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March 27, 2008

11

  自乾隆中葉後,海內士大夫,興為漢學。(國史舊聞)

是時學風篤實,實事求是,各家著述,風起雲湧,梁啟超云:

  漢學家所樂道的是「乾嘉諸老」,因為乾隆嘉慶兩朝,漢學思想正達高潮。(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李豐楙云:

  清代學術不僅逢此千百年來之風會,包有眾美,業富理醇,甚且邁東漢跨兩宋,集條理之大成。(翁方綱及其詩論)

學風既盛,著作自豐。復以當時書院林立,藏書之富,自不待言,而在位者之崇尚學術,影響頗大。如:

  乾隆十六年三月初一日,內閣奉上諭:經,史學之根底也,會城書院聚黌庠之秀而砥礪之,尤宜示之正學,朕時巡所至,若江寧之鍾山書院,蘇州之紫陽書院,杭州之敷文書院,各賜武英殿所刊之十三經二十二史一部,資髦士稽古之學。(南巡盛典)

乾隆一則附庸風雅,倡導詩學;一則巡幸賜書,崇獎儒術,鼓勵「正學」,不遺餘力,發典籍之輝光,纂群籍之盛富,未有如乾嘉之編四庫者,郭伯恭云:

  蓋以古今數千年,宇宙數萬里,其間所有書籍雖夥,都不出四庫之目也。(四庫全書纂修考)

乾嘉之盛,其來有自,所謂冰水青藍,積漸而至,推其原因,當可溯至康熙之編古今圖書集成,有以啟之也。

12

  一圖書集成與御編詩集

  古今圖書集成,為陳夢雷所編,成於康熙四十五年,叢書舉要云:

   圖書集成共有六彙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九十部,都一萬卷,計五百七十六函,五千冊,目錄二十冊, 此書初為陳夢雷侍皇三子誠親王時所編,時在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五年書成,名為彙編六,為典三十有二,為部六千有奇,越十年進呈,賜名古今圖書集成,命儒 臣重加編校,六十年,尚未就,世宗乃命蔣廷錫督在事諸臣成之,編仍其舊,志易為典。(國史舊聞卷五十八)

其卷帙浩繁,內容詳贍,包羅萬有,康有為贊之云:

  古今圖書集成,為清代第一大書,將以軼乎宋之冊府元龜,太平御覽,文苑英華,而可與明之永樂大典,並競宏富者也。(國史舊聞引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五日康有為跋、卷五十八)

此論未免過譽,陳登原評之云:

  有為之評古今圖書集成如此,實則論其卷帙,不及大典之一半,論其內容,未如大典之存真,珠聯璧合,可競宏富,清代官修之書,往往矜誇有餘,審慎不足。(國史舊聞卷五十八)

陳氏所言,洵為確論,程登元云:

  永樂大典收羅之博,蒐采之宏,非清世一萬卷之古今圖書集成,所能望其項背也。(中國歷代典籍考第十章)

13

是書上雖未足以媲美永樂大典,下未足以等侔四庫全書,然其初非出於官修之力,而具萬卷之偉觀,其於承先啟後,光文獻之緒業,亦為不刊之貢獻也。

   蓋書籍關係學術至大,由書籍之多寡,可窺其學術之盛衰,古今圖書集成,內容包羅萬象,似與詩學無 關,然古人豈不云:「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禮記學記)博依之據,由此類書拓其視野,展其心胸,舍是書之編纂外,帝之留意典籍,纂修群書,不勝僂指,如康 熙四十九年三月初九日帝諭:

  南書房侍直大學士陳廷敬等,朕留意典籍,編定群書,比年以來如朱子全書,佩文韻府,淵鑑類函,廣群芳譜,併其餘各書,悉加修纂,次第告成。(康熙字典序)

所謂「比年以來」者,乃貫穿康熙一朝也,自康熙三十二年始,其所編定與詩學極具密切關係之書籍略有:

  康熙三十二年 御選唐詩五十二卷

  四十二年 康熙字典五十五卷

  四十五年 詠物詩選四八二卷(四八六類,一四六九○首)

  四十六年 歷代題畫詩一百二十卷

  全唐詩九百卷(採二二○○餘家,得詩四八○○○餘首)

  四十八年 四朝詩三一二卷(宋七八金二五元八一明一二八卷)

  五十年  全金詩七四卷  (清代通史二十六章)

 上述雖僅為與詩學有關者,共他書籍,則不與焉!於此亦可略窺乾嘉以前纂書之大觀

14

,以其卷帙編成,風行民間,自須一段甄陶鼓鑄,醞釀激盪之時期,而諸詩集之編纂,於詩學鼓舞,極具影響力,至於乾嘉,乃因時乘勢,水到渠成,遂開亙古未有之編書盛況也。

  乾嘉時期之編纂書籍,小自簡短篇章,大至充棟巨帙,其數量之夥,內容之豐,費時之長,人力之眾,影響之大,令人歎為觀止。其始則自御編詩集,如乾隆之崇尚詩學,作詩數萬首,高晉乃編御製詩集,號為天章云:

  竊嘗參稽經籍,見聖言之傳者,莫隆於詩。

   我皇上聰明天亶,學戀緝熙,萬機之暇,每以周情孔思,發為詩文,群臣之士無不覲日星之采,瞻川嶽之 輝,恭遇崆峒之轍,輯瑞南臨,萬乘親勤周咨旁燭,誠哉日昃不遑矣,乃翠■甫停,漏未移晷,已見璇詞奎藻,飛下慶 ,典誥鴻文亦因時宣布,蓋天縱聖神,不思 而得,麟麟乎日月之經天,洋洋乎江河之行地,有徇齊敦敏亦不能及者……

  洎夫神皐勝跡,梵宇琳宮,均蒙玉管銀鉤,親灑宸翰,被榮施而邀獎者,且遍南北三千餘里也,彼神農豐年之詠,黃帝泰素之篇,夏王岣嶁之字,以古方今,於斯為盛,臣等曩荷聖慈,俯諭奏請頒發,御製詩文集,欽遵刊布,是訓是行。(南巡聖典天章)

乾隆倡導詩學之功,君臣唱和之盛,由此可見一斑。所謂「以古方今,於斯為盛」,洵非虛美,故金兆豐云:

  乾隆一朝,承平雅頌,媲美康熙,其君賦性聰強,性善弄翰,以故天章雲爛

15

,頗能捃獵華腴,而諸臣之目營心維,孜孜於編剗之業者,亦非徒以自澤其文,而銳意文教之振興者也,高宗即位後,既以選命諸臣,編纂群籍,復自屢頒殿板欽定諸書,儲之庠序,而購求遺書之諭,又一再頒布,冀以大昌文治。(清史大綱第九章)

   乾隆編纂群籍,以其「性善弄翰」,弱冠時,即以詩文刊樂善堂集三十卷,其後又印御詩初集四十四卷, 目錄四卷,二集一百卷,目錄六卷,三集一百二十卷,目錄十二卷,四集一百二十卷,五集一百四十卷,詩集不可謂不富矣。繼而印唐宋詩醇四十七卷,欽定千叟詩 等,其有助於詩學之發展,自不待言。而自乾隆二十年始,乃大量編纂書籍,據清代通史載,共編印書籍約六千餘卷,前所述樂善堂集,御製詩文,尚不與焉!

  二編纂四庫全書

  與此同時進行之文化事業,乃光耀四海,燭照古今之四庫全書,其始也,則蒐訪天下之圖籍,以彰崇文之盛,早自乾隆六年(一七四一)正月庚午諭云:

  從古右文之治,務訪遺編,目今內庫藏書,已稱大備,但近世以來,著述日繁,如元明諸賢,以及國朝儒學,研究六經,闡明性理,潛心正學,純粹無疵者,當不乏人,雖業在名山而未登天府,著直省督撫學政,留心采訪。(四庫全書纂修考第一章)

是時非惟內庫藏書宏富,民間藏書亦燦然可觀,而以詩學名家者,其藏書之風,無以加焉。如清初主神韻說之漁洋,著古夫于亭雜錄云:

  昔有士,欲謁予,不得見,以告崑山徐司寇(乾學)司寇教以每月三五,於慈仁書攤侯之

16

,已而,果然。(程登元中國歷代典籍考引)

錢 謙益絳雲樓藏弆之富,與秀水朱彝尊曝書亭之藏書,抗衡東南,至如二老閣之獻書七百餘種,抱經樓藏書數 萬卷,知不足齋,與杭州之藏書家皆曾因獻書受賞,另如北方之藏書,江蘇之二酉齋掃葉山房,崑山江陰之藏書,不可勝舉。江浙文人之獻書,為各省之冠,故四庫 全書之編纂,私人獻書與有功焉。然乾隆編修四庫,自有其政治目的,其搜訪書籍,無不以威迫利誘之方式行之,郭伯恭云:

  其始則施之以誘掖,繼則加以獎勵,無惑乎從此以後,獻書之路大開,藏書家疑懼稍釋,所有舊藏,不復過於珍惜也,此固由於高宗故示寬大,設計誘獎,然因循搪塞,則惟各該督撫是問,亦緣地方官吏雷厲風行,派人搜訪,不復以具文相視,有以致之耳。(四庫全書纂修考第二章)

如此雷厲風行,搜書不遺餘力,自乾隆六年以還,下詔搜書,無時或已,至乾隆三十七年,歷時三十餘載,而其搜書之活動,未嘗稍懈。乾隆三十七年正月上諭:

  今內府藏書,插架不為不富,然古今著作之手,無慮數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當及時採集,彙送京師,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其令直省督撫,會同學政等通飭所屬,加意購訪。(四庫提要卷首)

乾隆三令五申,搜書訪書,所動員人力遍及全國,所搜之書,數量驚人,而編書之人力,舍搜書官員,民間藏書獻書者外,自開館至第一部書之告蕆,歷任館職者共三百六十人,故此千秋之盛業,自始即有碧波萬頃,怒濤排壑之勢,而其卷帙浩繁,包羅宏富,為古今所罕有,郭伯恭云:

17

   歷代官修書中,其能舉前人遺著,而為一總結集者,殆清之四庫全書乎!際乾隆朝國運鼎盛,威力大伸, 征服邊疆諸蠻之後,高宗發中秘之藏,廣獻書之路,網羅散逸,妙選通才,特開專館,從事纂修,歷時八稔,集書三千四百七十種,七萬九千一十八卷。……總計得 三十一萬二千九百零二冊,以數十年之歲月,成如此鉅大之工程,真歷史上所僅見者也。(四庫全書纂修考自序)

四庫書籍之宏富,誠令人嘆為觀止,然此僅限於「不背正學之典冊」而言,此亦可知編四庫全書之政治取向,且四庫編選之書偏向集部,程登元云:

  乾隆四十七年,四庫全書告成,得自永樂大典者,凡經部六十六種,史部四十一種,子部一百三十種,集部一百七十五種,共四千九百二十六卷。(中國歷代典籍考第十章)

就 四庫全書取材於永樂大典而言,集部特為豐贍,其影響詩學發達,亦為重要因素,前述「不背正學」者方為 採錄,此為選書之準的,而正學之定義則寬嚴不一,而動輒以違礙書籍視之,稍一不慎,而犯政治禁忌,陷入文網者,所在多有,輕則焚毀其書,重則身首異處,甚 者族戮全家,於乾隆文治盛美之際,不得不謂為千古恨事也。

四、焚燬群書

訪求遺書,固使典籍播其輝光,四庫開館,亦為右文之千古盛事,文淵閣記云

18

   國家荷天庥,承祐命,重熙累洽,同軌同文,所謂禮樂百年而後興,此其時也。而禮樂之興,必藉崇儒重 道,以會其條貫,儒與道,匪文莫闡,故予蒐四庫之書,非徒博右文之名,蓋如張子所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胥於是乎 繫。(四庫纂修考第六章)

其陳義不為不高,然自訪書以來,觀其所行,則未能盡如所言。而夷考共實乃借博古右文之名,以行其查禁各書之實耳,陳登原云:

  自順治以到乾隆初年,收集遺書,常常見諸功令,然興四庫書館,並非一股性質,關於前者,但博好古右文之虛名,至於四庫書館,則兼有查禁各書之作用。(國史舊聞卷五十四)

其始也,則曰訪書,以博好古崇文之名,久之,其訪書之意,乃可窺見,由訪書而禁書,其意昭然若揭:

  乾隆三十八年,嚴旨屢下,催搜遺書,高宗一則曰:「書中即有違碍字面,並無妨碍。」再則曰:「或有妄誕字句,不應留以貽惑後學者,亦不過將書燬棄,轉諭其家不必收存。」其禁書意識已逐漸顯露。(四庫纂修考第二章)

原夫清廷以異族入主中國,所恃者武力,未服漢人之心也,勝朝遺民,面對殘山賸水,難免河山故國之思,故慨然遁跡山林,絕意仕清,所在多有。

  徐枋自謂二十年不出庭戶,非故衣冠者不能登其堂,湯斌為巡撫往謁之,叩門至暮無應者,歎息而去。(清詩記事卷一)

19

遺民抗清,志意甚堅,故清廷為一統宇內,寬猛兼施,威迫利誘,至乾隆以來,雖已入清之盛世,然士大夫反清之心未減,雖未能奮干戈以抗清,終願持寸管以寫心,乾隆睹此態勢,乃不得不恩威並施,涉及前朝者,最為敏感,郭伯恭云:

   高宗詔訪遺書,編纂四庫,其政治作用,一言以蔽之,即寓禁於徵也,考其所以禁書之故,約有二端,一 曰消滅清初史事之記載也,二曰遏止漢人之反清觀念也。……洎乎勢去時非,漢人武裝盡被解除,而前明遺老,猶懷念故國,恥事奴虜,或遁跡緇流,或隱居山林, 多著書志痛,以文字洩其悲憤,其說既足以鼓起排滿反清之念,復深散布於民間,清廷最引為大患,且肆意詆毀,揭發清人之宮闈穢事,尤非清廷所能堪。觀四庫開 館之初,高宗之第一道禁書令,即注意明末清初之稗官野史,即可知其真意所在也。(四庫纂修考第一章)

禁 書之令既下,相繼燬書焚書,所禁之書,不知其是否違背正學,所燬之籍亦不知是否為狂惑民心,焚燬之標 準不一,自行其是固可知也,所謂「抵觸本朝」「悖理之書」,皆以己意而為之,多以人廢言,以人毀書,乾隆以前,於身事貳朝者,常予優容,加以利用,乾隆之 時,利用價值已失,於人則加以詆諆,於書則予以全毀,郭伯恭云:

  所謂全毀者,大抵以明亡而不死節之士為重,多以人廢言。若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諭:明季諸人書籍,詞意抵觸本朝者,自當在銷毀之列……如錢謙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復身仕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則又遁迹緇流,均以不能死節靦顏苟活

20

,乃托名勝國,妄肆狂言,其人實不足齒,其書豈可復存。(四庫纂修考第二章)

不可復存之書,即必予以焚毀,然焚毀亦非易事,故乾隆以前甚少焚書,苛嚴如雍正者亦未毀書,如:

  雍正九年諭曰:朕以為從來無悖逆之大儒,若因其人可誅而謂其書宜毀,無論毀之未必能盡,即毀之而絕無遺留,天下後世,更何所據以辯其道學之真偽乎,以故毀書之議,概未允行。(清史文讞志雍正朝)

至於乾隆則大肆搜書訪書,而焚書毀書,肆無忌憚,不復珍惜文化。故焚毀之書,盈千累萬,據統計:

  全燬書目  二千四百五十三種

  抽燬書目  四百零二種

  銷燬書版目  五十種

  銷燬石刻目  二十四種

  約計之,十餘年中所銷毀之總數,至少在十萬部左右矣!(四庫全書纂修考第二章)

所焚之書,數量驚人,摧殘文化,莫此為甚,崇古右文,豈若是乎?然天下之書,焚不勝焚,毀不勝毀,且乾隆焚燬標準,較之前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故雖其乃祖認可者,於乾隆仍視為悖逆,然祖宗之書,未便一律焚燬,不得已也,乃加以任意竄改,失其本真,如: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