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March 23, 2008

381

開國臣傳十三卷 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朱國禎撰。國禎有《大政記》,已著錄。先是李贄著《藏書》,論列開國功臣,多訾議失當。王世貞《史 料》一書,稍為信史。是書頗辨溫陵、弇州二家之誤,至何喬新《名山藏》等書,間亦採掇。其于岐陽宋穎等傳,尤考核精當。惟意主博收,不免冗濫;至以隱逸孝 子,并列開國之臣,尤不倫矣。

  (史部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二)

按:國禎又著有《遜國臣傳》(見後)、《大事記》。《大事記》見《清代禁燬書目‧軍機處奏准全燬書目》(下簡稱《軍機處目》)。《開國臣傳》、《遜國臣傳》均不見著錄。

遜國臣傳五卷 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朱國禎撰。是書先列徐輝祖、常昇二人于卷首,下至方孝孺諸人,人為一傳,而河西佣補鍋匠之屬,亦附 卷末。其中多有王世貞、鄭曉諸人之論。前有國禎自序。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舉革除諸書至數十種,而未及是書,殆偶失之眉睫前耶?其論程濟術數之精,謂濟為 朝邑教諭,瞬息行數千里,奉建文乘雲絕頂,佛國仙都在跬步間。又載濟在徐州禳碑之事,皆稗官小說傳聞荒謬之談,恐不足以傳信也。

  (史部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二)

五朝三楚文獻錄十六卷 湖北巡撫採進本

  國朝高世泰撰。世泰,字彙旃,無錫人,前明崇禎丁丑進士,官湖廣提學副使。是書成于崇禎癸未,即其督 學時所編。以《湖廣總志》、《楚紀》、《楚史》、《楚寶》諸書所載人物,止于嘉靖以前,因博采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五朝,分理學、人物、孝友、忠 貞、經濟、清介、文學、吏治、武烈、隱逸、潛德、女節、期頤、方技、方外、流寓、名宦十六門。(應為十七門,原稿本如此。——編者)人各為傳,其有奏疏論 著可採者,亦略載傳中。然世泰為高攀龍族子,不免沿東林聲氣之餘波,未盡消除門戶,況以當代之人,著當代之史,猶未盡論定之時,亦不足徵信也。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三)

 按:《全燬書目》著錄,作《三楚文獻錄》。世泰尚撰有《紫陽通志錄四卷》,

382

儒家類存目三著錄。稱“世泰有《五朝三楚文獻錄》,已著錄”。可知此本銷毀在後,忘將‘已著錄’刪去。

松陵文獻十五卷 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潘檉章撰。檉章,字聖木,桐鄉諸生,後居韭溪,遂為吳江人。吳江舊有莫、徐二志,莫志詳而體裁未 備,徐志簡而疏漏為多。自嘉靖迄明末,百餘年間,曠無紀述。檉章之為是書,文以錄時人之詩文,獻以紀先賢之事跡。詩文未及成集,此編其所錄事跡也,分人 物、官師二類。嘉靖以前,因徐、莫二志,多所補正;嘉靖以後,一百二十餘傳,則檉章所自撰云。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三

 按:清康熙間遂初堂刻本。《全燬書目》著錄。

三續表忠記八卷 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趙吉士撰。是編以補前續所未備,其泛濫與前編等。夫欲為殉難死國者立傳,則郭正域、李三才等不能預;為正色立朝、不阿時好者立傳,則又不止是數人矣,此所謂進退無據也。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三

按:不見著錄。吉士有《二續表忠記》、《寄園寄所寄》。前者見《全燬書目》著錄,後者見《清代禁燬書目‧安徽撫院閔咨會禁書》二十五種內,題“悖逆誕妄,語多狂吠”。

北學編四卷 大理寺卿尹嘉銓刻本

  國朝魏一鼇撰,尹會一續修。一鼇,號蓮陸,清苑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泗州知州。會一有《洛學續 編),已著錄。是編所錄皆自漢以來儒家之隸籍今畿輔者。一鼇原編止子明。凡漢董仲舒、毛萇、盧植,唐孔穎達、李翱,宋邵雍、劉安世、劉安禮,金高仲振,元 劉因、安熙,竇默、蘇天爵、董朴,巴顏師聖(原本作伯顏師聖,今據元國語解改正)、王恂、王結,明黃潤玉、秦亨、貿欽、王崇慶、劉誠、蔡靉、李天麟、宋學 道、趙南星、魏大成、鹿善繼、朱之馮、金鉉三十人。附錄宋邵伯溫、周長儒,元林起宗、王綱、劉吳、梁至剛,明李伸、張紹烈、劉伯瑲、王宗一八人。(應為十 人,原稿本如此。——編者)會一增入漢韓嬰、晉束晳、北魏劉獻之、明楊繼盛四人。其國朝孫奇逢

383

、杜越、王余佑、刁包、魏象樞、陳浵、張溍、魏一鼇、張烈、顏元,李塨、王源、馮濂十三人,則會一所續也。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三

按: 《清代禁燬書目‧軍機處奏准抽燬書目》著錄,題“係魏一鼇輯,此本內有尹嘉銓序,應摘毀”。據清代 文字獄檔等書,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以尹嘉銓遣子齎表赴行在,為其父會一請謚,且乞從祀文廟,行為狂悖,交部治罪。旋查辦其財產,發見其父子著作九十三種中, 均有悖逆語句。最著者如嘉銓“朋黨說”,有“朋黨之說起,而父師之教衰,君亦安能獨尊于上哉?”及“為帝者師”之句。高宗以朋黨為自古大患,世宗曾撰《朋 黨論》以訓諭群臣,而嘉銓反以朋黨為是,顯悖御製。獄成,嘉銓論絞立決。以下凡有尹會一著作均被焚燬。

靖海編八卷 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錢人楷編。人楷,寧波人。此編乃其為寧紹海防道副使向鼎所輯德政頌也。鼎,字六神,涪州人,天啟乙丑進士,崇禎間,備兵寧波。其門生屬吏,各為碑記歌頌詩賦以美之,人楷因為匯編成帙。

  史部傳記類存耳六、卷六十四

按:《全燬書目》著錄。

春秋貫玉四卷 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顏鯨撰。鯨,字應雷,慈溪人,嘉靖丙辰進士,官至湖廣按察司副使,忤張居正,降山東布政司參議,終 于太僕寺卿。事跡具《明史》本傳。是書以左氏傳博記錯陳,因取江夏進士劉用熙《左傳類解》互相參校,別周魯與列國之事,各以類次為之標目,而排比聯綴之, 故取《周禮》弁師注,繅采貫玉之義以名其書。鯨面折貴幸,氣節震一世,海瑞至以異才荐于朝,其丰采可想。是書體例繁碎,殊無可觀。所列世系,以周冠列國, 而又以孔子冠周,亦仍沿用熙之謬例,弗能改也

  史部史抄類存目、卷六十五

按: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刻本。北京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山大學圖書館。吉林師範大學圖書館均入藏。

384

左傳經世十卷 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魏禧撰。禧,字冰叔,寧都人。是書採錄《左傳》事跡,可為法戒者,略取杜預、林堯叟之注,詮釋字 句。每篇之末,綴以評語,雜採諸說,亦斷以己見。其大旨不主解經,不主論文,惟主於推論成敗,考辨得失,故目曰經世。禧兄弟之學,出於王守仁,故平生著作 喜談世事,期於坐言起行。然其兄魏祥,一出而說山賊,遽為所害。儒生而談經濟,亦安可視為易易乎!

史部史鈔類存目、卷六十五

閩小紀二卷 大學士英廉購進本

  國朝周亮工撰。亮工,字元亮,號櫟園,祥符人,前明崇禎庚辰進士,授濰縣知縣,入國朝,官至戶部右侍 郎,終於江南督糧道。是編乃其官福建布政使時所作,多述其地物產民風,亦兼及遺聞瑣事與詩話之類。敘述頗為雅令,時時參以議論,亦有名儁之風,多可以為談 助。其中如辨李騏、馬鐸無同母事;倒挂鳥非桐花鳳;《金鳳傳》為明末徐熥偽托;考亭乃黃氏亭名,非朱子之號;蠻鼓洋為鞔鼓之訛;李白僧伽歌與神僧傳、李邕 碑皆不相符;楊慎石■賦,由誤解江淹“紫虈春而發華’之語,亦頗有考證。惟解韋莊“上相閑分白打錢”以為徒手相搏,未免強作解事耳。其中閩酒、朱竹諸條, 與所作《因樹屋書影》彼此複出。蓋興到即書,偶然未檢。然在近代說部之中,固為雅馴可觀矣。書中所記,不名一格,宜入於雜家。而

  自始至末,皆談閩事,究為方志之支流,故附之地理類焉。

  史部地理類三、卷七十

按: 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以後,使臣奉上諭對四庫全書重加復檢,發現有違礙字句及悖謬之處甚多,除李清等人 著作外,周亮工《讀畫錄》、《印人傳》、《書影》等書均被簽出。一九二七年,王重民先生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曾發見《閔小記》等十一種被禁燬圖書之提要,並 印入《四庫抽燬書提要稿》,經比對,小有出入。

柳邊紀略五卷 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楊賓撰。賓,字可師,又字耕夫,自號大瓢山人,山陰人。康熙初,賓父坐獄

385

, 徙寧古塔。越二十年,賓出塞省視,因記其道途所聞見,以成是書。前四卷記山海關外山川形勢、驛站遠 近,與夫物產地宜、民情土俗,敘述極為詳悉,詞亦簡雅;自義州以東,皆插柳界中外,故題其書曰柳邊,於金,遼、元三朝古跡,考證辨論,頗為典核。第四卷 末,羅索(原作婁室,今改正。)碑文,為自來考金石者所未及,蓋身歷其地,與前代傳聞者不同,惟舊無刊本,輾轉傳寫,不免稍訛缺耳。第五卷,為賓往來所作 詩,雖相其詞格,尚未足自名一家,而道途所詠,與書中所記,可以互相發明,舊附書末,共為一編,今亦仍並存之,資參考焉。

史部地理類三、卷七十

按:不見著錄。

四鎮三關志 無卷數 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劉效祖撰。效祖,字仲修,號念庵,濱州人,嘉靖庚戌進士,官至陝西按察司副使。是書作於萬歷二年, 成於四年,蓋薊遼總督劉應節等屬效祖創修者也。其例以四鎮為經,而以建置、形勝、軍旅、糧餉、騎乘、經略,制疏、職官諸目為緯。諸目之中,又各分子目,凡 三十。四鎮者,曰薊,曰昌、曰真保,曰遼東。三關者,居庸、紫荊、山海也。

  史部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五

按:明萬歷四年(1576)刻本。《清代禁燬書目‧抽燬書目》著錄,題“查《四鎮三關志》,係明劉效祖等撰,書成於萬歷初年,其第十卷夷部,語多誣謬,應請抽毀”。

海防纂要十三卷 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王在晉撰。在晉,字明初,太倉人,萬歷壬辰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事跡附見《明史‧王洽傳》。其書專 為備倭而作,分十六總類:一曰山海輿地圖,二曰沿海事宜,三曰外國考及程途針路,四曰朝貢通考,五曰朝鮮復國經略,六日禦倭方略,七曰船器攻圍法,八曰經 略事宜,九曰大捷考,十曰獲夷紀略,十一曰行軍法令,十二曰功令,十三曰祭禱,十四曰醫藥,十五曰選日,十六曰占驗。體例頗為龐雜。

  史郎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五

 按:明萬歷十一年(1583)刻本。《清代禁燬書目‧全燬書目》、《清代禁燬書目.蘇撫部院楊扎知蘇局奏繳新書十四種》著錄

386

呂語集粹四卷 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國朝尹會一編。會一有《洛學續編》,已著錄。此本乃會一為河南巡撫時,取呂坤《呻吟語》,摘其精要,別刻以行。

  子部儒家類存目二

按:不見著錄。《洛學編》為清湯斌撰,尹會一補輯,因文字獄,所有關於會一的文字均被刪去。《洛學續編》後此銷毀。

□□□□

  國朝尹會一撰。會一有《洛學續編》,已著錄。是編乃其門人王擊瑲校刊,皆會一與其師友講學之語。上卷 載師事者六人:曰靜軒者,大學士孫嘉淦也;曰蓮宇者,大學士陳世倌也;曰東軒者,大學士高斌也;曰用方者,漕運總督顧琮也;曰濟齋者,簡親王德沛也;曰望 溪者,原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賜翰林院待講方苞也。下卷載長事者六人:曰己山者,編修王步青也;曰榕門者,大學士陳宏謀也;曰玉圃者,常鎮道黃叔璥也; 曰湖邨者,禮部尚書王安國也;曰白石者,南樂布衣張珂也;曰舜山者,陽湖布衣是鏡也。是書本會一所自記;而卷中皆稱會一為先生,蓋校刊之時,其門人所追書 耳。

  子部儒家類存目四

按:因缺頁,書名無法查知。此本似也不見著錄。

古今兵鑒三十五卷 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鄭璧撰。璧,字子良,內江人。是書成於萬歷戊午,凡三十二類,皆略舉史事以實之,大抵議論多而精要少。

  予部兵家類存目

 按: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刻本。《清代禁燬書目‧全燬書目》著錄。《清代禁書知見錄》作三十二卷。

通元五星論 無卷數 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舊本題唐張果撰。果事跡具《新唐書‧方技傳》。其序稱果生堯之丙子,至唐猶存

387

, 玄宗召試其術,賜號通元先生。蓋剿明皇襍錄之說,不足信,亦不足辨。然小說但稱果多神怪,不言其能知 祿命,獨是編以五星推命之學,依托于果,術者遂以果老五星自名一家。考韓愈作李虛中墓志,稱其推命,尚止用年月日,不用時,則開元、天寶之間,且無八字, 似不應有五星。然王充《論衡》,稱天施氣而眾星布精,天所施氣,而眾星之氣在其中矣,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得貴則貴,得賤則賤,貴或秩有高下,富或資有 多少,皆星位尊卑大小之所授也,是漢末已以星位言祿命。又韓愈三星行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杜牧自作墓志銘曰,余生于角星,昴畢于 角為第八宮,曰病厄宮,亦曰八殺宮,土星在焉,火星繼木星,工楊唏曰,木在張于角為第十一福德宮,木為福德,大君子救于其旁,無虞也,余曰,自湖守不周 歲,遷舍人,木還福于角足矣,土火還死于角,宜哉。是唐時實以五星宮度推休咎,其托名于果,亦有所因爾。此本莫知所從來,題元主簿鄭希誠注釋,並附補遺于 後,亦不知果有希誠其人否?然世所傳五星之書,以此為鼻祖,自天官五星出,而宗果老者,往往不及天官之驗。據理而論,化氣當從天官,正氣宜從果老,二家之 術,亦可互考,其論星度乘除生克,及兼取值年神煞,亦未可盡廢,惟躔次皆用溪口歷,古法疏舛,在今已多不確,則不宜株守耳。

子部術數類二

按:不見著錄。

瓊琯集十二卷 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葛長庚撰。長庚有《道德寶章》,已著錄。其平生以丹術著名,詩文特偶然間作,故《宋史‧藝文志》不 載其集。此本乃明萬歷中何繼高所補輯,前有繼高序云:“予游臨江得傳真人洞真雷法之書,而臨之閤皂玉笥二名勝,則真人游寓最久之處,序記詩歌為多。因窮搜 廣訪,凡散見于志籍者,會為一帙,蓋亦傳丹術者之所編,故集中多煉形服餌之說。疑亦有羽流依托之作,雜于其間,真贗蓋不可考。”厲鶚《宋詩紀事》,引長庚 諸詩,則題曰《海瓊集》,今未見其本,莫詳為一為二也。集首又有事實一篇,謂長庚生于紹熙甲寅,紹定己丑冬,或傳解化于旴江,嘗有詩云:“待我年當三十 六,青雲白鶴是歸期”,以歲計之,似若符節,逾年人皆見于隴蜀云云。蓋長庚與劉克莊同時,克莊作王隱君《六學九書》序,稱所見丹家四人

388

,鄒子益不登七十,曾景建黃天谷僅六十,白玉蟾夭死,故其徒陰解其說也。其詩多不入格,如《登樓秋望》一首,“淮岸漁家淡欲無”句,頗有思致,而出句云“漢陽草樹看來短”,則蹇拙不復成語,蓋聰明多而學力少也。姑存備方外之一家云爾。

  集部別集類十六

蓄齋初集十六卷二集十卷 湖北巡撫採進本

  國朝黃中堅撰。中堅,字震生,吳縣人。初集為中堅所自編,凡文十二卷,詩及詩餘二卷。二集為其孫夢協 所編,皆文而無詩。中堅聲譽不著,然其文大體似蘇軾,縱橫出入,無時文媕婀之習。其學問頗有根柢,多所引據考證,非徒恃博辨,游談無根。其持論不務過高, 多切實而通達,在近代文人中,猶戛戛獨造,自為一家者。集首有冷士嵋序,稱其少負文名,志期遠大,有不可一世意,中歲遭無妄,歷艱危憂患幾十年所,雖困于 時,然年未艾,即以明經薦,人勸之仕,謝不應,齋心古學,惟以著述自娛云云。蓋嘗為諸生,而以事見褫,後乃辨復,以歲貢終也。

    集部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三

按:此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未予收錄。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有清康熙、乾隆間黃氏棣華堂刻本,復旦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均存初集一至十二卷。

笠洲文集十卷 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瞿源洙撰。源洙,字時夏,荊溪人。雍正甲辰副榜貢生,授當塗縣教諭,未任而卒。源洙為儲大文之 甥,是集前有大文序,然第七卷中有大文小傳,第九卷中有大文行述,則又定于大文既沒後矣。源洙篤志力學,至年七十餘,卒不得一第以死,故其雜著小品,如 《佣說》之類,往往有抑鬱感慨之氣。其封建郡縣諸論,反复曲折,言之成理,而古今勢異,究為紙上之談。其治河論,欲仿古溝洫之制,于田間多開渠道以分殺水 勢,不知黃流漲溢,豈區區溪壑所能容,亦不免書生之見。然其文博辨縱橫,大抵沉浸于蘇氏父子,而神與之化,其抉摘古人,善於求間,亦全從蘇得法。若其舜禹 避位說,證以虞夏之都邑。敝笱載驅說,詳稽魯莊之年歲。又學兼考證,不徒以議論擅長矣。其與湯學海書曰:“僕拈題下筆時,意多而不能割

389

,行文往往散緩無力,間嘗取古人之文而熟思之,其高處在能棄,棄之也精,則出之也粹”云云,誠所謂得失自知者。雖其所作,不能一一盡符斯言,而于近代之士,亦能自樹立者矣。

    集部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三

按:此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未予收錄。山西省祁縣圖書館藏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封面題“乾隆十九年新鐫”。

春煦軒集十二卷 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王好問撰。好問,字裕卿,號西塘,樂亭人,嘉靖庚戌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是集前十卷,為賦與詩;後二卷,為詩餘,皆刻于萬歷戊寅,乃好問為御史,出按山西時也。

   集部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八

按:《清代禁燬書目‧軍機處奏准全燬書目》著錄;題“查《春煦軒集》,明王好問撰,中有指斥,應請銷毀”。《清代禁燬書目‧應繳違礙書籍各種名目》也并著錄。

玉介園存稿十八卷附錄四卷 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王叔杲撰。叔杲,字陽德,號暘谷,永嘉人,嘉靖壬戌進士,官至湖廣布政司參政。是集凡詩七卷,文十 一卷,末有附錄四卷,載誥敕及墓碑挽章,與同時投贈詩文。王世貞序稱其所至有循能聲,其詩文不規規于古。觀集中所載,多經理政務之作,而《浙江通志》亦入 之循吏傳中,蓋所長不在文章也。《明史‧藝文志》載《玉介園稿二十卷》,《千頃堂書目》亦同。此本止十八卷,然首尾完具,似非有闕,或別有續集二卷,亦未 可知也。

   集部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八

按:《全燬書目》著錄。《軍機處目》著錄,題“查《玉介園集》係明王叔杲撰,末一冊有指斥之語,應請銷毀”。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王光美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浙江玉海樓有清同治孫鏘鳴家抄本。

長水文鈔 無卷數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沈懋孝撰。懋孝,字幼真,號晴峰,平湖人,嘉靖壬戌進士,官至南京國子監司業。其文集凡有二本,一本分五帙,此本則分八帙:曰《石林蕢草》,

390

曰 《洛誦編》,曰《中秘草》,曰《滴露軒稿》,曰《淇林草》,曰《賁園草》,曰《四餘編》,曰《水雲 編》。每編皆各有序文,蓋自初仕以及歸田,隨有所作,即立一集名,刊板印行。明中葉以後類然,諸家書目所載卷數,動輒異同,蓋由于此,不但此集為然也。其 論詩則盛推李攀龍,而訾唐韓愈、宋蘇軾,已為失當。其論學謂告子杞柳之說為是,孟子性善之說為非,則非心學盛行以後,無此異說矣。

    集部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八

按: 《全燬書目》著錄二部,一為二十二本;一為十五本。《清代禁書知見錄》題“無刻書年月,約天啟間 刊”。此本全者流傳極罕,較全者僅南京圖書館入藏,題《沈司成先生集□□卷》,明萬歷刻本,存二十四卷。計《沈司成先生集》一卷,《沈幼真太史滴露軒藏 稿》一卷,《長水先生文鈔》二卷,《長水沈先生洛誦編》四卷,《長水先生石林蕢草》四卷,《長水先生四餘編》四卷,《長水先生賁園草》四卷,《長水先生水 雲緒編》四卷,共二十五冊。其它如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天津市人民圖書館、青島市博物館、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雲南大學圖書館等 僅藏有零星之本。

馬文莊集選十五卷 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馬自強撰。自強,字體乾,同州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謚文莊,事跡具《明史》本傳。《藝文志》載其集目為二十卷,其門生盛訥後序,亦稱其遺集二十卷。此本十五卷,蓋其從子協所刪汰,故名曰集選。

  詩文類多平易,惟第十一卷內,《沙苑虛賦議》一篇,言頗可採,餘皆可有可無者也。

  集部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八

按:《全燬書目》著錄。此書僅陝西省圖書館入藏,為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刻本。

許文穆公集二十卷 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許國撰。國,字維禎,歙縣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建極殿大學士,謚文穆,事跡具《明史》本傳。是編襍文十八卷,詩賦二卷,乃其從孫志才所輯。首有焦竑序,稱詩文若干篇,匯為六卷,蓋其初刻,僅得十之二三,其後搜訪增輯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