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March 27, 2008

111

封爵、旌表、牧守題名5目。除牧守題名徵録范成大《吳郡志》外,其他4目都徵引《蘇州府志》,即《洪武蘇州府志》。這兩部志書均有刻本流傳。

  (6)太原府

  《永樂大典》卷五一九九至五二○五述太原府,共7卷,皆傳世。分目20:建置沿革、至到、城池、風俗形勝、戶口、田賦、土產、土貢、山川、祠廟、寺觀、宮室、壇壝、官制、公署、兵防、坑冶、古蹟、宦蹟、人物。徵引志書為明洪武間成書的《太原志》。李裕民先生對該志進行了輯佚,收錄在《山西古方志輯佚》中。

  (7)遼州

  《永樂大典》卷五二四五述遼州,該卷分述州縣,無統一類目。遼州分目16:建置沿革、官制、公署、城池、坊鄉、渠堰、里路、山川、風俗,戶口、壇壝、廟宇、古蹟、宦蹟、碑刻,徵引有《圖經志》和《遼州志》;榆社縣分目17:建置沿革、官制、公署、城池、鄉坊、渠堰、至到、山川、土產、風俗、戶口、關隘、鋪舍、壇壝、廟宇、古蹟、陵墓,主要徵録《遼州志》;和順縣亦分目17:建置沿革、官制、公署、城池、鄉坊、渠堰、至到、山川、土產、風俗形勝、戶口、關隘、鋪舍、壇壝、廟宇、寺觀、古蹟,也以徵録《遼州志》為主。以上二志,均修於明初。

  (8)潮州府

  《永樂大典》卷五三四三至五三四六述潮州府,共4卷,分25目又64小目。今存五三四三、五三四五兩卷,有建置沿革、分野、至到、歸附始末、風俗形勝、氣候、城池、校場、營寨、橋梁、壇場、戶口、田賦、稅課、土產、土貢、官制、公署、學校、貢院、祠廟、書院、古蹟(以上卷五三四三),文章(卷五三四五),共24目。徵引方志主要是宋《三陽志》、元《三陽圖志》和明《圖經志》

112

。潮州學者陳香白先生以這兩卷佚文為主,兼輯散見《永樂大典》其他韻目和潮州舊志中的佚文,纂成《潮州三陽志輯稿》和《潮州三陽圖志輯稿》,1989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9)長沙府

  《永樂大典》卷五七五二至五七七○述長沙府,有19卷,類目不詳。今存最後兩卷,為詩文、祥異兩類。徵引有《古羅志》、《江陰志》和《湘潭志》。

  (10)九江府

  《永樂大典》卷六六八九至六七○七述九江府,共19卷,分目不詳。今存六六九七至六七○一5卷。有碑碣、文籍、文辭、祠祀、宮觀、寺院、庵巖、神廟、祠堂、古蹟、人物、名宦、耆舊13目。以徵録南宋端平時成書的《江州志》為主,兼引明初所修《九江府志》、《九江志》。

  (11)杭州府

  《永樂大典》卷七五五二至七六○三述杭州府,共52卷,分目無考。今存末兩卷,有湖山勝概、歌館、食具、小經紀、諸色伎藝人、錢塘、祥異、考證、人物9目。前六目分別輯自《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勝錄》,標目亦出這兩部書;後三目徵引有宋《淳祐臨安志》、《咸淳臨安志》和明《杭州府志》。其中,成書於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的《淳祐臨安志》有殘本流傳,存卷五至十,清人胡敬據所見《永樂大典》進行過輯佚,但輯本也只存寺觀、祠廟二目;成書於明洪武十年前後的《杭州府志》,今僅見於《永樂大典》③。

  (12)汀州府

  《永樂大典》卷七八八九至七八九五述汀州府,共7卷,皆傳世。卷首無目,卷中列目有建置沿革、至到、城池、坊里墟市、橋梁、風俗形勝、戶口、賦稅、供貢、土產、山川、亭館、

113

祠廟、寺觀、衙門、廨舍、倉場庫務、郵驛、學校、貢院、管寨、古蹟、郡縣官題名、名宦、進士題名、武將、遺逸正烈、仙佛、道釋、叢錄、題詠31目。除“衙門”載元人所撰《江浙須知》外,其餘類目俱録成書於南宋開慶元年(1259)的《臨汀志》,這也是現存《永樂大典》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宋代方志④。

  (13)紹興府

  《永樂大典》卷七九六三至七九八三述紹興府,共21卷,分為26目。今存首卷,有府縣圖、建置沿革、至到3目。引録方志以宋《會稽志》、明《紹興府志)為主,僅“建置沿革”引《會稽續志》一條,為該志之序。

  (14)南寧府

  《永樂大典》卷八五○六至八五一一述南寧府,共6卷,分21目。今存前兩卷,有府縣圖、建置沿革、至到、城郭、風俗形勝、戶口、賦稅、土產8目,自山川以下13目不傳。考卷中所引,有宋代方志四種:《邕州志》、《重修邕州志》、《建武志》、《橫州志》;元代方志一種:《橫州路志》;明代方志兩種:《南寧志》、《南寧府志)。

  (15)衡州府

  《永樂大典》卷八六三九至八六五七述衡州府,共19卷,分目不詳。今存八六四七、八六四八兩卷,有郡守、僚屬、縣令、仙釋、韶書、文祠、碑碣、雜記、拾遺9目。徵錄方志有《圖經志》和《衡州府志》。

  (16)撫州府

  《永樂大典》卷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九述撫州府,共21卷,分為26目。今存前兩卷,有建置沿革、分野、疆界、城池、至到、坊巷、府治、統屬、廟祠、官制、兵防、風俗、古蹟、古器15目。其中古器不見於卷首分目。徵引方志主要是宋《臨川志》和明《撫州府志》

114

  (17)廣州府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五至一一九一五述廣州府,共11卷。這11卷原本已佚,清光緒間,文廷式輯得前三卷,有建置沿革、道里、城池、橋梁、關津、坊里、風俗形勢、氣候、課利、土產11目。徵引有成書於宋元的《南海志》、《湟川志》和明《圖經志》。

  《永樂大典》中尚還保存的府州字目對於了解和研究這些地區的歷史文化、地理風俗,考校和輯補當地文獻極具價值,因而,大化書局曾影印出版《永樂大典地方志叢刊》四冊,除收錄了以上17府州,還收錄卷七七○一南京、卷九五六一河南布政司兩卷。

  2.在其他字目中徵引方志

  《永樂大典》的編纂者除了在府州字目分類徵引本轄域歷代所修志書外,在其他字目中,編纂者也廣徵博採各時期、各地區方志中的相關記載。特別是在以下一些字目中,引述方志甚眾。

  (1)湖

  《永樂大典》卷二二六○至二二七一記錄湖名,共12卷,今僅缺二二六八、二二六九兩卷,湖名一至八、十一、十二俱全。這10卷 記錄各地湖泊近千個,以徵録方志、詩文集為主。一些橫貫數府州的較大湖泊,或不同府州有同名湖泊,亦一一摘引其記載。太湖分別引《蘇州府志》、《宜興風土 舊志》、《烏程志》、《常州府志》、《揚州志》,鄱陽湖引有《鄱陽志》、《饒州府志》、《南康府志》,東湖引有《赤城志》、《清源志》、《豫章志》、《宜 春志》、《衡陽志》、《長沙府志》、《瓊州府圖經志》、《欽州寧越志》、《建康志》,均為本地之東湖。西湖也如此,杭州西湖引《杭州府志》,福建西湖引 《三山志》。

  (2)齋

115

  《永樂大典》卷二五二五至二五四二記錄齋名,共18卷,今存二五三五至二五四○6卷,為齋名十一至十六。有齋名近400個, 引述詩文集為主,也有不少方志記述。存齋引《臨川志》,敬簡齋引《邵陽志》,愧陶齋引《山陽縣志》,民為心齋引《臨川志》,歸去來齋引《湘潭志》。各地所 建同名齋舍,引有多種方志,如無倦齋依次引述《番陽志》、《安福志》、《黃州志》,畫舫齋引有《武康縣志》、《東郡志》和《滑縣志》。

  (3)臺

  《永樂大典》卷二五九○至二六○四記錄臺名,共15卷,今存二六○三、二六○四兩卷,為臺名十四至十五。錄臺名266個,多依方志記載。除此二卷古蹟類臺名之外,卷六○六五晉臺、鑾臺、麟臺、桓臺、瓊臺、滑臺,卷六○六六漕臺也引有《濟南府志》、《合肥郡志》等志書。

  (4)門

  《永樂大典》卷三五二五至三五二七記錄門名,共3卷,今俱存。録門名196個, 其中譙門、斗門、廟門和各種稱謂的城門,各府州縣無不備具,因而方志中的相關記載也就成為主要徵引對象。其中,以《杭州府志》、《溫州郡志》述其府縣水門 較為詳盡。此外,在門字目其他辭條中也間引方志,如“宋氏義門”、“鄭氏義門”引有《瑞州府志》,“陳氏義門”、“許氏義門”引有《江州圖經》,“裘氏義 門”、“胡氏義門”引有《豫章續志》,“晉氏義門”引有《平陽志》。

  (5)村

  《永樂大典》卷三五七九至三五八○記録村名,共2卷,今皆存。記錄村名近200個,引書以《元一統志》和各地方志居多。如引《都梁志》有杏花村,引《溫州府志》有芙蓉村,引《相臺志》有合澗村、貧兒村,引《新安志》有舒村、吳村。

  (6)堂

116

  《永樂大典》卷七二一五至七二七九記録堂名,共65卷,今存七二三七至七二四二6卷, 為堂名二十三至二十八。舉列數百個堂名,也徵録了許多方志記載。如八賢堂引《藤州志》、《廣州志》、《南海志》、《潮州三陽志》,群賢堂引《澧陽志》,眾 賢堂引《鎮江志》,希賢堂、寬民堂引《延祐新安後續志》,愛民堂、泰民堂、仁政堂引《杭州府志》,六老堂引《南康志》,二友堂引《吉州郡志》,安民堂引 《平陽志》,宗老堂引《羅山志》。

  (7)倉

  《永樂大典》卷七五○六至七五一八為倉字目,共13卷, 今僅缺七五○八、七五○九兩卷。諸州倉引有《應天府志》、《建安志》、《柳江志》、《新昌志》《(連)桂州志》、《江寧縣志》、《新涂縣志》、《鳳陽圖經 志》、《吉水志》等,敖倉引有《河南志》,龍首倉、石頭倉、古苑倉均引《建康志》,舉子倉引有《桂陽志》、《建安志》、《臨汀志》,貢士倉引《連桂州 志》,濟民倉引《松江郡志》,濟平倉引《寶祐濡須志》,廣積倉引有《紹慶志》、《杭州府志》、《南昌府圖經志》、《瓊州府圖經志》、《雷州府雷陽志》、 《雷州府圖經志》,廣盈倉引有《河間府志》、《保定府志》、《彰德府林縣志》、《太原府志》、《慶遠志》、《九江府志》、《陸安州志》、《衡州府志》,豐 裕倉引有《析津志》、《廬州府合肥縣志》、《桂陽府志》,豐衍倉引有《惠州府龍川志》。

  (8)城

  《永樂大典》卷八○六二至八一一○記錄城名,共49卷, 今存八○八九至八○九三卷,爲城名二十八至三十二。另外卷八○九四城名三十三殘存第十一頁。記錄城名數百個,基本以歷代地理總志和方志的記載為據。各卷城 名的排列,大致按照地區,如卷八○八九、八○九○兩卷列舉近百個城俱在西北地區,引録方志除《太平寰宇記》、《郡縣志》、《元一統志》外,或是《陝西 志》,或是《長安志》、《類編長安志》。八○九一至八○九三舉列的城

117

, 差不多都在江西,引述方志主要為《南昌府圖經志》、《豫章志》、《建昌府圖經志》、《九江志》、《江 州圖經志》、《臨江志》、《南康志》、《瑞陽志》、《吉安志》、《廬陵志》、《贛州府圖經志》、《南安志》、《饒州府志》、《鄱陽志》、《廣信府志》等。 卷八○九四殘頁只有荊州府城、江陵城兩個城名,分別引《荊州府圖經志》和宋《郡縣志》。

  (9)巖

  《永樂大典》卷九七六三至九七七四為巖字目,共12卷,今存九七六三至九七六六4卷,為巖事韻一至四。錄各地巖名274個。引述各府州方志為主。

  (10)嶺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七八至一一九八二記錄嶺名,共5卷,今存一一九八○至一一九八一兩卷,為嶺名三至四。記錄各地嶺名600多個。也以引述各府州方志為主,但都非常簡略,一般僅述嶺的地理方位。如挂車嶺引《安慶府志》:“在桐城縣西四十里。舊有挂車鎮,而鎮有此嶺。”此兩卷徵引方志凡102種,目錄學家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子部類書類列有全部書名⑤。

  (11)洞

  《永樂大典》卷一三○六一至一三○七五記錄洞名,共15卷,今存一三○七四至一三○七五兩卷,為洞名十四至十五。記録各地洞名130個。 引述有地理總志、方志和詩文集、筆記。其間,同名不同地的洞名,引有多種方志,如石門洞、玉華洞等。較為珍貴的是卷一三○七四引《房山縣志》對石經洞的記 述:“石經洞在北京順天府涿州房山縣城西南六十里雲居寺東,有峰曰小西天,其上有八洞。隋沙門靜琬者,發願以石鎸《華嚴》、《涅槃》諸經,至唐經成,閼於 石洞,人不可見。”

  (12)寺

  《永樂大典》卷一三七四一至一三八二八記述僧寺,共88

118

,今存一三八二二至一三八二四3卷,為僧寺八十二至八十四。僧寺與城名相似,按地區排列,此三卷僧寺大都在河南,列名近200個,中州一些著名寺院如正始寺、景寧寺、開封相國寺、少林寺均在其間,引述以《洛陽伽藍記》居多,也有相當數量的河南方志,如《洛陽志》、《開封府志》、《河南府圖經志》、《相臺志》、《續相臺志》、《南陽志》等。

  (13)局

  《永樂大典》卷一九七七八至一九七八二記諸局沿革,共5卷,今存最後一卷。記述有利民局、裕民局、慈幼局等100餘個以局為名的官府機構,引述本之正史和方志。其中,慈幼局(引《建康志》、《寶慶府志》、《邵陽志》、《江陰志》、《寶祐濡須志》)、義濟局(引《武陵續志》)、撩造會子局(引《宣城志》)、柴炭局和異樣毛子局(引《析津志》)的記載頗有價值。

  除上述13個字目,在姓氏類字目和陂名、樹名、竹名、屯田、社稷、郡縣學、夢、像、雜錄諸僧等字目中也保存有一些方志佚文。

  通過對現存797卷《永樂大典》的全面考察,筆者共檢得宋、元、明初方志佚文約5411條(不包括輿地總志),明確記錄的方志書名約900個,去其重復,約得志書780種。這些方志,基本都是宋元明初所修。據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點核,宋代編修方志不下600種,包括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幾部方志在內,傳世僅29種;元代編修的方志,也在140種以上,傳世僅15種;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統計,明代傳世方志近千種,但編纂於永樂以前的志書不過幾十種。因而《永樂大典》中保存的尚能見到佚文的這780種方志本身就是記錄中國方志發展史的一筆重要財富。以往我們只能在明正統間楊士奇所編《文淵閣書目》卷四舊志中,見到那些早已經失傳的方志名目,現在我們可以按名索文,在《永樂大典》中一窺其風貌。例如常州早期志書

119

,傳世只有一部《咸淳毗陵志》,在《永樂大典》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大德毗陵志》、《泰定毗陵志》、《洪武毗陵志》和《常州府志》⑥。

  這些方志詳略不一,多數只有一、兩條,但也有些條目和內容較多,具有輯佚和校勘價值,如《赤城志》(46條)、《蒼梧志》(45條)、《容州志》(53條)、《鬱林志》(74條)、《長安志》(67條)、《長沙府志》(77條)、《撫州府志》(36條)、《古藤志》(60條)、《杭州府志》(45條)、《建康志》(32條)、《江州志》(41條)、《澧陽志》(29條)、《遼州志》(45條)、《臨江志》(22條)、《南海志》(84條)、《南康志》(22條)、《南雄路志》(93條)、《南雄郡志》(26條)、《鄱陽志》(34條)、《饒州府志》(157條)、《陝西志》(25條)、《紹興志》(35條)、《紹興府志》(40條)、《蘇州府志》(62條)、《太原志》(294條)、《維揚志》(35條)、《溫州府志》(48條)、《吳興志》(110條)、《吳興續志》(134條)、《武昌府志》(46條)、《武陵圖經》(39條)、《相臺志》(51條)、《新安志》(30條)、《宜春志》(27條)、《延平志》(28條)、《延平府志》(26條)、《豫章志》(25條)、《豫章續志》(24條)、《雲南志》(51條)、《昭潭志》(21條)、《鎮江志》(38條)、《臨川志》(97條)、《臨汀志》(63條)、《莆陽志》(24條)、《清源志》(22條)、《清漳志》(30條)、《建安志》(46條)、《瑞陽志》(27條)、《濡須志》(23條)等。

  此外,在清人輯錄和考校其他典籍時,也間或徵引他們自《永樂大典》輯出的方志材料。徐松《登科記考》引《永樂大典》方志22147條,《唐兩京城坊考》引《河南志》37條,《洛陽志》4條。徐松借編《全唐文》,輯出久已失傳的《宋會要》,現存《宋會要輯稿》中也竄入不少方志佚文。如禮二○之一三四録有《臨汀志》,選舉九之二四錄有《韶州府曲江志》1條,崇儒七之六一至六二、七之六八錄有《維揚志》2條,方域六之三八録有《續東陽志》1

120

,食貨五九之二二録有《咸淳毗陵志》1條,食貨三二之三二至三三錄撫州務稅課,標題為“宋朝會要所載”,輯校者注云:“撫州志引”。這些佚文雖然不多,也很零散,但對輯考《永樂大典》方志也是可資利用的材料。

三、《永樂大典》方志的輯佚價值

  《永樂大典》引録的方志,雖多零章片簡,但對於研究古代經濟文化、地理民俗,對於了解方志學發展變遷,仍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價值。特別是為校勘和輯補傳世方志,提供了重要依據。

  1.對傳世宋元方志的校勘和輯補

  傳世宋元方志,多有殘缺。如著名的臨安三志,無一完整,《乾道臨安志》15卷,今存前3卷,《淳祐臨安志》52卷,今存卷五至十,《咸淳臨安志》100卷,今存96卷,其中卷六四本已佚失,存卷乃道光十年(1830)重刻時,黃士珣據《夢粱錄》和《成化杭州府志》補輯而成。《永樂大典》卷八○二四“成及”條引《咸淳臨安志》,恰為該書佚失的卷六四唐及五代人物的內容之一⑦。

  《嘉泰會稽志》20卷,《寶慶會稽續志》8卷,是南宋人纂修的兩種紹興方志,傳世有明正德五年(1507)刻本。以《永樂大典》徵錄兩志佚文校之,卷七五六一麥倉、卷七二三七賢牧堂、卷二二六六津湖、卷二二七一前屬湖四條不見於《嘉泰志》,卷一四五三七仙樹條未載《寶慶續志》。佚文見於兩志者,也有個別文字出入⑧。

  《咸淳毗陵志》30卷,是南宋末常州方志,傳世宋刻本(存卷七至一九,二四)原為皕宋樓主人陸心源藏,現在日本靜嘉堂文庫;明初刻本(存卷一至十,二一至三十,另配清抄本卷一一至一九)藏國家圖書館。通行本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趙懷玉刻李兆洛校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