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rch 31, 2008

11

  簡册之制,略如上述,茲更述帛書。帛乃絲織品,今謂之綢,本以為衣,亦用之寫書。先秦帛之長度與寬度,頗多異說。而長四丈,寬二尺二寸者,則為通常之制。王國維有釋幣一文(見王忠慤公遺書及海寧王靜庵先生遺書)云:

   案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班固以為太公所定之制,此於周秦古籍,雖無 明文,然鄭君注禮,凡射侯與衰裳之布,皆以幅二尺二寸,旁削二寸計,往往吻合。布既如此,帛亦宜然。至長四丈之說,則雜記已言之。此書所記多古事,猶當出 七十子後學之手。則視其所記者為周制,當無大誤。自漢以後,用此制者,幾二千年,雖小有出入,不害其為大同也。

帛之通制如此。寫書時,依書之長短,隨時裁截。寫畢而捲之,謂之卷。古捲字但作卷,故言圖書若干卷者,卽若干捲。後世廢卷軸為册頁,而卷之名猶存,非初誼矣。

   隋書經籍志言北朝苻姚藏書:「赤軸青紙。」又言:「煬帝卽位,祕閣之書,限寫五 十副本,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軸者,以竹木或琉璃瓷牙等為之,附著於卷之末端,俾易於舒卷者也。今傳六朝以來紙書卷子,猶 多存留原軸者(附圖三)。惟先秦帛書,已否有軸,則莫能詳矣。

   以帛寫書,或謂始於殷代,然尚無確證。據古籍記載,可以確知縑帛之用於書寫,當 在戰國之前,論語衛靈公篇有「子張書諸紳」之語可證。至戰國時代,以帛寫書,已極為普遍,墨子明鬼篇云:「故古者聖王,…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韓非 子安危篇亦云:「先王寄理於竹帛。」兩書竹帛並稱,

12

可 以為證。惟古時縑帛價昂,得之匪易。孟子屢言:「五十者可以衣帛。」以其「非帛不暖」之故。其五十歲以內之人,僅得衣葛。帛之價昂而難得,於此可見。先秦 時北方產竹頗盛,故簡書之流傳,遠多於帛書。漢志著錄之書,以卷計者,不及以篇計者之半,可證也。自後漢蔡倫造紙,於是簡書帛書漸廢;說詳後文。

四、圖書形制之演變

   竹帛為吾國之圖書,其形已略如上述。大抵自蔡倫造紙以後,竹帛之書乃漸廢。後漢 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迺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一○五)奏上 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偷用廉價之原料造紙,以代竹帛,為我國文化史上一重大發明。自是以後,其用漸廣,漢末左太沖三都賦 成,有洛陽紙貴之說,知爾時寫書者,已率用紙矣。然流俗相沿,猶以紙為不敬。北堂書鈔卷一○四引崔瑗與葛元甫書曰:「今遣送許子十卷,貧不及素,但以紙 耳。」又初學記卷二一引桓玄偽事曰:「古無紙,故用簡,非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故雖紙之發明已久,竹帛猶未卽廢也。後漢書儒林傳載獻帝西遷 時,內府之縑帛圖書,軍人取為帷囊。隋書經籍志言祕書監荀勖著新簿,「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素」。真按:疑為緗之誤! 又張懷瓘二王等書錄曰:「桓玄愛重二王,不能釋手,乃選縑素及紙,書正行之尤美者,各為一帙,常置左右。」是至晉時,尚有間用帛書者,自晉以後,其用始廢。用簡寫書

13

,自紙發明後,卽已罕見於記載。後漢書吳祐傳:「(祐)父恢為南海太守(約安帝初),…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祐諫曰,…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昔馬援以薏苡興謗,王陽以衣囊徼名,嫌疑之間,誠先賢所慎也真按:好句 真按:我的借鑑! 真按:摘要 恢 乃止。」蓋以竹簡繁重不便也。惟應制之作及官府公牘文書,尚間有寫以竹木者。後漢書陽球傳載球奏罷鴻都文學一文中有「鳥篆盈簡」、「筆不點牘」之語。晉時 戶口黃籍,尚用一尺二寸札,至晉末始廢。南史張興世傳:「宋明帝卽位,四方反叛,時臺軍據赭圻,朝廷遣吏部尚書褚彥回就赭圻行選。是役也,皆先戰授位,檄 版不供,由是有黃紙札。」是版牘之制,至劉宋猶存也。

  竹帛之書既廄,代之而興者為紙書之卷子。卷子者,實帛書之雲礽也。真按:國無!待查! 敦 煌石室所出經卷,今流傳者甚多,其書寫時代,早者自六朝,晚者迄五代、北宋。紙多黃色,質多堅厚。每行率為十七字(間有異者),每紙則二十行至三十行內 外;一紙畢,則續以另紙,以糊連接之。一卷既終,則著以軸而捲之(或無軸)。其行款是否襲自帛書,今不可知(相傳釋氏寫經,每行十七字。宋趙彥衛雲麓漫抄卷三有說)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真按:雲麓漫鈔 。而舒卷形狀,則固帛書之遺制也。

  紙多黃色者,乃以黃蘗汁浸染之故,謂之裝潢。真按:裝潢-的定義 蘗能避蠹,故以其葉之汁染紙,以免蛀蝕。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三云: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凡 打紙欲生,生則堅厚,特宜入潢。凡潢紙滅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則年久色闇也。人浸蘗熟,卽棄渣,直用純汁,費而無益。蘗熟漉汁,揚而煮之,布囊壓訖,復擣 煮之,三擣三煮,添和純汁者,費省功倍,又彌明淨。寫書經夏熱後入潢,縫不綻解。其新寫者,須以熨斗縫縫,熨而潢之。」此為最早有關潢紙法之記載。真按:潢紙法-的定義 古人有黃卷青燈之語,對此卷軸,始知其言之親切矣。

14

   於此一事應附及者,卽雌黃之用是也。吾人習聞信口雌黃之語,亦率知其義為信口批評;然能知其語源於圖書校勘者,蓋已少矣。顏氏家訓勉學篇云:「觀天下書 未徧,不得妄下雌黃。」蓋雌黃為一礦物質之顏料,與雄黃同類。古人校書,遇有誤字,因刮洗恐傷紙,貼紙又易脫,遂用雌黃塗滅誤處;然後再將改正之字,書於 所塗雌黃之上。蓋雌黃之色,與紙色相似,此猶作水彩畫者,其誤處塗以鉛粉,而更畫之也。晉王衍善談論,錯擧經籍,輒隨口改易,時謂之口中雌黃。今言信口雌 黃,實本乎此。真按:雌黃-的定義

   惟一卷之長,每至數丈,反覆誦讀,舒卷維艱。於是改為摺疊之制,其式如舊日商店 所用之摺子(附圖四)。迴環翻閱,周而復始。唐人謂之葉子,宋人稱為策子,或稱旋風葉。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下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後有葉子,其制似 今策子。凡文字有備檢用者,卷軸難數舒卷,故以葉子寫之,如吳彩鸞唐韻,李郃彩選是也。」按宋張邦基墨莊漫錄云: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裴銅傳奇載成都古仙人吳彩鸞,善書小字,嘗書唐韻鬻之,…今世間所傳唐韻,猶有旋風葉。真按:疑當作空圍! 字 畫清勁,人間往往有之。」是葉子卽旋風葉之證。又以佛典多作此裝,故又謂之梵夾本。葉德輝謂書卷摺疊之制,在晉時已通行,擧廣弘明集所引晉義熙祕閣書目, 稱書若干帙為證(見書林清話卷一書之稱本節)。其意以為凡摺疊之本始有帙,義熙祕閣書目既以帙計書,是知圖書摺疊之制,爾時已然。今按其說非是。真按:葉德輝之誤 說 文卷七:「帙,書衣也;袠,帙或从衣。」帙卽袠字。後漢書楊厚傳:「(厚祖父)春卿自殺,臨命戒其子統曰: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祕記,為漢家用,爾其修 之。」西京雜記:「劉子駿漢書一百卷,無首尾,始甲終癸為十袟,袟十卷,合為百卷。」敦煌石室所出經卷,尚多以細竹簾為帙而裹卷軸者。是自漢以來卽以帙裹 書卷。蓋卷軸既多

15

, 檢點不易,必分若干卷而以帙包之,然後易藏易檢,初不必摺疊之書始用帙也。今傳世六朝、隋、唐所寫經籍,數在萬卷以上,初未聞有作摺疊裝者;倘晉時已通行 此制,不應罕見若此。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五云:「古書不以簡策,縑帛皆為卷軸,至唐始為葉子,今書册是也。」此說蓋得其實。證以傳世唐人所寫經籍,既未見 摺疊之本;而歐陽修、張邦基、程大昌諸人,於葉子復津津稱道。以情形度之,恐葉子之制,至晚唐始有,宋以後復專用於釋典,未嘗普及於他書也。

   繼旋風葉之後,而又加以改進者,則有蝴蝶裝(附圖五)。蝴蝶裝之興,當在刻本盛 行之後,以每版為一葉,版心在內,邊緣向外,此葉與彼葉之邊緣,於背面以糊連之。開卷則儼如蝴蝶展其雙翼狀,故謂之蝴蝶裝。其以糊連綴,則猶有旋風裝之遺 意,惟封面則並脊背裹之,若今洋裝書封面然。蝴蝶裝既版心在內而邊緣向外,由於檢閱便利,故宋本書往往於左邊欄外,刻有書耳,以著篇章之標題。置諸書架 時,既不若今線裝本之平放,亦不若洋裝本之立放;而使背脊向上,書根向外,真按:書根-的定義 宋人謂書之背脊為書腦,真按:書腦-的定義 職是之故。蓋如此則著架處為書之邊緣,雖遭磨損,而無傷於文字,用意固甚善也。

  蝴蝶裝盛行於宋元間,繼之而起者,則為包背裝(附圖六)。包背裝者,封面並包脊背,與蝴蝶裝同,惟板心向外為異。真按:包背裝與蝴蝶裝的異同 又蝴蝶裝只以糊黏而不以線釘,包背裝則先釘以線或紙捻,而後覆封面於其上。故但就封面視之,與蝴蝶裝無異。明代初期書,多作此式。蓋書名、卷數、葉數等項,既皆著之板心;若蝴蝶裝之板心在內,卽有書耳,亦究不若板心在外者檢閱之便,故又有此改進也。

  明中葉而後,復由包背裝變為線裝(附圖七),迄於今茲而未替,蓋流行最久之形製也。線裝與包背裝之別真按:包背裝與線裝的異同

16

,一則封面裹脊背,一則不裹;一則祇釘紙捻或線於封皮之內,一則兼用線釘於封皮之外,蓋如是則封面牢固而不易損毀,視包背裝又進步矣。

  今日出版新書,率受西歐影響而為洋裝。實則卽吾國五百年前所已有,後世廢而不用之包背裝,特略有小異耳。

  自卷軸以後,圖書形製演變,略如上述。其或有別形異製,不足以代表一時風氣者,不復具擧。

五、璽印及石刻之傳拓與書刻之關係

   璽印及金石刻辭,皆印刷術之先河。蓋璽印之鈐拓及金石刻辭之傳搨,與雕板印書, 在技術上不過一間之差也。然吾國之有金石刻辭雖古,而傳搨之法,則始於蕭梁;璽印之興,雖遠在先秦,而知鈐於紙帛,亦當在晉代以還。爾後又經一綿遠之時 間,始知雕板印書。印刷術為吾國四大發明之一,其推進世界文明之功厭偉;而發明之過程,則亦戛戛乎難矣。導河者必先積石,金石刻辭及璽印既為雕板印書之濫 觴,爰以專章述之。

   今日所見吾國最早而最可信之文字,厥為甲骨文。其最早者,當殷武丁之時,蓋在今 三千二百餘年以前也。甲骨文者,乃殷王占卜之辭,率刻於龜甲牛骨,亦或以朱書之而不刻;且有記事之辭,而刻諸牛頭、鹿頭乃至人頭等骨骼者。實今日所見吾國 最早之圖書也。青銅器如鼎、卣、斝、爵之屬,自殷代已有之,且間有簡短之銘辭;至周而銘識之刻鑄大盛。周初時之夨令尊、大小盂鼎,皆斐然成文。其後如毛公 鼎文長達五百字

17

,足抵周誥一篇;虢季子盤,以韻語紀功,無異毛詩之小雅。此類彝器,固不宜謂之書,然刻鑄成辭,實亦圖書雕板術之前身也。

   吾國石刻之興,亦遠在先秦,石鼓文其著者也。漢代以降,石刻尤夥。銘功諛墓之 文,茲姑不論。其專刻經籍者,在漢有熹平石經,在魏有正始石經;唐玄宗天寶四載,刻石臺孝經;文宗開成二年,刻十二經;此儒家經典之刻也。北朝佛典之刻, 盛極一時,迄今山崖屋壁,猶時見之。泰山金剛經,至擘窠大書,佔谷數畝;此佛典之刻也。唐玄宗御注道德經,蘇靈芝手書上石,時當開元二十六年;此道經之刻 也。顧經籍之石刻雖繁,而自蕭梁以前,尚不解傳搨。故漢熹平石經初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後漢書蔡邕傳語)。夫摹寫費時費力而 復易致誤,爾時倘知傳搨,則固無庸摹寫,觀者亦必不如斯之盛矣。

   傳搨之法,不知其所從始,就可考者,殆起於蕭梁。隋書經籍志小學類,著錄一字石 經及三字石經,原注於每經之下,皆云梁若干卷者,乃梁時椎搨之墨本也。又隋志云:「後漢鐫刻七經,著於石碑,皆蔡邕所書。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經,相承以 為七經正字。後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洛陽徙於鄴都,行至河陽,值岸崩,遂沒於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半。至隋開皇六年,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於祕書內 省,議欲補緝,立於國學,尋屬隋亂,事遂寢廢。營造之司,因用為柱礎。貞觀初,祕書監臣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祕府。」此北朝傳拓石經 也。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打本班固泗水亭長碑(見高祖本紀),韓退之石鼓文歌,稱張生得紙本;此傳拓古代石刻者也。退之撰平淮西碑,真按:韓愈 憲宗以石本賜韓宏(見容齋續筆卷六)真按:唐憲宗

18

;此傳拓當代石刻者也,而那羅延建尊勝經幢,後有題記云:

  大唐元和八年癸巳之歲,八月辛巳朔初日乙酉,女弟子那羅延建尊勝碑,打本散施,同願授持。

詳其語義,一若建碑之目的,卽為打本散施者。蓋與刻板之為印書無殊也。故唐百宮志有「搨書手」,可以見當時傳搨之風之盛矣。

  不特此也,盛唐之時,且知以木板翻刻石本。杜子美李潮八分小篆歌有:「嶧山之碑野火焚,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嶧】山-13-16 注音一式 |ˋ 解釋 1.見嶧山條。2.山勢連綿不斷的樣子。爾雅˙釋山:屬者嶧,獨者蜀。邢昺˙疏:言山形相連屬,駱驛然不絕者名嶧。教育部國語辭典【嶧山】 注音一式 |ˋ ㄕㄢ 注音二式 y shn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地名:(1)在山東省鄒縣東南。或稱為邾嶧山、鄒嶧山。(2 在江蘇省邳縣西南。所產梧桐,適於製琴。或稱為邳嶧、葛嶧、距山、嶧陽。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嶧山】 注音一式 |ˋ ㄕㄢ 解釋: 地名:(1)在山東省鄒縣東南。或稱為邾嶧山、鄒嶧山。(2 在江蘇省邳縣西南。所產梧桐,適於製琴。或稱為邳嶧、葛嶧、距山、嶧陽。【嶧山刻石】 注音一式 |ˋ ㄕㄢ ㄎㄜˋ ㄕˊ 解釋: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登嶧山時,為頌揚秦功德而立的碑石。為李斯所書。原石唐時已遇火毀壞,宋淳化四年(西元993),鄭文寶得徐鉉臨本,摹刻於長安,現存於陝西省舊西安府學。 棗木傳刻肥失真」之句。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七六七)。爾時傳搨之術既極盛行,又知雕木為板,則與刻板印書,雖傳搨與刷印微殊,陰文與陽文小異,然在技術上,不過一間之差而已(爾時蓋已有雕板印書之事,說詳後)。此金石刻辭與圖書板刻之關係也。

  次言璽印。璽印之興雖古,而最初祇知鈐諸封泥,尚不知用朱鈐之紙帛。知鈐於紙帛之上,就今存之史料證之,蓋在晉時。前乎此者,則莫能確斷。此事王國維考之頗詳,所著簡牘檢署考云: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古人璽印,皆施於泥,未有施於布帛者。故封禪玉檢,則用水銀和金為泥;天子詔 書,則用紫泥;常人或用青泥(御覽卷六○六,引東觀漢紀)。其實一切粘土,皆可用之。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二云:「古印文作白字,蓋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 也。今之米印及印倉廒印近之。自有紙,始用朱字。」案古印但以印泥,其說甚確。唯印文之陰陽,則頗不拘。今周秦古璽,多作陽文,唯漢印多陰文。故封泥之 文,亦有陰陽二種;趙氏之言,未盡確也。唯印泥之廢,與印絹之始,殊不可考

19

。 周禮載師:「宅不毛者,出里布。」鄭司農云:「布參印書,廣二寸,長二尺以為幣,貿易物。或曰:布,泉也。」後鄭則用後說。若如前說,又不知所謂布參印書 者,為於布上施印乎?抑以泥附於布上而印之也?惟漢時門關之傳,用木之外,兼用繻帛。漢書終軍傳,關吏予軍繻,是也。古今注謂,傳皆封以御史印章。則繻亦 當用印,或竟施於帛上,亦未可知。自後漢以降,紙素盛行,自當有徑印於其上者。唐竇■述書賦下:「印驗則玉斲胡書,金鐫篆字(中略)古小雌文,東朝周 顗。」唐代流傳之古蹟,僅有絹素,則晉周顗之印,當施於其上矣。至南北朝,而朱印之事,始明著於史籍。後魏中兵勳簿,令本曹尚書以朱印印之;又舍本軍印記 其上然後印縫(魏書盧同傳)。後齊有督攝萬機印一紐,以木為之,此印常在內,唯以印籍縫(隋書禮儀志)。而梁陸法和上元帝啟文,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陸法言】 注音一式 ㄌㄨˋ ㄈㄚˇ |ㄢˊ 注音二式 l f yn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人名。(西元562~?)名詞,字法言,以字行,隋臨漳人。官承奉郎。隋文帝仁壽初,以呂靜等六家韻書多有分歧,於是和劉臻、蕭該、顏之推等八人討論音韻,評議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編成切韻。後唐宋韻書多以此為藍本。 朱印名上,自稱司徒(北齊書陸法和傳)。蓋印泥之事,實與簡牘俱廢矣。

  按王氏之說甚諦。蓋璽印用朱而施於紙帛,與知用紙傳搨碑刻,其時先後,殆不相遠也。

  夫璽印鈐之於紙,及碑刻之以紙傳搨,其與雕板印書之術相去幾何?然而遲之又久,圖書始有刻本,亦足見此事發明之不易矣。

20

卷二 源流篇

一、刻書之始

  印刷術之發明,以吾國為最早。碑刻之傳搨,璽印之鈐拓,皆印刷術之先河,前既以專章述之。顧雕板印書,究起於何時,說者不一。或謂始於唐代,或謂始於隋時,或謂始於北朝,且有謂始於東漢者。要而言之,謂始於盛唐者近似,其餘皆謬說也。具論如次:真按:印刷史

  今人莫伯驥氏所著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卷二,明會通館活字銅板校正吾釋春秋跋云:

   考我國雕印經籍,前明胡氏元瑞徧綜諸家之說,謂雕本肇自隋時,行於唐世,擴於五 代,精於宋人。伯驥按清乾隆間洪氏騰蛟所撰壽山叢錄,則述北史揚俊之位常侍,嘗作六言歌,其詞淫蕩俚拙,村市流傳,名為揚五伴侶,書賈梓而賣之。謂印書不 始於隋文帝開雕釋氏遺經。其後伯驥讀明益藩莊王勿齋集卷一,謂漢靈帝時詔刊章捕張儉等,是刻印之法,漢已有之。既有刻印之法,而書籍乃日用不可缺之物,卻 仍抄寫,恐無是理,則刻書實始於漢人。其說亦未嘗無據。

又日本島田翰所著古文舊書考卷二,雕板源流考云:

  陸深河汾燕閒錄云:「隋開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勅廢像遺經,悉令雕板。」(島田翰原注:

0 comments: