歸類之錯誤,而將其更正歸入其適當之類目。

  第七則 諸書之版本,注於每種書名之下。著名之藏書家所進獻者,則注明某家藏本。坊家刻本不一者,則注明為通行本。

  第八則 諸書排列次序,雖按其著作者之時代前後,至于箋釋舊文,則仍從所註之書,而不論箋釋之人。

  第九則 諸書之提要,分之則散弁於諸編,合之則成為總目。各提要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眾說之異同,以及文字之增刪,篇帙之分合,皆詳為訂辨,巨細不遺。其原作者人品學術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詔彰癉真按:當作各昭彰癉! 以收勸懲之效。

  第十則 四部分類之首,各冠以總序,撮述其源流正變,以絜綱領真按:當作以挈綱領! 四十三類之首,亦各冠以小序

13

,詳述其分併改隸,以析條目,如其義有未盡,例有未該,或於子目之末,或於本條之下,附注案語,以明通變之由。

  第十一則 歷代敕撰官書,如周易正義之類,承詔纂修者不出一手,不便一一詳其爵里,但記其成書年月,任事者姓名。又如漢之賈(誼)、董(仲舒),唐之李(白)、杜(甫)`韓 (愈)、柳(宗元)、宋之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以及韓(琦)、范(仲淹)、司馬(光)諸名臣,周(敦頤)、程(顥、頤),張 (載)、朱(熹)諸道學,其書皆為家弦戶誦,雖村塾童豎,皆能知其為人,故其爵里均不復贅。至於一人分撰數書而見於各類中者,則其爵里惟見於第一部,其後 各書,但云某人有某書已著錄。

  第十二則 說經主於明義理,要從訓詁上下手,論史主於示褒貶,要從推究其事跡之本末上下手。本提要之編撰,丸求考證精核,辨論明確。

  第十三則 辨明對于釋道外教詞曲末技之書,擇其可資考證者,始得著錄;其經懺章咒之作,均所不取。

  第十四則 著錄之書,均取其明體以達用,使讀者知所致遠經方,務求為有用之學。其不可見諸實事者,皆屬厄言真按:當作皆屬卮言! 如黃諫之流,欲使天下筆札,皆改用篆體;顧炎武之流,欲使天下言語,皆用古音等,並闢其異說,黜彼空言。

  第十五則 提要編撰之精神,在崇真黜偽,一本至公,剷除畛域之念,以防芽孽之萌。真按:當作芽蘖! 自南宋至明

14

,說經、講學、論文,皆立門戶,黨派分歧,鈎心鬥角,意氣用事,提要中並詳為考訂,務核其真。

  第十六則 文章德行,兩擅厥長者代不一二,今所著錄,有的論人而不論其書,有的論書而不論其人。但如姚廣孝之逃虛子集,嚴嵩之鈐山堂詩,雖其詞甚華美,而一則曾助逆興兵、一則曾怙權蠧國。繩以名義,均予見斥,僅列入存目而已。

  第十七則 提要之編撰,對離經畔道,顛倒是非者,掊擊必嚴,對懷詐狹私,熒惑視聽者,屏斥必力。至於闡明學術,各頡所長真按:當作各擷所長! 品騭文章,不名一格,而兼收並著焉。

第十八則 對于歷代依託偽書,一一加以詳核,大體姑存其目,而辨正其非。有的本屬偽書,但流傳已久,或綴輯舊文,真偽相參。經歷代詞人時加引證者,則姑列著錄。

  第十九則 全書以闡聖學、明王道為主旨,對方技家偽妄荒唐,不可究詰之作,不予重視。編撰時但就四庫所儲之書,擇其稍古而近理者,各存數種,以窺彼法之梗概。

   第二十則 提要以主於考訂異同,別白得失,故以辨駁之文為多。但如班(固)馬(司馬遷)之史,李 (白)杜(甫)之詩,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之文章,濂(周敦頤)、洛(程顥、程頤)關(張載)閩(朱熹)之道學,定論久孚,無庸更贅一 語。則但論其版本之異同,增刪之始末,著是本之善否而已。

15

六 四庫全書館之組織及館內之重要學者真批:這根本就是抄資料,這算什麼學問嘛!

  在本文第二節已提到,全書的蒐輯編錄工作,經十八年之久,即從事於實際工作的年月,亦有十四年之多。參加工作的人數,歷年累積至四千數百人。真按:四庫全書的纂修人數 其重要的編纂人員如左:(後列姓名據總目提要本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開列者)

  正總裁:司總攬館務者 其姓名為永瑢、永璇、永瑆,劉統勳、劉綸、舒赫德,阿桂、于敏中、英廉、程景伊,嵇璜、福隆安、和珅、蔡新、裘曰修、王際華等十六員。

  副總裁:司襄理館務者 其姓名為:梁國治、曹秀先、劉墉、王杰、彭元瑞、錢汝誠、金簡、董誥、曹文埴、沈初等十員。

  總閱處:司閱選各書者 有總閱官:德保、周煌、莊存與、汪廷璵、謝墉、達椿、胡高望、汪永錫、金士松、尹壯圖、李綬、竇光鼐、倪承寬、李汪度、朱珪等十五員。

  總纂處:司編纂事宜者有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等三人。

  總校處:司原著校訂事宜者 有總校官陸費墀一員。

  翰林院提調處:司提調登錄翰林院圖書者 有提調官夢吉、祝德麟、劉錫嘏、王仲愚、百齡、張燾、宋銑、蕭際韶、德昌、黃瀛元、曹城、瑞保、陳崇本、五泰、運昌、章傳、真按:寳 馮應榴、孫永清、史夢琦、劉謹之、蔣謝庭、戴衢亨等二十二員。

16

  武英殿提調處:司提調登錄武英殿圖書者 有提調官陸費墀、彭紹觀、查瑩、劉種之、韋謙恒、彭元珫、吳裕德、關槐、周興岱等九員。

  總目協勘官:有劉權之、汪如藻、程晉芳,李潢、梁上國、任大椿、張羲年等七員。

 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有劉校之、劉躍雲、陳昌圖、勵守謙、藍應元、鄒玉藻、王嘉曾、莊承籛、吳壽昌、劉湄、吳典、黃軒、王增、王爾烈、閔思誠、陳昌齊、孫辰東、俞大猷、平恕、李堯棟、鄒炳泰、莊通敏、黃壽齡、余集、邵晉涵、周永年、戴震、楊昌霖、莫瞻真按:莫瞻菉-裘字誤也! 王坦修、范衷、許兆椿、于鼎、王春煦、吳鼎雯、吳省蘭、汪如洋、陳萬青、祝堃等三十九員。

  校辦各省送到遺書纂修官:有鄒奕孝、鄭際唐、左周、姚鼐、翁方綱、朱筠等六員。

  黃簽考證纂修官:有王太岳、曹錫等二員。真按:寳

  天文算學纂修兼分校官:有郭長發、陳際新、倪廷梅等三員。

   繕書處:司鈔錄圖書事宜者 有總校官王燕緒、朱鈐、何思鈞、倉聖脈等四員。 有分校官張書勳、季學 錦、錢棨、金榜、張秉愚、項家達、楊壽楠、裴謙、張能照、汪學金、嚴福、孫希旦、羅修源,朱攸、邱庭漋、錢樾、周瓊、吳錫麟、蔡廷衡、翟槐、施培應、吳舒 帷、何循、顏崇溈、張九譚真按:一作張九鐔! 王天祿、馮敏昌、朱紱、閔惇大、劉汝謩、高棫生、范來宗、馬啟泰、戴聯奎、方煒、徐如澍、戴心亨、戴均元,孫玉庭、許娘、沈孫璉、盧應、錢栻、胡榮、程昌期、何西泰、王嘉曾、盧遂、沈清藻、洪共紳真按:當作洪其紳! 李奕疇、溫常綬、王福清、德生、李鼎元、張位、蕭廣運,蕭九成

17

,王允中、龔大萬、羅國俊、錢世錫、饒慶捷、汪昶、郭寅、王汝嘉、王鍾健、馮培、李廷敬、吳蔚光、徐文榦、曾廷橒、祖之望、范鏊、胡必達、陳墉、陳文樞、王受、王朝梧、蔡共武、潘紹觀、蔣予蒲、馮集梧、曾燠、吳紹浣、鍾文韞、俞廷棆真按: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附錄作俞廷榆! 侍朝、張慎和、牛稔文、呂雲揀、胡敏、王慶長、龔敬身、張培、李楘、汪日章、吳俊、方維甸、王璸、吳紹昱、毛上炱、盛惇崇、杜兆基、雷純、宋鎔、裘行簡、李斯咏、方大川、金光悌、劉圖南、李荃、胡紹基、董聯殼真按:當作董聯瑴! 程 炎、王學海、楊世綸、閔思毅、邱桂山、馬猶龍、甄松年、沈琨、鮑之鍾、王照、王中地、費振勳、沈叔埏、顧宗泰、楊揆、洪梧、江璉、孫球、徐秉敬、秦瀛、黃 秉元、張敦培、潘奕雋、張曾效、石鴻翥、趙秉淵、劉英、沈鳳輝、溫汝适、賈錟、章煦、葉菼、郭晉、毛鳳儀、竇汝翼、張塤、汪師曾、言朝標、趙懷玉、徐步 雲、宋枋遠、吳翼成、李元春、劉源溥、陳木、周鋐、卜維吉、金學詩、黃昌禔、汪錫魁、袁文邵、汪日贊、金兆燕、張曾炳、沈培、蔡鎮、吳垣、常循、李巖、張 志楓、張光第、劉景岳、郭祚熾、柴模、吳樹萱等一百七十九員。 篆隸分校官:有王念孫、謝登雋兩員。 繪圖分校官:有門應兆一員。

  督催官:司督催編鈔事宜者 有祥慶、董椿、楚維甯三員。

  翰林院收掌官:有安盛額、文英、富廉、舒明阿、白瑛、英璽德、榮安、明福、博良、恒敬、那善、長亮、經德、慶明、盛文、張純賢、福智、承露、熊志契、馬蓁等二十員。

 繪書處收掌官:有田起莘、吳應霞、史國華等三員。

18

  武英殿收掌官:有阿克敦、敷註禮、德光、廣傳、陸達塞、海甯、準提保、伊昌阿、海福、德明、福慶、永清、惠保、八十等十四員。

  監造官:司刊刻印刷裝訂整理事宜者,有劉湻真按:一作劉淳! 紹言、伊靈阿等三員。

  外有謄錄二千八百二十六員,據楊氏統計連添鈔南三閣職員謄錄共計四千三百零三員。真按:四庫全書的謄錄人數

   四庫全書之編纂,時值清代之鼎盛時期,乾隆帝實欲參模前代之永樂大典及古今圖書集成之例,擴而大 之。以期纂成曠古未有之輝煌盛典。那時學術界的風氣,適為宋學沒落而漢學抬頭時期,宋學家空談義理,清初多變節事仇,為社會一般人所鄙視。漢學家則博極羣 書,考訂深邃。將散佚之書,大加整理,斷簡殘編,使其恢復本來面目。全書館的學者,當首推紀昀氏,氏字曉嵐,一字春帆,河北省獻縣人,生於世宗雍正二年, 於四十九歲至六十二歲任總纂官達十三年之久,氏貫徹儒籍,旁及百家,凡經籍傳注之得失,諸史之異同,子集支派源流,以及詞曲醫卜之類,莫不抉奧提綱,窮源 竟委。各館臣分撰之提要,最後經氏撰為定稿,總數達萬餘條。

  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官之戴震氏,氏字東原,安徽省休寧人,乾隆擧人,賜同進士出身授庶吉士,氏對禮經、制度、名物及推步天算,皆鑽研頗深。復對漢儒傳注及說文諸書,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求義理,為南北學術大師。

  篆隸分校官王念孫氏,氏字懷祖,江蘇省高郵人,乾隆進士。氏長于經學、小學、校勘學、為當時文字學大師。

19

副總裁彭元瑞氏,氏字掌仍,一字輯五,號芸楣,江西省南昌人,乾隆進士,氏長于史學及校勘學。 總目協勘官任大椿氏,氏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蘇省興化人,乾隆進士,通禮經,尤長于名物之學。

  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官之邵晉涵氏,氏字與同,一字二雲,號南江,浙江省餘姚人,長于經學、小學。

 校辦各省送到遺書纂修官之姚鼐氏,氏字姬傳,學者稱為惜抱先生。安徽省桐城人,乾隆進士,其論學主集義理、考據、詞章之長,不拘漢宋門戶之見。為清桐城派文章家之鼻祖真批:應係集大成吧?方苞或歸有光方為鼻祖云.

  上述七家之外有莊存與氏,陽湖人,長于經學。朱珪氏,大興人,長于駢文。陸錫熊氏,上海人、長于史學。謝墉氏,嘉善天,長于小學、校勘學。李潢氏,鍾祥人,長于算學。此外如周永年,翁方綱、朱筠、陳際新、王太岳、金榜,曾燠、洪梧、趙懷玉等都是學術界知名之士。

  七 庋藏四庫全書之七閣及原書之存燬

  四庫全書為我國亙古以來所未有的大叢書之一,就著錄之書而言:每一部收書三千四百七十種,分七萬九千 九百三十一卷,其中無卷數者兩種。就容積言,每一部有一百零三架,分裝六千一百四十四函,裝訂成三萬六千二百七十五冊,計有二百二十九萬零九百一十六頁, 約計有九萬萬九千七百萬字真按:四庫全書的統計數字

20

。 這部全書,如以今日之印刷術估計,用五號字,印刷字典用之洋紙,縮版影印起來,恐怕有十架上下即可容 納。但在一百八十年以前,印刷術還沒有像今日之發達,雖以鼎盛時期之清朝,也沒有那一筆財力把它印刷出版,只能採用人工分鈔的辦法,因此不得不寫字較大, 用紙較厚,而且只能一面寫字,使一部全書積成一百零三架的容積。

  四庫全書編成之後,清廷為了誇耀其注重文事,把藏置全書的地方,每一部建築一座宮殿式的樓房來收藏它,樓房的四周,都有花園假山的佈置,使其遠離其它的建築物,以防火災的發生。

   全書最先編成的是北四閣,即文淵、文溯、文源、文津等閣。這四閣都置於宮廷禁地,四閣鈔完之後,乾 隆帝遂又下諭分鈔南三閣之三部,卽文宗,文匯,文瀾等閣,南三閣是在辦好閱覽手續以後,可以公開閱覽的。同時在北四閣四部以外,又鈔副本一部,藏之于北京 之翰林院,也是在辦好閱覽手續之後,可以公開閱覽的。真按:四庫全書的部數

  除了上述之八部以外,在編鈔的同時又編了「四庫全書薈要」兩部,每部計有三十二架,也分藏在京城禁地,容於下文詳之。

  一、文淵閣 閣在北京故宮三大殿之東部,文華殿之後部,故宮博物院開放參觀時,與文華殿連為一起,故宮圖書館,卽設於文華殿內。閣於乾隆四十一年建成,於乾隆四十七年藏入前一年鈔成之四庫全書正本第一部。真按:四庫全書之成書時間 此書與閣目下都還存在真按:應有訛敓! 民國二十二年全書因避日本之侵掠,運抵上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